诗文库
张夫人墓志铭(宝庆二年十月) 宋 · 戴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四、《浣川集》卷一○
初,余簿定海,定海宿楼船军四千,与许浦相应援。主将吴君英开冶铸,治札革,揉角炼干,凡矛剑刀戟甲兜鍪假面大弓滴油弩之属,无不犀利精好。手援斧墨,为战舰百馀艘,营部屋庐,寸瓦尺壁无剥圮者。余数奉檄阅视,乃知自嘉定更化,朝政清明,庙谟渊密,虽内地一将,无不谨选而咸获其用也。吴君间与余语,必及忠孝,且道其客黄希吕之贤,于是余始获与希吕交。吴君既移许浦,又携希吕以俱。齐安之役,寇方遁去,馀孽未平,吴君往戍,希吕赞以画,尽剿其党。又偕戍胶西,积劳补进义校尉。一日希吕以书抵余,使其弟武在京学者泣且请曰:「希吕不天,母夫人竟逝矣。古云三釜,若希吕等何痛如之」!往返十数,余叹曰:此常何所以知,客忠孝者也。按夫人大父某,父启,姓张氏。家平阳,逾笄归同邑黄处士厚之。处士孝甚,夫人德谐志偶。姑晚而丧明,易喜怒,夫人沐浴抑搔如其意所出,药饵唯谨。处士及其季升之两室一爨,夫人与叔姒相佐佑,恩意周悉。不幸继亡,抚其子叔度与己子均,教为成人。处士既没,夫人不荤肉,散其子游四方,理长缉短,俭内勤外,葬其仍世未举者五丧。嘉定十七年十月乙卯卒,寿七十有八。宝庆二年十月某日,祔于处士之茔,实桃源里。三子:长希吕,次武,次卫。二女,长适进士郑去病,季适进士孔正大。孙男三,女一。余谓夫人慈养有泣鲤之遗,鞠教有鬻剃之勤,而又同居以洽爱,躬绩以毕终,若是者皆可书。余独因述希吕而以所闻见者附焉。铭曰:
靡美不录,维邦之谷;靡积不昌,维家之祥。
去病秘丞赵君凉国公子也 元 · 李孝光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五峰集卷七
四世三公重,承恩自主知。
清官守图籍,华省近论思。
英聚悬车后,斑衣致养时。
更闻紫霄愿,兼领白云司。
玉节光先起,金闺步不迟。
世知麟趾贵,人喜凤毛垂。
嵩岳生祥瑞,朝廷树羽仪。
于门种阴德,庭下见佳儿。
左参赞赠右议政谥文肃郑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我上即位之三年天启乙丑。左参赞郑公。卒于第。讣闻。上震悼。即其日。命真拜赞成。吏曹以非格持之。更命追赠议政府右议政。盖上以常欲命公者。酬之也。辍朝进素膳。仍命特礼葬。赙赠加常数。公之病革。搆劄以格君心辨邪正为要。没后。孙援上閤投进。上答曰。观先卿遗劄。临死不忘君。忠直切实。有踰寻常。披阅再三。予甚悲叹。予虽寡昧。敢不服膺以副先卿泉下之望哉。仍教政院誊进一本。呜呼。此可以观君臣矣。太常议赐谥曰文肃。其友延安李廷龟。以公之婿学士罗万甲之状。叙公事行于公之墓之石而铭之。其叙曰。公草溪郑氏。讳晔。字时晦。尝梦朱子掺手书示盈天盈地勿忘勿助八字。公悟而自负。书之揭壁。因号守梦。六代祖讳发。知中枢府事。曾祖讳熙年。察访赠左承旨。祖讳璇。赠大司宪。考讳惟诚。进士赠领议政。母坡平尹氏。封贞敬夫人。赠与封皆以公。公生于嘉靖癸亥生有异徵。三岁。学文字。四岁。与群儿游戏邻家。适栗谷、林塘两公见公英秀异常。问姓名。使之年对甚晢。问学诗。应口不错。一座惊叹。以为神童。十六。委禽于李判书鸣谷公。其叔父世称土亭先生者。见公大加称赏曰。他日必擅大名。鸣谷公劝公就师。公即访龟峰宋公翼弼。仍出入牛溪、栗谷两先生之门。刮磨豪习。端严自持。离经辨志。乐群求益。所与交尽一时名胜。辛巳。公与余负笈于道峰书院。联衾宿四阅月。相与磨砻浸灌。时公年十九。余年十八。见公已徐言矩步。收敛身心。余甚敬之。其心久犹不衰。癸未。公先释褐。选补槐院。仍荐玉堂南床。俄丁议政公忧。服阕。序升。丁亥。由殿中刑部员外。为养知金浦县。亲癠去官。杜门数年。辛卯。遭祖母承重服。甲午。制除。以弘文修撰徵。时柳相成龙筵中论请和之议曰。我国不须显言请和。只凭天将之言。可也。公曰。欲和则请和。不可则陈其不可。君臣之间。岂宜为两端说。宣庙曰。此儒者不可无之论。松江郑公以刚方。积忤于时。既没。诬以搆杀崔永庆为罪案。仍网打一队士类。惮公在玉堂。尤忌公选铨荐。遽升掌令。辞递。旋除舒川郡守。未久罢归。丙申。以礼曹正郎。差告急使。请兵于密云军门。还拜司成、水原府使。水原畿辅岩邑。新刳于兵。当三南孔道。公抚摩尽诚。军民按堵。戴之如父母。州民立碑颂德如舒川。戊戌。拜应教。执义。兼侍讲院弼善。俄升同副承旨至右副。递拜刑曹参议。以冬至使朝京。还授罗州牧使。辞归。拜兵曹参知、大司谏、礼曹参议。以都司迎慰使往关西。奇自献起戚属。阴图权柄。阳浮慕士类。时议欲拟亚铨。公素疾其为人。执不可。自献累过公。公一不报谢。由是大衔。至壬寅。文景虎受郑仁弘嗾。疏斥牛溪公之诸友。尽被斥逐。公先黜为钟城府使。征缮之暇。大修学校。课诸生教以诗书礼法。钟人挟册自公始。癸卯。虏骑数万。猝至城下。公方读春秋。闻变从容掩卷。冠带登陴。收城中老弱男女。并着戎衣。分守城堞。多张旗帜。寂然不动。贼围城七昼夜。疑有备引去。只一人被掳。即从实报。闻奇自献不举全城却敌功。竟以一人被掳。文致成案。拿问王狱。安置东莱。钟之士子。号哭随之。抗疏叫冤不报。在谪以书籍自娱。乙巳。放还。丙午。出守星州、洪州。戊申。礼曹参议。己酉。大司成。庚戌。忠清监司。辛亥。礼曹参议、承旨、判决事、大司谏。壬子。都承旨。光海不御经筵。公进谏。光海感悟。翌日开筵。筵臣有以内言出外为启者。公曰。臣则以外言入内为忧也。群小侧目。递拜户曹参议。仍升秩为参判。癸丑。又拜都承旨。朴应犀自狱中告变。尔瞻辈谋起大狱。杀国舅及三子。一时名流逮系满狱。公欲与同僚陈启。则僚皆震慄不敢应。退搆一疏欲进。大夫人泣止。取疏草焚之。公连上章递知申。甲寅。拜工曹参判。丙辰。以同知义禁升资宪。适余与公同进慈圣庆运宫谢西叙。宫门锁闭已数年。草没庭阶。相视抆涕。时大旱闭南门。公曰。不须闭开门。若开闭门。则天必雨。其言漏。尔瞻大怒。将启鞫问。有人谓尔瞻曰。似是一谑。何至以言语杀人。尔瞻曰。谑者泣乎。然怒稍解。余与公俱得免。公自癸丑以后。无仕宦意。虽以大夫人故。黾勉散秩。而半在江湖。一未尝受禄。丁巳。废母后之议。朝夕将发。公力求外。为襄阳府使。戊午。庭请废母后。不从者皆罹文网。公吏隐岭外。独免及焉。逾年。因事罢归骊江。光海下严旨。责公以偃息郊畿。又曰。郑某一切不仕。未知其意。公陈疏待罪。以曾忝近侍。不能积诚尽意。感悟圣聪。今以亲老无兄弟。不能离侧为辞。终不起。逮癸亥。我上举义反正。公数日后始出。谢庆运宫。闻光海将迁江华。公言于大臣曰。废主虽自绝于天。群臣曾所北面。当哭送。左右失色不答。公欲独为之。闻已出去不果。初公在广陵。有书生密告公以反正之举。公曰。纲常已绝。此时宗社为重。但万一蹉跌。士类歼尽。则事不成而国随亡矣。如我迂儒。当守天地之大分而已。及是。其言展转差谬。为公罪案。公谢病归乡里。诸名人闻公去。皆欲引退。挤公者大悔。交驩如旧。共期勠力王事。嚣嚣之议乃安。上以明教化正士风为急务。欲择一时士望。以为师儒之长。难其人。询之庙堂。大臣合辞举公。遂以大司成兼同知经筵、元子师傅。公详定学制。大修黉堂斋室。令多士群居讲讨。日操卷承指诲。咸有法度可观。昏朝时以鞫狱劳升资者。及是因台启并削。公亦纳资宪阶。东铨缺亚。公应首选。上以非公无以造士不许。久之。上问大臣古有以实职兼大司成者。郑某岂可局于一任。俄拜大司谏。特命仍大司成。自是屡迁他职带如旧。前所未有之异渥也。尝进言曰。日日临筵。圣学不进。苟不用功于切问近思。则终归于悠汎。愿于夜气清明之际。频与儒臣讨论。上翌日命夜对。公又戒上勿尚渊默。仍言上励精忧勤。治未食效。寔由不得打破私字。遂陈上某事为私。某举为私。且闻闾家之女。方在宫中。废朝宫女。复入禁里。果尔则请皆黜之。上皆嘉纳。光海尝病。公引中庙待燕山规曰。臣之事光海十有馀年矣。犬马之怀。岂无旧情哉。仍涕随言零。上为之动容。命该司优送衣服供用之物。公言于首相李公元翼。虏若南牧。请主上亲率三军。进驻松都。声言亲征。以镇将士之心。李相请对。一以公言陈达。上命李贵为开城留守。且通谕八道以示亲征之意。贼适之变。完平李相为都体察使。辟公为副。廷议以两公不可出。令在朝策应。及贼兵深入。都下汹汹。公白上令王子大臣入宿禁中。以镇危疑。逆瑅之不得逞凶于变初。以此也。松都不守。上召诸臣决策。守城去邠。未有所定。大臣以下莫敢先发。公厉声曰。国家存亡。在于呼吸。此岂大臣嗫嚅时耶。都城阔大难守。江都在海中。不若南幸公州。收三南士马。以图恢复。上即从此议。适授首。上在公山。加恩百官。以公体察劳。特还公资宪阶。还都。又加正宪。春。拜大司宪。事无大小。悉裁以法。人不敢干私。庆尚监司闵圣徵擅杀谪宰权缙。公曰。渐不可长。劾之。宫奴横。公囚讯。上以事涉慈殿。命递宪官。公亦辞递。拜右参赞。世子行冠册礼。公以元子师傅。进资崇政兼右宾客。辞谢。上曰。卿至诚教诲。予嘉叹久矣。铨曹以公崇品不可兼胄监。上犹欲仍之。而询于大臣。始乃许递。公五长宪府。身兼四任。晨入夜归。积瘁成病。诣阙猝患中风。疾革。屏妇人。沐浴更衣。正席东首而逝。春秋六十三。太学生捲堂来吊。卿士倾朝会哭。舆儓下贱。无不涕洟咨嗟。夫人韩山李氏。吏曹判书山甫之女。男一元奭。文科县监。女四。长适监察李廷哲。次适校理罗万甲。次俞哲曾。次副率李尚质。元奭娶沈宗敏女。生一子援。李廷哲生三子二女。罗万甲生二子二女。俞哲曾生一子一女。李尚质生一子一女。公天资明粹。器局峻整。言论正大。光辉溢发。望之如祥鸾瑞凤。少时英锐。颇使才气。早从师友。痛下心上工夫。绝去病痛。务为矜持庄重。尤用力于心经、近思录及朱子之书。养深积厚。造诣不浅。清腴合度。宽严中规。性至孝。议政之殁。执丧过制。三年不脱衰绖。背肉皆烂。泪目成肿。先公梦夫人而曰。吾儿将失明。何不救。母夫人始惊视之。用药治久乃瘳。母夫人毁几灭性。公泣请从权。不许。公伏哭于庭雪三昼夜。不绝声。母夫人感而勉从遂苏。其在家。夙兴拜家庙。问寝慈闱。禄俸若馈遗。悉入母夫人。不敢自擅。及母夫人老倦家柄。公与夫人躬奉甘旨。姊妹子侄。咸聚一堂。戏彩之乐。至老如一日。奉先祀尽其诚。敬待宗族。无间亲疏。教子主严。接下务宽。婢仆小儿。或有挽衣以戏。亦不呵止。而闺庭之间。内外斩斩。终日端坐。不见惰容。于人鲜许可。遇会心人。必倾情开款。性阔疏龃龉。若未尝经意世事。而治州郡。必使吏畏而民怀。论时务举可。措诸事业。至于义理上。所见超迈。折衷群言。多有发前人所未发者。亭疑法断宿讼。衷情傅义。高下称平。恒务宽缓。不与人较。而如遇大议论大是非。或事关名节。则毅然壁立。万牛不可回。屡遭祸患。不易其操。当昏朝政乱。不濡其迹。艰贞保哲。为一代完人。逮际昌期。能得进退之正。终见圣心倾向。朝野信服。公亦感激殊眷。殚竭忠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务欲引君当道。挽回世教。末年际遇。可谓千载一时。而不幸半途而税。岂天意耶。噫。余与公结发论交。将五十年。常时数日不见则思。今公墓草宿矣。独余踽踽人间。尚忍为此铭哉。顾余辱为公知己。而虽公亦谓余知己。知公平生。宜莫如我。遂不辞而为之铭。其铭曰。
君子之守学以充,苟无学力鲜克终。
惟公之操不变塞,外虽宽和中则确。
半世罹谗困益亨,屈以外庸治龚黄。
投畀绝塞贼围迫,辍读登陴谭笑却。
囚之瘴滨益澡雪,勇退昏朝不俟日。
否泰之际能自靖,出处不苟终始正。
明良相遇契昭融,法筵陈诫动圣衷。
殚诚建明发虑宪,所论衎衎皆经远。
独持风裁颓纲肃,设教造士文化郁。
讲幄学宫与宪长,一日无公职为旷。
公惟所在各致死,上欲宅揆隆三事。
天胡夺速圣情喟,显授冥赠同真拜。
遗表恳勤一斗血,御墨煌煌揭星日。
宠渥如新死犹生,八字之守不负名,吾诗载石益章明。
秋 其十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风露动相思,梧桐碧玉枝。
旋书红叶落,閒捻紫箫吹。
窗里怜灯暗,泉边待月欹。
一宵犹几许,宁觉晓钟迟。
注:风露(韩偓早归)梧桐(令狐楚远别离)旋书(司空图秋景)閒捻(杜牧杜秋娘诗)窗里(李百药咏萤火示情人)泉边(释齐己谢人惠紫栗拄杖)一宵(曹松除夜)宁觉(钱起秋夕与梁锽文宴)
冬 其七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艳雪凌空散,瑶池似不遥。
两行笼里烛,一搦掌中腰。
香炭金炉煖,筝弦玉指调。
灯花何太喜,红迸锦䄄焦。
注:艳雪(韦应物乐燕行)瑶池(张乔青鸟泉)两行(白居易和春深)一搦(李百药少年行)香炭(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筝弦(元稹寄吴士矩端公)灯花(杜甫独酌成诗)红迸(释齐己谢炭)
女咏 其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香屑集卷五
宋玉东家女,珠帘玳瑁钩。
面花无隔笑,月扇未遮羞。
秀色燃红黛,新妆下翠楼。
又疑神女过,拟画碧云收。
注:宋玉(梁锽观王美人海图障子)珠帘(温庭筠江南曲)面花(李百药寄杨公)月扇(李商隐拟意)秀色(张说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新妆(徐坚棹歌行)又疑(唐彦谦紫薇花)拟画(司空图秋景)
佳人 其十三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香屑集卷九
佳人正回首,落珥不胜娇。
内窍均环钏,前丝压翠翘。
桂香随窈窕,花雨让飘飖。
艳日浓妆影,春酥见欲消。
注:佳人(李端折杨柳)落珥(李百药少年行)内窍(陆龟蒙太湖石)前丝(唐彦谦汉代)桂香(武元衡八月十五夜与诸公锦楼望月)花雨(杨巨源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艳日(高宗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春酥(元稹赠双文)
佳人 其二十四 清 · 黄之隽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香屑集卷九
佳人靓晚妆,人意似鸳鸯。
玉佩迎初夜,银灯开后堂。
酒香熏枕席,花露腻衣裳。
掩抑非千态,红裀六尺床。
注:佳人(李百药火凤词)人意(李远咏鸳鸯)玉佩(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银灯(柳中庸丁评事宅秋夜宴集)酒香(岑参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花露(姚合扬州春词)掩抑(郎大家宋氏一作崔液宛转歌)红裀(白居易池上早春即事)
再题松缘录 其七 清 · 申纬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六崧缘录
邵(子湘)李(百药)冯(山谷)查(初白)最后翁(正三),江河不废宝苏风。
商邱(宋牧仲)且莫袒施(元之)顾(景繁),蓝本梅溪(王龟龄)初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