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师乙”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道上致语口号 南宋 · 洪适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广陌无风柳絮藏,轻尘不起整戎装。
洞丁累化青春寂,师乙谐声白昼长。
无数冠裳云塞道,两行鈇钺雪摇光。
英英如此桂林(四库本作帅),便令腰金上玉堂。
东湖上梁文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一、《盘洲文集》卷六八
东海变桑田,漫作千年之调;
西山致有爽气,遂萌三径之心。
顾穷人一事之难成,宜智叟旁观而大笑。
子洪子生于浙右,望出江东
泛宅浮家,叹萍蓬之无定,架岩斸壑,怀桑梓之必恭。
悼木偶以何之,骑土牛而甚钝。
子至止,非假步于山扃;
陶令归来,聊结庐于人境。
绕树靡劳于三匝,栖林姑逐于一巢。
因高城以为垣墉,挹层峦而开户牖。
平湖湛绿,闻渔父之扣船,斜照穿红,见樵夫之弛檐。
方将买万个,裁百科。
师乙之诲筦弦,课畦丁以治
东邻西舍,接封胡羯末之游;
右粥左餐,轶之乐。
乃诹吉日,式举脩梁。
少述襟悰,并申颂祷。
抛梁东,三竿初日拂窗红。
盘中苜蓿朝朝是,架上文书不疗穷。
南,芳兰手植茁新簪。
老莱便作斑衣戏,日日循陔奉旨甘。
西,翼翼邻墙万瓦齐。
风至初无尘翳面,不妨挥扇步桃蹊
北,喜见边亭烽燧熄。
八荒寿域一时开,处处楼台锄枳棘。
上,郁郁非烟腾万状。
一天黄鹄自高飞,旧日银河仍在望。
下,爱竹子猷今不借。
已开虚牖纳清阴,更待高蝉吟永夏。
伏愿上梁之后,人皆奠枕,门不呼医,逐柳州之一贫,送韩公之五鬼。
造化小儿不相戏,梁上君子非所忧。
父子团栾,问寝奏南风之曲;
弟兄笑语,对床夜雨之诗。
平齐孙致语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四、《盘洲文集》卷六五
三捷成功,害去绿林之盗;
七擒献状,声喧黄木之湾。
霁川陆之妖氛,舞闾阎之喜气。
可无饮至,于以劳还!
经略文武威风,诗书元帅
念旷诛之群丑,将假息于十年。
近壤无聊,或通宵弗能奠枕;
潢池相煽,致白昼不敢张帆。
乃运壮犹,潜分精骑。
禀成算而势同破竹,缚渠魁而今始除根。
雨啸风嗥,狐兔已空于三窟
山行海宿,车航如出于一涂。
提刑美德尊朝,芳猷映世。
玉节壮澄清之志,绣衣专逐捕之权。
当路豺狼,先于剪恶;
扫罗坛之虺蜮,会此执俘。
运使擢颖龙渊,凝华象载。
愤涉水为舶商之患,故祃牙光甲士之行。
被羽前登,实赖糗粮之济;
挽车奉饟,率皆规画之馀。
马服之裔孙,有虎贲之锐卒。
果能一举,遂克万全。
元戎欣反旆之归,数郡息鸣桴之警。
乃陈勇爵,式肆歌筵。
吹竹弹丝,作西域泼寒胡之戏;
椎牛酾酒,歌少陵洗兵马之诗。
某等欢类氓丁,技惭师乙,辄成韵语,仰奉台躔。
山越逋诛岁屡更,元戎指纵有奇兵。
长歌壮士归三箭,必胜良筹妙两楹。
兔窟已空春草碧,鲸波无事夜潮平。
干戈便挽天河洗,桴鼓从今不复鸣。
道上致语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四、《盘洲文集》卷六六
亘野弥川,既蒇师干之试;
阗郛溢郭,共瞻方伯之归。
经略烜赫高牙,雍容缓带。
赏刑兼用,不惟皮里阳秋
策虑内充,自有胸中兵甲
讲周官之振旅,统粤分以殿藩。
已霁帐前之威,愿看掌上之舞。
回弓弯之双袖,翻花簇之轻茵。
翩然若腾,观者如堵。
某等员参四会,技愧五穷,仰奉台符,敢陈口颂。
广陌无风柳絮藏,轻尘不起整戎装。
洞丁累化青春寂,师乙谐声白昼长。
无数冠裳云塞道,两行鈇钺雪摇光。
英英如此桂林伯,便合腰金上玉堂。
前筵祝圣致语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五、《盘洲文集》卷六七
天命中兴,符郁葱于白水
时迎上瑞,蔫清泚于黄河
溥均湛湛之恩,仰赞穰穰之福。
恭惟皇帝陛下成功一旅,纳祉百神。
系丕绪于缀旒,寘怀生于奠枕。
总纲振领,尊居蠖濩之中;
越契踰绳,何取鸿荒之际!
久建橐而匽武,同扇暍以垂仁。
陈六曲而措九刑,皇风载韪;
集五章而扰一角,协气横流。
斯逢里社之鸣,共效华封之祝。
燕鹿鸣而食苹野,式歌《小雅》之诗;
叽琼华而噍芝英,敢续《大人》之赋。
臣等技惭师乙,欢等氓丁,敢缉耳言,辄成口颂。
薰风濯热自南来,陛戟传声殿绕雷。
九奏鸣球陈露瓮,八珍登俎奉天杯。
炉烟结篆狻猊喷,扇影分行孔雀开。
海角无阶就尧日,但知长曝报恩鳃
南省策问一道 南宋 · 员兴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一、《九华集》卷八
问:商之学号瞽宗,学之中谁云乐之不必穷?
有司于乐疑,诸君其析之。
考韶器,益稷备音,独不见土,竟何谓?
《那》之章,祀成汤金石竹革,奚四音之是扬也?
周有瞽,合乎祖,金丝匏土,奚四音之不举也?
周之祭不用商,或曰祭也尚柔,商也刚,不几乎声之亏一乎?
宫有变宫,徵有变徵,或曰武王伐纣也,律如是,不几乎声之衍二乎?
金石以重,尚细声;
瓦丝尚大,以其轻,匏竹革木无所尚,乌得平?
磬以泗滨,籥以豳,琴瑟以云和、以龙门、以空桑,贵产也,音何如其为良?
女娲之笙簧,叔之磬,垂之钟,鲁用之,以其人之制也工,工也与安考诸?
夏有《九成》,廷坚治之;
商有《九韶》,伊挚制之;
周有《九夏》,文公第之。
或曰其《夏濩》,《武》之别名也,或曰乐歌章云尔,则未知其孰是。
师乙论遗声也,五帝安知其商是,三代安知其齐是?
八百之所制,传书者何考焉?
八能之所作,释礼者奚取旃?
曰燕、曰缦、曰散、曰恺、曰夷,周所作,秦汉而下沿之更之,音奚若也?
钟变而律黄命伦,律变而准汉君明,准变而通梁之武,三者和声将安取?
汉初制氏纪铿锵,杜氏在魏古雅昌,荀公新律、阮公妙达俱在晋,祖君、张君旋宫调钟皆在唐,合群才而方州鸠子野之徒与,非与?
今日郊焉奏,庙焉作,而抑而扬,而清而浊,愿稽英茎以来而商榷。
幸勿谢曰:「我所达者乐之化,我所道者乐之常,斯末也,盍扣云门生二舞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