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夫否终斯泰,屯极则亨,若日月之回环,犹阴阳之报复
近者数钟九厄,王室中微,圣主钦明,还承宝运,即是高祖武皇帝之孙,世祖孝皇帝之子,重光累圣,胤国承家,天下生民,孰不归德
贼勃不涯疏戚,希纂帝图,信是奸凶,阶兹祸乱,自王宫再沦于丑逆,虏马四饮于江沲,社稷阽危,銮舆幽辱。
勃身居列岳,自御强兵,高视趑趄,坐观成败。
既而天维重缀,劝步还康,翻画凶图,更谋神鼎。
且其兵马之任,资于长昆,方牧之权,由于承圣,操兄戈而斩侄,藉国宠而弑君,不忠不义,莫斯为甚。
春初,便遣大都督欧阳頠、摭城主傅泰等、凶徒数十,遂到临川
吾奉承朝算,指画戎略,樊滕,戮力争驱,天地灵祇,水陆开道,获傅泰不劳于一箭,擒欧阳无待于尺兵,伪党皆俘,连城尽拔,所收军资,不可称算
去月十六日德州刺史法武等,愿愤回戈,仍枭凶竖,一夫挺剑,传首上京,万里澄清,人神庆跃,彼豪门著姓,典牧方州,拘隔天朝,亟离寒暑,公私愤叹,岂可为怀。
今王道平夷,理增欢忭,朱明戒节,比复何如?
军主平安,境内清谧。
吾以庸薄,叨秉国钧,恒务牵缠,诸有劳弊,自天数云否,朝祸荐臻,东首崩腾西京荡覆,身惟许国,任在勤王,宣力皇家,靡有宁岁,一还京师,保持鸿业,四驱夷狄,夺得江左
始则杜龛元恶,张彪不恭,据有泰稽,连踪巨震,随机讨掩,触向平夷
叛臣任约徐嗣徽等屡引齐虏,前年末,既践京师,江畔边城,皆为戎戍,赖貔貅骋力,卫霍同心,歼厥胡夷,不日清殄
去年将夏,倾国大来,铁骑八千许匹,甲士二十馀万,胡尘飞于北阙,虏鼓震于南宫,躬率偏裨,聊与挑战,虏便土崩瓦解投险赴坑,大小皆擒,鲸鲵尽戮,三江之上,寒水无流,千里之间,伏尸相枕,生获大都督萧轨,裴英起,东方老李希光王敬宝等,虏中骁将,唯此数人,屡破关西之兵,频取淮右之地,一朝俘斩,无复孑遗,远迩敬欣,华夷怖慑,如闻彼虏,稍是危亡,寻命熊罴,欲就征讨,方可以雷行赵魏,电埽幽并,混一车书,势在朝暮,而侯瑱跋扈江州,公私阻绝,即平北贼,仍事南征,肉袒面缚,归首阙庭,即为申闻,优其礼秩,台仪不贬,位遇兼常。
今所擒欧阳頠傅泰等,莫不弘宥,政尔授其兵马,处以荣禄,坦然游狎,无介怀抱。
年号武平,国即清晏,君之闻此,宁不欣跃
但昔缘王事,游践贵乡,日想山川,依然旧识
吾既忝明私,位逾台衮,身持帝王之柄,手握天下之图,故乡如此,诚为衣绣,故人不见,还同宵锦,天涯藐藐,地角悠悠,言面无由,但以情企。
今者王猷帝载,化被无垠,浮海梯山,罔不咸格,投竿负鼎,驰步苍龙,崖穴丘园,争趋金马;
君之才具,信美登朝,如恋本乡,不能游宦,门中子弟,望遣来仪,当为申闻,各处荣禄,深加将保,念嗣音邮,今遣某甲等使彼,指此不多,陈讳白(《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二。)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陵城主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籍甚英风,常怀眷属,封疆有限,寤寐增劳。
辱此月九日告,深慰情伫。
方秋尚热,体中何如?
戎帐艰辛,无乃为弊。
吾以庸薄,谬膺台铉,既先帝拔擢之恩,兼蒙今主责成之寄,政以皇齐大德,世绍和风,方籍威灵,庶平雠耻,提携小国,愿预藩臣,还诏哀矜,许垂容纳,奉敕须质,便遣入朝,部下诸将,哀吾诚节,一儿一弟,无所遗吝,立志立义,无负上天。
但故丞相诸子及湛海珍等,并依敕旨,驰遣渡江。
主上又遣吏部尚书王通、鸿胪卿谢岐等至和州,与司马行台,共为盟誓。
而萧轨等决信叛亡,苟相陵易,郁从东道,驰至北郊,既逼宫闱,无容静默,两两相对,俱有损伤,便闻人马,因此奔散。
且置兵之地,沟涧且多,退兵之时,投赴相积。
近遗张都来此,具是行人所见,但广陵建业,才隔一江,战场去岸,不盈五里,军人退散,理反乡家,缘岸村人,复有舟楫,且芦箄荻筏,竟浦浮江,千百为群,前后相继,吾又勒兵案甲,不听讨捕,若无恐惧,并应安达,假使在此,不可更生,至彼而殂,差非吾过,如其枉理,必是兴军,见伐于有道之人,加兵于无罪之国,若彼王师如此,又是违盟,后土皇天,山川社稷,察其怨语,宁容相祐。
辱告承上党殿下及匹娄领军,应来江右,师出无名,此是和义,小之事大,差无违礼,彼之陵我,自是乖言,玄天所伐,匹马无违,翻见怨尤,一何非理?
若彼鬼神有知,宁可斯背,鬼神无知,何用盟歃
去岁抑达摩等,石头天井,连月亢阳,三子才降,连冬大雪,黄袍尽没,白帐皆浮,既因之以泥涂,兼加之以疾疫,萧裴既退,云雾便除,从尔以来,稍成灾旱,定知衣冠之国,礼乐相承,天道不言,不容都灭,长江渺渺,巨浪汤汤,如斗舰舟师,讵有深利,近梁山之战,即是前车,芜湖之役,可为明镜。
昔晋侯不能乘郑马,赵将不能用兵,一非水土,难为骋力,扬州卑湿,厥土涂泥,如遇秋霖,杳同江汉。
假令蚩尤重出,白起还生,控代马而陵波,蹑胡靴而湔水,终难逞效,讵有成功,六州勇士,虽有百万,十姓豪杰,徒劳千亿,不能为患,断可知矣。
昔我平世,天下乂安,人不识于干戈,时无闻于桴鼓,故得凶人侯景,济我横江,天步中危,实由忘战。
自乱离已久,人解用兵,女子无愧于,童儿不殊于卫霍,吴钩甚利,蜀甲殊轻,槊动风霜,弩穿金石,高楼大舰,概日陵云,叱咤而风雷吹嘘,如倒山岳。
侯车骑国家重将,分陕上流,近隔以边尘,时亏表疏,王途既泰,贡赋相望,寻令子弟,侍奉京邑萧太保龙骧于贲海王仪同虎视于洞庭,若望高峰,便当投袂,何则,凡诸将帅,各护家乡,非直吾人,独忧宗社。
日者频辱司马行台及诸公有告,裴行台当今方邵,此诸贤莫非英杰,其馀军士,悉是骁雄,庸蜀氐羌之兵,乌丸百虏之骑,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何为比吾陪薄相悬,何恶诸君身名俱灭,来告以细柳之军,逾于灞上
吾恐今之赵括,不及廉颇也。
张舍人至,始奉严敕,朝廷遣刘叔经仍往启闻,愿达丹诚,用停王赫,伏计天慈,理当悬照,此身日月所鉴,天地所明,岂敢虚言,欺望宸极
足下既未知始末,容有疑怪,大军多士,希惠矜弘,量非此失,时腾表疏,幸停师旅,已存盟信,庶其小国,永申藩礼,天心无爽,迩遐一同,投肇悚慨,不复多白。
陈讳顿首(《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二。)
陈武帝与周宰相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昔有天地,便立帝王革昊唯农,迁虞斯夏,莫不三灵所佑,五运相推。
梁德不造,固天攸弃,虽复东汉之末,区宇沸腾,西晋之亡,生民荡覆,未足以方其祸乱,譬彼虔刘者也。
吾谬以庸薄,属当兴运,自昔登庸,清诸百越,徐闻浪泊,靡不征行,银洞珠宫,所在清乂,自还麾南极,伐逆东都,宣力驱驰,亟淹寒暑,六延梁社,十剪强寇,黄帝蚩尤七十战,魏祖在军中三十年,方厥劬劳,未为勤苦。
加以百神所感,明灵应期,万里徂征,虬龙表瑞,于是中军勇锐,上将横行,承此休符,遂兴王业。
梁氏以天禄斯改,期运永终,钦若唐风,推其鼎命。
吾惊惶三让,拜手陈辞,盈廷公卿,稽颡敦逼,眷言颍水,徒抱素心,尚想汾阳,无因高蹈,猥以庸薄,遂膺天宠,去月乙亥,升礼大坛,言念迂回,但有惭愧。
宾门之始,境外无交,虽遣行人,未申嘉好。
今上天有命,光膺宝历,永兴周室,方同断金,我运惟新,宜脩朝聘,今遣侍中都官尚书周弘正衔使长安,故指有白。
陈某白(《文苑英华》六百六十七。)
陈武帝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国有三庆,民有四安,所谓通和,是由邻睦
况周陈款好,一纪于兹,怀抱相期,百世方远,灌瓜之美,久敕边吏,拾橡之尤,想应无忽。
梁氏以渐水东为安湘小郡,宜立巴州,多历年所,此于荆部,本包分界,近得刺史元举启,称萧岿忽遣杜元茂神僧训等,将率人马,逾淄溃涉澌,便置城隍,谋为侵轶。
邻德,合州见还,不容今眷,仍纵萧氏。
元举累移论及,翻相河汉,更往研问,便骋锋镝,彼军人恃勇,遂致俘擒,闻此纷纭,甚以惊叹。
其商奄馀孽,才力甚微,为暴边城,良凭大国;
但情均忌器,不可加兵,便敕军司,以礼相放。
且前岁所大疆城,本以南平等五郡,输荐贵朝,至如安湘,既属巴郡,幸承邻惠,无候涉言,放下渐东,唯如澧北,政是标其大桶属荆州之界耳。
彼此方申分好,义绝规图,所贵唯和,所重唯信。
夫以南平等郡,地扩民丰,云梦之田,楚王为宝,吴当劲蜀,晋拒强秦,资彼山川,并
朕若弃其仁义,务广封域,宁容延岁,并贡周朝?
今者和亲,已固山岳,而方谋尺寸之土,用益蒹葭之地哉?
幸非窃疾,相见鉴容。
江陵小寇,既尔虔刘,前至之言,或相诬罔,一二因使人宇文平口具,其怀耿耿,故此相白。
陈讳顿首(《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二。)
答周主论和亲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使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治司城使主杜子晖、忠军山遂伯使副鲍宏等至,省告具怀。
夫圣君明辟,司御兆民,则天象地,伫育黔首,故张旃以往,拭玉而来,同在苍生,恢宏文武,虽毁戈铸戟,未拟上皇,散马休牛,载怀偃伯,非期与睦,忽爽和风,奚用歼师,信由天讨,追寻曩好,叹想兼怀,言觌今书,甫承家难,知以冢卿执政,擅同渊薮,令尹当朝,妄专征伐,无君之谪,俾坠其师,无将之诛,已从司寇,刑名既肃,国步还康,希笃亲邻,敬开衷款。
若二境交欢,俱飨多福,八荒期乂,良副所怀,今遣具位某甲等使,不复多述。
陈某顿首(《文苑英华》六百八十六。)
周处士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辱去年三月二十七日告,仰披华翰,甚慰翘结,承归来天目,得肆闲居,差有弄玉之俱仙,非无孟光同隐,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文,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虽复考盘在阿,不为独宿,讵劳金液,唯饮玉泉,比夫煮石纷纭,终年不烂,烧丹辛苦,至老方成,及其得道冥真,何劳逸之相悬也。
又承有方生,亦在天目,理当仰禀明师,总斯秘要,岂如张陵弟子,自坠高岩,孙泰门人,竞投沧海,何其乐乎?
圣朝虚心版筑,尚想丘园,若彼能赴嘉招,便当谨申高命。
但其人往岁亦望至京师,观此风神,确乎难拔,故以忘怀爵禄,讵持牺牲之谈,高视公卿,独骋蜡蛵之训?
所恐有道三辟,公车十徵,若斯者终当不屈,此既然矣,请复详言。
楚国两龚,同时纡组,汉阴二老,相携抱瓮,兄之幽贞,若其凿坯负石,方同形影,结绶弹冠,无容越楚,况乎粪土,膻臊名器,已行所不欲,非应及人,忽承来音,良以多感,何则?
颍阳巢父,不曾令荐许由商洛园公,未闻求徵,斯所未喻高怀,而踌躇于矛楯也。
唯迟山阿近信,更惠芳音,如或诚言,谨便闻奏,第夙劳比剧,不复多呈。
徐君白(《文苑英华》□□□)
章司空昭达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君白,日圣朝受命,天下廓清,所馀残凶,唯有欧纥,南通交爱,北据衡疑,兄弟叔侄,盘阻川洞,百越之责,不供王府,万里之民,不由国家。
明公受脤严冬,持兵抄岁,开冰践露,炳火宵行,便届全淮,乃其神速,未骋三略,非劳六奇,薄交旗鼓,仍乎丑类,自太清之未,永定以来,所辟疆界,不过郡邑,今兹赴捷,二十馀州,若较此功庸,方兹英力,汉之马援,不能为拟,吴之步骘,故是相悬,况孙处宗之叛徒,正槌荡主耳。
公私庆快,岂可而言?
且仆一子屯穷,妖徒所制,五岭遐夐,存亡不测,玄怀饮泪,破胆复全,蒙英恩,保其身命,馀年仰戴,何力能胜。
今遣主师某驰往称庆,徐君呈(《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二。)
顾记室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吾伏事天朝,本非旧隶,殿下殊恩,远垂荐拔,故常战战栗栗,甘心痛谨,庶其愚老,无负明据。
近者既居台辖,唯务奉公,去年正月十五日,尚书官大朝,元凯既集,丞郎肃然,忽有陈庆之陈暄者,帽簪钉额,条布裹头,虏袍通踝,胡靴至膝,直来郎座,遍相排抱,或坐或立,且歌且咏,吾即呼舍吏责列,不答而走,反为憾恚,妄相陷辱
至六月初,遂作盲书,便见诬谤,圣朝明鉴,悉知虚罔,唯云吾取徐枢为台郎南司检问,了不穷推,承训劾为信言,致成隳免,此事冤枉,天下所无。
吾市徐枢宅,为钱四万,任人市估,文券历然,不蒙申理,见枉虚巧
二者,枢是故少府卿鳞之子,鳞殒身侯景之役,又为西台所赠兖州左卫,官位甚高,未知其子何忝郎署
魏晋之前,如为久远,宋齐以降,其例甚多,如徐爱阮佃夫之子,可不得郎官邪?
纪文卿公向琎皆为列棘,岂冗杂曹郎乎?
三者,枢入身梁朝,解褐岳阳王少府墨曹,承圣时为故敬帝晋安王讽席,文墨具存;
陕西官爵,乃多浮滥,更补台郎,不为胜擢,未知何忽推宅货官?
四者,徐领军节度自启枢为郎,敕付选序,吾既不启据,又不为选职,所可相关,止是得中侯相闻为呈启而已,以此见罪,一何冤滥?
吾昔在承华,是弟所悉,行年六十,无复侪俦,非意馀生,忽此诬谤,尧有惊于谗说,孔将惑于拾尘,虽复圣主机明,不能悉照,殿下德高两献,风美二南,亿兆归心,衣冠有托,久愿通启,披诉圣明。
伏见军戎多务,所以不敢祈冒,弟与吾游眷,亟回星纪,故人如此,宁不矜叹邪?
侍言有便云何,且为启闻,一蒙神鉴,照其枉直,方殁幽泉,无恨灰壤。
伏觐谒帝承明,绪言多次,服矜遗老,曲赐湔濯,则殿下前时泽泽,匪复偏私,遂吴良延荐之恩,无王丹所举之谬,吾得方辞武骑,永附梁宾,虽愧家丞,庶呈秋实,缘弟深眷,故此敬凭,干谒非宜,益怀悚慨
徐陵白。
答诸求官人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九
自古有吏部尚书者,品藻人伦,简其才能,寻其门胄,逐其少多,量其官爵;
但古来数千年,非无明时也,非无明主也,自有才用虽美,阶级不通,门户虽高,官资殊屈,若斯人者,其例甚多,请问诸君,此是何义?
夫一千钱一斛米之多少,犹关相禄,况复皇朝官爵,理系玄天,内典谓之为业,外书称之为命,五行有驿马之言,六甲官鬼之说,必令驿马时发,官鬼克身,所望偕荣,便当果遂,如其不尔,决是难谐,岂可改尚书官鬼,驱老仆为驿马邪?
若见问尚书,何不分判用,与不用,许与不许,仆答云,君非屈滞,岂可相期,决言应果,若今驿马差爽,便是乖信,此关君命,仆何以相答邪?
朝散之流,行止之属,门户相似,人才不殊,选家斟酌,无能为尔。
若涉大位清官,悉由玄命,夫人君宾用,并是前缘,故宋文帝云,「人世岂无运命,每有好官缺,辄忆羊玄保」,梁武帝云,世间人言有目色,我特不目色范悌,「自此而论,岂非前业?
且世谚云,图官在乱世,觅富在荒年」!
孝元帝侯景之凶荒,王太尉荆州之祸败,尔时丧乱,无复典章,故使官方,穷此纷杂。
绍泰太平,及永定之时,圣朝草创,尔时州州自帝,郡郡称王,天下干戈未息,尚无条序,兼以府库空虚,赏赐悬乏,白银之宝难得,黄纸之板易营,权以官阶,代于钱绢,义存抚绥,无计多少。
又有非旧非勋,非地非才,托节将而求官,因时人以买位,卖官既贱,皆为清显,致令员外常侍,路上比肩,咨议参军,市中无数,四军五校,车载斗量,岂是朝章,应其如此?
今衣冠礼乐,日富年华,主上体成王之风,太傅弘周公之德,西戎北狄,畏我王威,时既清矣,时既平矣,何可犹作乱世意,而觅非分之官邪(《陈书》南史作何可犹作旧意,非理望也。)
凡人所以称屈滞者,身已不无寸能,官又不及父祖,既是明时,可以于邑
所见诸君,多逾本分,犹言太屈,未喻高怀。
若问梁朝朱领军异亦为卿相,此不逾其本分邪?
此是天子所拔,非关选序旧章。
秦有车府令赵高,直至丞相,汉有田千秋,亦为丞相,此复可为例邪?
仆七十之岁,朝思夕计,并愿与诸贤为真善知识,曾无嫌隙,差可周旋,非欲令君,作此怨诉;
但既忝衡流,应须粉墨,庶其允当,无负朝寄耳。
去年疾患,亦馀气息,不能相答,通作此书,所望诸贤深明鄙意。
徐君白(《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七又《陈书·徐陵传》《南史·徐陵传》,并有删节。)
答族人梁东海太守长孺(其人梁未入北齐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恩报近岁奉使来归,辱彼河清年中告行,并惠以明镜。
亟离寒暑,虽复时陈梁鹤,日照孙鸾,言慰相思,反增离眷。
刘传三常侍还,又承书札,银钩甚丽,玉疏依然,开封伸纸,破愁为笑,素秋方届,溽暑稍阑,体中何如,善保元吉
丛台之璧,少海之珠,何必乡里,所在为贵。
卿托身大国,既已积年,彼朝英彦,理相钦挹,方当交辟三命,清宦两宫,何乃阔然,迟有问也?
吾七十之岁,崦嵫已迫,朽老之疾,随年而甚,徒怀北邙之切,未遂东都之期,牵役承间,但有衰顿。
贤从君政佐佑兴基,中舍谌殿中并休,宜自别有书问,来告访吾文章。
吾自归来乡国,亟徙炎凉,牵课疲朽,不无辞制,而应物随时,未曾编录,既承今告,辄复搜检,行人相继,别简知音,但既乏新声,全同古乐,正恐多惭于协律,致睡于文侯耳。
燕南赵北,地角天涯,言接末由,但以潜欷。
敬德中郎,并北境之良选,皇华之上求,若可輶轩,别当委白。
君问(《文苑英华》六百七十八。)
李那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籍甚清徽,常怀虚眷,山川缅邈,河渭像于经星,顾望风流,长安远于期日,青要戒节,白露为霜,君子为宜,福履多愈,雍容廊庙,献纳便繁,留使催书,驻马成檄,车骑将军宾客盈座,丞相长史瞻对有劳,脱惠笺缯,慰其翘想
吾栖迟茂陵之下,卧病漳水之滨,迫以崦嵫,难为砭药,平生壮意,窃爱篇章,忽觌高文,载怀劳伫。
此后殷仪同至止,王人授馆,用阻班荆,常在公筵,敬析名作,获殷公所借陪驾才南入重阳阁诗,及荆州大乘寺宜阳石像碑四首,铿锵并奏,能惊赵鞅之魂,辉焕相华,时瞬安丰之眼,山泽晻霭参差,若见三峻之峰,依然四皓之庙,甘泉卤簿,尽在清文,扶风辇路,悉陈华简,昔魏武虚帐,韩王故台,自古文人,皆为词赋,未有登兹旧阁,叹兹幽宫,标句清新,发言哀断,岂止悲闻帝瑟,泣望羊碑,一咏歌梁之言,便掩盈怀之泪。
至如披文相质,意致纵横,才壮风云,义深渊海
方今二乘斯悟,同免化城,六道知归,皆逾火宅,宜阳之作,特会幽衿,所睹黄绢之词,弥怀白云之颂;
但耆阇远岳,檀特高峰,开士罗浮康公悬溜,不获铭兹雅颂,耀彼幽岩,省览循环,用忘饥渴,握之不置,恒如赵璧,玩之不足,同于玉枕,京师长者,好事才人,争造蓬门,请观高制,轩车满路,如看太学之碑,街巷相填,无异华阴之市,但丰城两剑,尚不俱来,韩子双环,必希皆见,莫不以好龙无别,木雁可嗤,载望琼瑶,因乏行李,金风已劲,玉质宜调,书不尽言,但闻爻系
徐陵顿首(《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九。)
李颙之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近谬枉清音,无申穷眷,忽辱来告,文制兼美。
山西盛族,素挺风流,河北辞林,本所嗟赏子桓虚座,宁不敬期,伯喈倒屣,固以相属,一日复其草土,思弊衣裾,披素清颜,但觉形秽,公辅之量,不负高名,王佐之才,信表天骨,孺子之榻,虽其可悬,仲康之车,弥轸恒眷。
孤子皆缘素乏,叨簉皇华,今日形容,无关天壤,残光炯炯,虑在昏明,馀悉绵绵,待尽钟漏,安可以树扬名士,游处盛宾?
来喻泰高,如为善谑,文艳质寡,何似上林,华而不实,将同桂树,但忘年之款,昔有张裴,邻国之交,非无婴札,傥哀骀可悦,瓮盎非疑,方愿投衿,庶比倾盖。
顷陈阳之疾,岁月增深,羊祜之疴,秋冬弥剧,且年光遒尽,触面崩心,扶力含毫,诸不申具。
孤子徐陵顿首白(《文苑英华》六百七十九。)
尹义尚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别离二国,云雨十年,目悬河阳,追铜爵而无远,神游漳水,与金凤而俱飞。
北使还,辱去冬十月十一日告,忽同言叙,循还巧制,欣慰良深,河朔年芳,虽当淹晚,白沟浼浼,春流已清,紫陌依依,长杨稍合,体中何如,岂无乡思。
弟三秦世胄,六辅良家,文武兼能,志怀开远谷永之笔,无惭古人,盖延之功,高视前彦,而淹留赵魏,亟历寒暄,企望乡关,理当悲切。
圣朝钦明纂历,大拯生民,戮巨海之奔鲸,歼中原之封豕,晋君之说,长安远于日边,扬雄有言,交州在于天际,则输琛王府,屈膝阊门川洞酋豪,强梁溟海,神兵一指,率土咸康,方当偃伯于灵台,韬戈于武库,变大风于五礼,驱蒸民于昌辰,物色英声,搜扬俊杰,投竿负鼎,驰步苍龙,岩穴丘园,争趋金马。
而弟留连河北,义等周南,怀此殊才,实可伤叹。
崦嵫既暮,容发皤然,风气弥留,砭药无补,追惟畴昔,共备行人,家国安危,宾礼升降,悬壶代哭,俱历春冬,移馆于箕,同兹辛苦,鸣蜩抱树,亟见藏冰,归雁衔芦,多经寒食,靖言念此,如何可忘?
握玩来书,弥其承脸。
夫以拥肿之木,得免因于不才觳觫之牛,自保由其无用,以余鄙陋,未友龚生,惟叹吾贤,不同蘧瑗耳。
夫推沟拯溺,每切皇衷,逸翮飘鳞,见优机览,所以降尺一之书,驰輶轩之使,心期与国,必遂还途,宁谓亲邻,更成难请,言寻雅告,所及缧囚,便访鸿胪,幸无淹使,闻诸司寇,或有边俘,前岁中流,是维同恶,燕禽望阙,冀马临江,裁顿云罗,自投天网,京观之冢,宜彰武功,周丑之门,方申明罚。
而圣朝好生恶杀,收雷寝电,兵车所获,虽同长万之来,恩泽从容,无异荀罃之礼,方之于弟,况拟非伦。
伊昔梁朝,共奉嘉聘,张兹大帛,处彼高闳,庭奏歌钟,座延侨肸,宾客之叙,方于阼阶,田猎之禽,同于君膳,正以乡关阻乱,致尔拘留,家国隆平,义应旋反
况复韩宣屡至,宰孔频还,翻尔迟回,岂云邻睦?
弟遂钟仪之操,对此皇华,高厚之诗,一何非类?
关徐廉乐之况,三战七擒之言,此日借子之矛,攻子之室,彼之使客,犹尚不还,此于齐都,豪门贵戚,周行匪例,事义相悬,岂与大弟同年而语?
吾本自凡流,以复衰老,稍近东岱不奢,击壤之年,唯欣尧俗,若耶之复,长保安卧,时思之不弃,忝亚宗卿,非得侵官天扆,但当令芃芃在咏,济济盈朝,才冠卿云,智同荀郭,文辞富于江海,高论泊于云霄,趋走丹墀之门,侍奉清规之内,弟来款言至,欲附祈闻,联类非宜,更其多惑,若使□□良有,犹希赠鲤之书,邮驿方通,复行飞仓之信,执笔潜然,不知何向(《文苑英华》六百八十五,又见《艺文类聚》三十,有删节。)
陆琼安成王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南史作识具。)
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阶次小逾,其屈滞已积(《陈书·陆琼传》,高宗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高宗。)
与释智头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陵和南,昨豫沈仪同法席,餐奉甘露,无畏之吼,众咸归伏
然正法炬,朗诸未悟,自庆馀年,得逢妙说,寻事咨展,此不申心。
谨和南(《释藏》起字二号,《国清百录》二。)
又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陵和南,注仰之心,难可敷具。
拔公至,蒙三月二十日旨,用慰积岁倾心,冷,体中何如,愿百康胜,山中春夏,无遗障恼耳。
迟复存旨,弟子二三年来,溘然老至,眼耳聋暗,心气昏塞,故非复在人。
兼去岁第六儿夭丧,痛苦成疾,由未除愈,适今月中,又有哀故,频岁如此,穷虑转深,自念馀生,无复能几,无由礼接,系仰何言,敬重璪公今还白书,不次,弟子徐陵和南(同上。)
又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陵和南,放生星闻公家极相随喜事,是拔公口具,谨不多咨,唯迟拔公廷出数百里水,全其命根,如此功德,算数无尽,随喜无量,此不委咨。
弟子徐陵和南(同上。)
五愿上智者大师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陵和南,弟子思出樊笼,无由羽化,既善根微弱,冀愿力庄严,一愿临终正念成就,二愿不更地狱三途,三愿即还人中不高不下处托生,四愿童真出家,如法奉戒,五愿不坠流俗之僧。
恁此誓心,以策西暮,今书丹款,仰乞证明。
陵和南(同上。)
仁山深法师罢道书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窃闻出家间旷,犹若虚空,在俗笼樊,比于牢狱,非但经有明文,亦自世间共见。
瞥闻法师覆彼舟航,趣返缁衣之务,此为目下之英奇,非久长之深计。
何以知然?
从苦入乐,未知乐中之乐,从乐入苦,方知苦中之苦。
弟子素与法师,虽无曩旧,相知已来,亦复不疏。
夫良药必自无甘,忠谏者决乎逆耳,倚见其僻,是以不忍不言。
且三十年中,造莫大之业,如何一旦舍已成之功,为可惜。
敬度高怀,未解深意,将非帷帐之策,欲集刘侯,形类卧龙,拟求葛氏,黄石兵法,宁可再逢,三顾茅庐,无由两遇,封爵五等,惟见不逢,中阁外门,难朱易白,鸣笳凤管,非有或闻,舞女歌姬,空劳反玩,觅之者等若牛毛,得之者譬犹麟角,以此之外,何所窥窬
法师今若退转,未必有一称心,交失现前十种大利,何者?
佛法不简细流,入者则尊,归依则贵,上不朝天子,下不让诸侯,独玩世间,无为自在,其利一也。
身无执作之劳,口餐香积之饭,心不妻妾之务,身饰刍摩之衣,朝无践境之忧,夕不千里之苦,俯仰优游,宁不乐哉,其利二也。
躬无任重,居必方域,白璧朱门,理然致敬,夜琴昼瑟,是自娱怀,晓笔暮诗,论情顿足,其利三也。
假使棘生王路,桥化长沟,巷吏门儿,何因仰唤,寸绢不输官库,升米不进公仓,库部仓司,岂须求及,其利四也。
门前扰扰,我且安眠,巷里云云,余无惊色,家休小大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入出随心,往还自在,其利五也。
出家无当之僧,犹胜在俗之士,假使心存杀戮,手无断命之愆,密里通情,决胜灼然矫俗,如斯烦垢,万倍胜于白衣,一入爱河,永沈无出,其利六也。
听钟声而致敬,寻香馥以生心,朝睹尊仪,暮披宝轴,刹那之善,逐此而生,水滴微功,渐盈大器,未知因缘果报,善恶皎然,就此而言,其利难陈矣。
假使达相白衣,犹有埃尘之务,纵令遥寄弹指,远近低头,形去心留,身移意往,间有者得如此,贫苦者永无因,近在目前,不言可见,其利七也。
山间树下,故自难期,枕石漱流,实为希有,犹斯之类,不可思议,如此者难逢一心人,悕遇法师,未能不学,交习听胜之因,一旦退心,于理邀矣,其利八也。
开织成之帙,见过去之因,摛琉璃之卷,验当来之果,识因识果,不以为愆,知福知报,何由作罪,上无舟楫,交见没溺之悲,下失浮囊,则有沈身之患,其利九也。
旷济群品,为天人之师,水陆空行,皆所尊贵,言必阇黎和尚,书辄致敬和尚,远近嗟咏,贵贱颙仰法师今必退转,立成可验,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始解偏袒,姓名便亦可呼,平交者故自不论,下劣者亦恐不让,薄言称已,榻席悬异,从来小得自在,便以君为题封,若不屈膝敛手,自达无因,俯仰承迎,未闲合度,如此专专,何由可与,其利十也。
略言十事,空失此机,其间深道,宁容具述。
仰度仁者,心居魔境,为魔所迷,意附邪途,受邪易性,假使眉如细柳,何足关怀,颊似红桃,讵能长久,同衾分枕,犹有长信之悲,坐卧忘时,不免秋胡之怨,洛川神女,尚复不惑东阿,世上班姬,何关君事?
夫心者面焉,若论缱绻,则共气共心,一遇缠绵,则连宵厌起。
法师未通返照,安悟卖花,未得他心,那知彼意?
呜呼桂树,遂为豆火所焚,可惜明珠,乃受淤泥埋没。
弟子今日横咨,必为法师所哂,世上白衣,何訾何限。
且一人退道,而不安危,推此而言,实成难解,譬如瓦砾盈路,人所不惊,片子黄金,万夫息步;
正言法师入道之功已备,染俗之法未加,何异金博赤铜,银换铅锡,可悲可惜,犹可优量,能忍难忍,方知其最,愿弃俗事,务息尘劳,正念相应,行志两全,薄加详虑,更可思惟,悔之在前,无劳后恨
如弟子算,远即十数年中,决知恻恻,近即三五岁内,空唱如何?
万恨万悲,宁知远及,自误自错,永弃一生,乃知断弦可续,情去难留,或若火里生花,可称希有,迷人知返,去道不遥,幸速推排,急登正路。
法师非是无智,遂为愚者所迷,类似阿难,更为魔之所娆,犹须承三宝之力,制彼群凶,竖般若之幢,天魔自款。
若此言旨当,即便冀弃刍浇,若不会高怀,幸停深怪耳(《释藏》经九《广宏明集》二十四。)
护军长史王质移文 陈朝 · 徐陵
 出处:全陈文卷十
比金风已劲,玉露方团,宜及穷秋,幸逾高塞,当使孤旌不反,只骑无还,非止汤罗,岂知尧德,其承比年民垫,仍岁蕴隆,粒贵于隋珠,分糜乏于齐鼎;
且氐羌旅拒,已跨伊瀍,胡羯凭陵,方逾汾潞,刺虎之势,时期卞生,拾蚌之机,弥验苏子。
但国家体兹明信,有同皎日,岂惟风雨之旦,犹救匹夫,宵梦之言,无欺幽壤。
华皎近以临蕃有谴,作牧无章,既惧槛车之徵,便忧齐斧之戮,遂乃治兵楚梦,窃戴千戈,傍引西戎,共谋东夏,伪周遣其卫国公宇文直等,总统獯猃,为其羽翼,丑徒济岸,来攻郢城,逆竖浮舟,同趣夏浦。
王师舣棹,素在中流,群帅争驱,应时歼荡,羌胡宝马,纵横七泽之中,荆楚楼船,弥满三江之上,俘禽所获,水陆无遗。
华皎擢自刍微,叨居蕃翰,情惭犬马,罔顾恩灵,翻执干戈,自图家国,闻诸间谍,具彼邻谋,乃授冬宫,即为乡导,虽伤仁义之俗,非敢有私,期和与之情,犹冀无失(《艺文类聚》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