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答刘孝绰诗 南梁 · 任昉
押药韵
南史曰:孝绰。绘之子。年十四。父党沈约、任昉、范云等闻其名。命驾造焉。昉尤相赏爱。梁天监初。孝绰起家著作左郎。为归沐诗赠任昉。昉报曰:
阅水既成澜,藏舟遂移壑。
彼美洛阳子,投我怀秋作。
久敬类诚言,吹嘘似嘲谑。
兼称夏云尽,复陈秋树索。
讵慰耋嗟人,徒深老夫托。
直史兼褒贬,辖司专疾恶。
九折多美疹,匪报庶良药。
子其崇锋颖,春耕励秋获(○南史刘勔传附孝绰传引作、托、恶、药、获五韵。又《类聚》三十一、文苑英华二百四十引壑、作、谑、索、托五韵。又梁书谢举传作秘书监任昉出为新安郡别举诗。引托一韵。《诗纪》七十八。)。
手敕答刘孝绰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美锦未可便制,簿领亦宜稍习(《梁书·刘孝绰传》,孝绰迁太子舍人,俄以本官兼尚书水部郎,奉启陈谢,手敕答。又见《御览》二百十八。)。
赠王桂阳别诗三首 其二 南梁 · 吴均
押词韵第七部
客子惨无欢,送别江之干。
白云方渺渺,黄鸟尚关关。
纠纷巫山石,合沓洞庭澜。
行衣侵晓露,征舠犯夜湍。
无因停合浦,见此去珠还(○《类聚》二十九。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八十一。)。
按:韵补二录后四句作刘孝绰诗
宋略总论 南梁 · 裴子野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三
宋高祖武皇帝以盖代雄才,起匹夫而并六合,克国得隽,寄迹多于魏武,功施天下,盛德厚于晋宣,怀荒伐叛之劳,而夷边荡险之力。□□百胜,可得而论者矣。有脱文。政足行阵之间(有脱文。),却孙恩蚁聚之众,一朝奋臂,扫桓玄盘石之宗,方轨长驱,则三齐无坚垒,迥戈内赴,则五岭靡馀妖,命孙季高于巨海之上,而番禺席卷,擢朱龄石于百夫之下,而庸蜀来王,羌胡畏威,交为表里,董率虎旅,以事中原,石门巨野之隘,指麾开辟,关头霸上之□,曾莫藩蓠,虏其酋豪,迁其重宝,登未央而洒酒,过长陆而下拜,盛矣哉,悠悠百年,未之有也。于是倒载干戈,休兵□水,彤弓纳□,肇有宋都,蒂芥必除,华夷莫拒,然后请□上帝,步骤前□,零陵去之,而莫猜心,高祖受之,而无愧色,古之所谓义取天下者,斯之谓乎。若其提挈草创,则魏□何刘,辅相总□则穆之徐羡镇恶道济经其武,傅亮谢晦纬其文,长沙以冢弟共艰难,武烈以清贞定南楚,其他胥附奔走,云合雾集,若榱椽之构大厦,众星之仰河汉,或取之于民举,或得之于未名,群才必逞,智能咸效,爵不妄加,官无私谒,晋末所以荒济淆混,阿党容纵,莫不驱扫革易,与之更始,君行卑菲,而国不为陋,民勤征戍,而下无怨讟,品令宥密,赏罚端平,远无不怀,迩无不附,属为郡县者,则南过交趾,西包剑阁,北划黄河,而绕东海,七分天下,而有其四。自永初末岁,天子负扆务怀,以燕代为戎,岐梁重梗,将誓六师,屠桑乾而境北地,三事大夫愿相谓曰,待夫振旅凯入,乘辕南反,请具银绳琼检,告报东岳。既而洮弗兴即年献世,营阳王狎于弗训以败舆,太祖宽肃宣惠,大臣光表,超越二昆,来应宝命,沈明内断,不欲政由宁氏,克灭权逼,不使芒刺在躬,亲临朝事,率尊恭德,斟酌先王之典,强宣当时之宜,吏久其职,育孙长子,民乐其生,鲜陷刑辟,仁厚之化,既已播流,率土忻欣,无思不服。每驾巡幸,箫鼓听闻,百姓扶携老幼,想望仪刑,爱之孜孜,如日不足。初徐傅伏诛,继求内相,王弘处之而思降,彭城欲之而弗违,王华殷景仁,以忠允熙帝载,谢弘微王昙首,以沈密赞枢机,徐□王僧绰,以体国彰义信,谢方明刘道生,以治惠称良能,高简则令明,清贵则王旧,文章则颜延之谢灵运,有藻丽之钜才,儒雅则裴荀何傅,擅师表之高学,刚亮骨鲠,则袁粲蔡子度,建言忠益,则范泰何尚之,宗室蕃翰,帝弟帝子,则江夏、衡阳、庐陵、隋王、建平、临川、新喻,或清令而审,或文敏而洽,皆博爱以礼士,明靡以流誉,十三四年,为多士矣。上亦蕴籍义文,思弘儒府,庠序建于国都,四学闻乎家巷,天子乃移跸下辇以从之,束帛宴语以劝之,士莫不敦悦诗书,沐浴礼义,淑慎规矩,斐然向方,其行修言道者,然后登朝受职,威仪轻佻者,不齿于乡闾,公宫非傧羽不来庭,私家非轩盖不逾国,冠冕之流,雍容如也。于是文教既兴,武功亦著,命将受律,指日如期,檀萧薄伐,则南登象浦,刘裴爰整,则西践仇池,良驹巨象,充塞外废,奇琛环货,下逮百辽,禽兽草木之瑞,月有六七,绳山讽海之译,岁且十馀,江东以来,有国有家,丰功茂德,未有如斯之盛者。然值北虏方强,周韩岁扰,金墉虎牢,代失其御,二十七年,偏师克复河南,横蹂强胡百万之众,匈奴遂跨彭沛,航淮浦,设穹庐于瓜步,请公主以和亲。于时精兵猛将,婴城而不敢斗,谋臣智士,折挠而无可称,天子乃朝飨单于,临江高会,于是起尽尸之役,贷富室之财,舳舻千里,缘江而陈,我守既严,胡兵亦怠,且大川所以限南北也,疲老而退,归我追奔之师,橐弓裹足,系虏之民,流离道路,江淮以北萧然矣。重以含章巫盅,始自三逆,合殿酷帝,史籍未闻,仲尼以为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辨之不早辨也。元嘉之祸,其有以焉。世祖率先九牧,大雪冤耻,身当历数,正位天居,聪明绚达,博闻强记,威可以整法,智足以胜奸,君人之略,几将备矣。一时之风流领袖,则谢庄、何偃、王彧、蔡兴宗、袁顗、袁粲,御武名将,则沈庆之、柳元景、宗敞之,或洁清以秀雅,或骁果以步类,因以轨道,廓之中方,知向时之士,若颜竣之经纶忠劲,匪躬谅直,虽晋之狐赵,无以尚焉。帝即位二三年间,方逞其欲,拒谏是己,天下失望。夫以世祖才明,少以礼度自肃,思皇武之节俭,追太祖之宽恕,则汉之文景,宗何足云。景和申之以淫虐,太宗易之以昏纵,师旅荐兴,边鄙蹙迫,人怀苟且,朝无纪纲,内宠方议共安,外物已睹其败已。初世祖登遐,委重于二载(载同戴谓戴法兴戴明宝)。太宗晏驾,亦托孤于王阮,渫近之道同归,冲人之衅如一,然宋祚未绝于永光,更以宗王之见窘,水德遂亡于后□实由强臣之受辱,且顾命群公,从容自重,畏懦伊霍之机,绮靡唐虞之际,于是蔚炳胥变,明命就迁,俯仰之间,兴衰易用矣。周自平王东迁,崎岖河洛,其后二十四世,而赧始亡之。汉自章和以降,颠覆阉竖,其后百有馀载,而献始禅之。何则?周汉灵长,如彼难拔,近代脆促,若此易崩,非天时,亦人事也。闻夫鸿荒者难为虑,因事者易为力。曹马规模,悬乎前载,苟有斯会,实启英雄;而况太宗为之驱除,先颠其本根,本根既蹙,枝叶遂摧,斯则始于人事也,昔二代将亡,殷辛夏癸,相去数百年间,异世而后出;宋则景和元徽,首尾不能十载,而降虐过于二君,斯则天之所弃,笃于前王者也。天意入事,其微如是,虽欲勿霣,其可得乎?若乃拯厥涂炭,蒙逆取之辱者,汤武之志也。私锄当路,饰揖让之名者,近代之事也。其应天从民,道有优劣,故宗庙社稷,修短异数,不然,则何殊尤缅邈,如斯之远也。夫山岳崩颓,必有朽坏之隙,春秋迭代,亦有去故之悲,是以临危亡而抚理运,未有不扼腕流连者也。近古之弊化薄俗,行乎□□,宋氏之成败得失,著乎行事,从而言之,载于篇矣。系叙非所以创业垂统,而怀其旧俗遗风,逮于贤人君子,英声馀论,以附于兹,子野曾祖宋中大夫西乡侯,以文帝之十二年受诏撰元嘉起居注,二十六年,重被诏续成何承天宋书,其年终于位,书则未遑述作,齐兴后数十年,宋之新史,既行于世也,子野生乎泰始之季,长于永明之年,家有旧书,闻见又接,是以不用浮浅,因宋之新史,为宋略二十卷,剪截繁文,删撮事要,即其简寡,志以为名。夫黜恶章善,臧否与夺,则以先达格言,不有私也。岂以勒成一家,贻之好事,盖司典之后,而不忘焉(《文苑英华》七百五十四。)。
赠任昉诗 南梁 · 陆倕
押尤韵
南史曰:昉为御史中丞。后进皆宗之。时有彭城刘孝绰、刘苞、刘孺。吴郡陆倕、张率。陈郡殷芸。沛国刘显及到溉、到洽。车轨日至。号曰兰台聚。
和风杂美气,下有真人游。
壮矣荀文若,贤哉陈太丘。
今则兰台聚,万古信为俦。
任君本达识,张子复清修。
既有绝尘到,复见黄中刘(○南史到溉传。《诗纪》九十。)。
奏劾刘孝绰 南梁 · 到洽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二
携少姝于华省,弃老母于下宅(《梁书·刘孝绰传》)。
嘲刘郎诗 南梁 · 何逊
押阳韵
房栊灭夜火,窗户映朝光。
妖女褰帷去,躞蹀初下床。
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
稍闻玉钏远,犹怜翠被香。
宁知早朝客,差池已雁行(○本集二。玉台新咏五作嘲刘孝绰。《诗纪》八十三。)。
拟古联句 南梁 · 何逊
家本青山下,好上青山上。
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
匣中一明镜,好鉴明镜光。
明镜不可鉴,一鉴一情伤。
少知雅琴曲,好听雅琴声。
雅琴不可听,一听一沾缨(刘孝绰○本集三作拟古三首。《诗纪》八十四。○逯按。《文选》谢玄晖游东田诗五臣翰注引古《诗》云:夕宿昔山郭。且上青山上。青山不可上。步步恒惆怅。与逊诗略同。苕溪渔隐丛话即据《文选》注谓为谢作。恐非是。)。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 南梁 · 刘孝绰
押阳韵
昔余筮宾始,衣冠仕洛阳。
无赀徒有任,一命忝为郎。
再践神仙侧,三入崇贤旁。
东朝礼髦俊,虚薄厕才良。
游谈侍名理,搦管创文章。
引籍陪下膳,横经参上痒。
谁谓服事浅,契阔变炎凉。
一朝谬为吏,结绶去承光。
烹鲜徒可习,治民终未长。
化鸡仰季智,驯雉推仲康。
此城邻夏穴,橚矗茂筠篁。
孝碑黄绢语,神涛白鹭翔。
遨游佳可望,释事上川梁。
秋江冻雨绝,反景照移塘。
纤罗殊未动,骇水忽如汤。
乍出连山合,时如高盖张。
漂沙黄沫聚,礐石素波扬。
榜人不敢唱,舟子讵能航。
离家复临水,眷然思故乡。
中来不可绝,奕奕苦人肠。
溯洄若无阻,谢病反清漳(○文苑英华百六十二。《诗纪》八十七。又《说文》系传言部引塘一韵。○文苑英华辨证云。化鸡仰季智。驯雉推仲康。季智。仇览字。仲康。鲁恭字也。化鸡。一作化鹑。仇览传化我鸣枭哺所生。《说文》系传云。陆云与兄书曰:曹公所为屋折其謻塘不可坏。直斫之而已。又刘孝绰上虞乡亭观涛《诗》曰云云。孝绰所言即别馆也。)。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诗纪》云。南史云。孝绰。天监初为著作郎。为归沐诗以赠任昉。即此诗也。昉有答诗。) 南梁 · 刘孝绰
押鱼韵
步出金华省,还望承明庐。
壮哉宛洛地,佳丽实皇居。
虹霓拖飞阁,兰芷覆清渠。
圆渊倒荷芰,方镜写簪裾。
白云夏峰尽,青槐秋叶疏。
自我从人爵,蟾兔屡盈虚。
杀青徒已汗,司举未云书。
文昌愧通籍,临邛幸第如。
夫君多敬爱,蟠木滥吹嘘。
时时释簿领,驺驾入吾庐。
自唾诚䃤玞,无以俪璠玙。
但愿长闲暇,酌醴荐焚鱼(○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七作归沐呈任中丞。注云。时为著作郎。《诗纪》八十七。又《类聚》三十一作赠任中丞。引庐、居、渠、疏、鱼五韵。)。
和咏歌人偏得日照诗(和周弘正。) 南梁 · 刘孝绰
押真韵
独明花里翠,偏光粉上津。
屡将歌罢扇,回拂影中尘(○《初学记》十五。万花谷后三十二作刘孝绰诗。《诗纪》八十七。)。
赋得始归雁诗 南梁 · 刘孝绰
押微韵
洞庭春水绿,衡阳旅雁归。
差池高复下,欲向龙门飞(○《类聚》九十一。《初学记》二十。万花谷后四十作刘孝绰诗。《诗纪》八十七。)。
谢西中郎咨议启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臣不能衔珠避颠,倾柯卫足,以兹疏幸,与物多忤。兼逢匿怨之友,遂居司隶之官,交构是非,用成萋斐。日月昭回,俯明枉直。狱书每御,辄鉴蒋济之冤;炙发见明,非关陈正之辩。遂漏斯密网,免彼严棘,得使还同士伍,比屋唐民,生死骨肉,岂侔其施。臣诚无识,孰不戴天。疏远亩陇,绝望高阙,而降其接引,优以旨喻,于臣微物,足为荣陨。况刚条落叶,忽沾云露,周行所置,复齿盛流。但雕朽污粪,徒成延奖;捕影系风,终无效答(《梁书·刘孝绰传》)。
谢东宫启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臣闻之,先圣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岂非孤特则积毁所归,比周则积誉斯信?知好恶之间,必待明鉴。故晏婴再为阿宰,而前毁后誉。后誉出于阿意,前毁由于直道。是以一犬所噬,旨酒贸其甘酸,一手所摇,嘉树变其生死。又邹阳有言,士无贤愚,入朝见嫉。至若臧文之下展季,靳尚之放灵均,绛侯之排贾生,平津之陷主父,自兹厥后,其徒实繁。曲笔短辞,不暇殚述,寸管所窥,常由切齿。殿下诲道观书,俯同好学,前载枉直,备该神览。臣昔因立侍,亲承绪言,飘风贝锦,譬彼谗慝,圣旨殷勤,深以为叹。臣资愚履直,不能杜渐防微,曾未几何,逢尤罹难虽吹毛洗垢,在朝而同嗟,而严文峻法,肆奸其必奏。不顾卖友,志欲要君,自非上帝运超己之光,昭陵阳之虐,舞文虚谤,不取信于宸明,在缧婴缠,幸得蠲于庸暗。裁下免黜之书,仍颁朝会之旨。小人未识通方,絷马悬车,息绝朝觐。方愿灭影销声,遂移林谷。不悟天听罔已,造次必彰,不以距违见疵,复使引藉云陛。降宽和之色,垂布帛之言,形之千载,所蒙巳厚。况乃恩等特召,荣同起家,望古自惟,弥觉多忝。但未渝丹石,永藏轮轨,相彼工言,构兹媒浅。且款冬而生,已凋柯叶,空延德泽,无谢阳春(《梁书·刘孝绰传》)。
答湘东王书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伏承自辞皇邑,爰至荆台,未劳刺举,且摛高丽。近虽预观尺锦(《艺文类聚》作「十锦」。)。而不睹金玉。昔临淄词赋,悉与杨修,未殚宝笥,顾惭先哲。渚宫旧俗,朝衣多故,李固之荐二贤,徐珍之奏五郡,威怀之道,兼而有之,当欲使金石流功,耻用翰墨垂迹,虽乖知二,偶达圣心。爰自退居素里,却埽穷闬,比杨伦之不出,譬张挚之杜门。昔赵卿穷悉,肆言得失,汉臣郁志,广叙盛衰。彼此一时,拟其非匹。窃以文豹何辜,以文为罪。由此而谈,又何容易。故韬翰吮墨,多历寒暑,既阙子幼南山之歌,又微敬通渭水之赋,无以自同献笑,少酬褒诱。且才乖体物,不拟作于玄根,事殊宿诺,宁贻惧于朱亥。顾己反躬,载怀累息。但瞻言汉广,邈若天涯,区区一心,分宵九逝。殿下降情白屋,存问相寻,食椹怀音,矧伊人矣(《梁书·刘孝绰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八。)。
答云法师书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孝绰和南。辱诲,垂示敕旨所答刘太仆思效启,义穷深远,语兼巧便,伏闻希有,身心踊跃。昔戈盾夹车,备不虞于周后;兵旗引驾,防未然于汉君。斯皆执心黄屋,瑞无绀马,事极寰宁之中,理隔天人之外。皇上自兹善觉,降迹阎浮,以住地之心,行则天之化。故能慈导三有,仁济万物,犹以发药未周,宝船不倦,解敛却盖,躬诣道场。瑞花承足,人观雕辇之盛,金轮启路,物睹重英之饰。显实开权,事均祗鹫,本无四畏,宁虑五怨。思效遂肤,引梁丘随敛之说,日殚触瑟之辞,何异回龙象于免径。注江海于牛迹,圣旨殷勤,曲相诱喻,岂直净一人之垢衣,将以破群生之暗室。弟子世传正见,幼睹真言,但惑网所萦,尘劳自结,微因宿植,仰逢法教,亲陪宝座,预餐香钵。复得俱听一音,共闻八解,庶因小叶,受润大云。猥蒙开示,深自庆幸,不胜欢喜,略附陈诚。刘孝绰和南(《释藏策》五,《广弘明集》二十八上。)。
咏箫诗(《诗纪》云。英华作孝绰。今从艺文作孝仪。) 南梁 · 刘孝仪
押支韵
危声合鼓吹,绝弄混笙篪。
管饶知气促,钗动觉唇移。
箫史安为贵,能令秦女随(○《类聚》四十四。《初学记》十六。文苑英华二百十二作刘孝绰。注云。一作仪。《诗纪》八十七。)。
钓竿篇(《诗纪》云。英华、乐府并作孝绰。) 南梁 · 刘孝威
钓舟画彩鹢,渔子服冰纨。
金辖茱萸网,银钩翡翠竿。
敛桡随水脉,急桨渡江湍。
湍长自不辞,前浦有佳期。
船交桡影合,浦深鱼出迟。
荷根时触饵,菱芒乍罥丝。
莲度江南手,衣渝京兆眉。
垂竿自有乐,谁能为太师(○本集。文苑英华二百十、《乐府诗集》十八并作刘孝绰。《诗纪》八十八。又《类聚》四十一引纨、竿、湍、辞、期、迟六韵。)。
议东宫礼绝傍亲令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普通三年十一月,始兴王憺死。旧事,以东宫礼绝傍亲,书翰并依常仪。太子意以为疑,命仆射刘孝绰议其事。孝绰议曰:「案张镜撰《东宫仪记》,称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鼓吹寝奏,服限亦然。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铙歌辍奏,良亦为此。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谓犹应称兼慕,至卒哭」。仆射徐勉、左率周舍、家令陆襄并同孝绰议。太子令曰:张镜《仪记》云:「依《士礼》,终服月称慕悼」。又云:「凡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刘仆射议,云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寻情悲之说,非止卒哭之后,缘情为论,此自难一也。用张镜之举乐,弃张镜之称悲,一镜之言,取舍有异,此自难二也。陆家令止云「多历年所」;恐非事证,虽复累稔所用,意常未安。近亦常经以此问外,由来立意,谓犹应有慕悼之言。张岂不知举乐为大,称悲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为国章;虽情或未安,而礼不可废。铙吹军乐,比之亦然,书疏方之,事则成小,差可缘心。声乐自外,书疏自内,乐自他,书自己。刘仆射之议,即情未安。可令诸贤更共详衷」。司农卿明山宾、步兵校尉朱异议,称「慕悼之解,宜终服月」。于是令付典书遵用,以为永准(《梁书·昭明太子传》)。
与刘孝绰书 南梁 · 萧纲
出处:全梁文卷十一
执别灞浐,嗣音阻阔,合璧不停,旋灰屡徙,玉霜夜下,旅雁晨飞,想凉燠得宜,时候无爽,既官寺务烦,簿领殷凑,等张释之条理,同于公之明察,雕龙之才本传,灵蛇之誉自高,颇得暇逸于篇章,从容于文讽,顷拥旄西迈,载离寒暑,晓河未落,拂桂棹而先征,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足使边心愤薄,乡思邅回,但离阔已久,戴劳寤寐,伫闻还驿,以慰相思(《艺文类聚》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