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来之邵
乞罢范百禄元祐八年三月 宋 · 来之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二
近论奏宰臣苏颂徇私灭公,遏塞诏旨。
既罢政,然挟情之私虽出于,而中书侍郎范百禄既同职事,无所建明,亦不能逃连坐之责。
张景先宜迁陕西转运副使元祐八年七月 宋 · 来之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二二(第六册第五六四五页)
张景先陕府西路转运判官,不半年就迁本路转运副使
缘三路转运副使例比诸路转运使,超升过甚。
刘挚执政,昵爱叶伸,自两浙转运判官就除副使,士论至今不平。
今朝廷清明,谓如叶伸侥倖之事,不宜复见于今日,望赐寝罢。
监司乞用祖宗故事奏元祐八年十一月 宋 · 来之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四、《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一(第四册第三三九一页)
祖宗朝除任诸路监司,其抡才甚密,所以待遇之体亦甚重,故当时诸监司号为得人
比来朝廷除任监司官,其抡材甚疏,付与甚易。
寺监丞之职,虽自朝廷抡选,然其清浊高下,盖未尝无间也。
七寺丞则异于诸监丞矣,宗正太常秘书丞则又异于七寺丞矣。
今之寺监丞不问人才能否,职任高或一年或二三年,例除诸路监司,付与可谓易矣。
祖宗之制:监司或自内除,或自外徙,皆受命即行,未尝有所待也。
元祐初转运判官始有待阙,既而延及提点刑狱
今则转运副使亦使之闲居待次,遇之之体轻矣,此士论所共惜者也。
欲望应除监司用祖宗故事,候有阙方差;
寺监丞及任满,止可随材擢用,不必人人尽为监司
庶几使者之体亦稍加重。
乞详酌集贤学士体制奏绍圣元年三月 宋 · 来之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三(第三册第二七六一页)、《太平治迹统类》卷三○
集贤院学士之职,自先朝以来,体制与诸直馆颇同。
顷自李周权侍郎罢除集贤院学士,出守外郡,方有指挥,曾任六曹侍郎者立班在太中大夫之上,其后奏荐班列,并同待制
望赐详酌。
望暴刘挚罪明正典刑奏绍圣元年六月 宋 · 来之邵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四、《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四
先皇帝熙宁初,属任宰相王安石造立法度,以惠泽天下后世。
司马光入持政柄,擢刘挚侍御史王岩叟朱光庭引在言路,结成党羽。
宰相自确而下,尽力排逐,先帝顾命大臣,去之略尽,而陛下孤立于上矣。
先朝法度,次第废革,先帝二十年积功累行,为之一空矣。
以先朝赏罚为不中理,则悉听诉理,刘挚罪无轻重,率从原减。
由是先帝擢用之人往往闲废,而光之党分布中外矣。
以先帝财用为得之非义,则凡市易货缗不以本息一切捐放,而河北积米九百万斛,一日散之几尽。
凡此者出于司马光之意,而假以刘挚王岩叟朱光庭之言。
方是时,先帝陵土未乾,而等更唱迭和,刬革埽除,忠臣义士熟视而吞声,无敢谁何。
岩叟光庭相继死亡,刘挚未殄灭者,此实天所以遗陛下。
刘挚尚以观文殿学士外领藩镇,久稽天诛,士论斯郁,望暴之罪,明正典刑,上以伸先帝之志,下以塞搢绅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