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
看
难艱難
安
欢
宽
残
端
官
阑
盘
冠衣冠
干
丹
餐
澜
乾乾燥
兰
竿
观觀看
栏
坛
滩
团
鞍
漫水大貌
酸
峦
翰
鸾
弹
肝
湍
桓
叹
完
丸
玕
蟠
单
韩
珊
攒
銮
槃
岏
殚
般
刊
棺
栾
纨
漙
抟
檀
郸
圞
瞒
跚
瘢
箪
驩
杆
刓
谩
繁馬腹帶
磐
钻
讙
潘
姗
汗可汗
拦
剜
胖
敦
摊
鞶
拚
柈
曼曼曼,長也
汍
奸
襕
磻
番番禺
顸
滦
巑
慱
鼾鼻鼾
啴
掸音檀。触也。
萑
髋
鳗
羱
倌
狻
莞
獾
谰
馒
拌舍弃
鑚
镘
瘅
樠
墁同㙢
判普官切,音潘,正作ꆙ
嬗
眢
鞔
芄
犴
弁樂也
鬗
瘫
襌
貆
峘
搬
雈
邗
驒
豌
矸丹矸
驙
鏄
㠝
瓛
剸
洹
媻
躝
颟
渜
耑
㨏
豻
蹒
涫
嚾
痑
悗
貒
縏
煓
韊
剬
荁
籣
㿻
絙
幋
㡩
曫
槫
虷
芉
䈲
塼
喰
迀
撺
垸
獌
[更多146]
端
拼音:duān 韵部:寒
〈形〉
拼音:duān 韵部:寒
〈形〉
-
(形声。从立,耑(duān)声。本义:站得直)
- 同本义
- 端,直也。——《说文》。按:“立容直也。”
- 端,正也。——《广雅·释诂一》
- 以端其位。——《礼记·祭义》
-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王藻》
- 振书端书于君前。——《礼记·曲礼》
又如:端行(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伟(笔直壮大);端端(端正;不倾斜);端身(摆正身体)
- 端正。引申为正直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儿的);端一(端庄娴静);端士(端人;正直的人);正派;端楷(字写得工整);端悫(端正笃实。悫:诚笃)
- 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 东坡右手执卷端。——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两端,末端;笔端;尖端;大端(重要方面);极端;顶端;扁担的两端
- 首;顶端
- 开头 。如:发端;开端
- 征兆 。如:端兆(端倪;迹象)
- 头绪
- 多端寡要(要领),好谋无决。——《三国志·郭嘉传》
又如:端序(头绪;条理)
- 边际 。如:端涯(边际)
- 思绪;心绪 。如:端忧(闲愁;深忧)
- 事由;原委 又如:端原(原委;根由);端本澄源(犹言正本清源);争端;衅端
- 借口 。为了掩盖真正意图或情况而声称的目的、动机或装出来的外表。如:借端;无端闹事
- 项目;种类 。如:举其一端;变化多端
- 周代礼服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古代礼帽),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 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周礼》
又如:端衣(古代一种礼服。多用于丧祭场合);端衰(古丧服上衣);端冕(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服)
- 办法
-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 详审 。如:端箭(射箭前,以一眼瞄准目标)
- 手平举拿物 。如:端饭上菜;端茶送出(官员会客时,不愿地位低于自己的来客久坐,谈话告一段落,端茶略饮,仆人就高喊“送客”,来客就立刻告辞);端简(正笏。谓两手平举捧着手板);端盒(托盘,多木制);端菜;端碗;端盆倒水
- 流露 。如:有什么想法都端出来
- 确实;果真 。如:端端的的(清楚,真实);端切(确实;详细)
- 究竟;到底
- 这话原不须提了,总来该是夫妻,颠来倒去,自然凑着,不该是夫妻,便说合了,端只要分张。——《醉醒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