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劝封禅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等言。臣闻乾元惟大。
播四序而无言。坤仪盖厚。
宁万象而复一。至于号均三大。
体覆载以曲成。圣表千龄。
顺刚柔以藏用。是以可久可大。
永固皇王之绪。贞观贞明。
独照陶钧之上。故可登封泰岳
类帝以尊天。降禅肃然。
禋宗以厚地。伏惟陛下膺图绍箓。
仪天纂镜。受昭华而光宝位。
正玑衡而握金符。销伏鳌而缀上苍。
剪应龙而清下渎。于是灵台偃伯。
畅毂埋轮。刑政肃清。
削秋荼之繁芜。雅颂先烈。
激圆海之漪澜。就月幽覃。
则烛龙开景。薰风远畅。
则蟠木增华。没羽浮金之章。
昭载笔于仙室。韦鞲卉衽之首。
袭长缨于兰锜。九畴式序。
七德攸宣。发神化之丹青。
敷礼义之粉泽。既而睿德潜通。
至诚冥召。祯图载启。
神物发挥。双觡呈班。
驯扰于君囿。九芝献彩。
烛耀于帝池。太史标祥。
镜流千里。卿云表贶。
凝华五色。江茅鄗
岁时鳞萃。东鲽西鹣。
日月波属。鸿符巨庆。
畴可详言。诚乃岱郊伫遂。
云坰望跸。臣某等诚惶诚恐死罪死罪。
永言遐载。缅镜前徽。
王迹之所葳蕤。帝图之所凝远。
龙官结绳之后。鸟纪垂衣之君。
治定功成。俱备升中之礼。
尘清海晏。咸申谒款之诚。
异世同符。千载一揆。
谅以增高益厚。式酬灵眷。
陛下德光宙始。文焕震初。
席萝而因万物。典襄而济下元
镕范生灵。张四维于地络。
缔构函夏。建八柱于神枢。
宏规绝迹。功无与二。
驾三五而遥集。超八九而腾骧。
加以璇历启徵。躔南至于朔旦。
金鼓问罪。削左衽于交河
固可恭柴燎之展采。穆灵坛之禋敬。
焉得徇小节于冲挹。忘至公之鸿典。
绝三神之欢。拒万方之志。
虽复翘心天路。未留三舍之感。
延伫帝阁。逾邈九霄之望。
伏惟陛下纡瑶池之渺辔。屈姑射之凝神。
酌令典于中樽。遵时迈于嬴里。
采公卿之嘉议。览搢绅之谠辞。
逸记重甄。颓章再纽。
诏雨师以先路。命风伯以清尘。
六飞案轨。九族齐列。
荣光承幰。非烟翼衡。
辑瑞而嘉肆觐。瘗玉而恭储祉。
方使日观增华。仙阁改饰。
神光霄映。若流照于舂陵
云色昼开。似凝晖于丰谷。
咸池于翠。万岁叶其殷荐。
席稿秸于紫坛。八神歆其明祀。
笼千古之伟观。孕七百之丕业。
臣等命与时偕。濯景昌运。
优游渠阁之内。怊怅南风之弦。
栖息蓬山之阿。弋钓先皇之道。
至于朝猷国纪。颇践奥隅。
陛下推而不居。窃所未喻。
郁云梁之典。缺怀庭之仪。
沮神主之欲。漏贪天之议。
伏愿杲其日出。照其倾阳之心。
油然作云。降其离毕之泽。
庶使飞英腾茂。秘玉检而遐传
手舞足蹈。扈翠华于乔岳。
为朝臣贺凉州瑞石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元嘉等言。
臣闻太阳含字。
天之命也。
德水呈文。
地之符也。
是知光膺宝箓。
非幽赞无以享鸿名。
对越两仪。
非神物何以昌丕绪。
故有元龟负卦。
繇表轩功。
朱鸟衔书。
兆彰姬箓。
非圣人之抚运。
孰能与于此乎。
伏惟皇帝陛下庆韫上元
与天皇而合德。
祥凝太始。
体耀魄以齐明。
作周锡允。
王业本于冰翼。
生商降祉。
宝祚基于玉筐。
然后枢电效神。
皇虹授彩。
彤云澹景。
标映龙颜。
瑞火流光。
呈发鸟迹。
由是凝图作极。
握纪中天。
化洽九垓。
恩绵八表。
功成戢武。
散騑服于桃园
业定宏文。
覃正朔于昌海。
辑五玉而彰礼备。
陈万舞而表乐成
至德至仁。
垂拱岩廊之上。
乃圣乃神。
远算庙堂之下。
文王而授立。
招天奖于梦龄。
象汉帝以登贤。
选仁明于副贰。
国重曜而临照。
家万宇而永贞
是以淹岁亢阳。
离耀升而元泽降。
春畴罕阙。
震方建而年稼登。
受册之辰。
随轻轮而翊佳气。
夏弦之月。
接飞盖而吐芝英。
郡国陈孝德之符。
烟浮雾集。
县道奏明灵之贶。
电击雷奔。
岂与夫日至月书。
可同年而语矣。
伏见凉州都督李袭誉表奏。
昌松瑞石
合百一十字。
文曰。
高皇海出多子李久王八千年太平天子李世民王千年太子李治书燕山人乐大国主尚注谔奖文仁迈千古大王五王六王七王十王凤尾才子七佛八菩萨及上果佛田天子文武贞观大圣延四方上下万忠孝为善
其文不次者。
略而不载。
敕遣礼部郎中逞驰驿检覆。
并同所奏。
皆素文玉洁。
若琼树之华滋。
元质碧鲜。
拟翠微之远色。
虽复霞熛冠岳。
晖镂采于介邱。
海镜浮山
昭列名于稽。
方兹秀丽。
曾何足云。
臣等历选皇猷。
河图东序
详观帝箓。
册府西昆
娲燧以前。
不可得而知矣。
羲农以降。
考载籍而言焉。
若乃马遰尧坛。
凤衔虞册。
驎游吐字。
颇涉刘邦
叶蠹为文。
才称病巳。
元石降徵于典午
赤伏锡命于炎精。
皆髣髴如神。
徵文见意。
或傍通以取證。
或索隐以求端。
犹且动色当年。
光华曩志。
矧兹天册。
显发灵瑞。
颂圣德之钦明。
通史笔之扬尧典。
述国祚之悠永。
倍龟策之年。
追美先朝。
衍轩邱之德姓。
式昭储后。
钧台之有光。
岂非天鉴孔明。
圣犹大者祥弥著。
灵心至察。
德加厚者祚逾长。
是用越契超绳。
光前振古。
绩无与二。
庆溢登千。
臣等自省微生。
幸沾鸿造
重光之煦育。
睹三才之宅心。
雀跃无以表其诚。
凫趋不足胜其喜。
臣无任悦豫之至。
于侍中请赴山陵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
伏以涂宫方撤。
祖载有期。
蹐厚地而靡容。
跼高穹而标绝。
臣昔逢开运。
委质藩朝。
荏苒迄兹。
年将一纪。
位非德渐。
荣以恩滋。
顾视涯分。
何阶致此。
而今谷林启隧。
宸卫将移。
衽席遗簪。
缠哀罔极。
方愿整素翿而攀慕。
奉剑舄而崩号。
送往以穷。
事居方永。
时希宸鉴。
曲遂荒襟。
伏纸失图。
罔知攸措。
太仆卿刘基请致仕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臣轻生多幸。
早逢昌运。缔构之初。
得效驽蹇。诚款虽竭。
功绩靡伸。沐浴恩光。
谬叨荣级。历居近要。
出纳隆显。顾循庸菲。
踰溢涯分。思展尘露。
以酬洪造。镂骨铭肌。
无忘夙夜。但犬马之齿。
甲子巳多。风雨之疾。
惛眊日甚。虽年非致仕。
而力不当官。簿领沈迷。
端绪纰缪。久尸厚禄。
腼惧在躬。内省愆尤。
外惭物议。乞解见职。
退就衡门。朽质馀生。
获从药疗。冀蒙渥泽。
未归泉壤。难预朝请
瞻望阙庭。葵藿微心。
方希临照。不任悃款之至。
伏愿天慈。特垂矜许。
轻尘听览。愈增震越。
为卢岐州请致仕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
窃以日月迅驱。
留侯过隙
易晏。
赵孟之愒阴。
是以杖国之仪。
曩籍之通训。
夜行之诫。
先达之明范
三河素品
一艺罕称。
敛衽衡泌之间。
优游农仕之际。
特以云雷肇构。
龙德在田。
遂得混吹齐庭。
薄游梁苑
昧昔贤之先觉。
庆生涯之嘉会
属大横固祉。
奖泽荐臻。
同菅蒯之靡遗。
喻衽席而无改。
叨窃非据。
绵历岁时。
智能之效。
寂寥何纪。
伐檀以兹兴刺。
濡翼由是致讥。
况乎时迫耄期。
识用衰耗。
仲宣体弱。
遽与年并。
修龄疾甚。
亦随衰及。
范緌在饰。
深惊蒲柳之秋。
葆鬓承冠。
逾惭仁寿之镜。
空贻谤毁。
坐紊官曹。
虚受之来。
履薄未均危惧。
知止之分。
馀生实所庶几。
披沥丹愚。
谅非矫饰。
伏愿大明委照。
曲遂今请。
退影闲扉。
待终初服。
倘弊帷未掩。
岱宗少驻。
击壤歌其自逸。
高枕欢其有馀。
望瑶池之还驾。
候仙闾之归躅。
臣筮仕圣朝。
位非才授。
曾微涓滴。
少答鸿私。
敢请骸骨。
心颜腼怍
微臣限兹外任。
不获拜奉阙庭。
犬马之恋。
徘徊何巳。
殿中监赵元楷请致仕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臣闻高年致政。
前徽之彝准。仲秋授杖。
绵载之通规。正以制逮乎桑榆。
愒阴于钟漏。臣顾惟菲陋。
轮辕无所。瞻言宾实
高谢等夷。筮仕之初。
不期通显。干禄所望。
抑在代耕。初以生涯多幸。
属奉昌数。仁被草木。
德洎昆蚑。奖饰曲流。
丰恩傍洽。言扬德举。
内视缺然。比彦参贤。
载离滋永。至于姬骏长驱。
奉元池之广晏。姒龙遥骛。
陪乐野之宣游。尘露罕称。
荣异空甚。扪躬腼怍。
罔历心颜。既而二膳在辰。
悬舆甫及。光华云旦。
圣造方深。蒲柳行秋。
朽材知止。胜西羌而侧勇。
东都而自牧。伏请褫带彤门。
归骸故里。挹清风于国让
追盛范于阳元。效钓璜渭滨
类飞星于河渚。是知疲骖解驭。
辞金根而不归。衽席帷幄。
去青蒲而方远。望轩屏而徘徊。
仰烟霄而鲠恋。无任感愧之至。
房州刺史请朝觐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臣一介薄才。
不周时务。命随事偶。
超窃宦途。历职文武。
荣兼内外。年馀三纪。
受恩两朝。循涯省分。
实优常品。自违丹陛。
寒暑亟移。限以大藩。
久绝朝觐。顷以年颓疹迫。
风眩日增。怀阙庭而载伫。
仰云霄而耸望。陛下昔居春禁。
臣预应朝集。披胆祈恩。
特蒙鉴许。寻奉明诏。
入卫钩陈。惠泽曲流。
其来自远。誓生沈族。
未识所酬。今以衰疾之年。
久违趋拜。望充计吏。
一奉宸闱。顷者希天听卑。
期照心灵。振荡冰谷非危干黩旒纩。
伏知待罪。谨言。
为李秘书上祖集表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臣某言。
臣闻汉朝中叶。
陈农求访于图书。
魏历初基。
袁涣请收于篇籍。
遂使容台增饰。
册府载辉。
道照于前古。
风流被于末裔。
伏惟陛下睿德纬天。
神功光表。
截海班朔。
益地延图。
垂衣视典。
探群玉之幽赜。
虚巳缘情。
动兼金之歌咏。
由是芸香秘室。
青具陈。
璧水上庠
漆书咸集。
臣大父隋荆州刺史元操
筮仕登朝。
官成三代。
学综书部。
思洽词源。
虽岁序寂寥。
微尘无弭。
河东薛道衡。
人推才杰。
范阳卢思道
时号文宗。
并叶契相忘。
齐声比价。
竞炫梁车之宝。
争摛邺骑之珍。
而二家文集。
久蒙宸
独于臣门。
未污天烛。
贻厥之训。
在臣宜守。
献书之典。
有国通规。
今缮写巳讫。
合若干卷。
谨诣阙奉进。
对求贤策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问。
棘津登辅。
不因阶于尺木。
莘郊作相。
岂凭资于累迁。
盖道有攸存。
时无可废。
爰暨浇讹。
必修班序。
先容乃器。
因地拔萃。
共相沿袭。
遂成标准。
今圣上务切悬旌。
心摇启繇。
虽衣冠华裔。
乔迁于周列。
而衡泌幽人。
罕遥集于魏鼎。
岂英灵不孕于山泽。
将物理自系于古今。
无蔽尔辞。
切陈其致。
对。
凤德方亨。
必资英辅。
龙光未聘。
实俟明君
既藏器以须时。
亦虚襟而待物。
莫不理符灵应。
道叶冥通。
霜降而钟鸣。
同云蒸而础润。
秘策赴之如投水。
神心应之若转规。
用能感会一时。
抑扬千古。
是以沈鳞暂跃。
遂游泳于天汉。
坠羽才迁。
乃腾骧于日陆。
宏心体之妙旨。
播舟水之嘉谟。
义列丹青。
德融金璧。
迨乎时钟季叔。
化渐浇讹。
拔萃之惠罕流。
因地之阶愈笃。
使西都金子。
奕叶称荣。
东国袁生
八公为贵。
廷尉之明穷识理。
十载无知。
黄门之妙极摛文。
八迁宁进。
徒使干星秀气。
永翳穷尘。
照庑奇光。
长湮幽石。
自可循风市马。
袭轨画龙。
三反不亏。
七年无废。
戋戋束帛。
指丘园而毕陈。
翘翘车乘。
望林泉而载辖。
则材摽海若。
雾集丹墀。
德表星精。
云飞紫阙。
岂直高尚之士。
遥集于台司
衡泌之俦。
乔迁于鼎识。
谨对。
对用刑宽猛策 初唐 · 上官仪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五
问。
狱市之寄。
自昔为难。
宽猛之宜。
当今不易。
缓则物情恣其诈。
急则奸人无所容。
曹相国所以殷勤。
路廷尉于焉太息。
韦弦折衷。
历代未闻。
轻重浅深。
伫承嘉议。
对。
攘袂九流。
披怀万古。
览七书之奥义。
觌金之遗文。
睹皇王临御之迹。
详政术枢机之旨。
莫不则乾纲而张礼乐。
法霆震而置威刑。
纵使轩去鼎湖
非无鹿之戮。
舜辞雷泽
遂有崇山之诛。
自皋繇不嗣。
忿生长往。
甫侯设法。
徒有说于轻重。
子产铸书。
竟无救于衰败。
是知风淳俗厚。
草艾而可惩。
主僻时昏。
黥凿而犹犯。
我君出震继天。
承国宰化。
孕十尧而遐举。
吞九舜而上征。
犹以为周书三典。
既疏远而难从。
汉律九章。
巳偏杂而无准。
方当采韦弦于往古。
施折衷于当今。
若能诏彼刑章。
定金科之取舍。
徵其张赵。
平丹书之去留。
必使楚国受金。
不为庄生所责。
长陵盗土。
必用张子之言。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