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狱中上书自明 西汉 · 邹阳
 出处:全汉文 卷十九、文选卷三十九
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昔者荆轲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诚变天地,而信不谕两主,岂不哀哉!
今臣尽忠竭诚,毕议愿知,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
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寤也。
大王熟察之。
昔玉人献宝,楚王诛之;
李斯竭忠,胡亥极刑
是以箕子阳狂,接舆避世,恐遭此患。
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毋使臣箕子接舆所笑。
臣闻比干剖心子胥鸱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大王熟察,少加怜焉!
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则?
知与不知也。
樊于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事;
王奢去齐之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
王奢樊于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
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为燕尾生
白圭战亡六城,为取中山。
何则?
诚有以相知也。
苏秦燕,人恶之于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
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投以夜光之璧。
何则?
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
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
昔者司马喜膑脚于宋,卒中山;
范雎摺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
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身于世,义不苟取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
百里奚乞食于路,穆公委之以政;
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
此二人岂素宦于朝,借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
感于心,合于意,坚如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
故偏听奸,独任成乱。
昔鲁听季孙之说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囚墨翟
夫以之辩,不能自免谗谀,而二国以危。
何则?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是以秦用戎人由余而霸中国,齐用越人子臧而彊威宣。
此二国岂拘于俗,牵于世,系奇偏之辞哉?
公听并观,垂明当世。
故意合则胡越为昆弟,由余子臧是矣;
不合则骨肉为雠敌,朱象是矣。
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霸不足侔,三王易为比也。
是以圣王觉悟,捐子之之心,而不悦田常之贤,封比干之后,修孕妇之墓,故功业覆于天下。
何则?
善无厌也。
晋文公亲其雠而彊霸诸侯,齐桓公用其仇而一匡天下。
何则?
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
至夫秦用商鞅之法,东弱韩魏,立彊天下,而卒车裂之。
越用大夫种之谋,禽劲吴而霸中国,遂诛其身。
是以孙叔敖三去相而不悔,于陵子仲三公,为人灌园
今人主诚能去骄慠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隳肝胆,施德厚,终与之穷达,无爱于士,则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蹠之客可使刺由,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
然则荆轲湛七族,要离燔妻子,岂足为大王道哉!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何则?
无因而至前也。
蟠木根柢,轮囷离奇,而为万乘器者,何则?
以左右先为之容也。
无因而至前,虽出隋侯之珠,夜光之璧,秪足结怨而不见德;
故有人先谈,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今天下布衣穷居之士,身在贫贱,虽蒙之术,挟伊管之辩,怀龙逢比干之意,欲尽忠当世之君,而素无根柢之容,虽竭精神,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袭按剑相眄之迹矣。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而不牵乎卑辞之语,不夺乎众多之口。
秦皇帝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
周文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
秦信左右而亡,周用乌集而王。
何则?
以其能越拘挛之语,驰域外之义,独观于昭旷之道也。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于帷墙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忿于世而不留富贵之乐也。
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私污义;
砥厉名号者,不以利伤行。
故里名胜母,曾子不入;
邑号朝歌墨子回车
今欲使天下恢廓之士,诱于威重之权,胁于位势之贵,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堀穴岩薮之中耳,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
新序(案《新序》三十卷,见存。十卷不录,录其佚文。) 其二十九 西汉 · 刘向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九
秦王以五百里地易鄢陵鄢陵君辞不受,使唐且谢秦王,王忿然变色怒曰:「亦向见天子之怒乎」?
且曰:「臣未尝见」。
曰:「夫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且曰:「大王亦尝见布衣韦带士之怒乎」?
曰:「布衣韦带士之怒,解冠徒跣,以头抢地耳,何难知者」?
且曰:「此乃庸夫庶人之怒耳,非布衣韦带士之怒也。
夫专诸刺王僚,彗星袭日,奔星昼出。
要离刺王子庆忌,仓鹰击于台上。
聂政韩王白虹贯日
此三者,皆布衣怒也,与臣将四。
士无怒则已,一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即案其匕首,起视秦王曰:「今将是矣」。
王色变,跪曰:「先生就坐,寡人喻矣,鄢陵独以五十里在者,徒用先生故乎(同上)」!
江赋 东晋 · 郭璞
 出处:文选卷十二
咨五才之并用,寔水德之灵长。
岷山导江,初发源乎滥觞。
聿经始于洛沬,拢万川乎巴梁。
巫峡迅激,跻江津而起涨。
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
揔括汉泗,兼包淮湘。
并吞沅澧,汲引沮漳。
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
鼓洪涛于赤岸,沦馀波乎柴桑
纲络群流,商搉涓浍。
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
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
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
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崄介。
呼吸万里,吐纳灵潮。
自然往复,或夕或朝。
逸势以前驱,乃鼓怒而作涛。
峨嵋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
衡霍磊落以连镇,巫庐嵬崛而比峤。
恊灵通气,濆薄相陶。
流风蒸雷,腾虹扬霄。
信阳而长迈,淙大壑与沃焦。
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
绝岸万丈,壁立霞駮。
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磐礡。
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
骇浪暴洒,惊波飞薄。
迅澓增浇,涌湍叠跃
砯岩鼓作,漰湱泶灂。
㵗㶔𤃫𣸎,溃濩㳚漷。
潏湟淴泱,㶖㴸㶒瀹。
漩澴荥瀯,渨㵽濆瀑。
溭淢浕涢,龙鳞结络。
碧沙瀢沱而往来,巨石硉矹以前却。
潜演之所汨淈,奔溜之所磢错。
厓隒为之泐嵃,埼岭为之岩崿。
幽涧积岨,礐硞䃕礭。
若乃曾潭之府,灵湖之渊。
澄澹汪洸,瀇滉渊泫。
泓汯浻澋,涒邻㘤潾。
混浣灦涣,流映扬焆。
溟漭渺湎,汗汗沺沺
察之无象,寻之无边。
气滃渤以雾杳,时郁律其如烟。
类胚浑之未凝,象太极之构天
长波浃渫,峻湍崔嵬。
盘涡谷转,凌涛山颓
阳侯砐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回。
峾沦溛瀤,乍浥乍堆。
豃如地裂,豁若天开。
触曲厓以萦绕,骇崩浪而相礧。
鼓㕉窟以漰渤,乃湓涌而驾隈。
鱼则江豚海狶,叔鲔王鳣。
䱻鰊鰧鲉,鲮鳐鯩鲢。
鹿觡象鼻,或虎状龙颜。
鳞甲鏙错,焕烂锦斑
扬鳍掉尾,喷浪飞唌。
排流呼哈,随波游延
或爆采以晃渊,或吓鳃乎岩间。
介鲸乘涛以出入,鯼鲚顺时而往还
尔其水物怪错,则有潜鹄鱼牛,虎蛟钩蛇。
蜦𧐕鲎蝞,鲼𪓛𪓬𪓹。
王珧海月,土肉石华
三蝬𧉈江,鹦螺蜁蜗。
璅蛣腹蟹,水母目虾。
紫蚢如渠,洪蚶专车。
琼蚌晞曜以莹珠,石𧉧应节而扬葩。
蜛蝫森衰以垂翘,玄蛎磈磥而碨䃁。
或泛潋于潮波,或混沦乎泥沙。
若乃龙鲤一角,奇鸧九头。
有鳖三足,有龟六眸。
赪蟞胏跃而吐玑,文魮磬鸣以孕璆。
䖺䗤拂翼而掣耀,神蜧蝹蜦以沉游。
𩣡马腾波以嘘蹀,水兕雷咆乎阳侯。
渊客筑室于岩底,鲛人构馆于悬流
雹布馀粮,星离沙镜。
青纶竞纠,缛组争映。
紫菜荧晔以丛被,绿苔鬖髿乎研上。
石帆蒙笼以盖屿,蓱实时出而漂泳
其下则金矿丹砾,云精烛银。
珕珋璿瑰,水碧潜珉。
鸣石列于阳渚,浮磬肆乎阴滨
或颎彩轻涟,或焆曜崖邻。
林无不溽,岸无不津。
其羽族也,则有晨鹄天鸡,鴢鷔鸥𩿁。
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千类万声,自相喧聒
濯翮疏风,鼓翅𦒑䎀。
挥弄洒珠,拊拂瀑沫
集若霞布,散如云豁。
产毻积羽,往来勃碣。
橉𣏌稹薄于浔涘,栛梿森岭而罗峰
桃枝筼筜,实繁有丛。
葭蒲云蔓,䙬以兰红。
扬皓毦,擢紫茸。
,被长江。
繁蔚芳蓠,隐蔼水松。
涯灌芊萰,潜荟葱茏
鲮鯥䟸局于垠隒,猵獭𦖠瞲乎厱空。
迅蜼临虚骋巧,孤玃登危而雍容
夔㸸翘陆于夕阳,鸳雏弄翮乎山东
因岐成渚,触涧开渠。
漱壑生浦,区别作湖。
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闾
标之以翠蘙,泛之以游菰。
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
鳞被菱荷,攒布水蓏。
翘茎瀵蕊,濯颖散裹。
随风猗萎,与波潭沱。
流光潜映,景炎霞火。
其旁则有云梦雷池彭蠡青草,具区洮滆,朱浐丹漅。
极望数百,沆瀁皛溔。
爰有包山洞庭巴陵地道
潜逵傍通,幽岫窈窕。
金精玉英瑱其里,瑶珠怪石琗其表。
骊虬摎其址,梢云冠其㟽。
海童之所巡游琴高之所灵矫。
冰夷倚浪以傲睨,江妃含嚬而矊眇。
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矫。
若乃宇宙澄寂,八风不翔。
舟子于是搦棹,涉人于是㩘榜。
漂飞云,运艅艎
舳舻相属,万里连樯
溯洄沿流,或渔或商。
赴交益,投幽浪。
竭南极,穷东荒。
尔乃𥉆雰祲于清旭,觇五两之动静。
长风颹以增扇,广莫䬅而气整。
徐而不䬐,疾而不猛。
鼓帆迅越,䞟涨截泂。
凌波纵柂,电往杳溟。
䨴如晨霞孤征,眇若云翼绝岭。
倏忽数百,千里俄顷
飞廉无以睎其踪,渠黄不能企其景。
于是芦人渔子,摈落江山,衣则羽褐,食惟蔬鲜。
栫淀为涔,夹潨罗筌。
筒洒连锋,罾䍣比船。
或挥轮于悬埼,或中濑而横旋
忽忘夕而宵归,咏《采菱》以叩舷
傲自足于一呕,寻风波以穷年。
尔乃域之以盘岩,豁之以洞壑,疏之以沱汜,鼓之以朝夕。
川流之所归凑,云雾之所蒸液。
珍怪之所化产,傀奇之所窟宅。
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
灵润于千里,越岱宗之触石。
及其谲变倏恍符祥非一。
动应无方,感事而出。
经纪天地,错综人术
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若乃岷精垂曜于东井阳侯遁形乎大波。
奇相得道而宅神,乃恊灵爽于湘娥。
骇黄龙之负舟,识伯禹之仰嗟。
荆飞之擒蛟,终成气乎太阿。
要离之图庆,在中流而推戈。
灵均之任石,叹渔父之棹歌。
周穆济师,驱八骏于鼋鼍。
交甫之丧佩,悯神使之婴罗
焕大块之流形,混万尽于一科。
不亏而永固,禀元气于灵和。
考川渎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
抱朴子 东晋 · 葛洪
 出处:全晋文
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
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戢劲翮于鹪鴳之群,藏逸迹于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驽之蹇足?
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又岂敢力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而追飞兔之轨;
嫫母之笃陋,求媒阳之美谈;
推沙砾之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
僬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碍也;
要离之羸而强赴扛鼎之势,秦人所以断筋也。
是以望绝于荣华之途,而志安乎穷圮之域;
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藻棁之乐也。
故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
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
考览奇书,既不少矣。
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
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
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咨。
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
其至妙者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一隅,冀悱愤之徒省之可以思过半矣。
岂谓暗塞必能穷微畅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
世儒徒知服膺,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
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
虽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其馀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晋书·葛洪传》。又今本《抱朴子》有此序。)
陆倕感知己赋 南梁 · 任昉
 出处:全梁文卷四十一
原知己之时义,故相知之信然。
乃贪廉之异贯,奈勇怯之相悬。
贪在物而成累,怯在我而可甄。
既自得于为御,又甘心于执鞭。
矧相知其如此,独揽涕而潺湲。
虽有望于已知,更非谓其知己(已上十二句,《梁书》无,《艺文类聚》有。)
信伟人之世笃,本侯服于陆乡。
缅风流与道素,袭衮衣与绣裳。
逮伊人而世载,并三骏而龙光。
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载翔。
彼白玉之虽洁,此幽兰之信芳。
思在物之取譬,非斗斛而能量。
匹方(《梁书》作耸。)峙于东岳,比凝厉于秋霜。
不一饭以忘过(《梁书》作妄过。)
每三钱以投渭。
匪蒙袂之敢嗟,岂沟壑之能衣。
既蕴藉其有馀,又澹然而无味。
得意同乎卷怀,违方似乎仗气。
平叔而靡雕,似子台而不朴。
冠众善而胎操,综群言而名学。
折高戴于后台,异邹颜乎董幄。
探三诗于河间,访九师于淮曲。
术兼口传之书,艺广铿锵之乐。
时坐睡而梁悬,裁据梧而锥握。
既文过而意深,又理胜而辞缛。
咨余生之荏苒,追岁暮而伤情。
测租阴于堂下,听鸣钟于洛城(已上六句,《艺文类聚》无,《梁书》有。)
唯忘年之陆子,定一遇于班荆
余获田苏之价,尔得海上之名。
信落魄而无产,终长勤于短生。
饥虚表于徐步,逃责显于疾行。
子比我于叔则,又方余于耀卿。
心照情交,流言靡惑。
万类暗求,千里悬得。
言象可废,筌蹄自默。
居非连栋,行待同车。
冬夜不足,夏日靡馀。
肴核非饵,丝竹岂娱。
我未舍驾,子已回舆。
中饮相顾,怅然动色。
邦壤虽殊,离会难测。
存异山阳之居,没非要离之侧。
以胶投漆中,离娄岂能识(《梁书·陆垂传》,《艺文类聚》三十一。)
广绝交论 南梁 · 刘峻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七、文选卷五十五
客问主人曰:「朱公叔绝交论,为是乎?
为非乎」?
主人曰:「客奚此之问」?
客曰: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
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
嘤鸣相召,星流电激。
是以王阳登则贡公,罕生逝而国子悲。
且心同琴瑟,言郁郁于兰茝;
道叶胶漆,志婉娈于埙篪。
圣贤以此镂金版而镌盘盂,书玉牒而刻钟鼎。
若乃匠人辍成风之妙巧,伯子息流波之雅引。
款款于下泉,尹班陶陶于永夕。
骆驿纵横,烟霏雨散,巧历所不知,心计莫能测。
而朱益州汨彝叙,粤谟训,捶直切,绝交游。
比黔首以鹰鹯,媲人灵于豺虎。
蒙有猜焉,请辨其惑」。
主人听然而笑曰:「客所谓抚弦徽音,未达燥湿变响;
张罗沮泽,不睹鸿雁云飞。
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骧蠖屈,从道污隆。
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云飞电薄,显棣华之微旨。
若五音之变化,济九成之妙曲。
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谟神睿而为言。
至夫组织仁义,琢磨道德,欢其愉乐,恤其陵夷。
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风雨急而不辍其音,霜雪零而不渝其色,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
逮叔世民讹,狙诈飙起,溪谷不能踰其险,鬼神无以究其变,竞毛羽之轻,趋锥刀之末。
于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
然则利交同源,派流则异,较言其略,有五术焉:若其宠钧董石,权压梁窦,雕刻百工,炉捶万物。
吐漱兴云雨,呼噏下霜露。
九域耸其风尘,四海叠其熏灼。
靡不望影星奔,藉响川骛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
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约同要离焚妻子,誓殉荆卿湛七族。
是曰势交,其流一也。
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出平原而联骑,居里闬而鸣钟。
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冀宵烛之末光,邀润屋之微泽;
鱼贯凫跃,飒沓鳞萃,分雁鹜之稻粱,沾玉斝之馀沥。
衔恩遇,进款诚,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是曰贿交,其流二也。
陆大夫宴喜西都,郭有道人伦东国,公卿贵其籍甚,搢绅羡其登仙
加以顩颐蹙頞,涕唾流沫,骋黄马之剧谈,纵碧鸡之雄辩,叙温郁则寒谷成暄,论严苦则春丛零叶,飞沈出其顾指,荣辱定其一言。
于是有弱冠王孙,绮纨公子,道不挂于通人,声未遒于云阁,攀其鳞翼,丐其馀论,附驵骥之旄端,轶归鸿于碣石。
是曰谈交,其流三也。
阳舒阴惨,生民大情;
合驩离,品物恒性
故鱼以泉涸而煦沫,鸟因将死而鸣哀。
同病相怜,缀河上之悲曲;
恐惧寘怀,昭谷风之盛典。
斯则断金由于湫隘,刎颈起于苫盖。
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张王抚翼于陈相
是曰穷交,其流四也。
驰骛之俗,浇薄之伦,无不操权衡,秉纤纩
衡所以揣其轻重,纩所以属其鼻息。
若衡不能举,纩不能飞,虽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舒向金玉渊海,卿云黼黻河汉,视若游尘,遇同土梗,莫肯费其半菽,罕有落其一毛。
若衡重锱铢,纩微彯撇,虽共工之蒐慝,驩兜之掩义,南荆之跋扈,东陵之巨猾,皆为匍匐逶迤,折枝舐痔,金膏翠羽将其意,脂韦便辟导其诚。
故轮盖所游,必非夷惠之室;
苞苴所入,实行张霍之家。
谋而后动,毫芒寡忒。
是曰量交,其流五也。
凡斯五交,义同贾鬻,故桓谭譬之于阛阓,林回喻之于甘醴。
夫寒暑递进,盛衰相袭,或前荣而后悴,或始富而终贫,或初存而末亡,或古约而今泰,循环翻覆,迅若波澜。
此则殉利之情未尝异,变化之道不得一。
由是观之,所以凶终,所以隙末,断焉可知矣。
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所见之晚乎?
因此五交,是生三衅:败德殄义,禽兽相若,一衅也。
难固易携,雠讼所聚,二衅也。
名陷饕餮,贞介所羞,三舋也。
古人知三衅之为梗,惧五交之速尤。
王丹威子以槚楚,朱穆昌言而示绝,有旨哉!
有旨哉!
近世有乐安任昉,海内髦杰,早绾银黄,夙昭民誉。
遒文丽藻,方驾王;
英跱俊迈,联横许郭。
田文之爱客,同郑庄之好贤。
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
于是冠盖辐凑,衣裳云合,辎軿击轊,坐客恒满。
蹈其阃阈,若升阙里之堂;
入其隩隅,谓登龙门之阪。
至于顾盻增其倍价,剪拂使其长鸣,彯组云台者摩肩,趍走丹墀者叠迹。
莫不缔恩狎,结绸缪,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及瞑目东粤,归骸洛浦。
繐帐犹悬,门罕渍酒之彦;
坟未宿草,野绝动轮之宾。
藐尔诸孤,朝不谋夕,流离大海之南,寄命瘴疠之地。
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曾无羊舌下泣之仁,宁慕郈成分宅之德。
呜呼!
世路险巇,一至于此!
太行孟门,岂云崭绝。
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
独立高山之顶,欢与麋鹿同群,皦皦然绝其雰浊,诚耻之也,诚畏之也」。
宋玉山元思书 南梁 · 刘峻
 出处:全梁文卷五十七
驱马之馆,飞盖之庐。
之说《诗》,骋俗云之雕篆。
宾徒波涌,舆轮靡息。
当是时也,乐可言哉!
然静思夫君,愀焉轸叹。
何则?
方凿圆枘,锄铻难从;
翔鸟游鱼,蹉檐不狎。
是以贾生怀琬琰而挫翮,冯子握玙璠而铩羽。
天诞英逸,独擅民秀。
心贞筠箭,德润圭璋。
信人□□水镜,一性之镕范。
而荆南雅曲,高音鲜和,河西名骥,灭没谁赏?
故若先生者,进有三难,退有三乐。
窃观先生,未能鸿翔鸾起,腾霞跻汉,将由囿空桑麻,田无负郭
俯眉翕肩,以斯故尔。
今贤弟宾从,抗鳞奋翼,或衣绣江塘,或鸣驺洛渚。
连骑方驱,击钟乃食。
萼跗若是,吾子复何忧哉,唯当纂两仲之微迹,袭二疏之风流。
与渔父同僖,死葬要离侧。
金石可碎,声华无寂。
斯道坦坦,先生幸其勖与(《艺文类聚》三十七)
摄山栖霞寺 陈朝 · 江总
 出处:全隋文卷十一
盖闻天有神宫,地云灵府
桑钦博记,始叙四衢之塔。
金朔著经,因知于步之寺。
至如峰形甑累,岫势堂密,亦乌足言哉!
南徐州琅邪郡江乘县界有摄山者,其状似伞,亦名伞山
尹先生记曰:「山多草药,可以摄养,故以摄为名焉」。
南瞻旧落顾悌镇戍之坞;
北望荒村,扈谦卜筮之宅。
山西南隅,有外道馆地,俄而疫疠磨灭。
三清遗法,未明五怖之灾。
万善开宗,遂变四禅之境。
倏见齐居士平原明僧绍,空解渊深,至理高妙,遗荣轩冕,遁迹岩穴。
宋泰始中,尝游此山,仍有终焉之志。
村民野老,竞来谏曰:山多狼虎毒蛇,所以久绝行践。
僧绍曰:「毒中之毒,无过三毒」。
忠信可蹈水火,猛兽亦何能为?
乃刊木驾峰,薙草开径,披拂蓁梗,结构茅茨,廿许年不事人世。
渡河息暴,扰箧无立,皆曰诚至所感。
法度禅师,家本黄龙,来游白社,梵行殚苦,法性纯备,与僧绍冥契甚善。
尝于山舍讲《无量寿经》,中夜忽见金光照室,光中如有台馆形像。
岂知一念之间,人王照其香盖,八未曾有,渊石朗其夜室。
居士遂舍本宅,欲成此寺,即齐永明七年正月三日度上人之所构也。
山情率易,野制疏朴
崖檐峻绝,涧户幽深。
卉木滋荣,四时助其雕绮。
烟霞舒卷,五色成其藻绚。
居士尝梦此岩,有如来光彩。
又因间居,依稀目见。
宝海梵志,睡睹花台
智猛比丘,行逢影窟。
故知神应非远,灵相斯在。
居士有怀创造,俄而物故。
其第二子仲璋,为临沂,克荷先业,庄严龛像
首于西峰石壁与度禅师镌造无量寿佛坐,身三丈一尺五寸。
通座四丈,并二菩萨倚,高三丈三寸。
若乃图写瑰奇,刻削宏壮。
莲花莹目,石境沉晖。
藕丝萦发,云崖失彩。
项日流影,东方韬其大明。
面月驰光,西照匿其成凫。
大同二年,龛顶放光。
光色身相,晃若炎山。
林间树下,赩如火殿。
禅师自识终期,欣瞻瑞应,以建武四年于此寺顺寂
岂非六和精进,十念允谐?
向沐宝池,方登金地者也。
文惠太子豫章文献王竟陵文宣始安王等,慧心开发,信力明悟,各舍泉贝,共成福业。
宋太宰江夏王霍姬,蕃闺内德。
雍州刺史田奂,方牧贵臣。
深晓正见,妙识来果。
并于此岩阿,广收财施,琢磨巨石,影拟法身。
太尉临川靖慧王,道契真如,心弘檀密,见此山制置疏阔,功用稀少,以天监十年八月爰撤帑藏,复加莹饰,缋以丹青,镂之铣荡。
五分照发,千轮启焕。
排天堂庑,玉露分色。
接岫轩墀,翠微抽影。
八定之似,步纤草而扬梵。
三慧之僧,挹飞泉而动色。
喜园凝静,岂傲吏之凡游?
深谷虚玄,非愚公之俗路。
是以王公搢绅之辈,郎吏胥史之属,步林壑,陟皋壤,升精舍,拜道场,无不洗涤无明,浣濯嚣暗。
非直心之砥路,孰能如斯者乎?
法师,志业该练,心力精确,度上人将就迁神,深相付嘱。
法师聿修厥绪,劝助众功,基业田园,多所创置。
先有名德僧朗法师者,去乡辽水,问道京华,清规挺出,硕学精诣,早成波若之性,夙植尸罗之本,阐方等之指归,弘中道之宗致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不游皇都,将涉三纪。
梁武皇帝能行四等,善悟三空,以法师累降徵书,确乎不拔。
天监十一年,帝乃遣中寺释僧怀、灵根寺释慧令等十僧诣山,咨受三论大义。
贾谊曰:「学圣道如日之明」。
孙卿云:「登高山知天之峻」。
今之探赜,其此之谓。
南兰陵萧𥇎,幽栖抗志,独法绝群,遁世兹山,多历年所,临终遗言,葬法师墓侧。
还符田豫,托西门之冢。
更似梁鸿,偶要离之瘗。
又案《神录》云:「楚靳神在今临沂县」。
齐永明初,神诣法度道人受戒,自通曰靳尚,即楚大夫之灵也。
大同元年二月五日,神又见形著菩萨巾,披袈裟,闲雅甚都,来入禅堂,请寺众说法。
昆岭之中,百神所在;
首阳之路,八驷并驱。
未有修净戒之品,诣得道之僧,整忍辱之衣,入安禅之室。
是知名山大泽,灵异凭依者矣。
慧布法师幼落烦恼,早出尘劳,律仪明白,贞节峻远,贯综三乘,不自媒衔,楷模七众,无所底诃。
曩日静憩钟岩,余便观止。
餐仁饮德,十有馀年。
顷于摄阜,受持珠戒。
佩服之敬,虽敢怠于斯须;
汲引之劳,且曷伸于报效。
夫言意难尽,铅椠易凋。
固比河山,莫如金石。
凡诸徵应,并预随喜,并勒于碑左,乃为颂曰:
漫漫心火,冥冥世流。
若寄,喻死如休。
三明未了,十智难周。
尽缠痴爱,岂离疮疣。
敬仰鸡足,恭闻鹫头
斯风可羡,其路何由。
我开梵宇,面壑临丘。
我图灵迹,果植因修。
兼金画绘,泐石雕锼。
连云出没,泄雨沉浮。
经行松磴,禅坐蕙楼。
涧风长泻,崖溜悬抽。
花台似雪,夏室疑
名僧宴息,胜侣薰修。
三乘谓筏,六度为舟。
金幢合盖宝驾驱辀。
地祇来格,天众追游。
五时无爽,七处相侔
辞题翠琰,字勒银钩。
贤乎乐饵,过客宜留。
兄弟论 隋 · 常得志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七
余以天伦笃睦,日重月深,每惟兄弟孔怀,在物无喻。尝读陆士衡之兄弟文,勤勤恳恳,未尝不废卷叹息,向其为人。而世人云陆机兄弟同居,以之为异,伤哉!斯固异其所稀见也。将恐悠悠千载,不无此感。敢托陆之旨,以作论云:
陆平原曰:「吾闻天降地腾,夫妇之情见矣;
星分岳列,兄弟之义存焉。
是以圣人之立教也,上稽玄极,下顺人情。
故使判合为同穴之亲,昆季有异居之道。
斯则人伦之大典,岂作者之谬陈哉?
而子大夫名为习礼,伯仲无门庭之别,室家无琴瑟之间,虽激扬风俗,独为君子,违道任心,将使先人事也。
事不师古,蒙窃惑焉。
岂有说乎?
愿闻其旨」。
平原曰:「何居!
斯言之玷,可谓末学肤受,曾莫是师。
即如君子之谈,必且轻于身而累于俗以。
独不闻夫六龙方驾,斯有御天之功;
驷马班如,用效行地之力。
是故大鹏之始,宛转北溟
邓林之初,婆娑下土。
至于羽翮相资,遂能负苍天而游,罩青云而立,此则相须之道弘也。
至如梁山万仞,上干星辰,楚殿三休,俯临风雨,及土石异势,榱桷分离,〔遂〕与沙麓俱崩,坳塘共泯,此则相须之道乖也。
是知同德者易为功,离心者难为力。
在物犹尔,而况人乎?
然不善其大于不睦,溺于情者薄于义,寡于私者丰于道。
故牝鸡晨鸣,三贤孥戮;
《关雎》乐得,十乱同知
故名贤之所闻,岂乌有之谈也?
且夫兄弟者,同天共地,均气连形,方手足而犹轻,拟山岳而更重。
云蛇可断,兄弟之道无分;
鹡鸰载飞,急难之情斯切。
先王知兄弟之为重也,故歌之于韶夏之舞,诵之于风雅之篇,敦骨肉而正人伦,风鬼神而动天地,大矣哉!
请为左右梗概其说。
夫兄弟之情也,受之于天性,生之于自然,不假物以成亲,不因言而结爱,阋墙不妨于御侮,逾里犹惜于伐树,驭朽则须洛而歌,弯弓则涕泣而道。
斯乃情存于不舍,义形于恻隐。
岂如悠悠良辰,从容永叹而已?
是以四鸟,禽也,不能各离别之声;
三荆,木也,不能忍分张之痛。
矧在人流,有腼面目,折枝分骨,如何勿伤?
至于夫妻之为义矣,非有血属之亲,譬犹风虎云龙,腾啸相感,如髡彼两髦,结欢二族,始有共牢之礼,终为同穴之亲。
斯亦未为轻也。
然而德在听从,主唯藻,不可以寄百里之命,不可以托六尺之孤。
况有弃姓无常,拂衣再醮。
至如买臣之室,主父之妻,固未可以言也。
自非道赞移天,德均惟鹊,孰能长螽斯之羽翼,茂葛藟之本根者乎?
是以通人君子,动无失德,全同生之重,则恭顺有章,戒惟家之索,而无替。
夫妻和于鼎饪,兄弟穆于清风。
绿衣无□□之悲,角弓匪骍骍之叹。
其或分星宅土,开国承家,则能藩屏维城,左右王室。
力足拔山,不敢问九鼎之重;
才能动俗,不敢窥司马之门。
遂使封豕长蛇,望国门而敛迹;
井蛙幕燕,睹盘石而飞鸣。
故能本支百代,洪基峻极,配合二仪,平章百姓。
其在白屋黄冠,荜门圭窦,三径五亩,有足相容。
至有同衾共席,推梨让枣,乐以箪瓢,荣同华萼,死生契阔,白刃交前,弟瘦兄肥,无胥远矣。
尔其友于怡怡,扬名以显,高视风俗,称揖搢绅,斯又足为乐也。
而无赖之徒,不思其友。
或溺于私爱,弃彼天伦,生在膏腴,乘藉地势,锡圭分竹,奄有山河,不能辅车相依,股肱同患,乃欲摇动我家宗,拔塞我本源,竟而青蝇飞于千旌,无极游于二垒,集矢长勺,抚剑共池
是以五争四裂,非关地斗之妖;
九合一匡,犹见虫流之祸。
鬼神不胜其酷,生民不胜其弊。
吁可畏也,何其谬哉!
又有里闬之人,绳枢之子,栖息不过于蓬荜,咀嚼不越于糟糠,无财可不忿争。
乃复尺布斗粟,不能相容,睚眦虿介,侧目切齿。
遂使蕞尔箕帚,蠢尔孩童,萋菲其章,成是贝锦。
于是乎分裂蜗角,称竞鸿毛。
骨肉为行路之人,兄弟无陟冈之望。
痛矣悲矣,何必情矣!
宫之奇唇亡之叹,深可抚心;
王叔冶断臂之言,足为流涕。
其知也如此,其谬也如彼。
远乎得失,岂可同年而语哉?
是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静言成败,则可得而论。
何则?
存亡之道,若行迈之有途,得之者安于庙堂,失之者颠沛斯及。
至如三叔狼顾,七国鸡连,貔虎搏噬,江山表里,当其时也,沧波可汲而断,泰山可蹋而覆。
朱旗尚卷,苍兕未驰,不得高垒之谋,勿俟衔枚之阵。
固以冰判瓦解,鱼溃鸟惊,身膏草莽,名彰史策。
经过者为之回车,言谈者为之洗耳。
斯岂时不利而兵不劲者哉?
固以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恶者也。
斯乃在和不在众,在德不在强。
商周之不敌,亦所闻也。
假使驱长狄,驾遗风,宋万附舆,庆忌参乘,勍弓饮石,长剑挂头,冠鸡佩猳,拖象拉兕,然而使之超九折,跨三危,浮吕梁,赴沧海,五尺童子知其必亡。
何则?
道之非也。
苟令心腹无瑕,昆季辑穆,虽使要离策杖,不占缓步,周流九逵,容可危乎?
近者刘荆州之意气,袁渤海之纵横,当其吐纳荆扬,鞭笞河朔,猛将厉于雕鹗,谋臣盛于云雨,从容啸咤,有席卷八荒之心,固以震慑人灵,熏灼宇宙者。
既而良图未就,壮志先秋,疮痏实生,萧墙糜溃,天道与人共往,生人与草木俱萎,虽睦于曹公,尚无旰食之暇,安得马上而舞哉!
斯有惑之甚也。
岂如升朝,同心同德;
鲁、卫为政,虽休勿休;
得使康哉良哉,洋洋盈耳;
卜世卜年之祚,悠悠无极。
是知之玉食,不如之□□;
君颓之万,不如延陵之退耕。
《诗》不云乎:「彼令兄弟,绰有馀裕;
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善哉言也!
吾无间然。
今吾子以同穴者重之于天伦,异居者成之于行路,是见诗人之糟粕,未睹宫墙之室家,固未可与适道也。
若以骨月远而为疏,即手足无心腹之用;
判合近而为重,即衣衾为血属之亲。
若衣衾附体而可离,手足远身而可绝,斯则室家之不侔于兄弟,固亦明矣。
况作者之意,有异是乎?
夫异家者所以避私,同穴者示以不返,故《传》曰昆季一体。
又兄弟之道无分,然而有分者何?
谓异居同财者,若委支体于□路,阻天伦于胡越,固非其所谓愿闻也。
且余闻士龙,少遭悯凶,攀风树而兴叹,怀仁义以罔极。
零丁龆龀,霜乂忌霜□,契阔九夷,更相为命。
常恐黄耳萧条,白驹超忽。
洞□□叶零,岩花落无时。
虽复饮啄相依,光华未著,局天蹐地,每深惭德。
友于兄弟,何日忘之?
将谓吾子有以成教,而反问我比以流俗,祇足以搅其心虑,非所望于吾贤也」。
于是客赧然而起,曰:「仆固小人,无闻至道。
虽生之代,未登孔丘之堂。
苟有胸而无心,遂逐情而忘性。
言排名义之外,身陷泥涂之下。
今子大夫幸而见睹,博我以友弟,弘我以礼经,洋洋乎理出天人之表,恢恢焉道周仁义之乡,而今而后,谨闻命矣」。
是知安社稷,御邦家,调阴阳,化风俗,播清猷于缃素,垂令范于黎氓,横之于天地而自安,处之于生死而无虑者,其惟兄弟乎(《文苑英华》七百四十八)
苍鹰赋 盛唐 · 高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七
坤灵繁毓。万象周流。
综偫物之众夥。懿羽族之齐侔。
俱含识与哺啄。终愧容于爽鸠。
散以瑶光之彩。来自钟岩之邱。
周官以司寇比德。汉氏以将军作俦。
钩成利觜。电转奇眸。
苍姿謺色。元距联鞲。
至于长杨大猎。云梦时蒐。
寒光送晓。霜气横秋。
顿平原而亘弋。截洞壑以张罘。
野雾初霁。朝阳尚早。
于是排空汉。飞绝岛。
奋之鼓之。载击载讨。
凌紫气而蔽日。下平皋而覆草。
归鸿失四飞之路。狡兔三窟之道。
夫品汇之功。用之非器。
至于表德。颇亦丰致。
仙莫过龙。骏莫过骥。
垂天图南。剑断甲以称利。
夫其庶类之呈能。未若兹禽之为鸷。
固得缃牒再演。史臣攸记。
逐彼鸟雀。然明之对国侨
击于殿上。要离之雠庆忌
且般乐之游。君子未适。
禽荒是戒。哲王盛绩。
太康洛汭之表。已惊不还。
李斯上蔡之门。情何更溺。
览二君之丧道。每观事其如惕。
幸免射于高墉。愿抟风而上击。
东海有勇妇(代关中有贤女)745年 盛唐 · 李白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南市
引用典故:越处子 杞妻 津妾棹歌 斩空衣 缇萦 要离杀庆忌
梁山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
东海有勇妇,何惭苏子卿
学剑越处子,超然(一作腾)若流星。
损躯报夫雠,万死不顾生。
白刃耀素雪,苍天感精诚。
十步两(一作跳),三呼一交兵。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豁此伉俪愤,粲然大义明。
北海李使(一作府),飞章奏天庭。
舍罪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一作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
津妾棹歌,脱父于严刑。
十子若不肖,不如一女英。
豫让斩空衣,有心竟无成。
要离庆忌,壮夫所素(一作素所)轻。
妻子亦何辜,焚之买虚声。
岂如东海妇,事立独扬名
赠武十七谔并序755年12月 盛唐 · 李白
 押元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宣城市
门人武谔,深于义者也。质本沈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潜钓江海),不数数于世间事。闻中原作难,西来访余(西来谒余)。余爱子伯禽在鲁,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
引用典故:断肠猿 千金弃 要离报恩
马如一匹练,明日过吴门
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
笑开燕匕首,拂拭竟无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为我致之,轻赍涉淮原。
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一作邓攸魂。
明堂赋715年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
昔在天皇。告成岱宗改元乾封。经始明堂。年纪总章。时缔构之未辑。痛威灵之遐迈。天后继作。中宗成之。因兆人之子来。崇万祀之丕业。盖天皇先天中宗奉天。累圣纂就。鸿勋克宣。臣白美颂。恭惟述焉。其辞曰。
伊皇唐之革天创元也。
高祖乃仗大顺。
赫然电发以首之。
于是横八荒。
九阳
扫叛涣。
开混茫。
景星耀而太阶平。
虹蜺灭而日月张。
钦若太宗
继明重光。
廓区宇以立极。
缀苍昊之颓纲。
淳风沕穆
鸿恩滂洋。
武义烜赫于有截。
仁声馺沓乎无疆。
若乃高宗绍兴
拓统锡羡。
神休旁臻。
瑞物咸荐。
元符剖兮地珍见。
应天而顺人。
登封而降禅。
将欲考有洛。
崇明堂。
惟厥功之未辑兮。
白云帝乡
天后勤劳辅政兮。
中宗以钦明克昌。
遵先轨以继作兮。
扬列圣之耿光
则使轩辕草图。
羲和练日。
经之营之。
不彩不质。
因子来于四方。
岂殚税于万室。
乃准水臬
云梁
罄玉石于陇坂
空瑰材于潇湘。
巧夺神鬼。
高穷昊苍。
天语之察察。
拟帝居之将将。
虽暂劳而永固兮。
始圣谋于我皇。
观夫明堂之宏壮也。
则突兀曈昽
乍明乍蒙。
象太古元气之结空。
巃嵷颓沓
若嵬若嶪。
天阃地门之开阖。
尔乃划岝𡿃以岳立。
郁穹崇而鸿纷。
冠百王而垂勋。
烛万象而腾文
窙惚恍以洞豁。
呼嵌嵓而傍分。
又比夫昆山之天柱。
矗九霄而垂云。
于是结构乎黄道。
岧峣乎紫微。
络勾陈以缭垣。
辟阊阖而启扉。
峥嵘嶒嶷。
粲宇宙之光辉。
崔嵬赫奕。
张天地之神威
夫其背泓黄河。
垠漱清洛。
太行却立。
通谷前廓。
远则标熊耳以作揭。
豁龙门以开关。
点翠彩于鸿荒。
洞清阴乎偫山。
及乎烟云卷舒。
忽出乍没。
岌嵩喷伊。
倚日薄月。
雷霆之所鼓荡。
星斗之所伾仡。
拿金龙之蟠蜿。
挂天珠之硉矹。
势拔五岳。
形张四维。
轧地轴以盘根
摩天倪而创规。
楼台崛岉以奔赴。
城阙嵚崟而蔽亏。
珍树翠草。
含华扬蕤。
瑶井之荧荧。
拖玉绳之离离。
㨖华盖以傥漭。
仰太微之参差。
拥以禁扃
横以武库。
房心以开凿。
瞻少阳而举措。
采殷制。
酌夏步。
杂以代室重屋之名。
括以辰次火木之数。
壮不及奢。
丽不及素。
层檐屹其霞矫
广厦郁以云布。
掩日道。
遏风路。
阳乌转影而翻飞。
大鹏横霄而侧度。
近则万木森下。
千宫对出。
熠乎碧光之堂。
炅乎琼华之室。
锦烂霞駮。
星错波泐。
飒萧寥以飕飗。
窅阴郁以绵密。
含佳气之青葱
吐祥烟之郁律。
九室窈窕。
五闱联绵。
飞楹磊砢。
走栱夤缘。
云楣立岌以横绮。
䌽桷攒栾而仰天。
皓璧昼朗。
朱甍晴鲜。
赪栏各落。
偃蹇霄汉。
翠楹回合。
蝉联污漫。
沓苍穹之绝垠。
跨皇居之大半。
远而望之。
赫煌煌以辉辉。
忽天旋而云昏。
迫而察之。
粲炳焕以照烂。
倏山讹而晷换。
跨蓬壶之海楼。
岱宗日观
猛虎失道。
潜虬蟠梯。
径通天而直上。
俯长河而下低。
玉女攀星于网户
金娥纳月于璇题。
藻井彩错以舒莲。
天窗赩翼而衔霓。
扶标川而失足。
拟跟絓而罢跻。
要离歘曤而外丧。
精视冰背而中迷。
亘以复道。
通乎宫垣。
坌入西楼。
实为昆崙。
三事庶尹。
仪躅以出入。
九夷五狄。
顺方面而来奔。
其左右也。
则丹陛㟧㟧。
彤庭煌煌。
宝鼎
歊金光。
流辟雍之滔滔。
象环海之汤汤。
辟青阳而启总章
廓明台而布元堂
俨以太庙
处乎中央。
发号施令
采时顺方。
其阃阈也。
三十六户。
七十二牖。
度筵列位。
南七西九。
白虎列序而躨跜。
青龙承隅而蚴蟉。
其深沈粤密也。
则赤熛掌火。
招拒司金。
灵威制阳。
汁光权阴。
坤斗主土。
据乎其心。
若乃熠耀五色。
张皇万殊。
人物禽兽。
奇形异模。
势若飞动。
瞪眄睢盱。
明君暗主。
忠臣烈夫
威政兴灭。
表贤示愚。
于是王正孟月。
朝阳登曦。
天子乃拖苍王。
辔苍螭。
临乎青阳左个。
方御瑶瑟而弹鸣丝。
展乎国容。
辉乎皇仪。
傍瞻神台。
顺观云之轨。
俯对清庙。
崇配天之规。
钦若肸蚃。
维清缉熙。
崇牙树羽。
荧煌葳蕤。
纳五服之贡。
受万邦之籍。
张龙旗与虹旌。
金戟与玉戚。
延五更。
进百辟。
奉圭瓒。
琛帛
周旋俯偻。
俨容叠迹
乃洁菹醢。
修粢盛。
奠三牺。
荐五牲。
享于神灵。
太祝正辞。
庶官精诚。
大武之隐辚。
张钧天之铿鍧。
孤竹合奏。
空桑和鸣。
尽六变。
齐九成。
偫神来兮降明庭。
盖圣主之所以孝治天下。
而享祀窅冥也。
然后临辟雍
宴偫臣。
阴阳为庖。
造化为宰。
餐元气。
酌太和。
千里鼓舞。
百寮赓歌
于斯之时。
云油雨霈。
鸿溶兮泽汪濊。
四海归兮八荒会。
哤聒乎区宇。
骈阗乎阙外。
偫臣醉德。
揖让而退。
而圣主犹夕惕若厉
惧人未安。
乃目极于天。
耳下于泉。
飞聪驰明。
无远不察。
考鬼神之奥。
推阴阳之荒。
下明诏。
班旧章。
振穷乏。
敖仓
毁玉沈珠。
卑宫颓墙。
使山泽无间。
往来相望。
帝躬乎天田
后亲于郊桑
弃末反本
人和时康。
建翠华兮萋萋。
鸣玉銮之鉠鉠
游乎升平之圃。
憩乎穆清之堂。
天欣欣兮瑞穰穰。
巡陵鹑首之野。
讲武于骊山之旁。
岱宗而祀后土。
掩栗陆而包陶唐。
遂邀崆峒之道。
汾水之阳。
吸沆瀣之精英。
黜滋味之馨香。
贵理国其若梦。
游华胥之故乡。
于是元元澹然。
不知所在。
若偫云从龙
众水奔海。
此真所谓我大君登明堂之政化也。
岂比夫秦赵吴楚。
争高竞奢。
结阿房与丛台
姑苏及章华。
非享祀与严配。
徒掩月而淩霞。
由此观之不足称也。
况瑶台之巨丽。
复安可以语哉。
扬国美。
遂作辞曰。
穹崇明堂。
倚天开兮。
巃嵷鸿濛。
搆瑰材兮。
偃蹇坱⿰(土莽)
邈崔嵬兮。
周流辟雍
灵台兮。
赫奕日星喷风雷。
宗祀肸蚃王化恢。
镇八荒兮通九垓。
四门启兮万国来。
考休徵兮进贤才。
俨皇居而作固。
穷千祀兮悠哉。
哭吕衡州时予方谪居811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一夜霜风凋玉芝苍生望绝士林悲。
空怀济世安人略,不见男婚女嫁时。
遗草一函归太史(一作孤)三尺要离
朔方徙岁行当满(一作晚),欲为君刊第二碑。
严子重以诗游于名胜间旧矣余晚于江南相遇甚乐不幸且没袭美作诗序而吊之其名真不朽矣又何戚其死哉余因息悲而为之和870年2月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每值(一作忆)江南日落,十年诗酒爱逢君。
芙蓉湖上吟船倚,翡翠岩前醉马分。
祗有汀洲连旧业,岂无章疏动遗文。
犹怜未卜佳城处,更斸要离畔云。
江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事类赋》卷六
水德灵长,伊岷山兮发源滥觞。
仰井络之沦耀,荫牛女以垂芒。
总括汉、泗,吸引沮、漳。
分二源于崌崃,流九派于浔阳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激迅湍于巫峡,鼓洪波于彭蠡
陶侃之局已投波,吴猛之扇曾画水。
魏文南伐而兴叹,祖逖北征而为誓。
温峤燃犀,琴高控鲤
张禹治讼而波清,王闳拔剑而风止。
尔其驰百谷,导双流,泻惊湍于白帝,萦曲岸于黄牛。
阳侯鼓波而傲睨,冰夷倚浪而夷犹。
周穆之叱鼋,想项王之舣舟。
至若游三山而澄练,经西陵而萦带。
荆门以遐骛,出信阳而长迈。
灌五湖而浩渺,集三江而澎湃。
亦闻灵均任石而慷慨,鱼父鼓棹而延缘。
笑失策于囊沙,挫锐气于投鞭。
楚姬著节于渐台,姜妇明孝于涌泉
观夫靡迤黄岑,奔腾赤岸,经云梦而汪洋,灌具区而澶漫。
泉客泣珠,识鲛人之构馆。
至其弱柳、白乌之号,嘉靡、瓜步之名。
交甫之丧佩,思楚昭之得萍。
激怒气于子胥,溯悬流于鳖令。
仰奇相之得道,悯神使之轻生。
要离图庆而名立,汉武射蛟而景清,投书已善光禄,毁璧仍闻于灭明。
总百川以遐览,余见之于《水经》。
鹰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六、《事类赋》卷一八
钟山之鸷鸟,禀金方之劲气,含火德之明辉,沦瑶光之纯粹。
或闻于苍成千日,或重其指如十字。
若乃点血散花之状,草眸金距之名,既在南而为鹞,亦与鹞而为兄。
亦有下鞲命中,画壁如真。
僧达之驰猎,教行父之事君。
唐则断联而见放,汉则斥卖而不用。
逐黄犬于东门,击鹏雏于云梦。
至若梁冀贪而见求,大亮忠而不献,马融既美于出笼,要离亦闻于击殿。
故其威同尚父,名传郅都帝以秋吟见重,侯文以严霜行诛。
支遁则爱其神俊,元坦则肆其畋渔。
至于惊蛰靡失于为鸠,处暑不差于祭鸟。
逐不仁者子产,名爽鸠者少皞
又若翮短飞急,骹长起迟,大雌小雄,加毛减肌。
时令既传于学习,《尔雅》亦号于飞翚。
亦闻恶彼足黄,欲其食疾,罻罗设于已化,矰弋禁于未击。
饥而为用,猜防既见于曹公;
饱则高飏,引喻亦闻于权翼
寄上孙安抚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四、《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八
皇祐四年十一月十三日丁忧李觏,谨再拜奉书安抚密学谏议节下病卧草中,闻朝廷委节下一方之事,载惊载喜,已而泣下。
嗟乎!
自岭表有变,数千里间,火热汤沸,而未见有左右前后之臣,负大名于天下者一来镇抚
窃疑江湖之民,获罪上帝,不复得为周家草木,在《行苇》之诗矣。
今也传言节下当来,有如司命仙官将自天降。
荒陬士女,罕识贵人贤人,孰知所以来之旨?
愚心耿耿,实异于众。
辄缘漆室忧鲁之义,愿有以控告。
不幸酷罚在身,未经祥禫,请见则非礼,寄书则不恭,日夜惟思,罔知所措。
忽睹榜示令,实封赍来,何幸如之!
然而开设数路,许以酬赏,茍应募而言,是佣徒鬻卖之道,高洁之士得不唾其面哉?
退又念,古之人有杀身以成仁,安得避干赏之嫌,沮愿忠之意?
由此奋发,节下试听之。
嗟乎,今之天下何其少人哉!
人材高下,未敢轻量,若夫至公至忠,图国忘身者,诚不易得。
凡居位者,何异一曹司
但行文书,不责事实;
但求免罪,不问成功;
前后相推,上下相蔽。
事到今日,犹不知非。
西戎叛时,数年间,天下之民破骨出髓,而不能取元昊一块土。
今南蛮又叛,数月间,江湖之人拆衣卖絮,而智高方拥美女,在珠玉堆中坐耳。
何者?
十羊九牧,朝令夕改,作无益以害有益故也。
彼智高者,岂英雄哉?
持劫之尤者耳。
愚尝谓彼失于久,而我失于速。
彼若能速,广东非我有也。
我若能久,彼焉得跳梁若是哉?
何谓彼失于久?
当其自邕而来,所过诸郡,突如破竹。
若能因其仓库,抚其民人,分留同恶,合聚亡命以守之,避实攻虚,直趋英、韶、南雄以扼大庾,使江南之兵不得过,虽广西兵来,而东路之势已盛,则五羊孤城,仲子怯师,囊櫜中物耳。
舍此不为,而为持久之计。
岂有人作贼深入主国,无馈粮、无外援,而可顿于坚城之下,连月不去,以待王师之来哉?
此所谓彼失于久也。
何谓我失于速?
当贼在五羊城下时,王师幸得到英州,若能分兵屯守要害,坚壁清野以待之,彼将何如?
梁孝王天子母弟,周亚夫尚不可救,况广州仲简何足可惜?
彼求战则不听,欲走则无路,粮食当有限,宝货岂可餐?
越月踰时,自当乾死。
况蕃汉乌合,其心不一,力尽势穷,宁无疑贰?
购赏在其前,斧钺在其后,智高之首,何难可致?
不战而屈人之兵,古今一也。
岂有人为将,乘驿会师,与士卒未尝相识,昏至晨战,挺身入贼?
如此,虽豫让为军员,要离节级,有何恩义能使之用命也?
以侯伯富贵之身,落豺狼腥臭之手,远近闻之,莫知所由,皆以贼为鬼将神兵,非人可敌,故锋刃未交,而心胆已碎。
后败甚于前败,今日甚于昨日,徒使狂童谓天无网。
此所谓我失于速也。
自有事以来,江湖之间,诚宜设备,然所以备之,岂其道哉?
岂作无益以害有益者哉?
「居是邦,不非其大夫」,不得为节下尽言也。
嗟乎!
疾在四支,皆知护心腹矣,恐风气之内入也,而不知用药无节,则心腹自生疾。
敌在岭表,皆知备江湖矣,恐蛮寇之内攻也,而不知作事无术,则江湖自生变。
四支之于心腹,岭表之于江湖,其远近紧慢,以节下之明,固不待人言也。
嗟乎!
彼智高者,终何为哉?
历观自古,岂有如彼等人能成事也?
彼之所至,夺人财物,烧人室宇,食人老弱,妻人妇女,人之仇雠,无甚于彼者,安能成事哉?
但恐岭表未定,江湖日贫,而群盗起耳。
夫群盗者,初不足畏,或数人,或数十人,或数火,或数十火,然后以小合大,以近合远,遂成千人万人耳。
虽然,此等亦安能成事哉?
贼杀既已甚,天诛所未及,于是乎有长材大力,假忠借义,以讨贼为功,以要王爵,以归民望,如孙坚父子,渐不可制,此愚心之忧也。
嗟乎!
江淮而南,天府之国。
周世宗威武,我太祖之神圣,非一朝一夕而得,奈何因循,不以贤才守之?
今日之事,可谓急矣。
诚得左右前后之臣,负大名节下者数人,使居潭、洪、荆、升、扬、杭、福州,兼节制一路,属郡官吏,得自废置,然后可以言利害。
官不得人,虽言之,谁为行哉?
朝上千疏,暮降百敕,付之曹司,适烦扰耳。
如曰得人,请试言其略。
今之先务,莫若使甲兵不阙,盗贼不起,民不至无告,士不至失职。
如此者,凡十事。
一曰:诸州旧有宣毅百数,虽云不武,悉已南征。
昨者调乡弓手,将以为卫,纵今未罢,复何可凭?
且勿论其人勇怯,彼弓手之家,固不在城,安有尽室已落贼中,而肯一身更为官守?
鸟惊鱼骇,事灼然矣。
愚谓守城当须城中之人。
人生尚气,愚智皆同。
尝观角抵与竞渡之类,一坊一巷,互争胜负,千百为群,至相杀害,何者?
耻居人下故也。
官之使民,曾无激劝,点簿呼召,若牵牛羊,彼何兴味而为之哉?
今若为广场于邑居之中,先取有勇力为众服者宠异之,使率其党,以闲暇习诸兵仗,勿为名籍,各任去来,既不妨其业,又得以自由。
于是制为劝赏之法,凡若干日一试其艺。
有地税者常忧执役,试中,则与移下名;
有市利者唯患当行,试中,则与免一次。
胥徒以此差补,僧道以此披剃。
凡百施为,必先武力。
至于有罪,亦当原情,茍非害人,得以功赎。
如此,则人可以日添,艺可以日进,比屋之民,皆为甲士可也。
然后柬置帅长,潜加部勒,志定气刚,谁不可用?
况家赀在内,血属满眼,仓卒之时,必得死力。
二曰:昨者乡弓手,万家五百人,大县至一二千人,不谓不多。
然而驱之来就郡邑,废其耕耘,离其骨肉,负米担钱,阖门在路,是不便于私也。
手执戎器,心在闺门,藉此虚名,影其色役,是有累于公也。
今若于村落之中,每十数里为一教场,使其人员各以闲暇就便集之,既不妨农,且无所费。
当户差役,勿复与免,或其有故,则许兄弟子侄递代。
乃是一人在籍,数人习兵。
其馀户口及寺观童行,愿教者亦听,劝赏之法,一如城中。
如此,则保全乡里,捍御疆界,求之人情,必可倚赖。
三曰:古之治民唯欲富庶,今之治民特恶豪右。
夫富豪者,智力或有以出众,财用亦足以使人。
将济艰难,岂无其效?
今之浮客,佃人之田,居人之地者,盖多于主户矣。
若许富人置为部曲,私自训练,凡几度试胜兵至若干人,或擒盗至若干火者,授以某官,仍寝进纳之令,以一其志。
凡人既得以兵自防,又得以官自进,茍有馀财,其谁不勉?
岁年之后,千夫长百夫长不难得矣。
《周礼》乡为一军,未闻反叛。
秦人功赏相长,何患豪强?
大有为者,宜无猜忌。
四曰:人之为贼,亦有其渐,始则黑面夜行,仅如狗鼠,或掠小家子,或劫独行客。
乡亭之吏,知而讳之,不告于公上。
故使长恶不悛,积小成大,蔓草难图,有自来矣。
乡亭之吏,讳之何也?
凡今贼发之地,必责以赏钱。
县尉未下马,耆壮已卖田,破人之家,前后不少。
为耆壮者惩其若此,须求被劫之人,愿陪所丧之物,与其赏一二百千,孰若陪一二十贯?
但知惜费,岂复畏罪哉!
赏所以得贼,亦所以失贼,讳之之谓也。
然非厚赏,则贼不可得矣,官不能备,必出于民,顾当改制耳。
愚谓莫若乡置赏,社计户等以歛之,命富人以掌之,用尽更歛,以此为常。
今夫大乡或二三千户,小者亦数百户,与其使耆壮三五人出泉,孰若使一乡千百户同力?
其数则少,其歛则缓,既免破家,谁肯纵贼?
五曰:茶盐之禁,本非便人,经费所须,盖不获已。
江岭之交,最多盐贼,起而为大害者,往往有之矣。
此本良民,但为衣食,与商贾何异哉?
惟其犯禁耳。
俗吏不明事体,武卒又贪赏钱,不料形势,多方伺捕。
彼自以其罪重,宁斗而死;
幸而不死,岂得复为平人哉?
求活草间,固其宜矣。
愚谓当少缓之。
百姓日用,不可使知。
姑以用度不足某事,某事权住给赏。
如此,则伺捕者宜其缩手,犯禁者得以安心。
茍能加以仁恩,亦可录为死士。
六曰:大抵东南土田美好,虽其饥馑之岁,亦有丰熟之地。
比来诸郡,各自为谋,纵有馀粮,不令出境。
昨见十程之内,或一斗米粜五六十价,或八九十,或一百二三十,或二百二三十价。
鸡犬之声相闻,而舟楫不许上下,是使贱处农不得钱,贵处人不得食,此非计也。
况于境内,又有禁焉,止民籴以待官籴是也。
且贾人在市,农人在野,籴之则米聚州县,不籴则谷留乡村,徒为日日修城池,而不算其中蓄积,亦可笑矣。
若曰官籴数足然后放民籴,俟河之清耳。
官籴价一定,民籴价渐高,难易如何哉?
愚谓当弛一切之禁,听民自便,仍为著令,以告后来。
七曰:古之贵者,舍征止其身耳。
今之品官及有荫子孙,当户差役例皆免之,何其优也!
承平滋久,仕宦寔繁,况朝臣之先,又在赠典,一人通籍,则旁及兄弟,下至曾孙之子,安坐而已。
比屋多是衣冠,素门方系繇役,日衰月少,朝替夕差,为今之民,盖亦难矣。
愚谓三丞以上官及正郎以上子孙,若赠官两省以上,自可且从旧制,其馀一例给使
如此,则农夫稍得息肩,世胄亦无自惰。
八曰:今之赋税,较古则轻,唯诸摊配,大为烦费。
夫摊配之物,皆受直于官,比之市价,不甚相远。
然而村民或去州县一二百里,既难裹足,且畏后期。
故有市井之人代干其事,官未得铢两,民已出斤钧,执耒者所以无聊,游手者所以专利。
愚谓莫若使诸县凡有求物,则选邑中富而好善者一人,委之集事,仍须令佐躬行检校,事毕之日,计其实所费钱,使民偿之。
如此,财用可以无枉,困穷可以更生。
九曰:今之卒伍,饩廪甚厚而人不愿为者,何也?
徒见其贫穷耳。
饩廪厚而贫穷者,患在兼并。
卒伍而可兼并者,亦势之然。
大凡从军,多是单独,初来营垒,未有妻孥,居则无屋,用则无器,于是兼并者得将养女召为赘婿。
今朝有室,明日上纲,在路日多,住家时少,故其一女可当数夫。
既以家口为名,即是衣粮入己。
尝见一家养十二三女,请五十馀分,而所养女日夜纺绩,与其家作婢耳。
饩廪归于他族,贫穷切于己身,不死则逃,非偶然也。
愚谓莫若使诸州凡招到人,官为昏娶,及置屋宇什物,使得成家,然后远役。
如此,则不唯存恤见兵,亦足招延来者。
十曰:今之发解、誊录、封弥,虽曰至公,谅非远虑。
识平侧者昂昂哂笑,谈王霸者往往退藏,冤苦之声,远近如一。
愚谓宜复祖宗之法,以求郡里之誉。
凡诸征镇,亦许辟除。
如此,则人望有归,学者知劝。
原夫之辈得之何补,跅弛之士失之可惜。
饥寒不如兵死,宁免生心;
英雄落我彀中,乃为上策。
嗟乎!
弱甚矣,忧至矣,非立大奇,不足以救。
愚言虽未奇,节下亦无忽。
勿与儒生言,儒生必罪我;
勿与俗士知,俗士且笑人。
管仲复生,商君不死,天下乃安矣。
庆历四年有《上枢密富谏议书》一首,俄闻富公出使河朔,未知其书达与不达。
庆历六年,又有《长江赋》一首,天险难升,无路通进。
今各写一本去,愿节下览之,足以知愚心之忧,非一日也。
嗟乎!
行年四十四矣。
结发脩学,自谓非常人,老大栖栖,便是常人耳。
然昔应制科,辱召第一。
今为试助教,虽云冗散,犹望朝廷以词学进之,必不于风尘之际,以游说徼幸。
节下明察,知其无意于酬赏也。
尝著《周礼致太平论》十卷,此乃愚心所自喜,可以备乙夜之观者。
节下幸问焉,当献其稿。
忉忉之怀,未尽于此,傥容白带以见,宜有面言。
不宣。
觏再拜。
苏子美三首 其二 1048年12月 北宋 · 韩维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魄动书流怆(自注:子美去冬与余书云:藐无相见之期。),诚通梦告悲(自注:余梦若有告子美亡者,旦而得讣音。)
人生要有尽,君没竟何施。
白日空尘几,春风自酒卮。
旅魂归未得,藁葬要离
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二 北宋 · 韩维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论文满樽酒,别恨几筒诗。
不谓相思久,终无一笑期。
地卑伤贾谊,冢近得要离
有芝兰秀,风流未觉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