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后赐门下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敕门下:以公灭私者哲王之明训,右贤左戚者治世之远图。
吾以寡昧之资,际艰难之运,永惟付托之重,宁辞保祐之劳。
听政垂帘,非眇躬之得已;
抚时多垒,岂故事之敢遵。
已裁御府之膳羞,仍损家庭之恩数。
靡敢伸于私讳,恐涉僭踰;
复申敕于本宗,以防干挠。
乃掌兵于内外,或庀职于朝廷,事属嫌疑,理宜避免。
克自抑畏,期感格于天心;
始于忧勤,庶缉熙于治道。
咨尔有众,咸体至怀。
除膳羞已裁减外,其因垂帘应干恩数,痛行减省。
故事当讳父名,亦更不避,以称吾恭己抑畏之意。
本宗子弟已降诏旨,不任要职,不于私第见宰执,不干于朝政,可令今后不得任内外掌兵官及在京并行阙职事官,忠厚见提举巡幸一行事务亦罢。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中书侍郎王孝迪尚书左丞卢益赴阙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孝迪:朕遭时艰危,宵旰求治,寔赖左右前后协恭戮力,以图康功。
卿誉望才猷,简于朕志。
图任共政,时惟旧人,召还庙堂,允资经济,固宜朝闻命夕引道也。
倚注兹久,未闻造朝。
其悉大臣体国之诚,无徇匹夫小廉之节,亟祗新命,以副虚怀。
已除卿中书侍郎,诏书到日,卿星夜起发前来赴行阙,不得更有辞免。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春暄,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赐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承州残敌攻围山阳,诸镇之师逗挠不进,以卿任兼将相,勋望特隆,已即指挥,并听节制。
比见探报,王师砦栅皆在高邮之南,去楚尚远,势不相及,深虑淹久,致失事机。
唇亡之忧,于卿为重。
宜速渡大江,以身督战,庶使诸镇用命,戮力尽忠,亟解山阳之围,一扫垂尽之敌,朕亦议遣大军以为卿援。
谅卿体国,必悉朕怀。
张浚特进学士院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
躬率将士,列屯两淮,以至经理上流,皆中机会。
迩者强敌拥众深入,蹂践淮西亲临大江,以身督战,将士贾勇,一剿无遗;
而襄汉之间,捷书屡上。
勋劳显著,深用叹嘉,宜有褒升,以劝列位(《毗陵集》卷一。)
强敌:殿本作「逆贼」。
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朱胜非 其一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朕比裂江北之地,分置镇抚,以捍外敌。
眷惟江南,密迩行在,复择勋望之臣,建三大帅
所赖心德惟一,精神折冲。
稽之公言,蔽自朕志。
卿惟旧弼,朕所眷知,九江上流,倚卿为重,意其朝闻命夕引道也。
抗章逊避,殊咈朕怀。
朕以艰难累岁,夙夜究图,小大之臣,所宜戮力。
吕颐浩刘光世皆以复辟之勋,当一面之重,授任而往,罔敢惮行,庶几公忠,表倡列位。
卿其体国,勿复固辞。
除已令学士院降诏并遣使抚问外,故兹亲笔,宜悉朕怀。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朕建三大帅控临两淮,率用勋德大臣,以隆方面之寄。
卿惟故相,朕所眷知,畀卿九江,选任寔重。
除命之下,已淹岁时,犹未奉诏之藩,搴帷视事。
弹章累上,谓朕失刑,命令倘或废于大臣,法度岂复申于百执?
朕亦恐道途尚梗,或致愆期,而典宪遽加,有伤体貌,益思全度,务极始终。
卿宜念九江收复之初,百姓彫敝之极,即日引道,往见吏民,抚摩疮痍,招辑流冗。
不独逭卿逋慢之责,亦得以副朕勤恤之心。
毋复稽留,重招物议。
故兹诏示,其体至怀。
威武大将军曲端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朕遭时多艰,移跸暂避。
关中阻山带河之势,为天下劲兵健马之区,捍我边虞,倚时将略,邈在遐外,惕然顾怀。
曩临遣于枢臣,俾昭宣于德意。
惟卿姿禀沈毅,世笃忠勋,久提貔虎之师,式著疆埸之略。
比览行台之近奏,益知分阃之贤劳。
已建殊名,俾护诸将。
旁兼制于五路,外折冲于二边。
用彰推毂之诚,复峻廉车之秩。
宠嘉特异,眷倚可知。
庶图展尽于猷为,岂复致疑于谗间。
朕念隆上都而观万国,孰踰关陕之雄;
猛士守四方,远相之烈。
其体朕志,无愧前修。
孔彦舟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汝顷事朕藩邸,具知忠勤,从军累年,颇著劳绩。
比闻提兵遽入湖南,公肆侵扰,远近惊疑,以谓汝有攀附之恩,亦复如此,为天下笑。
朕为汝惜之。
谅因军兵阙粮,非汝本意,昨已除汝正任观察使湖南副总管,想已祗受。
今闻李成马进攻围江州江南大扰,吕颐浩已统万人问罪。
朕以行在防秋,未欲继发大兵,汝可统率部曲,解围江州,并力以讨马进
候剿除净尽,入觐行在,不特以功赎过,朕当以节度使授卿。
勉立大功,务全终始,故兹亲笔,宜悉朕怀。
赐浙东宣抚副使郭仲荀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朕以金人渡江,移幸傍郡,委卿宣抚浙部,统率将士,以捍强敌。
始欲俟朕驻跸明州,期卿等来,今会到钱谷数极微少,深忧乏绝,以饥我师。
而又探闻敌师已围建康,分兵由常、或宣徽、或衢婺,以窥会稽,则区区之意,专在朕躬。
又思敌人虽强,劳师远袭,已非所利,而况吴越阻山带江,地皆沮洳,道径隘狭,得地之利,于兹为多。
若以逸待劳,以少击众,资卿忠智,诚非所难。
思国家艰难以来,裁损百费,竭力养兵。
若俟缓急,以保卫为名,不复接战,已非本意;
而又君臣聚首,窜身海隅,纵获生存,岂不有愧?
朕中夜思念,寝食靡遑。
今卿与张俊辛企宗有甲兵二万,并李邺所聚民兵亦约万人,西阻涛江,南依山险,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卿宜审思,以身督战。
大将以下,有不用命,当以军法从事。
俟卿战退大敌,功状来上,即除卿同知枢密院事
故兹亲笔,卿宜知悉。
严州柳约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金人入寇,遽犯临安,复遣偏师,远及明、越。
朕方避地,遵海而南,将士惰骄,鲜复用命。
卿守偏邦,慨然请行,欲与诸郡合从,尅复吴会
比览来文,良用嘉叹。
张俊明州,已闻捷报;
韩世忠全军在槜李杜充在仪真,各图邀击。
已令周望遣思恭统兵前去,收复临安
卿更审量事宜,统率将士土豪,以决进讨。
如不可躬行,即选将官前去。
候立功绩,当不次褒擢,其馀将士土豪等第推恩。
故兹亲笔,想宜知悉。
赐新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郑瑴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郑瑴: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纂承丕绪,蒙训东朝
国步多艰,允赖股肱之力;
边邮制胜,尤先帷幄之筹。
博选人豪,俾参兵柄。
卿纯心许国,厚德镇时,谏垣多补过之规,宪府著摧刚之节。
直而不挠,屹砥柱中流
行其所知,灼元龟之先见。
已信顾言之行,兼图济武之文,宜密赞于枢机,亟延登于廊庙。
允符公望,何事撝谦?
往即官常,毋替朕命。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李邴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李邴: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以寡昧,属兹艰虞。
内侮外陵,国有阽危之势;
将骄卒惰,人无贾勇之心。
顾经世之鸿才,付本兵之重寄。
卿器姿闳达,问学渊深,粲然华国之文,籍甚映时之望。
复登鳌禁,小心盖得于郑絪
肆演纶言,大手每烦于德裕
已赖挥毫之助,更资借箸之谋。
入赞鸿枢,实谐清议。
曷过形于奏牍,欲恳避于恩章?
往即钦承,体兹眷待。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户部尚书孙觌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孙觌:省所奏劄子辞免户部尚书恩命事,具悉。
文学政事,昔为两科。
文学之士患于虚浮而无实用,政事之才患于固陋而无远谋。
求其兼全,付以剧任。
卿以文学则博古通今,而有可用之实;
以政事则练达利害,而有经远之谋。
惟时地官,实总国用。
制多寡之数,以节其出入;
斡盈虚之权,以通其有无。
卿盖优为,何足逊避!
惟长与贰,事任略同,循次而迁,公议佥穆。
亟祗成命,务体眷怀。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翰林院学士李邴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李邴:省所奏辞免恩命,具悉。
朕惟缵承大统,虽有事于戎昭,鼓动多方,亦莫先于文告。
简求隽老,寓直禁林。
卿学探本原,文参经纬。
发挥七制,曩闻黄绢之词;
流落两朝,宜复青毡之旧。
仍伫论思之益,岂专润色之工。
成命既颁,公言胥穆,宁烦冲挹,亟体眷怀。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右谏议大夫郑瑴乞待罪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郑瑴:省所奏乞待罪事,具悉。
比以强敌岁侵,中原日削,奄入淮甸,驻跸吴中,引咎责躬,以弭祸变。
卿以忠义之节,謇谔之言,宏益居多。
庸臣沮伤,不悉听用。
肆予寡昧,方赖箴规,屏居固辞,非朕之志。
往安厥次,益罄乃忠。
所辞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御史中丞郑瑴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郑瑴: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闻良药有苦口之利,明鉴无见疵之尤。
惟求谠言,有补治道。
方伫告猷之益,式图已试之功。
卿远识造微,纯诚许国。
践扬谏省,箴规久著于青蒲;
擢长台端,弹击伫观于白简。
宜亟殚于忠赤,以宏济于艰虞,何执撝谦,尚形逊避?
往祗成命,益体眷怀。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赐新除中书侍郎王孝迪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七九、《毗陵集》卷一
孝迪:省所奏辞免恩命事,具悉。
天下有缓急之势,君子有行藏之时。
上既求贤而图济于艰虞,下思行道以自期于著见,则君臣相得,而治功可成。
卿望临一时,身兼数器。
顾予眇质,允赖于交修;
惟尔旧人,乃先于图任。
况兹国势未振,政本久虚,何弗体于眷怀,尚曲形于谦挹?
亟践厥次,无复有辞。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春暄,卿比平安好,遣书指不多及。
赐新除徽猷阁待制康允之辞免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毗陵集》卷一
允之:省所奏劄子辞免恩命事,具悉。
朕省方观民,录德定位,式示臣工之劝,岂容名器之私?
卿识虑精明,风力强敏。
寿春假守而群偷辟易,隐若长城之贤;
武林开藩而千室晏安,熏然慈父之政。
肆加询考,备见忠劳,可无劝赏之公,以慰借留之愿?
赐金增秩,颁汉室之玺书;
簪笔持荷,缀甘泉之法从。
增华使节,允协师言,何必撝谦,尚仍固避?
往祗成命,亟体至怀。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资政殿学士叶梦得辞免知洪州恩命不允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毗陵集》卷一
梦得:省所奏劄子辞免知洪州恩命事,具悉。
朕惟才能之士可与有为,而或失之轻;
道德之士可与有守,而或失之缓。
乃选于众,兼用所长。
卿学问深博,而道德足以镇浮;
识虑精明,而才能足以办剧。
南昌之都会,寔行阙之藩维,辍吾重臣,殿此南服。
惟镇浮而不扰,乃能绥靖兵民;
惟办剧而不劳,乃能镇服奸暴。
允穆清议,宁烦固辞,式遄其行,无替朕命。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淮南诸镇诏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八○、《毗陵集》卷一
朕秉德弗类,遭时多虞,敌骑凭陵,贪残滋甚,乘舆播越,艰险备尝。
永怀祖宗积德之勤,远念父兄劫迁之难,下悯黎元之荼毒,近伤井邑之陵夷,跼地蹐天,痛心疾首。
比旋师于江浙,马于淮堧,静言淹久之因,复有窥伺之意。
爰念肇分列镇,实控敌巢。
奋忠谊以致身,必思贾勇;
顾敌人之在境,谅已疚心。
盛夏之抗阳,属群雄之解甲,弓弩弛缓,鞍马疲羸,事亦易图,机不容失。
宜倡齐公九合之义,共成宣王六月之征。
击其惰归,庶有符于往志;
贵乎拙速,当毋失于天时。
懋建非常之勋,即膺不次之赏。
候诏书到日,可会合诸镇,同共剿除淮甸金人馀党,以成大功。
故兹亲笔示谕,想宜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