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颂 南宋 · 孟珙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有生必有灭,无庵无可说。
踢倒玉昆崙,夜半红日出(以上元《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卷一)。
自赞 南宋 · 孟珙
老拙爱游戏,忙里放痴憨。
正当恁么持,无处见无庵。
混沌庵之基,大朴庵之梁。
大始庵之柱,大极庵之枋。
西仪庵之户,三才庵之房。
四象庵之壁,八卦庵之窗。
白云庵之顶,清风庵之墙。
谁人运斤斧,大匠曰羲黄。
明月为伴侣,万古共如常。
欲知我富贵,秋水接天长。
水云不到处,一片玉壶光。
乞经理襄樊奏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
取襄不难而守为难,非将士不勇也,非车马器械不精也,实在乎事力之不给尔。襄、樊为朝廷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如护元气,非甲兵十万,不足分守。与其抽兵于敌来之后,孰若保此全胜?上兵伐谋,此不争之争也。
论京湖三忧奏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
沅之险不如辰,靖之险不如沅,三州皆当措置,而靖尤急。今三州粒米寸兵无所从出,此京湖之忧一。江防上自秭归,下至寿昌,亘二千里,自公安至峡州滩碛凡十馀处,隆冬水涸,节节当防,兵讳备多,此京湖之忧二。今尺籍数亏,既守滩碛,又守关隘,此京湖之忧三。陆抗有言:「荆州国之藩表,如其有虞,非但失一郡,当倾国争之。若非增兵八万并力备禦,虽韩、白复生,无所展巧」。今日事势大略相似,利害至重。
乞不须分兵备黄州奏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
黄州与寿昌三江口隔一水耳,须兵即度,何必预遣?先一日则有一日之费,无益有损。万一上游有警,我军已疲,非计之得也。
建公安南阳两书院奏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
襄、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郢渚。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
荐方暹疏(淳祐间)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楚纪》卷一八
遗逸之士形于操履者,其德虽有馀;见于经纶者,其才皆不足。乃若学足以探古人之渊源,行足以为国家之矜式,才足以经文纬武,识足以阐幽烛微,非德、行、才、识足以当今日之荐举者乎?臣伏见岳阳布衣方暹,自其少年,即知古人。磨砻既久,涵养益深,脱去尘滓之中,游心高明之域。天下之事,无所不通。此岂惟一道罕有,诚四方不多见也。
移执政书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
大理至邕数千里,部落隔绝。今当择人分布数郡,使之分治生夷。险要形势,随官措置,创关屯兵,积粮聚刍于何地,声势既张,国威自振。计不出此,而闻风调遣,空费钱粮,无补于事。
三嵎山勿剪亭磨崖碑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光绪《资州志》卷二九
始,予闻蜀士邓君若水以布衣答策昕庭,诋斥当时同事者,无一毫避忌,名喧京师。予愿友其人而未得也。已而位于朝,官太博士。未几,朝廷命参湖北帅司议幕,予遂得与共事。心平而气刚,质介而论通,盖古之遗直也。意其家学原委,必有可考者。逾年,予遣兵西土,俾护师以行。君请就省松楸。明年归幕,则向予泣曰:「我先人家三嵎狮子峰下,手植松柏若干,尝谓诸孤曰:『而曹勿剪勿伐,此吾之甘棠也』。诸孤奉命以泣。岁己未,先人即世,诸孤建亭松柏间,与先人庐近,鹤山魏公扁以『勿剪』,许之而未果也。若水近归展省,则虏骑蹂践之馀,亭燬而庐存,手植之松,郁然其苍。意造物者有取于先人之心,故山神地灵亦知护庇也。即其旧址结亭,愿公为之记」。予闻其言,凄然以悲,已乃肃然以恭。盖有蜀以来,善抚不得,生者不得以保其安,死者亦不得以遂其藏,虽故家右族,不能免也。君去家几年矣,狄难盗殃,无岁无之,而君之先墓一草一木,独无有犯之者,岂势力气□□□而然哉?郑康成以高密一书生,而能使数万之黄巾不入其乡;高澄以杀匠灭口之势,乃不能隐其身后真厝之墓;祖士雅以弱晋一将军,而能使狡焉之石勒为其父置守冢;郭尚父以收复两京之威,乃不免朝恩盗发先墓之悲。强而毁,弱而存,必有不测之实,以存其间也。然则太博士之父可知也已。予故喜为之书,并序往事,使世人知暴其势力者,虽死不能安其宅,而务德厚生,虽千古犹一日也,可不鉴哉!检校少保、宁武军节度使、京湖安抚制置大使兼屯田大使兼封□□□□□□□□□千六百户、食实封八百户孟珙撰。
按:光绪《井研县志》卷一六,光绪二十六年刻本。
大安寺钟铭(并序 嘉熙四年七月) 南宋 · 孟珙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二、民国《湖北通志》卷九三
蒙□潮公和尚心□无志□□穷,鼎新梵宇,楼□大□般般无欠欠者。鸿钟七宝□□尅日用工,来求拙语,共结因缘。所□□□腕就幽暗皆则□□□□聊塞其意。
波心潮出个家风,般般无欠欠金钟。净心竭力功圆满,喝得金乌离海东。
嘉熙庚子七月中元,汉东孟珙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