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平大赦诏(十二月壬戌)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
昔天厌水运,龙战于野,两京圮隔,四纪于兹。朕垂拱岩廊,君临宇县,相邠民于海内,混楚弓于天下,一物失所,有若推沟。方欲德绥未服,义征不譓,伪主高纬,放命燕齐,怠慢典刑,俶扰天纪,加以背惠怒邻,弃信忘义。朕应天从物,伐罪吊民,一鼓而荡平阳,再举而摧勍敌。伪署王公,相继道左。高纬智穷数屈,逃窜草间。伪安德王高延宗扰攘之间,遂窃名鸮民伪齐昌王莫多娄敬显等,收合余烬,背城抗敌,王威既振,鱼溃鸟离,破竹更难,建瓴非易,延宗众散,解甲军门。根本既倾,枝叶自霣,幽青海岱,折简而来,冀北河南,传檄可定。八纮共贯,六合同风,方当偃伯灵台,休牛桃塞,无疆之庆,非独在余。
汉皇约法,除其苛政,姬王轻典,刑彼新邦,思覃惠泽。被之率土,新旧臣民,皆从荡涤,可大赦天下。高纬及王公以下,若释然归顺,咸许自新。诸亡入伪朝,亦从宽宥。官荣次序,依例无失。其齐伪制令,即宜削除。邹鲁搢绅,幽并骑士,一介可称,并宜铨录。百年去杀,虽或难希,期月有成,庶几可勉(《周书·武帝纪上》)。
平邺追恤战亡后诏(建德六年正月己亥)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自晋州大阵至于平邺,身殒战场春子即授父本官(《周书·武帝纪下》)。
赠谥斛律明月等诏(正月庚子)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伪齐之末,奸佞擅权,滥罚淫刑,动挂罗网,伪右丞相、咸阳王故斛律明月,伪侍中、特进、开府故崔季舒等七人,或功高获罪,或直言见诛。朕兵以义动,剪除凶暴,表闾封墓,事切下车。宜追赠谥,并窆措。其见存子孙,各随荫叙录。家口田宅没官者,并还之(《周书·武帝纪下》)。
毁撤齐国园台诏(正月辛丑)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伪齐叛涣,窃有漳滨,世纵淫风,事穷雕饰。或穿池运石,为山学海,或层台累构,概日凌云。以暴乱之心,极奢侈之事,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朕菲食薄衣,以弘风教,追念生民之费,尚想力役之劳。方当易兹弊俗,率归节俭。其东山南园及三台可并毁撤。瓦木诸物,凡入用者,尽赐下民。山园之田,各还本主(《周书·武帝纪下》)。
擢用慕容三藏诏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三藏父子,诚节著闻,宜加荣秩,授开府仪同大将军(《隋书·慕容三藏传》)。
封宇文庆诏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庆勋庸早著,英望华远,出内之绩,简在朕心,戎自西,俱总行阵,东夏荡定,实有茂功,高位礼礼,宜崇荣册(《隋书·宇文庆传》)。
除齐苛政诏(二月癸丑)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无侮茕独,事显前书,哀彼矜人,惠流往训。伪齐末政,昏虐实繁,灾甚滔天,互惠流比屋。无罪无辜,系虏三军之手;不饮不食,僵仆九逵之门。朕为民父母,职养黎人,念甚泣辜,诚深罪己。除其苛政,事属改张,宜加宽宥,兼行振恤。自伪武平三年以来,河南诸州之民,伪齐破掠为奴婢者,不问官私,并宜放免。其住在淮南者,亦即听还,愿往淮北者,可随便安置。其有癃残孤老,饥馁绝食,不能自存者,仰刺史守令及亲民长司,躬自检校。无亲属者,所在给其衣食,务使存济(《周书·武帝纪下》)。
遣使巡方诏(四月己巳)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东夏既平,王道初被,齐氏弊政,余风未殄。朕劬劳万机,念存康济。恐清净之志,未形四海,下民疾苦,不能上达,寝兴轸虑,用切于怀。宜分遣使人,巡方抚慰,观风省俗,宣扬治道。有司明立条科,务在弘益(《周书·武帝纪下》)。
毁撤京师宫殿诏(五月己丑)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朕钦承丕绪,寝兴夤畏,恶衣菲食,贵昭俭约。上栋下宇,圭阶茅屋,犹恐在之者逸,作之者劳,讵可广厦高堂,肆其嗜欲,往者冢臣专任,制度有违,正殿别寝,事穷壮丽。非直雕墙峻宇,深戒前王,而缔构弘敞,有逾清庙。不轨不物,何以示后。兼东夏初平,民未见德,率先海内,宜自朕始。其露寝、会义、崇信、含仁、云和、思齐诸殿等,农隙之时,悉可毁撤。雕斫之物,并赐贫民。缮造之且,务从卑朴(《周书·武帝纪下》)。
毁撤并邺宫殿诏(五月戊戌》)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京师宫殿,已从撤毁。并、邺二所,华侈过度,诚复作之非我,岂容因而弗革。诸堂殿壮丽,并宜除荡,甍宇杂物,分赐穷民。三农之隙,别渐营构,止蔽风雨,务在单狭(《周书·武帝纪下》)。
禁娶母同姓为妻妾诏(六月丁卯)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同姓百世,婚姻不通,盖惟重别,周道然也。而娶妻买妾,有纳母氏之族,虽曰异宗,犹为混杂。自今已后,悉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其已定未成者,即令改聘(《周书·武帝纪下》)。
除配杂科诏(八月壬寅)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杂役之徒,独异常宪,一从罪配,百世不免。罚既无穷,刑何以措。道有沿革,宜从宽典,凡诸杂户,悉放为民,配杂之科,因之永削(《周书·武帝纪下》,《北史·武帝纪下》)。
减省六宫诏(十一月)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正位于中,有圣通典。质文相革,损益不同。五帝则四星之象,三王制六宫之数。刘、曹已降,等列弥繁造反遍于生民,命秩方于庶职。椒房丹地,有众如云,本由嗜欲之情,非关风化之义。朕运当浇季,思夏古始,无容广集子女,屯聚宫掖。弘赞后庭,事从约简。可置妃二人,世妇三人,自兹以外,悉宜减省(《周书·武帝纪下》)。
优诏答沈重(建德末)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开府汉南杞梓,每轸虚衿,江东竹箭,亟疲延首,故束帛聘申,蒲轮征伏。加以梁朝旧齿,结绶三世,沐浴荣光,祗承宠渥,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方事求贤,义乖来肃(《周书·沈重传》)。
遗诏(宣政元年六月)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人肖形天地,禀质五常,修短之间,莫非命也。朕君临宇县,十有九年,未能使百姓安乐,刑措罔用,所以昧旦求衣,分宵忘寝。昔魏室将季,海内分崩,太祖扶危翼倾,肇开王业。燕赵榛芜久窃名号。朕上述先志,下顺民心,遂与王公将帅,共平东夏。虽复妖氛荡定,而民劳未康。每一念此,如临冰谷。将欲包举六合,混同文轨。今遘疾大渐,气力稍微,有志不申,以此叹息。
天下事重,万机不易。王公以下,爰及庶僚,宜辅导太子,副朕遗意,令上不负太祖,下无失为臣,朕虽瞑目九泉,无所复恨。
周平生居处,每存菲薄,非直以训子孙,亦乃本心所好。丧事资用,须使俭而合礼,墓而不坟,自古通典。随吉即葬,葬讫公除。四方士庶,各三日哭。妃嫔以下无子者,悉放还家(《周书·武帝纪下》)。
制书报陆逞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逞虽未临人,已存优恤,宜遂所请,彰其雅操(《御览》二百五十四引《三国典略》。逞为宜州刺史。故事,刺史奉辞,例备卤簿。逞以时属农要,表请停之。制云云。)。
敕姚僧垣(建德三年)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公年过县车,可停朝谒,若非别敕,不劳入见(《周书·姚僧垣传》)。
敕昙崇为周国三藏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崇禅师德行无玷,精悟独绝,所预学徒,未闻有犯,当是导以德义,故能众绝形清。可为周国三藏,并任陟岵寺主(《续高僧传》)。
玺书劳达奚武(保定三年)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公年尊德重,弼谐朕躬。比以阴阳愆序,时雨不降,命公求祈,止言庙所。不谓公不惮危险,遂乃远陟高峰。但神道聪明,无幽不烛,感公至诚,甘泽斯应。闻之嘉赏,无忘于怀。今赐公杂彩百匹。公其善思嘉猷,匡朕不逮。念坐而论道之义,勿复更烦筋力也(《周书·达奚武传》)。
赐杨素竹策 北周 · 宇文邕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朕方欲大相驱策,故用此物赐卿(《隋书·杨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