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
拼音:qū 韵部:物
〈动〉
拼音:qū 韵部:物
〈动〉
-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 同本义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的尺蠖)
- 委屈;冤屈
- 不可屈致。——《三国志·诸葛亮传》
- 大书一屈字。——明·高启《凫藻集·书博鸡者事》
- 求一屈己。——清·刘开《问说》
- 被诬负屈。——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官司(冤枉官司);屈致(随便招请,使人受到委屈);屈事(冤枉事);屈驰(委屈);屈气(怨气);屈漾(屈央,屈恙。冤枉);屈厄(委屈困顿)
- 屈服 又如:宁死不屈;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挠(屈服顺从);屈伏(屈服)
- 治理,收治
-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诗·鲁颂·泮水》
- 强迫
- 压抑 。如:屈抑(压抑);屈束(压抑约束)
- 缠绕 。如:屈蟠(盘曲);屈郁(盘结、旋绕)
- 理亏
- 古邑名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吉县北,盛产良马
- 姓。春秋楚王族三姓之一。如:屈突通(唐昌黎人。后居长安。唐时官至兵部尚书。后平定王世充有功,拜右仆射,封蒋国公);屈突(复姓);屈宋(屈原与宋玉。二人都以辞赋见称)
- 假借为“崛”。高起,突出
- 而得屈起在此位者也。——《汉书·叙传上》
- 假借为“倔”。直傲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