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戴衍南宋
南宋 · 戴衍
 押真韵
源水不移当日岸,桃花犹是昔年春(桃源)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八《荆湖北路·常德府
东莱先生(一 淳熙八年八月 南宋 · 戴衍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五、《东莱吕太史文集》附录卷三
维淳熙八年岁次辛丑八月乙巳朔学生吕孝祥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先生直阁郎中之灵。
呜呼!
人生在三,师教居一。
天地肇判,斯义已立。
学必有师,传道实难。
豪釐之差,流于异端。
先生之学,盖审其是。
溯而求之,有源有委。
天资纯明,又生德门。
中原文献,生长见闻。
过江诸贤,或仕或隐。
升其堂奥,悉扣所蕴。
退而讲学,历揽穷探。
天人精祲,事物本原。
幽无不烛,细无不察。
道虽深造,常若未达。
德成行尊,乃淑诸人。
始终一乡,善诱循循。
声闻四方,学者云集。
难疑答问,抠衣造室。
质有厚薄,材有短长。
渐摩训迪,愚明柔强。
匪唯学徒,潜悟默警。
凡过明庭,心肃气屏。
育材之乐,若将终身。
出以行志,仕非为贫。
小试于朝,儒宫学馆。
职思其忧,靡择繁简。
志则未遂,疾瘐乘之。
时论嗟惜,扁舟东归。
扫轨杜门,与世疏阔。
左诗右书,研究颠末。
人或有言,敝精劳心。
孰知其志,欲诏来今。
呜呼!
山林钟鼎,卒亦非我。
寂寥澹泊,云胡不可。
谓将归休,著书立言。
庶裨后学,可披本根。
如何昊天,亦夺此志。
绝笔太初,大事是记。
藐是诸生,受教实深。
施等丘山,报未豪分。
岂谓一朝,终天永诀。
相顾悲摧,清泪成血
音容未远,俨如在堂。
矢心以辞,敬荐此觞。
诲言在耳,实同佩服。
尚期它年,师门不辱。
尚飨!
东莱先生(二 淳熙八年十一月 南宋 · 戴衍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五、《东莱吕太史文集》附录卷三
维淳熙八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初三日乙亥东莱吕先生葬于婺州武义县之明招山。
一月二十七日庚午学生吕孝祥等谨以薄奠敬祭于先生之灵。
呜呼哀哉!
天下之善,殊涂同归。
不有达人,孰知其倪?
有事于大,不精于思。
脱略牴牾,道乌乎资。
有研于微,或流于私。
蔽于不通,终身不知。
较量二者,其是其非。
惟吾先生,罔偏于斯。
体大无伦,莫测其涯。
精思无间,不见其疵。
视古作者,并包无遗。
步武之宽,不失其驰。
心之所立,恢张其基。
力之所及,罔亏毫釐。
遏密晖曜,妥帖无危。
匪矜匪盈,以虚自持。
施之于人,不惊不疑。
有叩于我,倾倒吾卮。
青灯夜话,伶驺颠披。
弟子进言,毋伤于辞。
曰我乐此,不知其疲。
凡是惓惓,匪云有它。
广淑诸人,不私于己。
人或可言,莫之敢鄙。
补苴芟夷,俯就其器。
觊望有成,何啻于子。
父之于子,曷云其已。
先生于人,厥功大矣。
嗟嗟此理,自古而然。
先生之死,我又何言!
言兮于耳,行兮于心。
昔也升堂,每见其人。
今也则亡,伤如之何!
悠悠苍天,负恨何多。
呜呼哀哉,尚飨!
东莱先生(三 淳熙九年七月 南宋 · 戴衍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五、《东莱吕太史文集》附录卷三
维淳熙九年岁次壬寅七月初一日己巳朔,二十九日丁酉学生吕孝祥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先生直阁郎中吕公之灵。
呜呼哀哉!
日月不居,小祥奄至。
夫源深者泽远,德厚者流光。
去德人兮未久,道若闇而日彰。
曾日月之几何,乃于人而遽忘。
如百寻之巨木,生巍峨之高冈。
饱风霜以自固,抱纯和而不伤。
忽一旦之暴折,宜膏流而液洋。
纵斧斤之相寻,及于人而固广。
幸吾党之及此,况抠衣而升堂。
既岁月之未久,沃清酎于烦肠。
忽后日之有感,自昔时之激昂。
发旧闻于新知,知在人而未亡。
先生之深慨,望良朋兮不生。
子产之自咎,谢申徒而有明。
虽夕死之可矣,言不改于寻常。
孔明之用心,叹人知之未尝。
念夫人之进德,思己过之不遑。
彼死生之虽大,在所守之弥刚。
痛音容而逾远,味其言而逾长。
谅有志而于此,岂存亡而变更。
顾以今而念昔,得不于心而悲怆。
想神兮尚存,庶来歆于一觞。
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