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锦带十二月 其二 夹钟二月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伏以节应佳胡,时登令月
和风拂迥,淑气浮空。
走野马于桃源,飞少女于李径
花明丽月,光浮窜氏之机;
鸟弄芳园,韵响王乔之管。
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五柳先生,琴尊雅兴
谒孤松之君子,鸾凤腾翩。
诚万世之良规,实百年之令范
但某席户幽人,蓬门下客。
三冬勤学,慕方朔之雄才;
万卷长披,习郑玄之逸气。
既而风尘顿隔,仁智并乖。
非无衰侣之忧,诚有离群之恨。
谨伸数字,用写寸诚
其三 姑洗三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伏以景逼徂春,时临变节。
莺出谷,争传求友之音;
翔蕊飞林,竞散佳人之靥。
鲁游碧沼,疑呈远道之书;
燕语雕梁,恍对幽闺之语。
鹤带云而成盖,遥笼大夫
虹跨涧以成桥,远现美人之影。
对兹节物,宁不依然。
敬想足下,声驰海内,名播云间
郭璞之毫鸾,词场月白
罗含彩凤,辩囿日新。
某山北逸人,墙东隐士。
龙门退水,望冠冕以何年;
鹢路颓风,想簪缨于几载。
既违语嘿,且阻江湖。
聊寄八行之书,代申千里之契。
其四 中吕四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节届朱明,晷钟丹陆。
依依耸盖,俱临帝女
郁郁丹城,并挂陶潜
梅花拂户牖之内,麦气拥宫阙之前。
敬想足下,声闻九皋,诗成七步
蚌胎于学海,卓尔超群;
抵鹊文山俨然孤秀。
但某窃途异县,岐路他乡,非无阮籍之悲,诚有杨朱之泣。
每遇秋风振响,鹑惊子夏之衣;
夜月流辉,鹊绕将军之树。
既乖连璧之契,终隔断金之情。
中心藏之,卑诚至矣。
今因去燕,聊寄刍荛。
如遇回鳞,希垂金玉。
其五 蕤宾五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麦陇移秋,桑律渐暮。
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菽叶漂风,影乱秦台之镜。
炎风以之扇户,暑气于是盈楼。
冻雨洗梅树之中,火云桂林之上。
敬想足下,追凉竹径,托荫松闲,弹伯雅之素琴,酌嵇康之绿酒,纵横流水,酩酊颓山,实君子之佳游,乃王孙之雅事。
某沈疴漳浦,卧病泉山,顿怀刘干之劳,镇抱相如之酷。
是知枯荣莫测,生死难量。
验风烛之不停,如水泡之易灭。
聊伸币札,以代劳人。
伫睹芳词,希垂愈疾。
其六 林钟六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三伏渐终,九夏将谢。
萤飞腐草,光浮帐里之书;
蝉噪繁柯,影入机中之鬓。
濯枝迁而潦溢,芳槿茂而发荣。
山土焦而流金,海水沸而漂烁。
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迹冰床
庄子之七篇,逍遥物外;
老聃之两卷,恍惚怀中。
但某白社狂人,青缃末学,不从州县之职,聊立松鹤之闲,时假德以为邻,或借书而取友。
三千年之独鹤,暂逐鸡群;
九万里之孤鹏,权潜燕侣
既非得意,正可忘言。
诸不具伸,应俟面会。
其七 夷则七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素商惊辰,白藏届节。
金风晓振,偏伤征客之心;
玉露夜凝,直泫仙人之掌。
吐花于小山之上,翻叶于大谷之中。
故知节物变衰,草木摇落。
敬想足下,时称独步世号无双
万顷澄波,黄叔度之器量;
千寻耸干,嵇中散之楷模。
但某一介庸才,二隅顽学,怀经问道,不遇披云,负笈寻师,罕逢见日,俯仰兴叹,形影自怜,不知龙前,不知龙后。
莺鹏虽异,风月是同。
幸矣择交,希垂影拂。
其八 南吕八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一叹分飞,三秋限隔,遐思盛德,将何以伸。
白云断而音信稀,青山暝而江湖远。
敬想足下,羽仪胜卷,领袖嘉宾,倾玉醅于风前,弄琼驹于月下。
但某登山失路,涉海迷津。
闻猿啸而寸寸断肠,听鸟声而双双下泪。
当以黄花笑冷,白羽悲秋。
既传苏子之书,更泛陶公之酌。
聊因三鸟,略叙二难。
面会取书,不能尽述。
或叨凤念,不黜鱼缄
其九 无射九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宿昔亲朋,平生益友,不谓穷通有分,云雨将乖。
既深伐木之声,更问采葵之咏。
属以重阳变叙,节景穷秋
霜饱树而拥柯,风拂林而下叶。
金堤翠柳,带星采而均调;
紫塞苍鸿,追风光而结阵。
敬想足下,秀标东箭,价重南金,才过吞鸟之声,德迈怀皎之智。
但某衡门贱士,瓮牖微生,既无白马之谈,且乏碧鸡之辨。
叹分飞之有处,嗟会面以无期。
聊申布服之言,用述并粮之志。
其十 应钟十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节届玄灵,钟应阴律。
愁云拂岫,带枯叶以飘空;
翔气浮川,映危楼而叠迥。
胡风起截耳之冻,兴曝背之思。
敬想足下,山岳钟神,星辰挺秀。
潜明晦迹,隐于朝市之闲;
纵法化人,不混乡闾之下。
某陋巷孤游,穿墙自活。
终朝息畔,若孔子之为贫;
竟日停炊,如范生之在职。
牛衣当被,畏见王章
犊鼻亲操,恐逢犬子。
虽此惭贱,而不羞贫。
绮服有时,此言何述。
其十一 黄钟十一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日往月来,灰移火变,暂乖语默,顿隔秦吴。
既传苏、李之书,更共之志。
冷风盛而结鼻,寒气切而凝唇。
虹入汉而藏形,鹤临桥而送语。
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敬想足下,世号冰壶时称武库,命长袂而留客,施大被以披贤,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温兽炭而祛透心之冷。
某携戈日久,戟年深,挥白刃而万定死生,引虹旗而千决成败。
退龙剑而却步,月下开营;
鲸鼓而横行,云前起阵
徒劳斩斫,岂用功勋。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其十二 大吕十二月
 出处:全梁文卷十九
分手未遥,翘心且积。
引领企踵,朝夕不忘。
眷友思仁,行坐未舍。
既属严风极冷,苦雾添寒。
冰坚汉地之池,雪积袁安之宅。
敬想足下,栖神鹤驾,眷想龙门,披玩之闲,愿无捐德。
某种瓜贱士,卖饼贫生。
入畔龟以扬声,不逢蔡子;
驾盐车而显迹,罕遇孙阳
徒怀叩解之心,终想暴腮之患。
既为久要,聊吐短章。
纸尽墨穷,何能恳露。
何胤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某叩头叩头。
昔园公道胜,汉盈屈节;
春卿明经,汉庄北面。
况乃义兼乎此,而顾揆不肖哉。
但经途千里,眇焉莫因,何尝不梦姑胥而郁陶。
想具区而杼轴,心往神留,于兹有年载矣。
方今朱明在谢,清风戒寒,想摄养得宜,兴时休适,耽精义,味玄理,息嚣尘,习泉石,激扬硕学,诱接后进,志与秋天竞高,理与春泉争溢。
乐可言乎!
乐可言乎,岂与口厌刍拳,耳聆丝竹者之娱同年语哉!
方今泰阶端平,天下无事,修日养夕,差得从容。
每钻阅六经,泛滥百氏;
研寻物理,顾略清言。
既以自慰,且以自警。
而才性有限,思力匪长,热疾愦其神,风眩弊其体,多惭过目,释卷便忘。
是以蒙求之怀,于兹弥轸。
聊遣典书显宗申其蕴结,敬想口宜,此岂尽意。
某叩头(《艺文类聚》三十七)
晋安王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五月二十八日疏并诗一首,省览周环,慰同促膝
汝本有天才,加以爱好,无忘所能,日见其善,首尾裁净,可为佳作。
吟玩反覆,欲罢不能。
相如奏赋,孔璋呈檄;
曹刘异代,并号知音。
发叹凌云,兴言愈病。
尝谓过差,未以信然。
一见来章,而树谖忘痗;
方證昔谈,非为妄作。
炎凉始贸,触兴自高,睹物兴情,更向篇什。
梁王好士,淮南礼贤,远致宾游,广招英俊,非唯籍甚当时,故亦传声不朽。
必能虚己,自来慕义。
含毫属意,差有起予。
摄养得宜,与时无爽耳。
既责成有寄,居多暇日,殽核坟史,渔猎词林,上下数千年间无人,致足乐也。
知少行游,不动亦静,不出户庭,触地丘壑。
天游不能隐,山林在目中。
冷泉石镜,一见何必胜于传闻;
松坞杏林,知之恐有逾吾就。
静然终日,披古为事,况观六籍,杂玩文史。
见孝友忠贞之迹,睹治乱骄奢之事,足以自慰,足以自言。
人师益友,森然在目;
嘉言诚至,无俟旁求。
举而行之,念同乎此。
但清风朗月,思我友于,各事藩维,未克棠棣
兴言届此,梦寐增劳;
善护风寒,以慰悬想。
指复立此促迟还书,某疏。
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得疏,知须《诗苑英华》及诸文制,发函伸纸,阅览无辍。
虽事涉鸟有,义异拟伦,而清新卓尔,殊为佳作
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
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
吾尝欲为之,但恨未逮耳。
观汝诸文,殊与意会。
至于此书,弥见其美。
远兼邃古,傍暨典坟,学以聚益,居焉可赏。
吾少好斯文,迄兹无倦。
谭经之暇,断务之馀,陟龙楼而静棋,掩鹤关而高卧。
与其饱食终日,宁游思于文林
或日因春阳,其物韶丽,树花发,莺鸣和,春泉生,暄风至,陶嘉月而嬉游,藉芳草而眺瞩。
或朱炎受谢,白藏纪时,玉露夕流,金风多扇,悟秋山之心,登高而远托。
或夏条可结,倦于邑而属词,冬云千里,睹纷霏而兴咏。
密亲离则手为心使,昆弟晏则墨以亲露。
又爱贤之情,与时而笃。
冀同市骏,庶匪畏龙
不如子晋,而事似洛滨之游;
多愧子桓,而兴同漳川之赏。
漾舟玄圃,必集应、阮之俦;
徐轮博望,亦招龙渊之侣。
校核仁义,源本山川;
旨酒盈罍,嘉肴溢俎。
曜灵既隐,继之以朗月;
高春既夕,申之以清夜。
并命连篇,在兹弥博。
又往年因暇,搜采英华,上下数十年间,未易详悉,犹有遗恨。
而其书已传,虽未为精核,亦粗足讽览。
集乃不工,而并作多丽。
汝既须之,皆遣送也,某启。
诫谕殷钧手书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陈文卷四、全梁文卷二十
知比诸德,哀顿为过,又所进殆无一溢,甚以酸耿
迥然一身,宗奠是寄,毁而灭性,圣教所不许。
宜微自遣割,俯存礼制,饘粥果蔬,少加勉强。
忧怀既深,指故有及,并令缪道臻口具(《梁书·殷钧传》)
张缅弟缵书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贤兄学业该通,莅事明敏,虽倚相之读坟典,郤縠之敦《诗》、《书》,惟今望古,蔑以斯过。
自列宫朝,二纪将及,义惟僚属,情实亲友。
文筵讲席,朝游夕宴,何曾不同。
兹胜赏,共此言寄。
如何长谢,奄然不追!
且年甫强仕,方申才力,摧苗落颖,弥可伤惋。
念天伦素睦,一旦相失,如何可言。
言及增哽,摧笔无次(《梁书·张缅传》)
云法师请开讲书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统览近示,知欲见令道义。
夫释教凝深,至理渊粹,一相之道,杳然难测,不二之门,寂焉无响。
自非深达玄宗,精解妙义,若斯之处,岂易轻辨。
至于宣扬正教,在乎利物耳。
弟子之于内义,诚自好之、乐之,然钩深致远,多所未悉,为利之理,盖何足论。
诸僧并入法门,游道日广;
至于法师,弥不俟说。
欲见餐禀,良所未喻。
想得此意,不复多云。
统和南(《广弘明集》二十一)
又答云法师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重览来示,知犹欲令述义。
不辩为利,具如前言。
甘露之开,弥惭来说。
若止是略标义宗,无为不尔。
但愧以鱼目拟法师之夜光耳。
统和南(《广弘明集》二十一)
七契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奚斯逸士,肥遁弃荣。
莲峰于焉划迹,灌水是用庇形。
口不悦于五味,心不娱于八声。
巢父之称哲,笑苏门之为英。
鹄盖龙旂,初不关意
凤吹鼍鼓,终不屑情。
跨四海而擅美,迈三古而振名。
居山林而不返,终无虑而无营。
于是辩博君子,词若涌泉,言逾却秦之鲁,辩超稷下之田。
欲抑则大鹏垂翅,欲抗则尺鴳冲天
闻逸士之怀宝,乃拂衣而造焉。
驾两骖之如手,乘轻车之若流。
爰自畿甸,径造山周
傍瞻虹见,俯眺云浮。
鸣禽聒耳,零雾蔽眸。
唯一壑之为阻,无三径之可求。
于是披榛陟路,援萝践萼,虽跋涉而不休,睹逸士之所托。
其为居也,寂焉而靡所听,暝然而无所瞻。
三春蔓户,八桂攒檐;
荜门鸟宿,圭窦狐潜。
风来室摇,露下窗沾。
实人迹之罕至,逸士于此而独淹。
君子曰:盖闻智士不希狷介,仁者莫有迷邦。
传说终受殷爵,吕望遂启齐封。
余敬吐诚而毕虑,予能留志而见从乎?
逸士曰:鄙人固陋,自潜幽薮,必枉话言,敬聆金口
君子曰:若夫夹钟之节,春景依迟。
碧树初蕊,绿草含滋。
春台之乐,信矣熙熙
于是百金之士,万钟之家,招摇隆富,徵集豪华。
驾紫骝之马,乘青盖之车。
出自高宇,行无狭斜。
陶嘉月而结交游,藉芳辰而宴朋友。
宜春随肩,入长杨以携手。
金盘荐美藉之珍,玉杯沈缥清之酒。
义曰和神,事非爽口
于是娱乐未终,留光将夕,飞触引满,奋袖举白,投辖安坐,欢甚促席,以会雕虫之宾,加有清谈之客。
论同炙輠,藻若陵云。
戴凭不能高其说,相如不能擅其文。
无玄不析,无细不分。
榒简玉振,下笔兰芬。
乃亦六郡未拟,非直三蜀蔑闻。
虞泉气晚,朗月潜曜;
清卮未阑,宵景方照。
奇舞递作,名讴斯召。
约绰妍姿,婵嫣宜笑;
绮谷风吹,珠玑星耀。
齐竽扬参差之响,赵瑟奏铿锵之妙。
兹亦游因之至娱,子能偕此而为乐乎。
逸士曰:轻荡游观,非予所耽。
得性行乐,从好山南。
君子曰:辅性和神,实惟至味。
非直方今见重,乃亦自古攸贵。
不周之和,调肠补胃。
杂以龙肝、玃炙,豹舌、猩唇,刘氏之醢,范公之麟。
仓出云际,鲟来江岷;
蒲菹芬馥,古圣所珍。
其酒则苍梧九酝,中山千日,取譬湛露,拟之饴蜜,百味交驰,三雅闲出。
若其珍异,则修筵斯溢,千品万类,不可详悉。
西母灵桃,南楚萍实,东陵之瓜,北燕,湖畔之江阴张掖白柰恒阳黄梨河东洗犬,陇蜀蹲鸱,并怡神甘口,穷美极滋,加以伊公调和,易氏燔畔,传车渠之碗,置青玉之案,瑶俎既已丽奇,雕盘复为美玩。
子能与予而享之乎?
逸士曰:甘禘肠腐,五味口爽,伊人素蓄,无羡方丈。
君子曰:千里之驹,出自余吾伯乐所选,伏波所模。
通肩合相,平腹应图;
激电比速,蹑景竞驱,腾黄弗敢拟骏,赤兔莫与争途。
异态蹥蜷,奇姿猗倚,逸足骤反,游云移驶,形函游华,日不暇徙。
乃饰金羁之昭晰,加以玉鞍之辉焕,连乾丽靡,轻苏粲烂,逸气既为胜瞩,美饰重成壮观。
蹄蹶红尘,膺流绛汗,风起龙骧,灰声鸟散,自古迄今,人谁不玩。
逸士能就予而乘之乎?
逸士曰:游逸轻佻,策马争驱,粤今乐静,岂能感娱。
君子曰:光形饰体,莫过鲜衣。
冠骏𫘉之长缨,若曾云之零霏。
琅玕珩佩,言饰于背,飘风轻裾,是用曜躯。
方空之绶,弱纨之蕉,暑才炎而已却,风未至而先摇。
既唯照丽,兼以轻锵,似朝霞之发彩,若夕景之舒光。
至夫杪秋既谢,寒绪中人,则轻狐称美,丰貂表珍,斯乃赤也所以去鲁,孟尝所以出秦。
步光之妙,𣠠具之华,君子武备,所用御邪,标以珠玉,饰以莲花,其任则百冶精锐,利拟秋霜。
岂止在身为美,服袭称臧,固乃龙跃于襄水,见气于南昌
幽通神化,其妙难详。
将与逸士服之以相徉。
逸士曰:紾絺避暑,缊袍御冬,鲜丽绮靡,未之或从。
君子曰:实有乔桐,抽叶青葱
结根善地,拟干华嵩。
栖凤曾山之侧,藏龙平陵之东。
拂暧曃之高云,鼓梢杀之雄风。
苕亭万仞,实造天中。
乃使匠石运斤,班输琢锤,制起玄修,形逾缘绮,与金石而铿锵,共丝竹而曼靡
托北方之佳人,命高楼之杞氏,闲以巴、陇才僮,邯郸妙妓,骋兽为之辍驰,飞禽为之不徙。
加以荆和之饰照耀,柘丝之弦激扬,三声吐韵,四结流唱,辞高薰奏,响溢芝房,来嶰谷,律写归昌,再鼓而玄鹤集,九成而仪凤翔,初音鲁踊,馀妙绕梁。
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
中山青曲,若折而,扬美目以流眄,启玉齿而安歌。
歌曰:阳阿奏兮激楚流,望洛水兮有好仇,纵轻棹兮泛龙舟。
将与逸士,陟彼华堂,憩诸闳馆。
玉宇明华,文阶灿烂;
璇题昭晰,珠帘彪焕
身托玳瑁之筵,目寓琼华之玩。
止以悦诸和性之乐,岂非绮丽之观哉!
逸士曰:居兹四郭,宁辨五音,靡曼不极,君子弗钦。
虽闻赡辞之锐,无会野人之心。
君子曰:白藏肃杀,天高野清,玉树始落,金蕊初荣,幕燕北反,沙雁南征,实秋收之美节,将校猎以娱情。
使枥无伏马,巷靡遗行,执戈于芊眠之野,弯弧于旷浪之阴。
养由轻盼,则林摧鸷兽;
蒲且效技,则虚下翔禽。
腾猿蹶其足,虓虎不择音。
掩兔、辚鹿,既蔑古之鸟有;
填坑满谷。
亦《耳少》昔之上林。
至于轻缴才飞,则连鸿解羽
微纤始放,则并鳞失波。
岂论玄泉之则,宁愿将遨之歌。
弭节言旋,禽不可算;
周施眺览,足为京观
子虽山栖,其从此玩。
逸士曰:解网垂仁,殷王美则;
闻声不食,孔圣淑音。
害蠢类而为乐,岂君子之用心。
君子曰:盖闻地美养禾,君人爱士;
泽被无垠,光照郊鄙
蒲轮必邹鲁之儒宗,纡青必洛阳才子
大汉愧得人之盛,有周惭以宁之美。
万国若翕从,四海同使指。
刑措弗用,囹圄斯虚。
既讲《礼》于《大学》,亦论《诗》于石渠
戈有载戢,史无绝书。
铜律应度,玉烛调和。
黄发击壤,青衿兴歌。
元帅奇士,庠序鸿生,求礼仪之汲汲,行仁义之明明。
隆采椽之义,却毒瑁之荣。
当朝有仁义之睦,边境无烟尘之惊。
信如四气,明并三光。
厨巧萐挺茂,阶蓂比芳。
瑞鹿摛素,祥熊耀黄;
灵禽乐囿,仪凤栖掌,太平之瑞宝鼎,乐协之应玉羊
丹鸟表色,玉露呈瀼;
野丝垂木,嘉苗贯桑。
固以德苞子、姒,道迈虞、唐,六合宁泰,四宇咸康
不烦一戟,东瓯膜拜;
讵劳一卒,西域献琛。
鹿蠡稽颡以悛恶,楼兰面缚而革音。
吾皆去鼻饮之穴,弃鸟举之深。
固以泽流无外,恩被遐方;
福比嵩岱,道则穹苍。
岂有闻若斯之化,而藏其皮冠哉!
逸士曰:鄙人寡识,守节山隅,不闻智士之教,将自潜以糜躯。
伏道而从命,愿开志以涤虑(《文苑英华》三百五十一)
陶渊明集序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夫自闑自媒者,士女之丑行;
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
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
其故何也?
含德之至,莫逾于道;
亲己之切,无重于身。
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
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寓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
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
齐讴、赵女之娱,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既乐矣,忧亦随之。
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
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
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
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
之生谷,难无人而自芳。
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
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
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
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
至于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
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
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
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
饕餮之徒。
其流甚众。
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
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
轻之苦脱履,视之若鸿毛。
而况于他人乎?
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
或怀厘而谒帝,或被褐而负薪。
鼓枻清潭,弃机汉曲
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横素波而傍流,千青云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素爱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
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
惜哉!
亡是可也。
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
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
不必傍游泰华,远求柱史
此亦有助于风教也(宋本《陶渊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