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代上提刑程直阁求荐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执裾求鬻,惭非韫椟之珍;
投贽输诚,觊露处囊之颖。
嗫嚅冒犯,俯伏凌兢。
伏念某志慕古人,趣乖时俗。
自期际遇,决不枉尺以负初心;
若遂陆沉,何妨乐陋以安微分。
猥缘饥火,强走名尘。
轗轲半生,艰危万状。
窃自窥形而笑影,未始随波而逐流。
盖仕非为贫,时乎为贫,固无他事;
而生我所欲,义亦所欲,岂敢侥求。
宁官负余而余无负官,谓己知人则人亦知己。
道之行欤命也,我其有所遇焉。
兹联入幕之宾,始遂事贤之愿。
广帷裳之听,既辱问其姓名;
霁斧钺之威,又复假以辞色。
庸效顽金之自跃,以希大冶之兼收。
恭惟某官心造道原,学传正印。
藩篱剖破,了无物我之私;
识鉴精明,尤重贤能之举。
凡预凫趋之列,俱膺鹗表之荣。
愿激波馀,均沾浪迹。
丹青有意,或收误墨之馀工;
律吕调音,会见焦桐之奏雅。
辞谢广西机幕赵府判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芙蓉之幕,人钦盛府之元僚;
歌骊驹之章,客整征骖于异县。
辱误知于畴昔,未忘情于去留。
伏念某乾坤腐儒,场屋败将。
无尺宅以主祀,乏寸田而归耕。
激水南溟,遐想鹏程九万
曳裾东阁,进陪珠履三千
兹闻成命之颁,出赞干方之略。
不惮百舍而重趼,将同下客以请行。
念暮随马而朝扣门,虽脱悲辛之苦;
然月费钱而岁糜,久怀愧负之心。
况惟百忧之馀,荐困长淮之役。
床头之金已尽,口中之舌仅存。
所愿得一枝以巢深林,未免下乔木而入幽谷。
坐不煖席,盖又将挈挈而东;
居必择乡,亦安能郁郁于此。
俗态轻盈于鹅眼,世涂巘崄于羊肠。
因思平生知己之难,重感十载穷途之惠。
昔有定交之约,今为别路之人。
实深疲马恋轩之诚,宁忘绨袍故人之意?
官学优识远,实茂声宏。
高阳不陨其名,在汉庭无出其右。
布一同之政,鸣琴不下堂
贰车之轓,展骥而有馀地
载酬远业,盍寘迩联。
何陈掌未侯于今,而文仲知贤不立。
尚屈云霄之步,往参樽俎之谋。
政恐坐席之未温,已庆蜚邮之促召。
某迹虽去于宾馆,梦犹绕于宫墙。
二人同心,想未替金兰之义;
千里命驾,怅莫随杖屦之游。
怀德无穷,空言难叙。
贺孙倅就知南雄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伏审出纶帝扆,剖竹侯藩。
邦国不空,已继海沂之咏;
室家相庆,复腾襦裤之谣。
善政可依,欢声载洽。
恭惟某官气刚而志烈,学老而才雄。
正笏垂绅,凛然有莫犯之色;
高谈雄辩,即之皆可用之言。
使其得志而泽斯民,肯若腐儒之败乃事。
欲歛藏其材具,姑润色于邦条。
畏爱交孚,声誉益著。
爰拥东方之骑,就临南国之棠。
虽草木亦知威名,夙仰同流之惠;
安田里使无愁叹,兹诚共理之良。
第虞宣室之思贤,又整曹装而入觐。
某自怜寡与,误辱厚知。
逖闻成命之行,倍剧群情之喜。
誉古今而道盛德,怅莫缀于贺宾;
繇郡国以登政涂,愿举行于故事。
代贺淮东运使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伏审拜恩中禁,总计外台
涓日之良,观风云始。
恭惟某官以硕大光明之学,负经纶康济之才。
忧国爱君,未规恢于远略;
渡江击楫,每慨想于中原。
顷自卿联,出持使节。
谓上策莫如自治,而明主可为忠言。
期追辈于古人,爰举行于故典。
军急乎食,留武侯渭上之屯;
兵寓于农,有昭义山东之冠。
兹慰去思之望,来膺任旧之图。
江淮草木,亦知威名;
宜国家馈饷,不绝粮道
行书异等之效,遂庆非常之褒。
某夙愿事贤,欣闻颁制。
卫中国而遣戍役,方谬厕于下僚;
安边境而立功名,或可陪于末议。
守臣到任谢台谏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边陲乘障,甫拜误恩;
甸服承流,旋叨易命。
拊微躬而深幸,仰盛德以知归。
伏念某生也多艰,命焉为祟。
耗精神于忧患,惊岁月之侵寻。
居怀直道以求伸,肯叹修名之未立。
上方独化于钧陶之表,时收窘步于奔轶之间。
河阳之云,志乎将母;
长安之日,畀以临民。
静言而思,夫何能称?
兹盖伏遇某官学优而识远,器博而用宏。
当尽言无隐之朝,立正色不阿之地。
轸怜寒畯,加惠穷途。
故虽么䯢之踪,亦玷藩宣之选。
某敢不问民疾苦,布政中和。
务劝农桑,少致阜蕃之效;
俾安田里,永消愁叹之声。
庶或逭于谴诃,用以酬于知遇。
合肥宰与邻邑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百舍相望,未见君子;
六联合治兹同官僚。
善政可依,孤踪何幸。
已驱车而就道,庸占词而寓诚。
伏惟某官学有渊源,才高盘错。
出宰百里,精神折冲;
犹如一丘,歌谣载路。
单于绝南下之牧,视即墨知东方以宁。
室庐固而沟洫深,田野辟而人民给。
晋国之保障,已著茂功;
拜褒德之侯封,当受重赏。
某惟古之嗜,以拙而穷。
时乎为贫,不得已也;
使之学制,岂曰能之。
亲仁善邻,虽幸假一灯之烛;
伐柯取则,讵敢追三异之休。
惟有托于帡幪,庶少逃于罪悔。
王司户赴任与韦郎中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效官庾掾,未明从政之方;
歛版铃斋,喜遂事贤之愿。
将委身而受察,庸奏记以输诚。
伏念某性愚不移,学癖自守。
执经横浦,初谓功名可期亦可为;
垂翅回溪,始知时命在彼不在此。
晚奉大廷之对,均沾湛露之恩。
白发青衫,来作娵隅之蛮语;
红莲绿水,惭非俊逸之参军
惟条教之少宽,庶谴诃之或免。
恭惟某官家绍贤成之相业,才高邹鲁之儒宗。
辍自周行,藩于汉室。
去天尺五,既蒙福于京师
击水三千,盍抟风于海运。
入辅真主,太平
某景慕有年,趋承不日。
有司出内,岂尘埃箠楚之敢辞;
夏屋帡幪,知风雨震凌之有托。
代赵应之回温提点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伏审脂辖问涂,涓辰视篆。
负丞山邑,尝蒙倾盖之知;
分刺江邦,复有班荆之便。
眷惟幸会,预切欣愉。
恭惟某官德具刚柔,资兼文武。
敦诗说礼,岂记诵云乎哉;
禦侮折冲,顾方略如何尔。
尚分十二闲之政,未展抟鹏九万里之程。
华山而不复乘,已庆五兵之偃;
康侯而用蕃庶,宜膺三接之荣。
某百舍相望,阻驰庆问。
一缄通好,首佩眷私。
载钦谦德之勤,弥激懦衷之感。
代彭守谢台谏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修香火之缘,久从家食;
分符竹之寄,兹玷上恩。
拜宠甚优,揣躬知惧。
窃以圣神急郡国之治,庙朝拣师帅之臣。
既考试以功能,复精别于淑慝。
故治理之效卓冠古昔,而愁叹之声潜消里闾。
矧曰彭门,亚夫洛邑,湖山清远,民物阜蕃。
宜需牧人驭众之才,以付宣化承流之任。
如某者性愚不颖,器窳亡庸。
顷缀班联,谬丞府寺。
郎官上应列宿,虽云越俎以代庖;
痴儿欲了公家,讵意含沙射影
一收朝迹,屡易岁华。
畀以专城,责之共理。
斯未能信,夫岂敢承。
兹盖伏遇某官学富而行醇,道尊而德贵。
危言悟主,鸣鸾凤于朝阳
正色立朝,屏豺狼当路
轸怜寒畯,加惠穷途。
反复安全,始终护念。
遂令下走,亦冒殊荣。
某敢不思称所蒙,不负其学。
勤求民瘼,务惟主德之宣;
清畏人知,用酬国士之遇。
代邑宰求知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仕为令尹,岂无一眚之可论?
愿见相君,庶或大诃之能免。
幸垂靖听,俯鉴危衷。
伏念某资禀甚凡,性愚弗颖。
自使一命,于今几年。
不学缦岂能安弦,未操刀而使制锦。
青蝇止棘,何计避谗;
赤口烧城,无文解祟。
徒妄意封侯洴澼絖之事,谁复知画史盘礴裸之真。
盖人心常徇私情,而天下久无公议。
喜多溢美,怒多溢恶,奚恤乎理之是非;
恶之欲死,爱之欲生,皆由其心之向背。
故小人中伤善类,则君子动遭厚诬。
乐羊成功,几谤书之箧满;
即墨何罪,乃毁言之日闻。
自非深明乎情伪之端,未有不惑于疑似之际。
退惟孤迹,倾堕危机。
敌国同舟,落陷阱而下石。
彼谮人亦已太甚,虽萋斐之遂成;
今台评反以为私,知幽枉之必达
天其或者,道将行欤。
恭惟某官规模繇而来,事业陋汉唐而下。
总领众职以称上意,独运化机;
网罗群彦而辅太平,共维国是。
虽膏肓沈痼难于复起,犹栽培封植使之有成。
庸依大冶之陶镕,辄露中心之悃愊。
周家仁及草木,方歌《行苇》之诗;
汉将功收桑榆,尚奋渑池之翼。
代回蔡主簿到任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伏审显奉函,勾稽花县
夙愿见于君子,兹喜同于官联。
伏惟某官奥学家传,异能世济。
雷封栖枳,尚淹鸾凤之翔;
海运抟风,行见鹍鹏之化。
未遑修庆,先沐贻书。
感与愧并,意非言尽。
谢人袖笺启见访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永乐大典》卷一○五三九
辱迂都骑,宠贶长笺。
以鶢鶋响九奏之音,宁无眩视?
报珠玉乏双南之宝,徒有愧心。
感著于衷,言不尽意。
谢投寿篇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灵均之名字,虽恍记于摄提;
绛老之纪年,讵敢希其甲子
兹拜五云之赐,俾为三寿之朋。
荷眷特深,拊躬增惧。
代回通判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逖远箳篂,骤更岁籥,兹勤诲问,殊认眷私。
何以报之,愧乏双南之宝;
永为好也,第珍什袭之藏。
回梁司理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五
逖违颜采,屡阅岁华。
眷惟俊逸之参军,久遂逍遥于率府。
士别三日而便当刮目,况有能称;
无全牛而新若发硎,方恢游刃
宜闻荐召,入跻显荣。
庶迂轸以相从,可盱衡而一笑。
其为倾傒,罔既剡裁。
谢湖守赵舍人断遣盗斫母氏墓木人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六
母兮鞠我,睇宰木以兴悲;
伯也执殳,率樵青而肆伐。
伤恩甚矣,佥言谓何。
宜必罚以必惩,俾勿剪而勿败。
窃以唐记平泉草木,用戒子孙;
周歌行苇之牛羊,贵无践履。
矧皇家之忠厚,广惠爱于存亡。
苑囿与刍荛者同,方布文王之政;
儿童采荆棘于上,肯使雍门之忧。
入山林斧斤以时,为宫室丘木不斩。
凡曰樵苏之禁,惟严墟墓之间。
盖秦步五十,有犯则诛;
而吕刑三千,其罪莫大。
必也苍官青士,为报平安;
犹如金碗玉杯,罔有缺坏。
庶风移于民俗,获枕奠于泉扃。
孰谓近州,今罹大患。
某以外王父之治命,奉先慈母于坟庐。
营夫马鬣之封,得此牛眠之地。
日月云迈,松槚成行。
荫寒烟宿草之区,佳城郁郁;
奏悲风白杨之韵,愁人萧萧。
春秋每恸于祠庭,亦为之变色。
讵意析薪之子,辄兴撼树之谋。
盗言孔甘,既难图而滋蔓;
墓木已拱,乃尽去其本根。
至栎社之年,亦靡全其天;
虽蓬块之土,不得蔽其冢。
孤坟暴露,行路惊嗟。
遣长须诉于公,义非获已;
以强词夺乎正,事岂其然?
及系诸缧绁之中,稍求于箠楚之下。
一绳以法,遂伏其辜。
盖人情虽有所徇而或有所欺,然天下可欺以暂而莫欺以竟。
岂以盘根错节,容乎刻木舞文。
宜二天之庇无私,致九原之魂允赖。
兹盖伏遇某官先生胚胎弱质,润泽枯株。
万家桃李无言千里藜藿之不采。
爰念参差之孔树毫末而成,胡为芜没于郑乡寂寥如许。
人谁无母,于汝安乎?
邦有常刑,莫之违也。
录其大者,挞以记之。
虽莫能救积薪于未然之前,犹可以回狂澜于既倒之后。
在名教不为无补,若人子其何忍忘?
某敢不则鉴伐柯,报图结草?
虽桑梓必恭敬止,勉事大夫之贤;
植枌槚无孤愿言,力课十年之效。
庶或昂霄而耸壑,可酬尝胆卧薪
庸慰母心,以全孝道。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武举第三名及第谢政府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二、《客亭类稿》卷六
清问十行,莫赞规恢之略;
鸿胪三唱,遽叨鼎甲之荣。
拜宠虽优,省躬知惧。
窃以古今之取士,本于文武之同方。
周重宾兴,三物必先于射御;
汉专经术,一时亦举于谋谟。
自开元备阐于七科,至皇祐区分于三等。
乡饮如明经进士之法,策对须远识善射之能。
宜多士之朋来,致异人之辈出。
钤谋中第,举皆卓迈之崔员;
福禄永终,咸仰令名之尚父
逮圣神之继作,设学校以兼收。
凡预选抡,不以次举。
内则参华于四卫,外焉作屏于十连。
或总按于祥刑,或训齐于禁旅。
盖弛张之道,贵乎并用;
而长久之术,戒于或偏。
经天纬地曰文,岂但学专于章句;
禁暴戢奸以武,所期身任于安危。
故兹入仕之权舆,难以非材而侥倖。
如某者学惟嗜古,识昧通今。
谓权谋之书,岂诵说云乎哉;
于军旅之事,顾方略如何尔。
修名未立,虽浮家苕霅之间;
灭寇为期,每驰志伊吾之北。
时哉难得而易失,辰乎去速以来迟。
将求捷径于仕途,妄意右庠之舍选。
蓬山在望,夫何风引以舟横?
丹药欲成,可叹骨凡而事远。
当庆典诞敷之日,乃祥琴未御之时。
大比兴贤,幸猥先于众隽;
南宫较艺,且复占于上游。
兹联郡国之英,入奉宸庭之对。
遭时遇主而建长策,惭无剀切之言;
平齐下赵而会荥阳,曷副丁宁之训。
敢觊一飞之翼,谬尘前列之龟。
兹盖伏遇某官先生社稷宗工,股肱元老。
运大钧而播物,菁莪乐育于中阿;
辟数路而得人,葑菲不遗于下体。
遂令贱子,亦忝误恩。
某敢不警策初心,淬厉末学。
再造王室而忠贯日月,虽莫继于前修;
肃清宫禁而秪谒寝园,尚或为于露布。
庶酬知遇,少荅生成。
过此以还,未知攸措。
陆安簿谢黄漕荐举启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三、《客亭类稿》卷六
鸾枳栖迟,方惧谴诃之抵;
鹤书慰荐,遽蒙特达之知。
宠至若惊,愧踰于感。
盖闻古今荐举,法本至公。
贤否混淆,世或私徇。
百女荡而一女正,固知正者之可嘉;
一人冠而九人髽,惟忧髽者之能胜。
矧其间名是而实丧,抑亦有言从而行违。
矢情献直者多失之诬,阿意取容者不过乎佞。
真伪纷纷而莫辨,黜陟每每以为难。
绳之三尺,则几无全人;
责以数善,则焉得我辈?
且举于内、举于外,苟或称解狐祁午之贤;
如取以貌、取以言,犹未免子羽宰我之失。
傥非洞见乎肺腑,未易轻借之齿牙。
如某者学昧通方,志惟泥古。
误上仪曹之第,来从边障之游。
虽尘埃箠楚以徒劳,岂风雨晦明之或已。
念人情相咈,乃能相济;
而官事贵和,初不贵同。
其相与如昵,论事如争,在昔人有所不免;
若于利则动,见便则夺,料君子亦岂乐闻。
旋摄县章,谬承台檄。
爰肆意而妄议,务直情而径行。
位卑言高,乌得无罪?
才疏命拙,祗以为忧。
宁期受察以受容,乃欲使功而使过。
弃瑕录善,并蓄兼收。
赠华衮片言之褒,增敝帚千金之重。
恩诚罔极,德又何加?
兹盖伏遇某官儒林以为指南,吾党之所寄命。
英鉴得于精神之表,和气见于语默之间。
与之以行,二三子吾无隐尔;
洞乎其量,数百辈是能容之。
知财货本末源流,使贤能出长入治。
回狂狷之徒而归中庸之学,革浮华之俗而返纯厚之风。
桃李有意于栽培,草木喜同其臭味。
谓小过而无咎,可恕以情;
以大道而为公,能明其故。
盆成括小有才之失,察宁武子不可及之愚。
反复安全,始终护念,遂令下走,亦玷公言。
某敢不退省其私,不负所学?
举善人,不善人远矣,虽莫称于言扬;
遇国士,以国士报之,庶或酬于恩施。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常州守服阕上政府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三、《客亭类稿》卷六
分符竹之寄,方玷误恩;
缠风木之悲,遽罹大故。
偶未填于沟壑,敢复觊于陶镕。
伏念某姿踸踔以奚堪,动嵚𡼭而可笑。
虽行乎患难而安之若命,然志于寥廓而噤不得施。
惊半世以胡为,悼修名之弗立。
追想覆蕉之梦,肯犹缘木之求。
西塞扁舟,已办玄真之蓑笠;
东篱三径,莫营靖节之田园。
顷焉怀组以卧家,俄尔茹荼而兴悯。
念昔者圣人之制,务适夫天下之中。
故可立而可与权,且无过而无不及。
兹存馀息,甫御祥琴。
三釜弗洎于亲,固已绝于荣望;
一见而赐之璧,尚有徯于隆知。
盖立身扬名者孝道之先,而移孝为忠者臣节之大。
方睿圣揽贤而虚宁,与上相登明而选公。
错薪言刈其蒌,虽曰群才之盛;
采菲无以下体,曾微一物之遗。
欲期匠石之见收,庸效顽金之自跃。
恭惟某官皇家柱石,治世蓍龟。
兴雍熙之和,跻斯民于仁寿;
建久长之策,举明主于隆平。
天子恨无官可酬,吾君欲举国以听。
运大钧之坱圠,转一气于洪濛。
春风风人而夏雨雨人,配天其泽;
解衣衣我而推食食我,惟今其时。
盖饥者之易为,且辰乎而去速。
公或弃此,谁其念之。
再念某既罹百忧,所欠一死。
顾来日之无几,冀大造之曲成
举手转之清波,或可延于朝夕;
践冰待乎白日,肯自速于谴诃。
誓竭毫分,仰酬万一。
代赐对改官谢执政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三、《客亭类稿》卷六
望天威于咫尺,谬展愚忠;
勤帝训之再三,遽叨京秩。
兹平生梦寐,有所弗及;
顾一介庸陋,岂所敢承。
窃以古昔君臣之间,难乎德意志虑之合。
贾谊谓正朔可改,文帝之心乃谦逊未遑;
唐宗问礼乐何如,玄龄之徒或议论不到。
必明良之胥会,庶事功之有成。
洪惟熙朝,登用吉士
遭时遇主而建长策,左右罔匪正人;
修身治国而献六言,终始咸有一德。
宜精诚之默契,于猷为而允臧。
孰谓么微,能知利病。
如某者微官九品,浮食十年;
慨想知音,侵寻暮景。
兹误蒙于严召,无入告之嘉谋。
修政事以攘夷,愿鉴时机之失;
表廉隅而厉俗,谓宜名节之崇。
用人必取于经纶,右武务先于韬略。
以草茅言天下之事,既非素宦于朝;
雷霆犯人主之威,多见不知其量。
讵意简宸旒之听,乃荐承纶旨之褒。
有司虽阨以县章,温诏俾参于宾幕
乾坤施厚,宠至若惊;
蝼蚁命轻,报将何以?
兹盖伏遇某官功熙帝载,道觉民先。
网罗群彦以辅太平,总领众职以称上意。
三吐哺握发而下白屋,曾不遐遗;
一举手投足而转清波,绰有馀地
轸念炉锤之旧,力垂造化之私,遂致狂言,亦膺殊奖。
某敢不铭肌刻骨,誓子及孙?
廉以律身,忠而事上。
本于义不负所学,勉继前修;
以其言见于有行,用承休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