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宣州郑侍郎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五
伏审祗奉明纶,雄分近服,以忠良之旧德,牧凋瘵之疲民。
旌旄所临,士吏胥庆。
恭惟某官风猷敏劭,度量闳深,为君子儒,学王者事。
夙负经纶之蕴,出逢艰棘之时。
博闻彊识,而议论不诡于圣人;
济剧拨繁,而器业特高于世用。
握兰省户,早擅誉于弥纶;
持橐贰卿,更尽忠于献纳。
起从真馆,坐镇雄藩。
宣城素号名邦,于江左尤为沃壤。
加以循良之政,允资恻隐之仁,即观治化之成,旋奉诏音之渥。
某叨膺小垒,服在下风。
未遑操彗于门阑,喜踰识面;
聊复寓诚于竿牍,愧不尽言。
徽州吴守启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五
伏审祗膺凤綍,荣佩鱼符。
辅世长民,德莫先于恺悌;
承流宣化,众共仰于循良。
旌旆甫临,士民称庆。
恭惟某官才猷敏劭,趋操靖共。
中正自守而无施不宜,要剧屡更而所至称治。
宜承密命,来镇大邦。
阳城之守道州,行催科弗扰之政;
曹参之治齐国,倡清净无为之风。
坐使比邻,获遵轨则。
伫闻优最,入侍禁严。
某猥以非才,误分小垒。
莫陪下客,少修执贽之仪;
徒与数州,共获亲仁之宝。
贺兵部尚书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五
伏审祗膺宸綍,进长夏官,肆求历试之材,用称久虚之选。
交欢多士,增重本朝。
恭惟某官塞渊秉心,刚大养气,内蕴济时之略,外彰华国之文。
怀近臣谏行言听之忠,必称
上将战胜攻取之策,暗合孙吴
昨启戎行,屡专师阃,旌旗改色,草木知名。
宜膺眷顾之恩,亟奉赐还之诏。
贰卿起部,百工咸精其能;
承命枢庭,四方弗匿厥旨。
遂班常伯,式正群伦。
表国家多用于忠良,示官府交修于纲纪。
岂但五符尺籍,各有司存;
要知三略六韬,悉归度内。
旋膺大用,入赞洪钧。
某伏读除书,欣闻盛事。
莫陪下客,杂珠履以前趋;
徒想盛名,覆金瓯而将启。
程发运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五
伏审召从蕃服,简在一人;
宠以使权,雄兼数路。
复祖宗百年之基业,建国家万世之规模。
成命初颁,有邦咸喜。
恭惟某官学该坟典,识洞天人,智术精深,材猷敏劭。
剸繁治剧,临机无留刃之难;
考古验今,遇事若提纲之易。
早从民望,出济时艰。
揽辔登车,遍历外台之选;
剖符凭轼,屡持名郡之权。
服在西清,允称元老
岂独践扬之滋久,实为献纳之居多。
是宜旌其盘根错节之劳,付以挽粟飞刍之任。
何辅汉,颇尝漕给关中
刘晏兴唐,如见钱流地上
遂闻优最,旋奉褒音,入赞洪钧,仰裨圣治。
某逖违门仞,寖越岁时,谬分军垒之符,获缀部封之列。
愚而自用,愧无一日之长;
退省其私,喜有二天之托。
贺王相公收复朔方迁太傅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宠膺异数,秩正三公,旌周公有众人所不能为之功,待伊尹以王者学而后臣之职。
交欢夷夏,增重朝廷。
窃惟幽蓟之区,久阻冠裳之教,敢忘大德,辄败信盟!
肆兴有罪之诛,屡上肤公之奏。
还职方舆地之版,见都护金城之安。
成师言旋,广殿称庆。
畴兹庙算,允属相臣。
盖辅弼兼文武之材,中专密论;
将相制边陲之命,悉受成谟。
参稽一时汗马之劳,孰与万世勋猷之远?
发纵议赏,此萧何所以居功臣之先;
应变如神,非姚崇孰能成天下之务?
宜升师傅之任,以尊帷幄之谋。
恭惟某官以道佐王,推忠许国,专冢宰秉钧之任,隆真儒无敌之名。
杨绾当朝,藩镇为之撤乐;
仲尼辅政,齐人归其侵疆
矧当奏凯之辰,大启畴庸之典。
惟明主论一相,礼宜绝于百僚;
惟大臣虑四方,身不亲于细事。
坐而论道,入则告猷。
遂正位于三槐,以勒功于九鼎。
某叨尘寄委,夙荷钧陶,庆四方之攸同,仰一德之咸有。
房玄龄善藏诸用,名谢瞭然;
郭汾阳功盖一时,朝无忌者。
弥深颂咏,倍越等夷。
黄侍御处州到任谢宰执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以祗膺宸笔,叨奉印章,擢从冗散之馀,付以承宣之寄。
授命弗称,感怍交深。
窃惟道德之威成安强,昔重诸侯之职;
郡邑之治本惠养,雅高循吏之能。
括苍之名区,乃少微之分野,狱讼素简,贤才居多。
虽骤更兵火之残,已纯被朝廷之化。
省刑薄赋,潜销窃弄之潢池;
佩犊带牛,益表太平之官府。
宜得忠良之士,助宣宽大之恩。
如某者,学不适时,智无远虑,误蒙羽翼,寖被陶镕,拔之稠人广众之中,授以激浊扬清之任。
初欲明目张胆,过自激昂;
终无片语只词,稍可采录。
遂致颠踣,益重悔尤。
莫知娄公盛德之容,但惭仁杰奇士之荐。
洎投閒于真馆,更坐耗于太仓,岂容齿发之衰,尚分民社之托?
退量忝冒,夙有夤缘。
兹盖伏遇某官师先圣无道桓文,耻吾君不若
心匪石,平国如衡。
当明王交物有道之时,任上臣事君以人之责,遂令末路,更借一麾。
某敢不激励孤衷,讲求要术
治贵清静,未遑贪赫赫之名;
政拙催科,颇愿书下下之考。
庶不愧行己之耻,以无负知人之名。
代知处州黄侍御再任谢宰执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以治民无状,初惧黜幽;
拜命有加,复蒙因任。
宜退而进,得宠若惊。
深惟列土之封,实负承流之寄。
虽在殊方远峤,亦有小国寡民。
当循名责实之时,岂尸禄养疴之地?
倘非最课,敢议借留?
重念某韦布诸生,桑榆晚景,顷繇冗散,重误使令,效官本无他长,为郡安有殊绩?
治贵清净,徒知避察察之讥;
政拙催科,宁望免下下之考。
十万户未蒙其福,二千石孰以为良?
既不能效曲阿,饰非以干虚名;
又不敢如王成,矫伪以规显赏。
自信寻常之学,妄图尺寸之功,亡补官私,寖縻禄廪。
宜公论去其甚者,矧谬政安可再乎?
假宠自天,原恩有地。
兹盖伏遇某官仪刑百辟,师保万民。
言听计从,体伊尹自任之重;
功成治定,戒周公无逸之难。
坐销兵戎,不动声色;
肆求有德,分长庶邦。
共图不拔之基,岂责速成之效!
及瓜而代,近虽申戒典刑;
而报政之迟,间亦少纾岁月。
遂令朽钝,例辱记怜。
某自知妨贤,何以报国;
誓殚千虑,冀补万分。
虽惭无济剧拨繁之材,断不取因陋就简之策。
五日京兆耳,自然积毁之顿消;
三年郑人诵之,万一去思之可勉。
代贺白太宰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祗膺宸綍,擢冠冢司,增重庙堂,交欢夷夏。
窃以主论一相,惟图旧人;
宰正百官,不亲细事。
道隆德骏,则足以当眷遇之渥;
非言忠谟嘉,则孰能副考绩之艰?
运属圣时,朝多耆德,方审厥象而求傅说,宜选于众而举皋陶
岂曰人谋,是为天意。
恭惟某官望四海,学贯九流,大器晚成,真儒无敌。
遍历疑丞之位,咸推社稷之臣。
裴度精神,年弥高而德弥劭;
子仪勋阀,朝不忌而主不疑。
遂升槐鼎之崇,式正钧衡之重。
某叨尘委使,辱在记怜。
闻大老盍归乎来,已深庆贺;
无一夫弗获其所,尚托陶镕。
又代贺徐太宰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宠膺宸綍,擢冠冢司,当大人继明照四方之辰,居上相代天理万物之职。
谋同龟筮,欢浃神人。
恭惟某官言合皋陶,道谋伊尹,真儒无敌,大器晚成
尽臣节于三朝,参政机于二府,文武并用,勋名俱高。
比镇北门,密专留钥,建守在四邻之固,申外护诸将之严。
方朝廷图任旧人,宜中外推先耆德,遂符帝梦,入秉钧衡。
东山之有衮衣,虽起归公之恋;
商岩作霖雨,终谐用汝之谋。
萧何善讲成规,叹房乔兼持众美。
坐致太平之业,力还上古之风。
由周而来七百馀年,孰加孟氏?
书唐之最二十四考,雅俟汾阳
某叨与使令,夙蒙知遇,亲逢盛事,喜越常伦。
邻哉邻哉,永庆风云之会;
人耳人耳,敢逃炉锤之功?
代贺起复李左丞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祗奉宸纶,召还机政,事关庙社之计,义断闺门之恩。
卿士协谋,华夷徯志。
恭惟某官学通要妙,业富经纶,曾闵事亲,许国。
早由道德之选,入践纲维之司。
体貌逾隆,勋猷益著。
献替系一人之可否,用舍为四海之重轻。
顷罹陟岵之悲,咸动去朝之念。
无人乎大君之侧,当议夺情;
求忠于孝子之门,是云举类。
惟圣人乃能义以起礼,故天下咸知国尔忘家。
简在渊衷,特虚旧位。
宜谢傅为苍生而起,俟周公以衮衣之归。
遂正洪钧,允仪百辟。
某逖违门仞,寖阅岁时,怀娄公厚德之容,愧豫让漆身之报。
用汝作霖雨,伫观膏泽之沾;
必我为镆铘,敢避祥金之请?
弥深颂咏,倍越等夷。
代贺赵右丞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祗奉明纶,入陪大政,交欢夷夏,增重朝廷。
窃以万几根本于尚书二丞参稽于国柄。
左纲右辖,均谓辅臣;
硕德宏才,乃副高选。
惟圣主洽文明之治,于近邻加礼貌之崇。
凡预登延,必亲识拔。
服在二府,冠于百僚。
虽云侍从之班,每因文字而进。
恭惟某官庙廊柱石,国家羽仪,真儒通天地人,良史兼才学识。
早繇翰墨,入侍禁严。
大册高文,温厚可追两汉
嘉谟谠论,都俞不愧九官。
果膺侧席之求,遂正持衡之任。
某夙蒙知遇,获在甄陶,尝陪鹓鹭于中庭,每叹麒麟之千里。
马周骤用,雅高论事之明;
处约已衰,但怀如志之判。
其为欣戴,实倍等夷。
代谢周中丞论荐启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以效官无补,久愧素餐;
论荐甚优,猥私下品。
孰料张季十年之滞,遽玷山公一字之知
得不待求,劳祗以惧。
且寒士虽伸于知己,而小官或困于谋身。
凡更相汲引而仕于朝,必预在闻知而得其实。
岂谓德信未达于义气,踪迹素昧于平生,而乃阴借吹嘘,骤加剪拂,溢以齿牙之誉,踰于衮绣之荣。
此殆非俗吏之所能为,盖亦是众人之所不识。
中执法以触邪为职,厥选甚高;
侍从官无外交之私,靡容苟合。
宜得非常之彦,乃当特达之知。
如某者,江湖废人,麋鹿与友未能免俗,亦漫为官,但知糊口于四方,敢愧折腰五斗
属有东南之役,谬更簿领之繁,亡益官私,寖移岁月,深虞李守,或以冗逐。
裴琰之敢意晋公,乃能远取;
白居易退量忝冒,夙有夤缘。
兹盖伏遇某官先生学师圣人,行满天下。
浑金璞玉,器用莫名;
元酒太羹,文章近古。
久居风宪之任,独著忠良之称。
举善无遗,待人甚恕,下体兼收葑菲,先容不问梯媒,遂俾庸虚,亦蒙采录。
某敢不勉寻旧学,益励初心?
未识紫芝,虽负苏源明之耻;
见称文举,顿伸祢处士之狂。
誓不废于检身,庶无忘于报德。
温州举人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以献贤能之书,与闻末论;
龙虎之榜,喜得英材。
永嘉望重东南,而前辈类高名节,逮兹秋赋,允契月评。
不独才华可配于古人,实亦行义有闻于乡老。
恭惟解元秘省,词尚体要,学穷渊源。
笔扫千人,壮春蚕食叶
文成七步,笑老獭之祭鱼。
争先黄绢之辞,妙中青钱之选。
某索居久矣,旧学茫然,谬持权衡,颇眩珉玉。
初期拔十得五,少厌浮言;
安知绝伦逸群,尽入公举
縢缄见贶,借誉过情。
报琼瑶之珍,永为箱箧之好。
感佩之意,敷述奚周?
代谢京畿监司奏辟畿令启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以被命公朝,得官大邑,安有善政,式宽疲氓?
入境之初,腼颜何措!
窃以县设令长,最号近民,汉推郎官,乃使出宰。
其后士论轩轾,或云补外之徒劳,遂令国势重轻,寖类持衡之偏胜。
稍欲复古,亦在随时。
至如许监司严辟举之科,固已胜吏部用平配之法。
王畿内附,尤非诸夏之等夷;
而强敌横侵,新致残兵之抄掠。
扶伤起废,济剧拨繁,必求刚敏之材,始善拊循之术。
如某者,天资椎钝,俗学株愚,泥古而不通今,闻一而未知二。
顷尝负狱官之责,亦粗谙法律之文。
虽一方之民自以不冤,然三岁之课卒无可考。
遽当百里之寄,孰任三年之成?
兹盖伏遇某官宽厚有容,刚方不挠,人怀恺悌,神介靖共,轻轩冕倘来,洁冰霜而自守。
屡将使指,数访人材,故尝略短以取长,但期拔十而得五。
遂令谫薄,亦与使令。
岂惟有意于滞淹,是亦不遗于故旧。
某敢不周旋三尺,黾勉一心,不忘劝课之勤,庶补催科之拙。
人其涂炭,近当取戒于鲁山
我有田畴,后或讴歌于东里。
誓为报效,非饰虚词。
黄侍御除直秘阁谢宰执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以有司任职,敢稽营缮之勤;
命綍疏恩,遽被高华之宠。
功不当赏,愧甚于荣。
窃惟延阁之清名,实系圣明之妙选。
萃旷古图书之秘,待四方英俊之游。
自祖宗以来,未始假人;
非文字之优,不在此举。
如某者,天资朴鲁,世事迂疏,鼯鼠之技易穷,犬马之心徒在。
顾未遑于救过,岂有意于言功?
念兹兵屯安集之初,适有庐舍缮完之役,恭被诏旨,严责课程。
庀徒鸠工,仅除风雨之陋;
行庆施惠,遽沐乾坤之私。
矧当构用之时,尤负冒荣之惧,退量侥倖,实有夤缘。
兹盖伏遇某官道贯群伦,恩施四海,体尊君之义,怀丘、轲利物之心。
乐事劝功,察微劳而必录;
信赏必罚,辅明主以有为。
遂俾常流,亦叨异数。
某敢不洗心涤虑,奉法守公?
章句腐儒,昔虽与校雠之选;
簿书俗吏,终难陪清切之联。
尚冀异时,或收报效。
代贺何中丞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被恩宸扆,擢长霜台,简在渊衷,默符公议。
惟明天子重风宪之任,以中执法耳目之司,所以纠正官邪,主张国是,欲在位者无淫朋比德,而分职者皆趋事赴功。
必得刚明之材,乃当弹击之寄。
恭惟某官文章典雅,议论深醇,早冠儒科,遂持从橐。
叔向古之遗直,蔡子尼今之正人。
果被眷知,骤膺倚信。
善感章疏,时人叹其凤鸣;
温造威名,藩将为之胆落。
即见动摇山岳,岂徒诃问狐狸
某夙荷记存,倍深庆慰。
孙处约如志之判,行践前言;
张万福垂老之年,更观盛事。
代贺燕大尹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疏恩宸扆,擢尹帝都,名闻一时,论慰多士。
京邑为四方之极,素号浩穰;
天府居三辅之中,尤先弹压。
倘或堤防之不密,必致威名之顿伤。
赵广汉钩距得情,仅能屏息盗贼;
隽不疑经术决事,乃宜称重朝廷。
材兼古人,时得杰士。
恭惟某官学通今古,识洞天人。
闻望争先时髦,风流不减前辈
出将漕计,每见钱流;
贰民曹,稔闻贯朽。
暂借贤于从橐,亟总治于神州。
发伏擿奸,刚果无踰于张敞
急彊缓弱,威严孰比于翁归?
即被褒音,遂膺大用。
某远分郡寄,阻诣宾闳。
莫与国人,共负神明之畏;
倘遭田父,犹知风化之醇。
代贺宇文内翰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东窗集》卷一六
伏审光奉丝纶,入司翰墨,弟兄相继,朝野称公。
窃以金銮玉堂,最居禁密;
王言帝制,专取文章。
无所统属,则擅私人之荣;
间待谋谟,则高内相之选。
历观前辈,均号钜公。
倘非庠序通经之儒,孰副朝廷视草之职?
恭惟某官材兼文武,学贯古今。
贾谊少年,已建三代治安之策;
柳浑高见,兼识万里军戎之情。
比参元帅之谋,深体渊衷之念。
韬钤未试,筹画甚精。
方勤赠策之行,遽被赐环之渥。
审言文词壮丽,得当作衙官
毕諴议论详明,知颇、牧已还禁署。
即见风雷之号令,可参虞夏之典谟。
某夙荷记存,尤深庆慰。
共歆莲烛之恩数,即启金瓯之姓名。
倚任独亲,孰出宣公之右?
华近对管,更追温氏之荣。
祭弟彦取文 南宋 · 张扩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九九、《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二
惟我祖父,凡十六孙。
群居出处,如鸰在原。
孝友之声,浃于一门。
或干蛊用誉,或从官显亲。
内睦外禦,手足义均。
邃道日肥,人无间言。
云駃川逝,岁月其奔。
或寿或否,孰亡孰存。
君无恙时,在者二人。
人生几何,又复哭君。
诸孤在疚,实伤吾神。
□□□□,□□□□。
晚官南丰,卒殒其身。
旅榇言还,行路悲辛。
卜葬有□,□□□□。
□□□□,□诀亡魂。
呜呼,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