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句) 唐 · 张谓
押支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梧桐三寸叶,杨柳一寻枝(《岁华纪丽》一《春》)。
句 唐 · 张谓
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
按:(见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高似孙《纬略》卷一)。
进宝应长宁乐表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臣某言。臣闻理定制礼。功成作乐。古先哲王不易之典。伏惟宝应元圣文武皇帝陛下缵尧立极。继武承天。神授五兵。圣包七德。顷岁自王邸登将坛。祗奉庙谋。龚行天罚。卷舒龙豹。指麾而复洽阴阳。诛剪鲸鲵。顾盼而并收河朔。九鼎还重。三光益明。赵魏小康。周秦大定。伏见所部寄住客前梨园供奉官梁州充义府果毅刘日进新造宝应等凡十八曲。其调合雅。其声用宫。以歌尽言。以舞尽意。夫雅者三代之乐。贵之则郑卫不行。宫者五音之名。用之则角徵咸叙。兴亡理乱。实系于兹。昔王令言听安公子失宫声。知隋氏祸败非久。今臣见宝应乐用宫调。知皇家运祚无疆。故制造其词。发挥成曲。庶登乐府。上达天朝。谨附前梨园供奉官某进表以闻。
为封大夫谢敕赐衣及绫䌽表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臣某言。中使某至。奉宣敕旨。赐臣衣若干事。目睹丝纶。手披箧笥。新衣二称。虹蜺閒出。䌽绫五色。鸾凤互飞。臣受钺西门。建旟北府。地僻万里。天违九重。岂忆仁出于圣心。赐出于御府。白日亭午。忽蒙庆云之惠。清秋届节。偏承玉露之恩。负邱山而忘疲。瞻阙庭而莫见。臣无任。
进娑罗树枝状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右。臣所管四镇境天竺山压枝园枝国。有拔汗那最为密近。乃有娑罗树。时称奇绝。不比凡草。不栖恶禽。耸干无惭于松柏。成阴不愧于桃李。但以生非得地。誉终因人。荣枯长在于异方。委叶不闻于中土。陛下高视三代。横制四夷。威信浃于君长。仁惠沾于草木。前件树枝。臣去载已进讫。臣伏以凡遵播殖。贵以滋多。今属阳和之时。愿助生成之德。近差官于拔汗那计会。又采前件树枝二百茎。并堪进奉。如得托根长乐。擢㯋建章。布叶垂柯。邻月中之丹桂。连枝接影。对天上之白榆。于物无遗。在人知感。谨差军将李滔押领赴京。
进白鹰状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右。臣管内大小鹰婆罗山。采得前件鹰。择并堪进奉。特禀异气。挺生殊姿。头圆顶平。臆阔胫短。眼目时转。志凌云霄。花毛始齐。色静霜雪。既拔奇而赏异。实超等而殊伦。但四镇川原。千里砂碛。草木既少。禽兽亦稀。砺其爪距。调其羽翮。徒有愿于击搏。竟无阶于效用。今寒风凛冽。杀气严凝。万乘时巡。六龙冬狩。出樊笼之地。登校猎之场。必能随人指踪。驱御苑之狐兔。顺时行令。逐禁林之鸟雀。物性有适。天心所知。
宋武受命坛记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昔在王癸不道。帝辛失德。天命将改。人心已去。圣哲拯之。历数归焉。商汤所以革夏。周武所以伐殷也。至于太甲初放。成王未长。国步犹梗。时屯尚虞。忠贤处之。名节存焉。伊尹所以反正。周公所以复嗣也。元兴之际。义熙之閒。晋主中庸。幸无桀纣之罪。刘公大略。遂有伊周之勋。当其驱驾英雄。芟夷僭伪。南摧劲楚。北破强燕。电扫秦雍。风清巴蜀。三方为我有。四海为已任。诚能秉汾阳之志。息汉阴之机。牵率何刘。同为翊戴。指撝徐傅。共致雍熙。则元皇建业之都。至今享殷周之祚。刘后豫章之地。至今为齐鲁之国。而近希曹马。远弃桓文。祸徒及于两朝。福未盈于三载。八叶传其世嗣。六君不以寿终。汉氏宽仁。允绪成大族。刘公残暴。子孙无遗种。天之报施。其明徵乎。则知握元符。升大宝。礼义得之者难绝。智力得之者易亡。使成如宋齐。无足称者。况败如莽卓。岂胜道哉。后之人运属陵夷。业崇经济。周爰故地。殷鉴在兹。唐永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建。
有夏大夫关公碑阴文 唐 · 张谓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禹叙九功。诞受天命。桀丧一德。悖于人心。为虺为蛇。如豺如虎。既毒螫焉。又吞噬焉。重之以昆吾。因之以妺喜。匹夫丑夏。多士怀殷。万方嚣然。九州危矣。公夏后之诤臣也。以谓为臣之礼。不择其利。食君之禄。不避其害。亦知直言之贾祸。国蹙时危。欲其行之速也。亦知讽谏之徼福。里迂车远。恐其效之迟也。由是犯帝座。排天门。谋成深心。药进苦口。石可转也。不可夺其坚贞。身可杀也。不可掩其忠义。夫生死者。必然之常数。忠义者。不易之大节。位卑则迹远。禄厚则恩深。恩深则义重于生。全义可也。迹远则生重于义。全生可也。夫子世卿之族。舍生即义。贤哉。且伊尹之遇殷汤也。贤与圣合之。贤圣之閒。相去甚近。此其所以行道也。夫子之逢夏桀也。贤与愚合之。贤愚之閒。相去甚远。此其所以丧身也。向若桀昧可革。从公之言。则国不失夏之初。君不失禹之旧。殷汤不能成大业。伊尹不能建元勋。诸侯奉于天子。一姓传于万世。骄君暴怒。乱国淫刑。朝行斧钺之诛。夕睹市朝之变。千载之下。九原之上。殷人比干。携手而游耳。呜呼。先王纳谏而昌。后王拒谏而亡。当其昌也。忠良胜于邪佞。及其亡也。邪佞胜于忠良。故君子慎于语默。审于行藏。岂徒然哉。盖有以也。乾元岁。以戎车之殿。朝于京师。一览吴子之文。再明关公之义。托于匠石。勒于碑阴。亦犹公谷作传之异同。韩毛解诗之先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