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坛铭 北周 · 王褒
四言诗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悠悠五纬,乃钦若于尧典;茫茫九州,是致功于禹迹。犹以天步悬远,隶首算而弗穷;地载违荒,章亥驰而未极。浩庭霄度,吐纳天和;昆阆沧溟,胞胎元一。九灵之府,神液所以降祥;五英之阙,蓂华以之昭应。推劫运之短长,校河源之广狭。谷永上书,譬流风之不系;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岂知回天金简,惟传上圣;洞府玉策,尚隔中仙。于时金风戒辰,三光澄曜,香雨乘空,天花入室。帝乃升法座,说玄言,肴覆洞微,阐扬众妙,洪钟应叩,衢樽待酌。铭曰:
钟鸣上界,梵响玄宫,紫辰濯水,青树摇风。
八觉修行,七教弘通,神机诣理,秋毫坼空。
函席广开,法轮徐转,入神精义,谈天胜辩。
逐境晦明,逗机深浅,或照盛业,方图云篆。
馆铭 北周 · 王褒
四言诗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云桥启馆,景曜开扉,明庭朝礼,仙宫羽衣。
燕履霄去,凫舄晨归,练石三转,烧丹七飞。
昆吾陶铸,丹阳鋈铣,画写龙文,图开雕篆。
声随地气,调均天辩,九宫方应,万灵称善(《艺文类聚》七十八)。
四渎祠碑铭 北周 · 王褒
四言诗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灵祠岳立,贝关云浮,寂寥诡怪,仿佛神游。
姬嬴分国,河渭合流,桃花春水,灵草孤洲。
潼乡河曲,汾阴睺壤,乱流不度,龙门难上。
河鱼送迎,江妃来往,水开通迹,山临高掌。
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荣光离合,云气徘徊。
水仙遗操,津吏余杯,波息川后,浪靖瞻台(《艺文类聚》九)。
高句丽(六言) 北周 · 王褒
六言诗 押歌韵
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
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婆娑。
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乐府诗集》七十八。《诗纪》百十三。)。
关山月 北周 · 王褒
押庚韵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
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
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初学记》一。文苑英华百九十八。《御览》四。《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百十三。)。
长安道 北周 · 王褒
押东韵
槐衢回北第,驰道度西宫。
树阴连袖色,尘影杂衣风。
采桑逢五马,停车对两童。
喧喧许史座,钟鸣宾未穷(○《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百十三。)。
燕歌行(七言) 北周 · 王褒
北史本传曰:褒作燕歌。妙尽塞北苦寒之言。元帝及诸文士和之。而竞为凄切。及江陵为魏师所破。元帝出降。方验焉。
初春丽晃莺欲娇,桃花流水没河桥。
蔷薇花开百重叶,杨柳拂地数千条。
陇西将军号都护,楼兰校尉称嫖姚。
自从昔别春燕分,经年一去不相闻。
无复汉地关山月,唯有漠北蓟城云。
淮南桂中明月影,流黄机上织成文。
充国行军屡筑营,阳史讨虏陷平城。
城下风多能却阵,沙中雪浅讵停兵。
属国小妇犹年少,羽林轻骑数征行。
遥闻陌头采桑曲,犹胜边地胡笳声。
胡笳向暮使人泣,长望闺中空伫立。
桃花落地杏花舒,桐生井底寒叶疏。
试为来看上林雁,应有遥寄陇头书(○文苑英华百九十六。《乐府诗集》三十二。文苑英华辨证六。《诗纪》百十三。又《类聚》四十二引矫、桥、条、分、闻、云、行、声、泣、立、舒、疏、书十三韵。)。
日出东南隅行 北周 · 王褒
晓星西北没。朝日东南隅。
阳窗临玉女。莲帐照金铺。
凤楼称独立。绝世良所无。
镜悬四龙网。枕画七星图。
银镂明光带。金地织成𥜧。
调弦大垂手。歌曲凤将雏。
采桑三市路。卖酒七条衢。
道逢五马客。夹毂来相趋。
将军多事势。夫婿好形模。
高箱照云母。壮马饰当颅。
单衣火浣布。利剑水精珠。
自知心所爱。仕宦执金吾。
飞甍凋翡翠。绣桷画屠苏。
银烛附弹映鸡羽。黄金步摇动襜褕。
兄弟五日时来归。高车竟道生光辉。
名唱两行堂上起。鸳鸯十七阶前飞。
少年任侠轻年月。珠丸出弹遂难追(○《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百十三。)。
墙上难为趋 北周 · 王褒
押尤韵
昔称梁孟子。兼闻鲁孔丘。
记政聊为述。问东岂相酬。
末代多侥倖。卿相尽经由。
台郎百金价。台司千万求。
当朝少直笔。趋代皆曲钩。
廷尉十年不得调。将军百战未封侯。
夜伏拥门作常伯。自有蒲萄得凉州。
白璧求善价。明珠难暗投。
高墙不可践。井水自难浮。
风胡有年岁。铦利比吴钩(○《乐府诗集》四十。《诗纪》百十三。)。
为百僚请立皇太子表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臣闻荐雷居震,春方应守器之礼,明两作离,少阳纂重晖之业。是以三善昭德,载祀之祚克隆(《初学记》作「昌」),一人(《初学记》作「有」)元良,贞国之基永固。至于轩辕得姓,高阳才子,上嗣伫贤,前星虚位。鲁国公臣赟亲居元子,属当储贰,具僚仰则,列辟式瞻。臣等参议,请立为皇太子,事隆监抚,教资审谕,问安寝门,视膳天幄(《艺文类聚》十六,《初学记》十)。
上新定钟表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万物生象,始乎算数;天道运行,基乎步术。量有轻重,平以权衡;音有清浊,协乎律吕。是以周发听声,候春冬之王杀,师旷吹律,知晋楚之衰亡。数始黄钟,琯终仲吕,还宫变徵,参天两地。三分损益,累黎相乘;四时发敛,忽微斯测。皇帝治历明时,推元受命。八音七始之奏,五声六律之和,斟酌繁简,分析节度,推之以升斛,正之以权衡,稽之以古今,核之以经传(《艺文类聚》五)。
为库狄峙致仁表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俯音赴曲,操终则仆,倾身举重,力殚斯毙。何者?日暮途远,前哲所以告归,漏尽载驰,昔贤以之知退(《艺文类聚》十八)。
上祥瑞表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明王孝治,岳渎所以效灵;至人泽及,风云以之悬感。是以若雾非雾,天道叶至德之符;似烟非烟,触石表嘉祥之气。玄黄萧索之辉,丹紫轮囷之状,岂止唐帝沈璧,气合金方;姬后望可,形如车盖(《艺文类聚》九十八)。
谢赉绢启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似逐安车之征,如轻殿中之对,臣善识山川,应图方丈,脱能临水,必不弃书(《艺文类聚》八十五)。
谢赉马启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边城无草,来自东南;塞外饶沙,经从西北。汉时乐府,偏爱权奇;晋世桑门,特怜神骏。黄金作勒,足度西河;白玉为镫,方传南国。傥逢汉帝,仍驾鼓车;若值魏王,应惊香气(《艺文类聚》九十三)。
与周弘让书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嗣宗穷途,杨朱岐路,征蓬长逝,流水不归。舒惨(《艺文类聚》作「南北」)殊方,炎凉异节,木皮春厚,桂树冬荣。想摄卫惟宜,动静多豫,贤兄入阙,敬承款曲(《艺文类聚》作「阔曲」)。犹依杜陵之水,尚保池阳(《艺文类聚》作「东陂」)之田,铲迹幽蹊,销声穷谷,何其愉乐,幸甚幸甚。弟昔因多疾,亟览九仙之方;晚涉世途,常怀(《艺文类聚》作「犹怀」)五岳之举。同夫关令,物色异人,譬彼客卿,服膺高士。上经说道,屡听玄牝之谈;中药养人,每禀丹砂之说。顷年事遒尽,容发衰谢,芸其黄矣。零落无时,还念生涯,繁忧总集。视阴愒日,犹(《艺文类聚》作「类」)赵孟之徂年;负杖行吟,同刘琨之积惨。河阳北临(《艺文类聚》作「游」),空思恐县(《艺文类聚》作「洛」)霸陵南望,还(《艺文类聚》作「唯」)见长安。所冀(《艺文类聚》作「贵」)书生之魂,来依旧壤(《艺文类聚》作「还依旧里」);射声之鬼,无恨他乡。白云在天,长离别矣(《艺文类聚》作「浮云在天,邈无由矣」)。会见之期,邈(《艺文类聚》作「长」)无日矣。援笔揽纸,龙钟横集(《周书·王褒传》,《艺文类聚》三十)。
象戏经序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御览》作「行」)地,水火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于天,阴数为后本于地是也。四曰时令,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其余三色,例皆如之是也。五曰算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木金土是也。六曰律吕,以宣其气,左子取未,右午取丑是也。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曰忠孝,以惇其典,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曰君臣,以定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亵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曰文武,以率其务,武论(《御览》作「修」)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民丰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度,□□可法是也。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或升进以报德,义在迁善;或黜退以贬过,事在惩恶,或以沈审为贵,正其瞻视,或以徇齐为功,明其纠察,得失表于隆替,在贱毕申,怠敬彰于劝沮,处尊思屈。片善崇于拱璧,一言逾于华衮(《艺文类聚》七十四,《御览》七百五十五)。
服要记序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古之制礼,其品有五:吉礼祭礼是也。凶礼丧葬是也。凶礼丧葬是也。宾礼朝享是也。军礼师旅是也。嘉礼婚冠是也。是五者,民之大事,举动之所由也(《北堂书钞》八十)。
论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庸人御驽马,伤吻敝策而不进,及驾啮膝,骖乘且,王良报辀,韩哀附舆驰骋忽如景靡过都,越𩦒国若历块追奔。电逐遗风,万里一息,人马相得(《白帖》)。
皇太子箴 北周 · 王褒
出处:全后周文卷七
臣闻教化爰始,咏歌不足,政俗既移,风雅斯变。伏惟皇明御宇,功均造物,改文为质,斫雕成素。皇太子荐雷居震,明两作离,春夏干戈,秋冬羽龠。叔誉惭五称之对,师旷隆四马之恩。窃以太史官箴,《虞书》所诫,永树芳烈。丞相所以垂文;深睹安危,太傅以之陈训。敢自斯义,献箴云尔。
天生蒸民,司牧斯树,咸熙庶绩,式昭王度。粤若钦明,丕承宝祚,重纽地维,再匡天步。惠民垂统,元良继体,丽正离晖,推微(《艺文类聚》作「惟机」)天启,令问令望,闻诗闻礼。从曰抚军,守曰监国,秋坊通梦,春宫养德,桓荣献书,荀攸观则。元子为士,齿卿命秩,昔在周汉,亲贤保弼,朝服寝门,回车作室。正阳君位,乔枝父道,臣子所崇,忠孝为宝。勿谓居尊,祸福无门;勿恃亲贤,王道无偏。无为虑始,无为事先,损之又损,而全之亦全。无往不复,无平不陂。美疹甘言,鲜不为累。则哲惟艰,知人未易。居室为善,分阴无弃。亡保其存,危安其位。神听不惑,天妖斯忌。文昌著为(《艺文类聚》作于「于」)前星,主鬯(《艺文类聚》作「秬鬯」)由于守器。庶僚司箴,敢告阍寺(《艺文类聚》十六,《初学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