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子晃诏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王者大业,纂承为重,储宫嗣绍,百王旧例。
自今已往,事无巨细,必经太子,然后上闻(《南齐书·魏虏传》)
禁容匿沙门师巫诏太平真君五年正月戊申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愚民无识,信惑妖邪,私养师巫,挟藏谶记、阴阳、图纬、方伎之书。
沙门之徒,假西戎虚诞,生致妖孽。
非所以壹齐政化,布淳德于天下也。
自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有私养沙门、师巫及金银工巧之人在其家者,皆遣诣官曹,不得容匿。
今年二月十五日,过期不出,师巫、沙门身死,主人门诛。
明相宣告,咸使闻知(《魏书·太武纪》下,又略见《释老志》)
禁私立学校诏太平真君五年正月庚戊)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自顷以来,军国多事,未宣文教,非所以整齐风俗示轨则于天下也。
今制自王公以下,至于卿土,其子息皆诣太学
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
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魏书·太武纪》下)
张黎等布帛诏太平真君五年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侍中广平公黎东郡公浩等,保傅东宫,有老成之勤,朕甚嘉焉。
其赐布帛各千匹,以褒旧勋(《魏书·张黎传》)
刁雍太平真君五年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卿忧国爱民,知欲更引河水,劝课大田,宜便兴立,以克就为功,何必限其日数也。
有可以便国利民者,动静以闻(《魏书·刁雍传》)
灭佛法诏太平真君七年三月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后汉荒君,信惑邪伪,妄假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无此也。
夸诞大言,不本人情。
叔季之世,暗君乱主,莫不眩焉。
由是政教不行,礼义大坏,鬼道炽盛,视王者之法蔑如也。
自此以来,代经乱祸,天罚亟行,生民死尽,五服之内,鞠为丘墟,千里萧条,不见人迹,皆由于此。
朕承天绪,属当穷运之弊,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
其一切荡除胡神,灭其踪迹,庶无谢于风氏矣。
自今以后,敢有事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铜人者,门诛。
虽言胡神,问今胡人,共云无有。
皆是前世汉人无赖子弟刘元真、吕伯强之徒,接乞胡之诞言,用老庄之虚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实。
至使王法废而不行,盖大奸之魁也。
有非常之人,然后能行非常之事。
非朕孰能去此历代之伪物,有司宣告征镇诸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无少长悉坑之(《魏书·释老志》)
刁雍太平真君七年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知欲造船运谷,一冬即成,大省民力,既不费牛,又不费田,甚善。
非但一运,自可永以为式。
今别下统万镇出兵,以供运谷,卿镇可出百兵为船工,岂可专废千人?
虽遣船匠,犹须卿指授,未可专任也。
诸有益国利民如此者,续复以闻(《魏书·刁雍传》、《通典》十。)
刁雍太平真君十年三月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卿深思远虑,忧勤尽思,知城已周讫,边境无不虞之忧,千载有永安之固,朕甚嘉焉。
即名此城为刁公城,以旌尔功也(《魏书·刁雍传》)
增损律令诏正平元年六月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夫刑网太密,犯者更众,朕甚悯之。
有司其(《刑罚志》有「详」字。)案律令,务求厥中。
自馀有不便于民者,依比增损(《魏书·太武纪》下,又见《刑罚志》)
车伊洛正平元年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歇年尚幼,能固守城邑,忠节显著,朕甚嘉之。
可遣歇诣阙(《魏书·车伊洛传》。先是伊洛焉耆,留子歇守城,为沮渠天周所陷,走奔伊洛世祖嘉之,诏伊洛。)
诏高车使者慕容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卿远据沙外,频申诚款,览揖忠志,特所钦嘉。
蠕蠕、𫩫哒与吐谷浑所以交通者,皆路由高昌国,掎角相接。
高昌内附,遣使迎引,蠕蠕既与吐谷浑往来路绝,奸势亦沮,于卿彼蕃,便有所益。
行途经由,宜相供俟,不得妄令群小,敢有陵犯,拥塞王人,罪在不赦(《魏书·高车国传》。诏使者慕容坦赐弥俄突杂采六十匹,世祖诏。又见《通典》一百九十七。)
敕诸尚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凡军国大计,卿等所不能决,皆先咨浩,然后施行(《魏书·崔浩传》)
赐谥景穆太子册正平元年六月庚午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呜呼!
惟尔诞资明睿,岐嶷夙成。
正位少阳,克荷基构。
宾于四门,百揆时叙,允厘庶绩,风雨不迷。
宜享无疆,隆我皇祚,如何不幸,奄焉殂殒,朕用悲恸于厥心!
今使使持节太尉张黎、兼司徒窦瑾奉策,即柩赐谥曰「景穆」,以显昭令德。
魂而有灵,其尚嘉之(《魏书·太武纪》下附)
王慧龙玺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义隆将军如虎,欲相中害。
朕自知之,风尘之言,想不足介意也(《魏书·王慧龙传》,又《北史》三十五。)
崔浩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万度归以五千骑经万馀里,拔焉耆三城,获其珍奇异物及诸委积,不可胜数。
自古帝王,虽云即序西戎,有如指注,不能控引也。
朕今手把而有之,如何(《魏书·焉耆国传》。世祖阴山北宫万度归破焉耆露板至,世祖省讫,赐司徒崔浩书。)
臧质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吾今所遗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
设使丁零死者,正可减常山赵郡贼;
胡死,正减并州贼;
氐、羌死,正减关中贼。
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宋书·臧质传》)
与宋主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彼前使间谍,詃略奸人,窃闻朱修之、申谟,近复得胡崇之,败军之将,国有常刑,乃皆用为方州,虞我之隙,以自慰庆。
得我普钟蔡一竖子,何所损益,无异得我举国之民,厚加奉养。
禽我卑将卫拔,非其身,各便锁腰苦役以辱之。
观此所行,足知彼之大趣,辨校以来,非一朝一夕也。
关中盖吴反逆,煽动陇右氐、羌,彼复使人就而诱劝之,丈夫遗以弓矢,妇人遗以环钏,是曹正欲谲诳取赂,岂有远相顺从
为大丈夫之法,何不自来取之,而以货詃引诱我边民,慕往者复除七年,是赏奸人也。
我今来至此土,所得多少,孰与彼前后得我民户邪?
彼今若欲保全社稷、存刘氏血食者,当割江以北输之,摄守南度,如此,释江南使彼居之。
不然,可善敕方镇、刺史守宰,严供张之具,来秋当往取扬州,大势已至,终不相纵。
顷者往索真珠珰,略不相与,今所馘截髑髅,可当几许珠珰也。
彼往日北通芮芮,西结赫连、蒙逊、吐谷浑,东连冯弘高丽,凡此数国,我皆灭之。
以此而观,彼岂能独立。
芮芮吴提已死,其子菟害真袭其凶迹,以今年二月复死。
我今北征,先除有足之寇。
彼若不从命,来秋当复往取。
以彼无足,故不先致讨。
诸方已定,不复相释。
我往之日,彼作何方计,为堑城自守,为筑垣以自障也。
彼土小雨,水便迫掖,彼能水中射我也。
我显然往取扬州,不若彼翳行窃步也。
彼来侦谍,我已禽之放还,其人目所尽见,委曲善问之。
彼前使裴方明仇池,既得,疾其勇功,不能容。
有臣如此,尚杀之,乌得与我校邪?
彼非敌也。
彼常愿欲共我一过交战,我亦不痴,复不是苻坚
何时与彼交战,昼则遣骑围绕,夜则离彼百里宿去,彼人民好,降我者驱来,不好者尽刺杀之。
近有谷米,我都啖尽,彼军复欲食啖何物,能过十日邪?
彼吴人正有斫营伎,我亦知彼情,离彼百里止宿,虽彼军三里安逻,使首尾相次,彼募人以来,裁五十里,天自明去,此募人头何得不输我也。
彼谓我攻城日,当掘堑围守,欲出来斫营,我亦不近城围彼,止筑堤引水,灌城取之。
扬州城南北门有两江水,此二水引用,自可如人意也。
知彼公时旧臣,都已杀尽,彼臣若在,年几虽老,犹有智策,今已杀尽,岂不天资我也?
取彼亦须我兵刃。
此有能祝婆罗门,使鬼缚彼送来也(《宋书·索虏传》。焘虽不克悬瓠,而掳掠甚多,南师屡无功,为焘所轻侮。与太祖书。)
又与宋主书 北魏 · 拓跋焘
 出处:全后魏文卷一
彼此和好,居民连接,为日已久,而彼无厌,诱我边民,其有往者,复之七年。
去春南巡,因省我民,即使驱还。
自天地启辟已来,争天下者,非唯我二人而已。
今闻彼自来,设能至中山乾川,随意而行,来亦不迎,去亦不送。
若厌其区宇者,可来平城居,我往扬州住,且可博其土地(伧人谓换易为博。)
彼年已五十,未尝出户,虽自力而来,如三岁婴儿,复何知我鲜卑常马背中领上生活
更无馀物可以相与,今送猎白鹿马十二匹并毯药等物,彼来马力不足,可乘之。
道里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宋书·索虏传》。此后复求通和,闻太祖有北伐意,又与书。)
按:《初学记》卷二十七有太武帝《黄金盘铭》,今据《魏书》编入《文成帝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