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林甫左仆射右相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端揆之职。
官之师长。宰辅之位。
朕之股肱。有能兼领。
必在时杰。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集贤殿学士上柱国李林甫
国之懿属。有济时之明略。
自委三事。于兹九年。
大猷是经。庶绩惟叙。
使夫人登福寿。俗致和平。
垂拱而化。以瑧于道。
盖天之赞我。亦时乃之休。
况矜慎有恒。终始如一。
外无满盈之色。内秉谦卑之诚。
岁寒弥坚。夕惕弥厉。
袖德之义。又何与之。
宜兼三绶之荣。俾在百僚之首。
尚书左仆射右相。馀如故。
陆景融尚书右丞等制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
纪纲中省
赞贰六卿
称职惟难。
任贤斯在。
荥阳郡太守陆景融等。
夙昭时望。
见重人伦。
修德行为本源。
用文章为润饰。
清心雅道。
独运虚舟。
敏识英才。
高标利器。
著名滋久。
更事亦多。
天台缺官。
廷议佥属。
宜膺求旧之举。
俾叶往谐之命。
可依前件。
张绍贞尚书右丞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朝议大夫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持节剑南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采访处置使御史中丞上柱国张绍贞
中积温惠。外形严肃。
通才应物。妙理为心。
亟践方州。咸推课最。
爰施密命。且寄专征。
而纪纲一台。弥纶百事。
缺官斯久。选众尤难。
宜辍南辕。用升右辖
尚书右丞散官勋如故。
宋鼎尚书右丞郭虚已尚书户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纪纲一台。
爰资右辖。弥纶五教。
必择亚卿通议大夫尚书刑部侍郎借紫金鱼袋宋鼎
雅操贞规。为律人之器。
朝议大夫尚书工部侍郎上轻车都尉郭虚已。通才敏识。
有成务之能。并文行相资。
公忠自达。履周行而有裕。
历官而必闻。柯叶不移。
芳馨可久。宜允副于朝选。
俾递迁于省闼。可守尚书右丞
虚已可尚书户部侍郎散官各如故。
崔翘尚书右丞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司会之府。
尤重于纪纲。举能而官。
必慎于名器。大中大夫河南郡太守本道采访处置使上柱国崔翘
文儒缵业忠□□□□□□为徇公之节。历官滋久。
更事亦多。南省缺员。
中朝选旧。宜取才于揽辔更驰名于握管。
可守尚书右丞散官如故。
李林甫兵部尚书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缉熙九法。
董正六师。必在具瞻。
以宏兼领。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成纪县开国男李林甫
宗盟有庆。王国生才。
明德为章。懿文成范。
事君之节。贯忠贞于四时。
应物之诚。调惠和于一气。
爰立作相。以期于理。
不仁斯远。丕绩用彰。
而诘禁制军。安人和众
是为邦政。深期汝谐。
俾谋猷于七兵。仍启沃于三事。
兵部尚书。馀如故。
裴宽户部尚书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敬敷五教。
保息万人。缺官而择。
副相惟允。通议大夫检校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裴宽
器识高明。风规端肃。
謇谔之用。累鸷鸟而莫当。
操割之能。断犀革而何有。
亟登台阁。尝拥旌旄。
礼乐为从政之文。德刑是戢兵之武。
地卿所掌。实伫通才。
而天宪唯艰。尚资兼领。
宜曳尚书之履。仍纡大夫之印。
可守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散官勋赐如故。
裴敦复刑部尚书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六卿分职。
朝选犹难。三典佐王。
邦寄尤重。朝议大夫河南尹摄御史大夫持节江南东道宣抚招讨处置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裴敦复
深沈伟量。磊落宏才。
识无不通。俎豆兼于军旅。
行有馀力。文学资于政事。
顷者巡抚江徼。肃清奸宄。
大叔之谋。既能止盗。
穰苴之法。亦在安人
功实简心。赏宜超等。
委之刑柄。俾践白云之司。
锡以身章。更增金印之秩。
银青光禄大夫刑部尚书。勋赐如故。
陆景融吏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小宰之官。
久虚其位。至公之用。
唯才是举。守尚书左丞陆景融
圭璋成器。礼乐为文。
刚亦不吐。柔而能立。
恬淡之性。足以抑退浮华。
徽明之识。足以激扬淹滞。
类能而使。佥议允属。
俾澄清于九流。期风俗之一变。
可守吏部侍郎散官勋如故。
李彭年吏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
综彼天秩。
亚于邦家。
易人之举。
选众尤难。
尚书兵部侍郎李彭年
人望时秀。
雅才清识。
德以全诚。
文而致用。
操必割之器。
遇时事无前。
持不转之心。
在公庭难夺。
必能敷求名实。
底慎铨衡
宜辍七兵之务。
俾修九流之法。
可守尚书吏部侍郎
韦陟吏部侍郎达奚珣中散大夫礼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冢卿宗伯
均国和人。乃立其贰。
非才莫可。正议大夫尚书礼部侍郎权知吏部侍郎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韦陟
明断一坚。纯钢百鍊。
中书舍人权知礼部侍郎上骑都尉达奚珣。忠公淑慎。
白圭三复。各推邦直。
皆擅词雄。峻节弥高。
清标不杂。顷膺时事之委。
深得选贤之称。如有所试。
已副于佥谐。必也正名。
宜光于并拜。吏部侍郎
珣可中散大夫礼部侍郎。勋封各如故。
张均兵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六官之任。
夏卿尤重。贰职之选。
时望惟属。正议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燕国公赐紫金鱼袋张均
才略经通。文词济美。
修身自达。擅鸿陆之羽仪。
莅事无难。有龙泉之断割。
累拜省闼。弥彰器用。
芳兰可久。垂棘重归。
宜允副于佥择。俾增修于旧政。
可行尚书兵部侍郎散官勋封如故。
李彭年兵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朝议大夫太仆少卿上柱国赵郡开国公李彭年
清和禀识。博雅为文。
坚贞怀匪石之心。果断有刜钟之利。
夏卿之亚。岁调方殷。
缺官而择。至公斯在。
宜副才难之选。将观试可之能。
可权判兵部侍郎事。散官如故。
韦济户部侍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朝散大夫京兆少尹奉明县开国男韦济
衣冠吉士。文雅清才。
蕴忠信于身谋。传孝友于门德。
明而克允。遇理必通。
刚则近仁。临事能断。
自升华省。迨佐神州。
皆有令名。咸归雅望。
地官之亚。朝选尤难。
我其试哉。无替厥命。
可试尚书户部侍郎散官封如故。
韩滉户部侍郎判度支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门下。周有地官小司徒
佐敷五教。魏置度支尚书
以济军国之用。政有馀地
然可兼之。正议大夫尚书右丞韩滉
惟先臣左右列祖。格于皇天。
济美之盛。中朝所重。
好学师古。洁其清纯。
文不流放。言无枝叶。
素练成式。用推至公。
所更之任。事可垂远。
久司台辖。尝亦官人。
奸吏无窜其情。偫才各序其位。
今户版不实。地征未均。
每岁经费。以之匮竭。
乃者命使以总领。且非典故。
择郎以专掌。又虑权轻。
归于有司。期在折衷。
杜元凯之处斯职。内以利人。
外以救边。法可施行者五十馀条。
以资当时之急。委注烦重。
宜熟计之。可行尚书户部侍郎判度支
散官如故。主者施行。
李炜兵部郎中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
朝议大夫兵部员外郎李炜等。
清才雅器。
人望时英。
咸以令名。
光于俊选。
自膺推择。
久效弥纶。
宜甄满岁之勤。
俾进为郎之秩。
可依前件。
授李知止等司封员外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至公之用。
本无偏党。惟善斯擢。
岂隔亲疏。四从叔前京兆府奉天县上柱国知止等。
咸有人才。见推公族。
秉惟清之操。兼致远之资。
朕每精念同盟。不勤于德。
当悬右职。以观其徒。
先委宗卿。精为内举。
量能考行。历载踰时。
名数则多。升闻盖寡。
倘膺是选。谅在得人。
固可擢以清要。迁于台阁
将观志于七子。冀齐名于八人。
宜各悉心。伫闻成绩。
可依前件。书不云乎。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盖由内而理外。必自近而及远。
凡我懿戚。可不慎欤。
违道慢常。义无私于王法。
谨身励节。恩岂薄于他人。
期于率先。励我风俗。
深宜自勉。以副明言。
李岫司勋员外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朝议郎京兆府司录参军上柱国李岫
训禀诗礼。才称英妙。
既博艺而能文。亦谨身而励节。
疆场决胜。是赖于台臣
爵服懋功。宜及于允子。
虽让为德主。父则固辞。
而赏以恩延。国有恒典。
俾增章绂之宠。仍在神仙之地。
朝散大夫尚书司勋员外郎。勋如故。
张博户部员外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朝议郎河南府司录参军张博济。
心和识远。艺词优。
清白承于教忠。通明达于从政
顷在河洛。备闻纪纲。
郎官选俊。雅望攸归。
时宰避亲。良才久滞。
宜膺特命。俾践剧曹。
尚书户部员外郎散官如故。
章仇兼琼主客员外郎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
敕。殿中侍御史章仇兼琼
雅有坚操。尝怀远图。
义不辞劳。忠能尽节。
顷逾沙碛。能正纠绳。
兴国利于悬车。振朝威于绝漠。
甄其绩用。宜迁礼阁之荣。
寄以澄清。仍受宪臣之任。
尚书主客员外郎。馀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