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范升奏示公卿诏 其一 东汉 · 汉光武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
自古尧有许由巢父,周有伯夷叔齐,自朕高祖南山四皓
自古圣王道不皆有异士,非独今也。
太原周党,不食朕禄,亦各有志焉袁宏《后汉纪》五)
奏毁周党 东汉 · 范升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九
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伏见太原周党东海王良山阳王成等,蒙受厚恩,使者三聘,乃肯就车。
脱衣解履,升于华毂。
及陛见帝廷,不以礼屈,伏而不谒,偃蹇敖慢,逡巡进退,同时俱逝。
等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钓采华名,庶几三公之位。
臣愿与并坐云台之下,考试图国之道。
不如臣言,伏虚妄之罪。
而敢私窃虚名,夸上求高,皆大不敬(《后汉·周党传》,又《御览》四百九十八引《东观汉记》)
髑髅赋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四
张平子将游目于九野,观化乎八方。
星回日运,凤举龙骧。
南游赤野,北陟幽乡。
西经昧谷,东极扶桑。
于是季秋之辰,微风起凉。
联回轩驾,左翔右昂。
步马于畴阜,逍遥乎陵冈。
顾见髑髅,委于路旁。
下居淤壤,上负玄霜。
平子怅然而问之曰:「子将并粮推命以夭逝乎?
本丧此土,流迁来乎?
为是上智,为是下愚?
为是女人,为是丈夫」?
于是肃然有灵,但闻神响,不见其形。
答曰:「吾,宋人也。
姓庄名周,游心方外,不能自修寿命终极,来此玄幽。
公子何以问之」?
对曰:「我欲告之于五岳,祷之于神祇。
起子素骨,反子四肢。
取耳北坎,求目南离。
使东震献足,西坤援腹。
五内皆还,六神尽复。
子欲之不乎」?
髑蝼曰:「公子之言殊难也。
死为休息,生为役劳。
冬水之凝,何如春冰之消?
荣位在身,不亦轻于尘毛?
飞风曜景,秉尺持刀。
所耻,伯成所逃。
况我已化,与道逍遥。
离朱不能见,子野不能听。
不能赏,不能刑。
虎豹不能害,剑戟不能伤。
与阴阳同其流,与元气合其朴。
以造化为父母,以天地为床褥。
以雷电为鼓扇,以日月为灯烛。
以云汉为川池,以星宿为珠玉。
合体自然,无情无欲。
澄之不清,浑之不浊。
不行而至,不疾而速」。
于是言卒响绝,神光除灭。
顾盼发轸,乃命仆夫,假之以缟巾,衾之以玄尘,为之伤涕,酹于路滨(《古文苑》,《艺文类聚》十七,《初学记》十四,《御览》三百七十四,又略见《文选·颜延之五君咏》注,郭泰机《赠傅咸诗》注)
征士法高卿 东汉 · 胡广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六
言满天下,发成篇章,行充宇宙,动为仪表。
四海英儒,履义君子,企望来臻者,不可胜纪也。
翻然凤举,匿耀远遁,名不可得而闻,身难可得而睹。
所知,不饮洗耳之水,超越青云之上,德逾之右。
所谓逃名而名我随,避声而声我追者已。
揆君分量,轻宠傲俗,乃百世之师也。
其辞曰:「玄德,膺懿资,弘圣典,研道机。
彪童蒙,作世师,程皇命所启确不移。
洪崖,超由、夷,董英声,扬景晖(《艺文类聚》三十七)」。
黄琼 东汉 · 李固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八
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岂即事有渐,将顺王命乎?
盖臣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
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
诚遂欲枕山栖谷,拟迹,斯则可矣。
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
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
常闻语曰:「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鲁阳樊君,被征初至,朝廷设坛席,犹待神明。
虽无大异,而言行所守,亦无所缺。
而毁谤布流,应时折减者,岂非观听望深,声名太盛乎?
自顷征聘之士,胡元安薛孟尝朱仲昭、顾季鸿等,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后汉·黄琼传》)
矫仲彦矫慎字仲彦 东汉 · 吴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九
仲彦足下:勤处隐钓,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盖闻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遁,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
至如登山绝迹,神不著其证,人不睹其验。
吾欲先生从其可者,于意何如?
伊尹不怀道以待之君。
方今明明,四海开辟,无为箕山悔入首阳
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后汉·矫慎传》,又见《高士传》下。)
郭有道碑文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六、文选卷五十八
先生讳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
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寔有懿德,文王咨焉。
建国命氏,或谓之郭,即其后也。
先生诞应天衷,聪睿明哲,孝友温恭,仁笃慈惠。
夫其器量弘深,姿度广大,浩浩焉,汪汪焉,奥乎不可测已。
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
考览六经,探综图纬。
周流华夏,随集帝学
收文武之将坠,拯微言之未绝。
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者,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尔乃潜隐衡门,收朋勤诲,童蒙赖焉,用祛其蔽。
州郡闻德,虚己备礼,莫之能致。
群公休之,遂辟司徒掾,又举有道,皆以疾辞。
将蹈鸿涯之遐迹,绍之绝轨,翔区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
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以建宁二年正月乙亥卒。
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怀哀悼,靡所寘念
乃相与惟先生之德,以谋不朽之事。
佥以为先民既没,而德音犹存者,亦赖之于见述也。
今其如何而阙斯礼!
于是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俾芳烈奋于百世,令问显于无穷。
其辞曰:于休先生,明德通玄。
纯懿淑灵,受之自天。
崇壮幽浚,如山如渊。
礼乐是悦,诗书是敦。
匪惟摭华,乃寻厥根。
宫墙重仞,允得其门。
懿乎其纯,确乎其操。
洋洋搢绅,言观其高。
栖迟泌丘,善诱能教。
赫赫三事,几行其招。
委辞召贡,保此清妙
降年不永,民斯悲悼。
爰勒兹铭,摛其光耀。
嗟尔来世,是则是效。
傅休奕 曹魏 · 程晓
四言诗
茕茕独夫,寂寂静处。
酒不盈觞,肴不掩俎。
厥客伊何,许由巢父
厥味伊何,玄酒瓠脯(○《类聚》三十一。《诗纪》十七。又《书钞》百四十五引脯一韵。)
三光飞景,玉衡代迈。
龙集甲子,四时成岁。
权舆授代,荡秽。
元服初嘉,万福咸会。
赫赫应门,严严朱阙。
群后扬扬,庭燎皙皙(○《类聚》三十一。《诗纪》十七。)
咏怀 其七十三 曹魏 · 阮籍
猗欤上世士,恬淡志安贫。
季叶道陵迟,驰骛纷垢尘。
宁子岂不类,扬歌谁肯殉?
栖栖非我偶,徨徨非己伦。
咄嗟荣辱事,去来味道真。
道真信可娱,清洁存精神。
抗高节,从此适河滨。
管宁 曹魏 · 陶丘一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四
臣闻龙凤隐耀,应德而臻,明哲潜遁,俟时而动。
是以鸑鷟鸣岐,周道隆兴
四皓为佐,汉帝用康。
伏见太中大夫管宁,应二仪之中和,总九德之纯懿,含章素质,冰洁渊清,玄虚澹泊,与道逍遥;
娱心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韬古今于胸怀,包道德之机要。
中平之际,黄巾陆梁,华夏倾荡,王纲驰顿。
遂避时难,乘桴越海,羁旅辽东三十馀年。
在乾之妒,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韬韫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
黄初四年高祖文皇帝畴咨群公,思求隽乂,故司徒华歆应选,公车特征,振翼遐裔,翻然来翔。
行遇屯厄,遭罹疾病,即拜太中大夫
烈祖明皇帝嘉美其德,登为光禄勋
疾弥留,未能进道。
旧疾已瘳,行年八十,志无衰倦
环堵筚门,偃息穷巷,饭鬻糊口,并日而食,吟咏《诗》、《书》,不改其乐。
困而能通,遭难必济,经危蹈险,不易其节,金声玉色,久而弥彰。
揆其终始,殆天所祚,当赞大魏,辅亮雍熙。
衮职有阙,群下属望。
高宗刻象,营求贤哲,周文启龟,以卜良佐
前朝所表,名德以著,而久栖迟,未时引致,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
陛下践阼,纂承洪绪。
圣敬日跻,超越周成,每发德音,动咨师傅,若继二祖招贤故典,宾礼俊迈,以广缉熙,济济之化,侔于前代。
清高恬泊,拟迹前轨,德行卓绝,海内无偶。
历观前世玉帛所命,申公枚乘周党樊英之俦,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者也。
诚宜束帛加璧,备礼征聘,仍授几杖,延登东序,敷陈坟素,坐而论道,上正璇玑,协和皇极,下阜群生,彝伦攸叙,必有可观,光益大化。
固执匪石,守志箕山,追迹洪崖,参踪
斯亦圣朝。
同符唐、虞,优贤扬历,垂声千载。
虽出处殊途,俯仰异体,至于兴治美俗,其揆一也(《魏志·管宁传》。太仆陶丘一永宁卫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
圣贤高士传 其三 巢父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巢父尧时隐人,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人号为巢父
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
非吾友也」。
乃击其膺而下之。
许由怅然不自得,乃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者闻言,负吾友」。
遂去,终身不相见(《艺文类聚》三十六)
圣贤高士传 其四 许由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许由字武仲皆师之,与啮缺论尧而去,隐于沛泽之中。
乃致天下而让焉,曰:「十日并出,而爝火不息。
其光也,不亦难乎?
夫子为天子,则天下治,我尸之;
吾自视缺然」。
许由曰:「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吾将为宾乎」?
乃去,宿于逆旅之家,旦而遗其皮冠。
巢父为尧所让,以为污,乃临池水而洗其耳。
池主怒曰:「何以污我水」?
乃退而遁耕于中岳颖水之阳、箕山之下(《艺文类聚》三十六)
许由养神,宅于箕阿;
德真体全,择日登遐(《御览》五十六)
圣贤高士传 其四十八 薛方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五十二
薛方、齐人,养德不仕。
王莽安车迎,因谢曰:「在上,下有
今明王欲隆唐虞之德,亦犹小人臣欲守箕山之志」。
莽说其言,遂终于家(《御览》五百十)
巢父惠妃 西晋 · 左九嫔
四言诗 押歌韵 出处:全晋文卷十三
泱泱长流,沔沔清波。
思文巢惠,载咏载歌。
垂纶一壑,万象匪多。
神乎畅矣,缅同基阿(《艺文类聚》三十六)
许巢论 西晋 · 石崇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三
客有问于余曰:「昔许由巢父,距尧之让,逍遥颐神,宝己贵世。
司马迁以假托之言,必无此实,窃以为然」。
余答之曰:「是何言欤?
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
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
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然则稷播嘉谷,契敷五教。
皋陶,各己授职,其联属之官,必得其材,则必不重载兼置,斯可知也。
则元凯之俦,大位已充,则宜敦廉让以励俗,崇无为以化世,然后动静之教备,隐显之功著,故能成巍巍之化。
民莫能名,将何疑焉(《艺文类聚》三十七)」?
笑赋 西晋 · 孙楚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
有度俗之公子,总万物之细故。
心仿佛乎,以得意为至乐,不拘恋乎凡流。
会亲戚于高宇,结宗盟于绸缪。
所以交颈偃仰,推匈指掌,亢洪声于通谷,顺长风以流响。
气参谭以相属,若将颓而复往。
或嚬蹙俛首,状似悲愁,怫郁唯转,呻吟郁伊;
或携手悲啸,嘘天长叫,迟重则如陆沈,轻疾则如水漂。
徐疾任其口颊,圆合得乎机要;
或中路背叛,更相毁贱,倾倚叵我,雕声迄乎日晏。
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也(《艺文类聚》十九)
玄居释 西晋 · 束皙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七
束皙间居,门人并侍。
方下帷深谭,隐几而咍,含毫散藻,考撰同异,在侧者进而问之曰:「盖闻道尚变通,达者无穷。
世乱则救其纷,时泰则扶其隆。
振天维以赞百务,熙帝载而鼓皇风。
生则率土乐其存,死则宇内哀其终。
是以君子屈己伸道,不耻干时。
上国有不索何获之言,《周易》著跃以求进之辞。
莘老负金铉以陈烹割之说,齐客当康衢而咏《白水》之诗。
先生耽道修艺,嶷然山峙,潜朗通微,洽览深识,夜兼忘寐之勤,昼骋钻玄之思,旷年累稔,不堕其志。
翼成而愈伏,术业优而不试。
乃欲阖椟辞价,泥蟠深处,永戢琳琅之耀,匿首穷鱼之渚,当唐年而慕长沮,邦有道而反宁武。
识彼迷此,愚窃不取。
若乃士以援登,进必待求,附势之党横擢,则林薮之彦不抽,丹墀步纨裤之童,东野遗白颠之叟。
盍亦因子都而事博陆,凭鹢首以涉洪流,蹈翠云以骇逸龙,振光耀以惊沈䲡。
徒屈蟠于坎井,眄天路而不游,学既积而身困,夫何为乎秘丘
且岁不我与,时若奔驷,有来无反,难得易失。
先生不知盱豫之谶悔迟,而忘夫朋盍之义务疾,亦岂能登海湄而抑东流之水,临虞泉而招西归之日?
徒以曲畏为梏,儒学自桎,囚大道于环堵,苦形骸于蓬室。
岂若托身权戚,凭势假力,择栖芳林,飞不待翼,夕宿七娥之房,朝享五鼎之食,匡三正则太阶平,赞五教而玉绳直。
孰若茹藿餐蔬,终身自匿哉」!
束子曰:「居!
吾将导尔以君子之道,论尔以出处之事。
尔其明受余讯,谨听余志。
昔元一既启,两仪肇立,离光夜隐,望舒昼戢,羽族翔林,蟨蛁赴湿,物从性之所安,士乐志之所执,或背丰荣以岩栖,或排兰闼而求入,在野者龙逸,在朝者凤集。
虽其轨迹不同,而道无贵贱,必安其业,交不相羡,奋庸以宣道,洗耳以避禅,同垂不朽之称,俱入贤者之流。
名比誉,谁劣谁优?
何必贪与二八为群,而耻为七人之畴乎!
且道睽而通,士不同趣,吾窃缀处者之末行,未敢闻子之高喻,将忽蒲轮而不眄,夫何权戚之云附哉!
汉中衰,时难自托,福兆既开,患端亦作,朝游巍峨之宫,夕坠峥嵘之壑,昼笑夜叹,晨华暮落,忠不足以卫己,祸不可以预度,是士讳登朝而竞赴林薄
或毁名自污,或不食其禄,比从政于匣笥之龟,譬官者于郊庙之犊,公孙泣涕而辞相,杨雄抗论于赤族。
今大晋熙隆,六合宁静
蜂虿止毒,熊罴辍猛,五刑勿用,八纮备整,主无骄肆之怒,臣无氂缨之请,上下相安,率礼从道。
朝养触邪之兽,庭有指佞之草,祸戮可以忠逃,宠禄可以顺保。
且夫进无险惧,而惟寂之务者,率其性也。
两可俱是,而舍彼趣此者,从其志也。
盖无为可以解天下之纷,澹泊可以救国家之急,当位者事有所穷,陈策者言有不入,翟璜不能回西邻之寇,不能正如意之立,干木卧而秦师退,四皓起而戚姬泣。
夫如是何舍何执,何去何就?
谓山岑之林为芳,谷底之莽为臭。
守分任性,唯天所授,鸟不假甲于龟,鱼不假足于兽,何必笑孤竹之贫而羡齐景之富!
耻布衣以肆志,宁文裘而拖绣。
且能约其躬,则儋石之蓄以丰;
苟肆其欲,则海陵之积不足;
存道德者,则匹夫之身可荣;
忘大伦者,则万乘之主犹辱。
将研六籍以训世,守寂泊以镇俗,偶郑老于海隅,匹严叟于僻蜀。
且世以太虚为舆,玄炉为肆,神游莫竞之林,心存无营之室,荣利不扰其觉,殷忧不干其寐,捐夸者之所贪,收躁务之所弃,薙圣籍之荒芜,总群言之一至,全素履于丘园,背缨緌而长逸,请子课吾业于千载,无听吾言于今日也(《晋书·束皙传》)」。
劝进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三十七
建兴五年三月癸未朔十八日辛丑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北并冀幽三州诸军事、领护军匈奴中郎将司空并州刺史、广武侯臣琨,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诸军事抚军大将军冀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臣磾,顿首死罪上书。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
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
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
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
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
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区夏,三叶重光,四圣继轨,惠泽侔于有虞,卜年过于周氏。
自元康以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
先后之德,宗庙之灵,皇帝嗣建,旧物克甄,诞授钦明,服膺聪哲,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兴。
逆胡刘曜,纵逸西都,敢肆犬羊,凌虐天邑。
臣等奉表使还,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复沈虏庭,神器流离,再辱荒逆。
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承问震惶,精爽飞越,且悲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
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主诸候之盟。
社稷靡安,必将有以扶其危;
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
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
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兴之兆,图谶垂典。
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虽有之遘夷羿宗姬之离犬戎,蔑以过之。
陛下抚宁江左,奄有旧吴,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
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
百揆时叙于上,四门穆穆于下。
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
宣王之兴,周诗以为休咏。
况茂勋格于皇天,清辉光于四海,苍生颙然,莫不欣戴。
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
宣皇之胤,惟有陛下,亿兆攸归,曾无与二。
天祚大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陛下而谁?
是以迩无异言,远无异望,讴歌者无不吟咏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天地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洽。
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
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号。
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
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
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育丰肌于朽骨,神人获安,无不幸甚。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
虚之一日,则尊位以殆;
旷之浃辰,则万机以乱。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齐人波荡,无所系心,安可以废而不恤哉!
陛下虽欲逡巡,其若宗庙何,其若百姓何
惠公虏秦,晋国震骇,吕郤之谋,欲立子圉。
外以绝敌人之志,内以固阖境之情,故曰丧君有君,群臣辑穆,好我者劝,恶我者惧。
前事之不忘,后代之元龟也。
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
是以陈其乃诚,布之执事
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阙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谨上
臣琨谨遣兼左长史右司马温峤主簿臣辟闾训,臣磾遣散骑常侍征虏将军清河太守、领右长史、高平亭侯臣荣劭,轻车将军关内侯臣郭穆奉表。
臣琨臣磾等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贺循 东晋 · 晋元帝
 出处:全晋文卷八
夫百行不同,故出处道殊,因性而用,各任其真耳。
当宇宙清泰,彝伦攸叙,随运所遇,动默在己。
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若乃时运屯弊,主危国急,义士救时,驱驰拯世,烛之武乘缒以入秦,弹冠而匡汉,岂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
虚薄寡德,忝备近亲,谬宠位,受任方镇,餐服玄风,景羡高矩,常愿弃结驷之轩轨,策柴筚而造门,徒有其怀,而无从贤之实者何?
良以寇逆殷扰,诸夏分崩,皇居失御,黎元荼毒,是以日夜忧惧,慷慨发愤,在竭节耳。
前者顾公临朝,深赖高算。
元凯既登,获逸。
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殄悴,群望颙颙,实在君侯。
苟义之所在,岂得让劳居逸!
想达者亦一以贯之也。
庶禀徽猷,以弘远规。
今上尚书,屈德为军司,谨遣参军沈祯衔命奉授,望必屈临,以副倾迟(《晋书·贺循传》)
支遁 东晋 · 竺道潜
 出处:全晋文
欲来便给,未闻买山而隐(《高僧传》四:潜还郯峁山,致书潜,求买峁山之侧沃洲,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