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父桥铭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五、《云巢编》卷一○
谁作此桥?
山旁老父。
老父有巢,白云之下,瞻彼崖崿,将适吾履。
岂无游客,往嬉来豫?
不踏溪壑,坦夷巩固。
敢告后人,无坏朴素。
息庵铭(左右山)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五、《云巢编》卷一○
我心不动,是身亦息。
结茅穷山,宴乐禅寂。
于是身心,犹若太虚。
游戏上下,是息亦无。
如来八相二十四依图赞 其五 如来降魔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六
菩提行成,守是净戒。
天魔相惊,欲来破坏。
彼三玉女,妩媚夭态。
有亿万兵,不战已败。
其魔与子,画地自悔。
摄以慈力,皆使度世。
其七 如来转法轮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六
诸天溥来,欲闻我法。
为转法轮,稽首欢洽。
昔佛灭度,群生作业。
不值佛世,生死百劫。
善哉梵王,为众垂接。
度所未度,三涂尽摄。
其十五 弥遮迦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六
维弥遮迦,始初出家。
眼目脩明,如青莲华。
得大辩才,嗣法提多。
海水无际,我扬其波。
以圣传圣,平等无差。
虽云半亿,其能意耶?
零陵先贤赞 其一 申天师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
天师乾乾,初事轩辕。
尽传其道,遂至长安。
时其老母,祁阳之干。
越数千里,时致盘餐。
维其盘餐,芳馨具完。
母惊其神,欲往一观。
天师请行,有如飞翰。
一瞬而至,都城正欢。
其母不虞,秽气旁奸。
居于长安,遂不复还。
后数百年,故山岏岏。
行朋乞福,乃其衣冠。
其二 尤尊师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
道人始来,行丐市廛。
其道若狂,手持败鞭。
数语市人,我将升天。
身跨白龙,此鞭用焉。
州将闻之,囚于土圜。
有顷已出,犹如风烟。
复持其鞭,笑语自然。
守兵怒之,兵不得前。
徐徐引去,乃知其仙。
其始未化,孰知其贤?
时有老校,为之招延。
及其将逝,遗屎户边。
化为黄金,璀璨联拳。
再拜受之,以终天年。
其三 素公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
怀素善书,我知其然。
能得此道,造于幽玄。
始其操觚,媚于孟槃。
厥功之成,其盘三穿。
在唐中叶,号为多贤。
草法之妙,未畅其传。
迨我律师,落笔翩翩。
学士大夫,为之詟焉。
才逸气豪,辞藻相鲜。
遗风至今,清如流泉。
嗟我白首,来游湘川。
过师故栖,访其遗妍。
有冢嶙嶙,有池渊渊。
不瞩其人,唯馀苍烟。
零陵先贤赞 烟塘老人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
昔有渔父,烟塘之濒。
以鱼为生,聚居成群。
适有白鳗,戏田之津。
或捕获之,速我诸邻。
将以为羹,乃觏老人。
曳杖而来,布衣缟巾。
为语诸君,勿烹是鳞。
是乃为龙,湘江之神。
咸以为诞,吾羹方珍。
芼以椒兰,和之甘辛。
莫不厌足,笑语欣欣。
老人复云,祸且及君。
有顷大风,震电辚辚。
曾不旋踵,陷为𡙆沦。
惟是老人,为示谆谆。
龙岂不灵,乃时之屯。
太平和尚礼塔亭赞(在常宁山下。)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六
道人乾乾,行化湘川。
礼是塔者,十万八千。
时年七十,行解妙圆。
作亭山下,开示信缘。
南岩导师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六
堂堂导师,生于闽粤。
龆龀出家,妙相奇骨。
为一大事,应期而出。
佛修行时,乃始落发。
初参西峰,器识旁达。
周旋五年,行解微密。
行化大和,名闻已彻。
大江之涘,有蛟为孽。
无有善淫,舟舫联没。
师为黜伏,龙洲始垤。
至于黄梅,夏暑道暍。
土人来告,乾溪方绝。
其众汹汹,无以盥啜。
为投妙偈,洪流乃决。
遂造武平,彼豪致谒。
我邑南岩,有如耆崛。
请师宴坐,少驻巾钵。
夜有巨蛇,骧首来夺。
正眼一视,蛇乃蟠结。
复有戾虎,咆哮猖獗。
师不为骇,虎亦驯率。
天人悦焉,请建玄刹。
师缘默契,布金营茇。
乃脱伽梨,衲帽直裰。
戮力僝工,神鬼剞劂。
不日化成,小大䜣悦。
四方归依,奔走竭蹶。
时苦大旱,田亩焦渴。
乞偈致雨,笑许其说。
顷之澍雨,利均坱圠。
牧牛于野,数困虎咥。
牧人群诉,为之轸恤。
时有青猴,往来式遏。
蕃息十年,大资耕拨。
已而猴死,夜梦于閤。
从师乞名,请建庙室。
名曰金成,享之疏粝。
垂庥彼牧,其祀方秩。
师所导化,洞言凶吉。
或请于师,天机勿泄。
时师肯首,因是结舌。
遂不复言,人无以伐。
彼守羼提,谓我颠越。
捕系廷下,面加讯折。
神色安然,不自辩别。
褫帽投火,火方烈烈。
火灭帽完,守怒愈疾。
遂以为妖,涂之污血。
有炽其薪,帽益光洁。
彼乃悔罪,讼其凡劣。
惟彼南康,盘山嵽嵲。
佛陀波利,昔所布萨。
爰有石泉,一旦污蔑。
石泉之下,神谶先述。
后五百年,此泉当窒。
有白衣来,乃定光佛。
彼众发谶,奔走迎屈。
师以舟往,雨华胶轕。
江流之下,乃有断蘖。
舟楫所触,必湛于汩,往来为害,师为一拨。
顺流而去,巨舟斯豁。
山已无泉,龙象蹙额。
师扣之锡,其泉乃溢。
留止三载,法筵益设。
河源圣船,久废波淈。
屡竭人力,其谁能拔?
南海建塔,将运群物。
不有巨舸,厥费屑屑。
或请于师,师以恻怛。
授以偈往,洪流夜发。
载浮于江,塔工斯毕。
彼徒不道,假于贾褐。
厥载未济,暴风轩突。
不知津涯,败我溟渤。
遂良出守,敬闻名实。
稽首门下,就弟子列。
具厥神化,献于帝闼。
乞名题寺,均庆是揭。
潭龙不害,年登人逸。
王贽奉使,方冬无雪。
恳请未终,琼瑶交戛。
数日未止,淖我使节。
王复来讯,乃大霁澈。
自时厥后,恭事惕怵。
有或不虔,莫不相诘。
始自七闽,上达京阙。
公卿士夫,悼稚耆耋。
咸来致礼,以祈度脱。
大中乙卯,正月六日,正其生时,稽首辞诀。
八十有二,泊然于灭。
图画毫相,端严昭晰。
瞻仰如在,孰有孰弗?
妙行圣上,巍峨纤悉。
世所传闻,万分之一。
我赞以偈,文辞鄙拙。
有如泰山,挥以毫末。
南山可砺,北海可竭。
南岩道妙,并明日月。
富池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六
昔吴祚命,奄有江东。
桓桓将臣,时惟甘公。
公当少时,任侠专雄。
负眊带铃,肆行暴凶。
踰二十年,乃始变风。
折节下士,欲希大功。
西赴刘表,表方惛瞢。
去依黄祖,祖亦弗容。
乃归大帝,武昌之宫。
英毅维瑜,武烈维蒙。
二公合荐,协于帝衷。
公论荆州,兵弱易攻。
蕞尔夏口,犹如蒿蓬。
我拔夏口,楚关一空。
必取荆州,遂规巴邛。
时帝大悦,予惟汝从。
遂拔夏口,其言信充。
使屯当口,威震军中。
帝曰兴霸,卿惟虎熊。
从战赤壁,追奔折冲。
固守夷陵,担当穴胸。
益阳之濑,云长辟锋。
濡须之出,曹公失踪。
皖城先登,斩彼元戎。
合肥失律,寔祐帝躬。
有战必胜,无谋弗庸。
爱育士卒,倾财任忠。
迨今千年,威名日隆。
以余所闻,人神道同。
为人克正,为神必聪。
血食后世,幽明咸通。
太尉崇秩,有褒大封。
虎旗金节,曲盖雕弓。
大江之下,祠宫峻崇。
千舟万艘,谁敢弗恭?
粢盛洁脩,牛羊硕丰。
风飙不惊,川流溶溶。
我昔南下,言瞻峻墉,感叹盛烈,弗磨弗砻。
因即旧史,纂其初终。
昭示后人,永于无穷。
王右军观鹅图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六
右军清豪,不降不污。
后世何知?独观其书。
王武子观马图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陌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六
武子豪隽,世称马癖。
殊胜痴叔,床头置《易》。
西峰和尚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六
五台之山,圣凡混同。
乃惟大士,肇化西峰。
唐室下衰,群生困穷。
师始振锡,于江之东。
始次秋浦,宴休禅丛。
指彼窣堵,当兴胜功。
一弄铁笛,龙吟夕空。
至人难知,是为凡庸。
时有郑传,祁门之雄。
假窃位号,擅其疆封。
师观昔缘,往造军中。
一军尽惊,标戈挟弓。
郑亦惶骇,遣谢弗通。
师顾使者,往谕汝翁:惟昔有缘,乃来相从。
郑亦感寤,欣然向风。
瞻望毫相,光明粹融。
垂发被额,犹如儿童。
面布七星,其言雍雍。
郑虽暴戾,为之致恭。
遂献上差,以为祠宫。
休止门观,幽深峻崇。
申警戒严,实备弗空。
师为郑言:彼山穹窿,吾当往视。
乃营厥工。
遗我芒屩,置于西墉。
中夜寂然,郑窥其栊,已不复见,香花重重。
郑大悔恨,内怀怔忪。
甫旦师在,曾无动容。
视厥芒屩,实敝且塳。
道其所历,山川奔冲。
坤山卓然,水流石硔。
三十六溪,溪光溶溶。
吾得其地,苍烟鸿濛。
既留我锡,于彼岩松。
郑惊其神,使按厥踪。
往反越月,其言信充。
郑始震惊,内讼顽懵。
彼土方灾,疾气相蒙。
师取盂水,佛慈感通。
以施下民,救其鞠凶。
始彻膏肓,遂起疲癃。
小大踊跃,幸甚会逢。
师忽谓传:「吾当暂去,西北有灾,即当往度」。
郑恳留止,曾不复顾。
乃升灵山,极其峻处。
诛茆结庵,圣功潜布。
土人或知,乃来饮哺。
瞻仰高德,众所依怙。
时郑中衰,群凶不附。
数困侵轶,实怀危惧。
躬遣信介,乞其来助。
师亦恻然,乃旋归驭。
敌人在竟,师命彻戍。
一指其兵,兵皆亡怖。
散走折趾,郑营安固。
遂入西峰,安稳善住。
无有远迩,或老或孺。
凡所度人,至于千数。
天方骄旱,踰时不雨。
人或恳请,必蒙甘澍。
惟时吴王,治扬为府。
赤地三年,群祀咸举。
歙有汪王,实食其土。
吏奉王命,归于神主。
神夜梦吏:「吾岂弗预?
岂如西峰,威德弘普。
乃大圣人,实通帝所。
其驭五龙,谁敢龃龉」?
吏梦既觉,乃大惊悟。
来恳于师,师曾弗拒:「归语而王,雨今可伫」。
大雨三日,横流圳亩。
王心欣悦,有怀钦慕。
山无信钟,师潜有募。
得其信人,乃下秋浦。
三日而还,洪钟在虡。
上有款识,五台之铸。
吴王营斋,求福其嗣。
为无遮会,以祈善护。
师心默知,飞钵来赴。
越数百里,有如跬步。
斋未及半,王启其故:「乞名大众,大众未谕」。
师起下座,顾谓王语:「名曰淩藤,以承汝祚」。
吴王惘然,不知其趣。
讯其所来,祁门之下。
王以为诞,延之别庑。
访诸祁门,无一言误。
王大崇信,请延巾屦,请建道场,了不可驻。
锡之紫袍,亦不一御。
愿得美锦,以为信具」。
遂献美锦,易其绨纻。
装之金钱,蠲彼租赋。
当是之时,人识佛祖。
及师之还,郑疾以固。
已而郑死,临其冢墓。
天祐三年,六月大暑。
召集大众:「吾将西溯。
慎无治事,厝之故宇。
后有人来,当知所措」。
其后三年,有僧甚倨。
直造堂上,发其蒙覆。
颜貌容色,不愆于素。
出而焚之,祥光载路。
奉彼遗骨,手自涂塑。
像成僧失,若无所遇。
相好巍巍,慰我黎庶。
载祀三百,道化弥著。
世所形容,乃其粗粗。
缪述为偈,顾奚云补?
惟是棕拂,庶永终古。
张季鹰东归图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七
季鹰道孤,翩然归吴。
谁知其志,止为鲈鱼?
纣锡妲己冠帔图赞 北宋 · 沈辽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七、《云巢编》卷七
昔殷王纣,宠嬖之妃,名曰妲己,时在沙邱。
锡之冠服,誇示以礼。
媠媠其容,𬇯𬇯其止。
二嫔侍侧,龙黻金几。
巧工图焉,穷其俊美。
其工伊何?
维周昉氏。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 北宋 · 沈辽
押麻韵
七尺潜虬出海污,久同病士御三车。
旃檀彫断终非相,薝卜芬芳漫散花。
绝是离非参妙用,穿云涉水伴生涯。
东林大士还知否,止此无言是作家。
如来八相二十四依图赞 其一 如来入胎 北宋 · 沈辽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六
昭庆法师导集众缘,图画如来八相及二十四祖于祥符寺之东堂。唐杜中令先为图赞,辞多不详。俾余为叙其事,庶使观者既睹其相,又考其行。以崇多福焉。
如来入胎,在兜率宫。
乘白象王,降于梦中。
太卜奉占,大福所钟。
当生圣人,清净玄通。
天为献食,美好侈丰。
诸国来贺,善哉大雄!
其二 如来出胎
押庚韵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六
四月八日,明星始生。
从右胁化,堕地即行。
诸天降侍,金机献诚。
相好庄严,香汤洁清。
上天下地,放大光明。
瑞应所臻,其何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