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诚乐堂记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八、《成都文类》卷二七、《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富贵之适,声色之娱,奇伟之观,玩好之用,苟悦耳目而快心志者,世之所乐,而君子之所大戚也。
智士喜权变,才士喜功名,辨士喜说谈,法士喜刻深,文士喜雕篆,以为吾之所为足以为世用,异乎彼之所乐矣。
而旷达者笑之,至有采于山,钓于渊,逃焉而不返,曰「吾无累乎中,无慕乎外,以休吾形而遗乎世」,自以为至乐矣。
然使其无得于心,无见于道,则其所谓乐,亦非吾所谓乐也。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夫天下之间,万物之变,盖亦多矣。
得其一,必遗其二,是故得之则喜,失之则悲,未有能兼焉者。
今也反于吾身,尚有见焉。
居天下之物,无一不备于我者,处于斯,出于斯,造次颠沛于斯,敛之善一身,推之善天下,唯吾所为,无不可者,吾不既乐矣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夫知之者如耳之所闻,好之者如目之所见,乐之者如足之所履,诚与不诚异也。
自吾所有而安之,是之谓乐;
充吾之所乐以至于不知其所以为乐,是之谓诚。
颜氏之乐,乐夫此而已。
府治旧无书室,震始作堂,名之曰诚乐,抑退而游息焉。
噫,吾岂真有得于此哉!
故识其日月,以待后之君子,庶知其志云尔。
博雅堂记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八、嘉庆《四川通志》卷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六○
宇文绍奕为资守,风清事简,则叹曰:「自吾承先大父右丞相公馀烈,以诗书发身,凡二十年间,聚书上自孔氏,下至历代诸史、稗官小说,与夫国典名公之文,合万馀卷,手所校录者几半之,不为不多矣。
顾犹有遗憾者。
尝见前汉文字之奥,篆隶之工,镂金石而传后世,尚有可考,乃其在中原者沦于夷狄,后生不可复见。
吾家故所贮,吾幸得之,不欲擅而有也,盍传之是邦,以为学士大夫共之」?
于是摹刻汉石经及他碑凡五十四卷,覆以石柱大厦,名其堂曰博雅。
登斯堂者,如入太庙,见尊罍、彝鼎、簠簋、盂豆之陈,闻《咸》、《韶》、《濩》《、武》、《云》、《和》、箜篌之音,列天球、河图、宝玉、大弓之器,飨太羹、玄酒、昌歜、酡糁之味,莫不咨嗟叹息,以为君侯好古博雅之士矣。
按:光绪资州志》卷二九,光绪二年刻本。
左朝请大夫彦光王公志铭乾道三年十月 南宋 · 张震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八
绍兴辛未,震对策集英殿,天子嘉其狂直,不黜而进之。
尚书郎王公彦光为覆考官,既赐第,例上谒,知其君子人也。
后数岁,与考上舍试,公以御史监视,自锁闱至揭榜,日夜谈经论文,又知公笃学醇儒,愈加敬焉。
居顷之,天子议相,人怀向背,公独介然持正。
予盖目击,窃叹以为儒者操守当如是。
其后公守汉,,予乡也,实闻其政异。
今上登极,忝执法殿中,乃抗疏道公立朝本末与治郡善状事,虽报闻,旋以大理少卿召公,而公久劳于蜀,力恳持节于外。
未几,病不起。
将葬,其孤数千里求铭于予,其何可辞!
公讳字彦光吴郡昆山人
曾祖制,祖申,皆隐居不仕。
父亿,乐道好善,以公升朝,累赠右中散大夫
母令人史氏。
公自幼智识绝人,读书废寝食。
弱冠,以通经能文称。
由学校贡太学,登宣和六年进士第,调海门尉,改丽水簿。
绍兴改元,天子思广言路,讲求贤良等科。
公疏陈十弊,皆切时病,末以储嗣为言。
执政读而奇之,欲试以事,会诏举剧令,得宜兴
值淮浙用兵,将士往来憧憧,稍乏具,辄军法从事,僚吏骇走。
公以一身兼办,晨出至暮,未尝退食。
德公,相率奔走应军须,而武将亦稍歛戢,视他邑独晏然。
既改左宣教郎,调仁和丞,改江阴军教授
丁中散忧。
服阕,通判扬州,入监登闻检院,迁宗正寺簿,转寺丞赐绯衣银鱼。
司封员外郎
于是史令人老矣,公养志尽孝,及居忧,杜门三载,人不见其面。
免丧,召权考功,伸滞直枉,不避嫌怨。
丞相尝语人曰:「铨曹得王公,寒士之幸也」。
俄兼权国子司业,拜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
公自入朝,安于平进,同僚骤用者踵接,怡然无愠色。
寻出知广德军,历知汉州人谣云:「广汉、南隆斗清彊」。
天子闻而嘉焉。
南隆守就升涪刺史,而擢公泸南安抚使、知泸州,境内大治。
踰年,以疾求归,徙池州,遂拜廷尉,改浙东提点刑狱
请祠归宜兴
乾道三年,公年七十,告老。
二月十九日卒于正寝。
积官左朝请大夫
元配许氏,门下侍郎文定公将之孙。
再娶张氏。
皆赠宜人
继庄氏,右朝奉郎安诗之女,封宜人
生二子:嘉言,右修职郎
嘉宾,右迪功郎,并监潭州南岳庙
二女,嫁左朝奉郎、新知南剑州周必大左奉议郎、监行在都进奏院唐子寿
孙二人:将仕郎绍祥、绍科。
二子以是年十月十六日奉公柩归葬昆山新漕里。
公平居恂恂寡言,临事毅然不可夺。
励志经学,尤邃于《春秋》,用心三十年,乃成《集传》十五卷。
书成,叹曰:「吾精力尽于此,后当有知我者」。
于乎,如彦光,庶几无愧古之儒者矣。
铭曰:
我观万物,皆备于书。
古之用才,有不在儒。
怀以功利,假以朱愚。
人自妄耳,匪书之辜。
有美王公,秀出三吴。
学耻空言,志儒之初。
事君不欺,临政不迂。
忠纯是尊,仁义是趋。
用罔尽才,而誉有馀。
平生所得,《春秋》赏诛。
书成而殁,公不为殂。
铭以昭之,尚后之孚。
阁直学士张震撰。
按: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一四,光绪六年刻本。又见《昆山名贤墓志铭》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