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
拼音:ní 韵部:齐、荠
〈名〉
拼音:nì 韵部:霁
〈动〉
拼音:ní 韵部:齐、荠
〈名〉
-
(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 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 泥,泥水也。出北地郁郅北蛮中。亦曰白马水。一名东河。——《说文》
- 北地郡郁郅县,泥水出北蛮夷中。——《汉书》
- 泥土;泥巴 又如:泥木(土木);泥水(带泥土的水);泥牛(即土牛);泥冈子(土山冈);泥坂(土坡);泥灰(灰土);泥尘(尘土);泥墩墩(土墩子。比喻呆板无用的人);泥垡头(泥土块)
- 泥水,稀泥;烂泥 又如:泥掌(泥水匠用以抹平墙壁的泥镘);泥书(泥封的书函);泥头(指封酒坛口的泥巴);泥缄(古人书函多以泥封,后因以借指书信);泥章(封泥上所盖的印章);泥淖(烂泥;淤泥);泥荡(泥潭。泥坑);泥沟(烂泥淤积的水沟)
- 粘土的泥塑 。如:泥马(用泥塑造的马形);泥媳妇(泥塑的妇女像);泥像(泥塑佛像);泥龙(泥塑龙像);泥孩(泥塑娃娃);泥佛(泥塑的佛像)
- 重而稀软的、泥泞或粘滑的沉淀物 。如:泥涂(比喻污浊);汽车房地上的油泥
- 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 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水浒传》
又如:枣泥;土豆泥;蒜泥
- 读“{niè}”,通“涅”,染黑
-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软弱无力
- 威夷(兽名),长颈而泥。——《尔雅·释兽》
拼音:nì 韵部:霁
〈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