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谢春衣表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臣某言。
中使某至。
伏奉敕书手诏。
兼赐臣及大将军等春衣一副。
金缕牙尺一条。
奉天书。
光生万里。
即受殊赐。
喜溢三军。
臣某中谢
臣素以庸虚。
特承圣奖。
寄深分阃。
恩重邱山。
祗奉朝章。
布宣皇泽。
藩夷即叙。
悬道廓清。
将士无战伐之劳。
四时沾衣服之赐。
况荣颁尺度。
礼叶典经。
敢怀寸进之心。
空积违颜之恋。
臣无任云云。
谢赐衣甲及药物等表800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臣某言。
中使某至。
伏奉敕书手诏。
兼赐臣衣甲器械刀斧银器及药物等。
并赐臣下军将者。
赐因寄重。
报觉身轻。
蹈舞若惊。
载欣载跃。
中谢
臣力惭致果。
迹忝理戎。
六月之师。
申国讨。
九天之诏。
先布皇慈。
将以忠勤。
恤其暴露。
侧身拜命。
睹物知恩。
念臣或抱羸疴。
是加药物。
矜臣必摧凶丑。
载锡戎装。
弓倍六钧。
刀逾百鍊。
衣分元甲。
战则保全。
器有白金。
食唯豪贵。
宠连诸将。
荣冠一时。
汉主赐人。
空闻宝剑。
宋朝颁药。
但理金疮。
岂如兼备五兵。
尽蠲万病。
荣兹陋质。
感戴奚殚。
无任感恩捐躯之至。
谢赐冬衣表832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臣某言。某月日。
中使至。伏奉敕书手诏等。
捧戴拜赐。荣感兢惕。
军城欢抃。海曲光辉。
臣某中谢。伏惟尊号皇帝陛下至仁育物。
元德统乾。恩被生灵。
惠周遐迩。臣猥蒙寄任。
谬领方隅。寒暑骤移。
庶绩罔纪。王人忽降。
慈旨曲临。涉遐远之道途。
敷殊常之渥泽。诏书既启。
仰观垂露之华。珍服俯临。
实惧维鹈之刺。庆同戎府。
荣及闺门。况节戒元冬。
恋深丹阙。授衣感自天之锡。
尽力坚粉骨之诚。属垂溥天。
和布代化。万方昭泰。
四海无虞。空知报效之劳。
愿同犬马。未展涓埃之绩。
何答邱山。寝兴靡遑。
惭惧交集。无任受恩悃恳之至。
谢敕书赐腊日口脂等表794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臣某言。去年十二月
中使至。奉宣敕书手诏。
兼赐臣口脂红雪各一合。十年历日一通。
捧缄跪发。以喜以骇。
臣某中谢。臣闻平分四时。
尧有历象。聚蓄百药。
周之宪章。至若雪散耀红紫之名。
香膏蕴兰薰之气。合自金鼎。
贮以雕奁。是宜宠锡大臣。
荣加有德。用洒非常之泽。
式彰不次之恩。而臣远守岭隅。
贱同凡器。曾无薄技。
上答殊私。陛下惠与露行。
德如天覆。发于中禁。
及此下藩。谕以纶綍之言。
颁其启闭之节。脂膏一润。
觉面目之有光。药石载攻。
知肺腑之丢疾。誓当延年圣代。
戮力清朝。戴昊天而不胜。
魏阙而增恋。无任。
李仆射谢赐男绢等物并赠亡妻晋国夫人800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臣某言。
臣得进奏院状报。
三月二十五日
本道监军李辅光奉宣进止。
赐臣男公敏绢五十匹。
衣一副。
着盖碗一并合。
发遣往东都办护丧事。
至二十六日
伏奉敕。
赐臣妻博陵郡夫人崔氏晋国夫人
钦承明命。
以悲以欢。
臣某中谢
臣某帝枝末属。
天壤微生。
幸偶升平。
叨居要剧。
生成之德。
无以奉于君亲。
封赏之荣。
岂望及于妻子。
今者一门之内。
二日之中。
王泽浃于幽明。
天光蟠于高下。
受恩过厚。
忍愧逾深。
且剪叶为圭。
晋封所以称其大
织缣如雪。
班女由是咏其妍。
既耀溢于亲疏。
实感缠于存殁。
未知所答。
难以自陈。
空知想泉路以伤心。
仰天衢而稽首。
所守有限。
未获陈谢。
无任。
楼烦监杨大夫请朝觐表799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臣某言。臣闻君犹父也。
臣犹子也。子事父有冬温夏凊之礼。
臣事君有大聘小聘之义。臣虽庸鄙。
尝感斯言。况乃地离京师
千里而近。身去王室。
十年有馀。心既倾而阳光未回。
目巳极而云路犹阻。此臣所以形留神往。
泪尽血继者也。况监司之寄甚重。
马乘之务非细。或物有因袭。
革之而无妨。或事无典据。
为之而有利。咸非翰墨。
所可升闻。贮于中心。
期以上达。伏惟陛下回天地之鉴。
垂日月之明。俯借恩光。
暂令朝奏。傥得飞缨于赤墀之下。
委佩于彤庭之前。目见龙颜。
足履丹地。则犬马大幸。
与天无穷。无任悃款之至。
第二表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臣某言。臣自罢侍龙楼。
出班马政。星霜骤变。
十有三年。伏惟陛下光宅寰瀛。
惟新景命。奏箫韶之九变。
独臣未闻。舞干羽于两阶。
唯臣未见。累岁有违离之苦。
终朝怀恋慕之诚。是以屡献封章。
恳求朝觐。愚衷不达。
圣眷未回。边山之中。
踯躅愁结。比者臣虽庸鄙。
兼领岚州。职在治人。
固难离局。今既专知监务。
特有使名。伏枥多暇。
望云增切。且臣所部。
滨河近塞。兵家利病。
时事便宜。难于远陈。
愿一敷奏。而况道途非远。
仆御不多。次舍之费。
诚未扰于郡县。往来之期。
当不踰于旬月。伏望俯回天鉴。
曲遂臣心。使得称庆于中朝。
然后代劳于外厩。至愿斯毕。
死无所恨。无任恳迫恋结之至。
第三表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臣某言。臣闻心孤者触绪而悲。
意切者发言皆恳。揣情循理。
今古同尘。尝谓无之。
今乃信有。臣某中谢
臣虽顽鄙无取。亦尝侧闻长者之论。
上自古昔。迄至于今。
才能事业。百十于臣。
而不升名宦之级。不知禄廪之数者。
何可一二其纪。臣某无耿介之节。
开济之能。且有极愚至陋之累。
而微生际会。事陛下于藩邸之中。
周旋出处。虽无拥戴神圣之绩。
便蕃左右。曾有侍从言语之乐。
窃自欣贺。若升云天。
伏惟陛下握图御极。凝旒垂象。
惠均于动植。信及于细微。
擢臣于方岳之中。委臣以监牧之务。
仰凭殊造。俯竭愚衷。
封人粗安。国马稍息。
今者秩视宾客。位为大夫
耳烦丝竹之音响。口厌粱肉之滋味。
驰驱骏足。偃息华榱。
蒙陛下覆育之恩。巳为太过。
顾微臣止足之分。实所甚荣。
岂敢更冒宠光。别求奖用。
伏以狗马之齿。衰暮相迫。
蝼蚁之命。危残不常。
日往月来。惧贻败覆。
天长地久。不胜瞻恋。
每至木叶下。边马嘶。
切思指画君前。以毕平生之力。
常恐先霜露填沟壑。不见丹阙。
长恨黄泉。伏惟陛下仁爱恻隐。
及于万类。察臣之至愿。
表臣之赤心。使一入帝城
死无所恨。无任哀迫恳苦之至。
河南裴尹请拜埽表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臣某言。
臣闻天地之大。
曲成于品物。
臣子之心。
无隐于君父。
下情上达。
至化旁流。
伏惟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睿谋作圣。
孝理奉天
苍生之愿不违。
皇极之慈广运。
不以臣微劣无取。
累擢大官
位高尹京
职重居守
犬马陈力。
未酬明主之恩。
霜露感怀。
遽有私家之请。
臣某中谢
先臣坟墓。
俯在近郊。
顷岁以来。
阙伸拜埽。
每至寒节。
展臣情礼。
晨往暮还。
所职无阙。
又臣于坟茔立碑。
恐其向就。
建树之际。
获遂躬亲。
重泉承日月之光。
举家蒙雨露之泽。
不胜罔极之至。
为羽林李景略将军进射雁歌表794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伏惟皇帝陛下某月日临御某殿。
射飞雁一只。应弦而落。
欢动宫闱。武畅环卫
中谢。臣家世为将。
扬声朔野。弧矢之事。
少尝习焉。每张侯为鹄。
注镞而释。期于必中。
十不一二。今则禽飞于青冥之际。
箭发于倏忽之间。一声劈云。
双翼坠地。此皆神授审固。
灵扶端直。以成陛下神武之威也。
臣才质无取。蒙恩深厚。
脱剑免冑之馀。辄思撰射雁歌一章。
随此上献。诚不敢继抗坠。
列风雅。姑以抒下情。
宣上德。附于大武之末。
而登歌焉。无任欢抃怔营之至。
进异马驹表808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臣某言。
得当道征马使穆林状称。
忻州定襄县王进封村界。
五月十二日夜
孳化马群内异驹一匹。
白騧文马。
画图送到者。
臣谨差虞候辛峻专往考验。
并母取到太原府
而毛色变换与青騧色。
驼头跌额。
红鼻肉骏。
尾上茸毛。
额带星及旋。
肋骨左右各十八枝。
四蹄青。
两眼黑。
续得穆林状称。
当生之夜。
群马皆嘶。
灵质炳然。
休徵备矣。
中谢
臣闻马之精也。
自天而降。
马之功也。
行地无疆。
是以武藉其威。
文荣其德。
谨按马经云。
肋数十六者行千里。
伏惟陛下握负图之瑞。
总服皂之灵。
异物殊祥。
蔚然丛集。
臣观前件驹灵表挺特。
雄姿逸异。
颈昂昂而凤顾。
尾宛宛以虬蟠。
信坤元之利贞。
诚太乙之元贶。
自将到府。
便丽于宫。
每饮以清池。
牧于芳草。
则弥日翘立。
驱之不前。
及长风时来。
微雨新霁。
辄骧首奔骋。
追之莫及。
臣某恒亲省视。
专遣柔驯。
倘骏骨峰生。
奇毛日就。
获登华厩。
既备属车。
远齐飞兔之名。
上奉应龙之驭。
天下大庆。
微臣至愿。
见今养饲。
至秋中。
即专进献。
伏惟陛下兼爱好奇。
想其风彩。
今谨图画随表上进。
伏乞圣恩宣付史馆
俾此丕烈。
垂于无穷。
臣无任战越之至。
请罢榷茶使835年12月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伏以江淮閒数年已来。
水旱疾疫。
凋伤颇甚。
愁叹未平。
今夏
稍较丰稔。
方须惠恤。
各使安存。
昨者忽奏榷茶。
实为蠹政。
盖是王涯破灭将至。
怨怒合归。
岂有令百姓移茶树就官场中栽植。
茶叶于官场中造作。
有同儿戏。
不近人情。
方在恩权。
孰敢沮议。
朝班相顾而失色。
道路仄目而吞声。
今宗社降灵。
奸凶尽戮。
圣明垂祐。
黎庶合安。
微臣伏蒙天恩。
领使务。
官衔之内。
犹带此名。
俯仰若惊。
夙宵知愧。
伏乞特回圣听。
下鉴愚诚。
速委宰臣除此使额。
缘军国之用或阙。
山泽之利有遗。
许臣条疏。
续具闻奏。
采造将及。
妨废为虞。
前月二十一日内殿奏对之次。
郑覃与臣同陈论讫。
伏望圣慈。
早赐处分。
一依旧法。
不用新条
唯纳榷之时。
节级加价。
商人转卖。
必较稍贵。
即是钱出万国。
利归有司。
既无害茶商。
又不扰茶户。
上以彰陛下爱人之德。
下以竭微臣忧国之心。
远近传闻。
必当感悦。
遗疏837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汉中市
臣永惟际会。
受国深恩。
以祖以父。
皆蒙褒赠。
有弟有子。
并列班行。
全要领以从先人。
委体魄而事先帝。
此不自达。
诚为甚愚。
但以永去泉扃。
长辞云陛。
更陈尸谏。
犹进瞽言。
虽号叫而不能。
岂诚明之敢忘。
今陛下春秋鼎盛。
寰海镜清。
是修教化之初。
当复理平之始。
然自前年夏秋已来。
贬谴者至多。
诛戮者不少。
伏望普加鸿造。
稍霁皇威。
殁者昭洗以云雷。
存者沾濡以雨露。
使五谷嘉熟。
兆人安康
纳臣将尽之苦言。
慰臣永蛰之幽魄。
李仆射谢子恩赐状798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右。臣得进奏院状报。
中和日伏蒙天恩。赐臣男公敏内宴。
并赐前件绫罗三十疋银碗一者。臣伏以桃花始开。
蓂荚初吐。陛下式崇佳节。
以庆仲春。舞八卦于广庭。
陈四诗于别殿。道光在镐。
义冠济汾。盖所以劳徕勋贤。
昭明慈惠。男公敏年方童幼。
智乏老成。何殊一芥之微。
忽宴九天之上。乳口而餐尝鼎食。
青衿而陪列朝班。越次之恩已深。
踰涯之赐仍及。色丝成疋。
烂盈其箱箧。白金为器。
皎映于杯盘。泽流而九族皆荣。
信至而万夫相庆。生子如父。
无功则同。知臣者君。
报德何日。徘徊官次。
喜惧交并。戎守有限。
不获陈谢。无任感恩结恋屏营之至。
第二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右。
臣得男公敏状。
今月十八日。
中使王希朝到院。
奉宣圣旨。
缘臣男患耳。
赐绢一百疋以充药直。
并遣医人刘江诊疗者。
臣自受国恩。
已更岁序。
其于功绩。
丝发未伸。
夙夜忧兢。
不知所处。
男公敏昨缘耳疾。
今赴上都
素乏义方。
未能典谒。
岂意陛下恻隐之德。
俯加于纤芥。
敦睦之慈。
旁流于枝叶。
殊恩猥及。
渥泽曲临。
特降医工
厚沾药直。
雏犊之疾。
料即痊除。
君亲之恩。
何可报效。
荣光烛于府舍。
喜气溢乎闺门。
恩深命轻。
继以感泣。
戎役有限。
未获躬诣阙庭陈谢。
不胜感戴。
第三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右。臣得进奏官赵履温状报。
中使文嵩到院。奉宣进旨。
赐臣男公敏冬至节料羊酒面等。伏以愚臣在边。
贱等蝼蚁。弱子兼疾。
微如尘埃。岂意陛下施惠必均。
推恩皆及。属登台以望之日。
降其出如纶之言。锡香醪而满壶。
颁肥羜以盈几。伏自惟念。
不胜所蒙。一门惊莫大之荣。
百众贺非常之庆。未知报效。
空积惭惶。日月高明。
照臣忠恳。所守有限。
未获躬诣阙庭陈谢。不胜感戴恋结之至。
第四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右。
臣得进奏院状报。
前月二十九日。
中使某至。
奉宣进旨。
赐臣男公敏岁料羊酒面等。
臣自领北藩。
于今五稔。
曾无明略。
以奉大猷。
孤直愚忠。
未足报陛下万分之一。
男公敏伏缘医疗。
勒赴京都
尚未平除。
爰逢岁节。
岂意翩蜎微物。
飞舞于东风。
靃靡轻生。
沾濡于春雨。
降少牢而颁赐。
中使以宣传。
面起玉尘。
酒含琼液。
鼷鼠饮河之腹。
闻以满盈。
老牛舐犊之心。
喜无终极。
深恩似海。
宏覆如天。
宁惟感激一门。
实亦光明九族。
何阶报答。
终日惭惶。
空将许国之身。
誓竭在边之力。
所守有限。
不获陈谢。
无任感恩抃跃之至。
第五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右。
臣得进奏院状报。
二月二十九日
中使某至。
奉宣进旨。
赐臣男公敏寒食节料羊酒面等。
至二十一日
中使某又宣赐麦粥饼餤者。
臣伏以天地之恩。
所加斯厚。
君臣之义。
有感则深。
臣自守近藩。
曾无薄效。
缘恩据义。
以月系年。
男公敏未识宪章。
获参班序。
每因令节。
又沐殊私。
颁首之羊。
委其全体。
擢芒之
散以轻尘。
粥既拟于琼膏。
餤有同于萍实。
出为宠锡。
皆申上帝之心。
食以充盈。
莫非小人之腹。
涓毫未展。
饕餮已频。
常怀覆餗之忧。
有忝分甘之施。
苟仁之逮下。
微物敢让于生成。
如泽或因臣。
琐质何堪于负荷。
官守有限。
不获陈谢。
无任感恩抃跃之至。
第六状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右。臣得进奏院状报。
今月九日。中使李朝诚到院。
奉宣进旨。赐前件节料面肉等。
次十日。中使徐智严奉宣圣旨。
又赐麦粥饼餤者。宠荣便繁。
锡赉稠謺。或陈于廊庑。
或贮在樽壶。酒可驾车。
面疑经市。而况屑杏实以为粥。
味甜于蜜。卷牢肉以成餤。
规大于拳。皆出御厨
无非仙馔。面墙之目。
未尝窥见。含糗之口。
忽此捧尝。恩逾涯分。
荣冠伦列。在微臣而过幸。
日益忧兢。念小子之何知。
无由答效。身轻施重。
负荷难胜。所守有限。
不获陈谢。无任抃跃之至。
为人作谢防秋回赐将士等物状808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右件将士。中使朱孝诚监领。
某月日平安到太原。其赏物并敕给付讫。
臣伏以受命以行。人臣之节斯著。
及期而代。君父之仁已深。
陛下爱育武夫。绥怀猛士。
采薇遣戍。既霈挟纩之恩。
出车劳旋。又有分缣之泽。
才识家而兢入。俄拜赐以嵩呼。
尽忘征役之劳。固感生成之德。
况臣叨居将帅。获沐恩波。
所守有限。不获陈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