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代贺留右相正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启隽类函》卷一八、《宋四六选》卷一一、《江右文钞》卷五
伏审大廷涣号,亚辅疏荣。
士劢相我国家,岂轻其选;
王寘诸其左右,今得其人。
纶言一颁,国势益壮。
某官道隆而德备,才钜而能全。
解牛十九年而殊不更刀,溜雨四十围而曾无改节。
不为俗学,再还庆历嘉祐之风;
自结主知,早侍上清虚皇之侧。
舍人样生光于鹓鹭,尚书径上于星辰
入殚论思献纳之忠,出课慈惠循良之最。
随其所到,休有可书。
朱帘捲雨,画栋飞云,尽领洪都之胜;
连峰去天,枯松倚壁,不辞蜀道之难。
召诸天梯石栈之间,参乃钧府枢廷之贰,载调元化,益峻岩瞻
盖方其左朱轓之时,已系苍生之望
迨此右皋陶之选,皆叹白麻之迟。
风雷之号一传,天人之心交喜。
不动声色,固已见岁时无易,百谷用成;
益究设施,要当使钟簴不移,庙貌如故。
某寸长何有,一障是乘,嘉与阖境之人,同囿洪钧之化。
使民安田里,其孰非吾君吾相之恩;
政拙催科,殆必免大谴大呵之域。
代贺史丞相光禄大夫进封鲁国公启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一、《宋四六选》卷一一、《启隽类函》卷一九、《江右文钞》卷五
恭审孚号大廷,疏荣显渥。
刺经作制,勒成颢噩之书;
胙土苴茅,奄有龟蒙之境。
仍稽故典,峻陟文阶,金章式焕于民瞻,采地增陪于邑入。
册命一下,欢声四驰。
恭惟某官道冒古初,功存社稷。
洪钧转一气,乾坤日就于清夷;
庶绩抚五辰,星宿亦为之明润。
自赞解弦之化,益隆调鼎之勋。
年谷顺成,和气旁行于农亩;
远人咸慕,夕烽不到于边城。
坐令薄海内外之人,如在先朝全盛之世。
爰辍秉钧之暇,定为画一之规。
合古便今,可通行于万世;
举纲撮要,以明示于黎元。
爰涓选于良辰,庸彻闻于黼扆,肆覃茂赏,载答显庸。
登进厥民在王庭,俾闻播告;
永弼乃后于彝宪,勿替钦承。
嗣膺维师尚父之尊,有光先正保衡之烈。
某心驰恩地,迹滞侯藩。
灵丹就而鸡犬俱仙,敢萌荣望;
大厦成而燕雀交贺,空激抃悰。
颂咏弥勤,科条莫既。
代贺王参政蔺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启隽类函》卷一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二
伏审光膺宸渥,参秉政机。
黄屋倦勤,岂遑暇世间之机务;
紫芝锡命,乃登庸天下之正人。
岂非燕翼子之谋,莫先求哲人之举。
臣有十乱,武维用此而有馀;
才如八元,尧自相之而何害。
傥用儒之已尽,斯释负以无忧。
亶惟我公,能任是责。
某官才全而能钜,志大而气刚。
酹柱献栋梁之规,人为之惧;
披腹琅玕之蕴,天亮其忠。
其在甘泉持橐之班,已有傅岩调鼎之望。
顷从专阃,促以赐环。
方班听履,上星辰之联;
遽参济川,用舟楫之地。
进则云骤,人犹恨迟。
然而受隆委于两朝,下丞相之一等。
虽群贤并命,期共赓股肱庶事之歌;
然舆论所宗,乃独任《春秋》贤者之责。
元气孰壮,阴沴孰消?
樽俎笑谈,何以折遐冲于千里之远;
日月献纳,必将举明主于三代之隆。
在此位而不为,顾他人而何望;
公之自起,庸可或轻!
某雅尝辱知,不敢私贺。
所愿获见勋烈,有如青史之所书;
则虽堕在江湖,至于黄馘而奚憾?
金察院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光被宸恩,擢司风宪
雷行凤检,方进登天下之正人;
霜肃乌台,俾尽吐胸中之素蕴。
虽俯从人望,寔断自天衷,邮传欢动于四方,国重顿增于九鼎。
恭惟某官高文作古,雅望镇浮。
庖丁之刀,十九年绰有馀地
孔明,二千尺谁识苦心。
政所去而见思,材无施而不可。
顷自流钱之府,往仪振鹭之群。
子衿青青,士有文武兼资之略;
王臣蹇蹇,帝思风节不挠之英。
遂飞渥于枫宸,俾察廉于柏寺。
邦朋屏迹,雪见睍而自消;
善类宁居,虎在山而不采。
顾念虽资于弹劾,亦难久屈于徊翔。
风采凛然,今已杜群枉之门而开众正之路;
钧衡近止,行当建万世之策而举三代之隆。
某猥以诸生,伏读明诏。
身虽老矣,恐无芝菌蒸出之祥;
心则欣然,犹有鸡犬俱仙之望。
抃蹈何极,敷陈莫殚。
郑正言司谏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五、《秘笈新书》卷一二
伏审就陟谏垣,顿增国重。
皂囊奏疏,尚参两省之联;
黄纸除书,遂正七阶之品。
人徯仁言之溥,士知元气之还,赞书一传,舆言具穆。
恭惟某官修名盖代,厚德镇浮。
金钟大镛,殆非近世之人物;
光风霁月,绰有前辈之风流。
孤忠上简于龙光,清贯亟跻于鹭序。
冠峨豸角,阴见睍而已消;
手批龙鳞,木从绳而自直。
属时睿哲,渴想忠规。
乃眷廷绅,孰任尽言之责;
肆扬诏綍,延登已试之英。
即畴底绩之庸,行正告廷之命。
某猥分阃寄,遥听除音。
鸣凤朝阳,岂为私贺;
双鱼尺素,宜激抃悰。
董秘丞正言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五、《秘笈新书》卷一二
伏审光奉制纶,擢居谏省
道山委竹帛,已尽䌷四库之书;
阊阖呈琅玕,乃进立七臣之列。
帝虚心而垂听,人侧耳以竦闻。
涣号一传,师虞具穆。
某官高文作古,奥学造微。
著玉杯繁露之书,渊源远甚;
翻金匮石室之作,誉处翕然。
肆畴册府之英,无出儒宗之右。
鹏抟羊角,虽莫量迈往之程;
凤鸣朝阳,要先展格心之业。
谅悉摅于贤韫,以入告于辰猷。
坐令州县之民,如在祖宗之世。
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忌,蔚为百辟之仪;
谏官可尽言,宰相可尽行,即兼二者之美。
扬庭之宠,指日以须。
某雅辱旧游,喜闻佳语。
贺厦欲同于燕雀,莫遂下风;
寄书远托于鳞鸿,未殚抃悃。
代通安大使丙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翰苑新书》续集卷一○
身无功状,难久污鹓鹭之班;
帝有恩言,俾往牧鱼凫之国。
出国门而东骛,历吉日其遐征。
惟遥瞻大幕府之宣威,窃自比小诸侯之述职。
蒙成庶其免矣,驰敬其敢后乎!
恭扣私门,具陈忱悃。
伏念某学不适用,材亡踰人。
身类蠹鱼,生死不离于文字;
心如斥鴳,飞抢止在于枋榆。
不图官职之推移,浸被朝端之任使。
谋猷何有,误寘属车豹尾之间;
志愿无它,已作閒馆珍台之梦。
偶值坤维之谋帅,爰奉巽命以充员。
靖言差择之所由,非有劳能之可录。
意其温恭有恪,必能寅奉于教条;
察其悃愊无华,或可惠绥于田里。
肆加临遣,俾备驱驰,自知不称于所蒙,其若牢辞之弗获!
某官受天间气,为国重臣。
手剪逆俦,带砺遂盟于伟绩;
身当强敌,金汤不在于长城。
相时社稷之大勋,式简冕旒之隆眷。
徒得君重,托西陲半壁之天;
行以公归,扶黄道重轮之日。
尚怜孤拙,曲借优容。
阴雨之膏黍苗,深切煦濡之望;
广厦之庇寒士,不胜归倚之私。
颂咏良勤,敷陈莫究。
隆兴赵龙图善俊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光奉纶言,移牧会府
课殿邦之最,谓宜寘诸左螭右掖之班;
制阃之威,乃独领此南浦西山之胜。
虽小郁舆人之诵,而坐回一路之春。
侧闻除书,几至曲踊。
某官自天毓秀,以学禔身。
河间大雅不群,所耽者古;
东平为善最乐,自得于心。
早抟九万里之风,荐试十九年之刃,随其所到,辄有能声。
清香画戟之庸,久膺选表;
寓宝文绿字之直,奚足酬劳。
顷于龙焙之滨,益播熊轓之誉,一襦五裤,万口一谈。
大江以西谋帅之难,而当今之选非公莫可。
画栋飞云,朱帘捲雨,端为湖山而一来;
横门开日,高阁切星,行厉云霄而却立。
某欣闻声猷,积有年数。
幸甚部刺史班春之始,得在小诸侯述职之中。
无一事以勤馆人,空有怀滕阁之记;
如百谷之仰膏雨,苐请赋「黍苗」之诗。
时哉千骑之临,正肃春光之丽,幸无忽节宣之令,实不胜颂咏之私。
王宪荆南王枢使蔺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起家乘障,在初心犹切于吹齑;
改命观风,不自意何从而得鹿。
望宁到此,贱不获辞。
式时方伯连帅之贤,实惟紫枢黄阁之旧。
属尝有一日之雅,谅不忘平生之言。
小草之依长松,亦缘同味之故;
凌雨之得大厦,厥有亢身之方。
愿卒相之,其知免矣。
某官材全而能钜,志烈而气刚。
立朝堂堂,真不清之冰雪;
论事凛凛,乃群枉之鹰鹯。
羽仪百僚,夷险一节。
济川作砺,不负武丁之简知;
破斧缺𣂔,亦岂周公之加损。
起从词馆,来殿帅藩,以方叔之壮猷,勤毕公之小物。
一路绵邈,皆自得湖山之民;
重湖阻深,无复有萑蒲之盗。
行锡昕朝之对,遂登颛面之崇。
某以碌碌何足数之才,蹈硁硁未必全之戒。
不图末路,俾驾使轺。
幸列城已熟于教条,而百姓亦安于田里。
蒙成足矣,虽衣绣持斧以何施;
驰情炯然,惟补劓息黥之是望。
贺安抚王侍郎启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出綍西垣,作藩南服。
紫芝涂检,方除言语侍从之臣;
潢池息兵,所要诗书礼乐之帅。
姑辍孔鸾之侣,来空猩兔之群,宽九重之顾忧,为一路之司命
官学穷圣韫,材应时需。
怀明月,佩连城,自全其贵;
羞昆崙,薄员峤,莫喻其高。
惟其己重而物轻,是以身退而名进。
顷际解弦之会,实资曲突之谋,亟其空臆以尽言,翩然纳履而遽去。
阅时浸久,忽公论之复明;
承诏来归,举国人而胥庆。
方徯正人之巨用,遂跻寰海之隆平。
适时群丑之陆梁,俾莅十连而镇抚,亲屈元戎之乘,并纡支郡之符,先声一临,士气百倍。
昔西羌未定,范文正出以守边;
贝州既平,文忠烈归而拜相。
对于前哲,是在我公。
凯歌才偃于旂旌,岁旱即为于霖雨
某羁孤一介,流落百罹。
雕虫篆刻乃壮夫之不为,既无遭于场屋;
豫章橘柚非老人所宜种,又绝望于荣涂。
归欤之游,已矣风云之梦。
不图疵贱之踪迹,何自彻闻于缙绅。
外之部使者诵言其平生,欲以为山林之劝;
内之卿大夫表出其所著,姑少酬铅椠之劳。
方糜斗食于祠庭,俄捧辟书于蜀道。
扪参历井,不胜行路之难;
披雾睹天,乃失抠衣之便。
惟是子云之宅,尚编渤海之氓。
近得乡里故旧之书,具言父母岂弟之政。
黎侯之赋远景,虽云未卜于归期;
从童子而歌中和,亦能遥颂于风化。
其为归倚,莫究宣陈。
潭州卫参政泾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勉从温诏,起殿价藩。
衮衣绣裳,尚郁归禾之命;
櫜兜戟纛,有严制阃之权。
坐令道林岳麓之间,俱在春风和气之内。
某官道关百圣,忠贯三精。
于胸中,独传正学;
于笔下,遂甲大廷。
属昕朝更化之元,在独坐可言之地。
如农夫之去草,先务绝其本根;
若岁旱之作霖,爰寘诸其左右。
方徯登崇而颛面,忽投闲散以均劳。
逮元气之稍回,果公论之自白。
赤舄几几,曾何跋疐之伤;
方城临临,忽畀藩宣之化。
邈是潇湘之境,方罹蛇豕之妖,疮痍未瘳,反侧犹在。
来安集,暂烦天子之大臣;
辅赞弥缝,行究贤人之远业。
某切聆明诏,倍激抃悰。
齿豁头童,犹是陶钧之旧物;
文卑书俗,空陈竿牍之具文。
恭维岁律之向除,殊觉寒威之未慭,愿精调于鼎铉,即归秉于机衡。
蕲向良深,科条弗究。
潼川漕谢太丞启(代胡监酒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青衫试吏,方谋控地之飞;
绣节观风,幸快披云之睹。
抚微躯而浩叹,舍崇仞以安归?
伏念某铅椠庸生,箕裘冷绪。
焚膏油而继晷,敢或怠荒;
居陋巷以致诚,自甘穷约。
顾惟族系,俱业诗书。
走马看长安之花,后先相继;
攀槛请尚方之剑,风烈犹存。
自怜驽质之无堪,长恐家声之弗嗣。
属兴能于乡老,偶策第于春官
披腹而呈琅玕,了无可采;
排云而叫阊阖,咸笑其狂。
福宁望于庸庸,科遂收于下下。
旋以携孥于甥馆,逝将赋粟于坤维。
虽弛担之逾时,曾择栖之无所。
乌鹊绕树,怅三匝以何依;
鹪鹩巢林,得一枝而已足。
不有贤德,其谁主盟?
某官道觉先民,文追古作。
吕梁飞水三十仞,尽供笔下之涛澜;
溜雨四十围,独傲岁寒之风雪。
顷者郅隆于朝望,居然垂上于政涂,兴怀忽急于游山,丐外遂从而怀绶。
羞昆崙而薄员峤,公则良高;
扶黄道而上紫微,世将谁属?
伫看召驲,归翊政机。
惟时水漕之小淹,尚有铨衡之可托。
倘辱寘门人之数,寔足慰平生之心,矧大贤何所不容,而君子不可得侍。
冀获闻于一语,以为法于终身。
断臂雪中,谅不靳真传之秘;
漆身桥下,其敢忘国士之知!
归倚良深,宣陈莫究。
成都林运使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白头捧檄,溯瞿塘滟滪以遐征;
绣节观风,许櫑具步摇而入见。
矧是萍蓬之迹,实连桑梓之阴。
阳公薰晋之鄙人,亦复何殊于亲炙;
孔子思鲁之狂士,固应颇喜其远来。
是不虚为万里之行,其庸敢废一笺之敬?
恭惟某官修名揭日,高谊薄云。
斯文得所宗,典则在元和之上;
所守一于正,风流如庆历之间
稽其践扬,休有誉处。
属者一麾出守,蔼然五裤之兴谣。
选表来归,谓即近长安之日;
乘轺于迈,乃遥占蜀道之星。
惟干戈甫定之馀,正杼轴已空之候。
云屯万旅,曾无赋敛之少加;
星拱九霄,聿有声猷之上彻。
行拜芝泥之玺,亟归玉笋之班。
某困顿数奇,侵寻已老。
蹭蹬场屋,其谁以吊于有司;
流落江湖,已久无求于当世。
不期特诏,录以微官,身縻香火之祠,梦绕蓬蒿之宅。
耕云钓月,自分终焉;
历井扪参,何心到此?
偶故旧轸绨袍之念,而荐书形华衮之褒。
遂扶老携幼而一来,盖蹈险履危之万状。
抚头颅而浩叹,初亦怃然悔之;
望英簜以焉依,兹又幸之大者。
其为归倚,莫究名言。
李崇庆𡌴得乡节启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揆日建台,出节引道。
猩鼯夜啸,上贻廊庙之忧;
锦绣昼行,中出玺书之宠。
仍寓宝储之直,益增英簜之华;
一闻邮置之传,顿觉封陲之肃。
恭惟某官夙登列著,力障颓波。
赵、孟所贵能贱之,于吾何有;
不使为公耳,枉己则非。
流落十年,险夷一节。
疾风知劲草,身自有于长城;
浮云蔽太空,世苦无于公论。
迨兹更化,诡以作州,蔼然治最之旁行,久矣召环之当至。
杀越人于货,适值小夷干纪之秋;
修捍我于艰,尚忆曩岁干方之略。
肆畴物望,就驾使轺,贲延阁以通班,过故乡而上冢。
昔侬寇叛而安道率家僮破贼,贝州平而宽夫以相位酬庸,参本末于两公,殆前后之一辙。
式是恩纶之下拜,居然天意之偶开。
适于是时,忽降甘澍。
卫师兴而致雨,已示洗清小丑之期;
商岁旱而作霖,又卜归服大僚之兆。
某情均骨肉,迹阻门墙。
櫑具步摇,反莫偕于贺客;
距跃曲踊,苐深激于抃悰。
代回利路毛提刑午兼制参启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切审光膺睿渥,就按祥刑。
下芝诏于西垣,宠光茂甚;
泛星槎南郑,风采凛然。
不妨大幕之运筹,并使全蜀之蒙福。
成命一布,欢声四腾。
恭惟某官厚德春温,贵名日起。
曩郁朝天之步,来为赞画之宾。
留东阁以观贤,小淹遐武;
湖南而知客,遂简渊衷。
肆令咨度于皇华,悉俾平反于丹笔。
伫承迅召,归正要津。
某耳熟风猷,神驰德宇。
能令能令,曷胜借助之怀;
不自我后,不自我先,适值建台之日。
欲陈贺悃,莫究抃悰。
盐使郑侍讲乔启(代曾宰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伏审辍从朝班,出将使节。
诵文章之尔雅,殆疑非近世之人;
望英簜之光华,乃辱在先驱之役。
盖平日精诚之感,有今兹幸会之逢
不自胜其忻抃之怀,辄自见于竿牍之敬。
某官弥文作古,雅望镇浮。
方其游举子之场,已不为媲青配白之语;
及其奉彤庭之对,乃尽吐薄云贯日之忠。
温然有《说命》三篇之风,岿乎在汉庭诸老之右。
式是帝心之简在,亟从天禄以校雠。
厚德有容而不失其高,中立不倚而非期于矫。
颓波方靡,虽萧傅亦有非望之惭;
砥柱不移,独宋璟聿为难致之客。
深交不愿于,为公何有于
旋剸剧于星郎之曹,且翻经于春官之席。
皆主知之自结,何治最之弗优。
大为人望之攸归,佥谓国钧之伊迩;
奚云霄之已逼,乃原隰之载驰。
先声所孚,列城自肃。
羞昆崙而薄员峤,姑遂来临;
扶黄道而上紫微,终当未免。
某少而笔砚,偶尔绅裳。
倒指半生之中,若为把玩;
折腰百僚之底,乃尔尘劳。
矧承竭泽之馀,尚深赪尾之悯。
催科抚字,莫知何策以两全;
嘘濡拊摩,尚图更仆而三请。
幸焉已甚,言亦奚宣?
代回建昌江守启(自任)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
驾行春之马,何至烦公;
分扫地之光,是将及我。
宝邻之侧,有人如此,鱼书之敬,阙典可乎?
竟为所先,可谓不敏。
某官英标玉立,雅望川流。
解牛十九年,绰有馀刃;
参天二千尺,谁识苦心?
稽其所临,具有可纪。
尚屈云霄之步,来分铜之符,解弦已妙于更张,禁火便从而安作。
然而先一州而后天下,岂吾相心;
九里而福京师,非异人任。
谅无煖席,即有赐环。
某家连赐履之乡,官托辅车之势。
故于五裤之咏,尤所饱闻;
藐是七襄之章,焉能尽写。
代回郑赣州汝谐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启隽类函》卷九八
已试畴庸,维良作牧。
籍甚物望,谓宜寘甘泉之班;
邈是侯邦,岂其淹长者之辱。
维时邻境,首丐馀波。
自送旌麾之南,日困尘埃之迫,亦欲致鱼缄之敬,以践修燕贺之怀,竟为所先,敢谢不敏
某官长材纬世,雅望轶群。
粉省含香,早出应郎官之宿;
江城画诺,乃荐开刺史之天。
亶维责实之朝,欲示重外之意,复烦遐躅,加惠价藩。
恐行促于追锋,殆不容于煖席。
某偶冒分符之寄,寔连赐履之邦。
披云睹天,属已慰生平之愿;
扫地布席,政有赖辉映之馀。
拜嘉以还,占言莫究。
代通杨筠州诚斋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见《启隽类函》卷九七
得请于朝,把麾于外。
石渠之选,人犹为之屈称;
刺斗大之州,今乃烦于敏手。
提封幸甚,舆诵谓何?
某官其学一出于诚,虽天亦亮其正。
每极言高论,曾靡悼于后害;
虽怨家仇人,不敢诬其生平。
世亦岂无名流,若此者几;
古之所谓遗直,顾不在公?
雅薄圆壶之游,自诡左轓之驾,蔼然儒者之政,薰此区吴之民。
厥惟当今,尚有公论。
顷收朝迹,坏麻谁贷于延龄;
比入荐书,登位盖惭于陈寔
夫岂为丹鸡之诅,亦自逃青史之讥。
以此占之,岂久外者?
某朅来乘障,政尔事贤,属闻有行,不觉永叹。
念逖间德宇,何从闻拔薤之规;
而讲问政声,尚欲取伐柯之则。
诚斋迎贺赵守希仁 宋 · 王子俊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五、格斋四六、《启隽类函》卷九七
出綍西垣,分符南服。
采诸人望,久当寘紫橐之班;
邈是江城,乃复枉朱轓之辱。
匪缘重外,何至烦公?
先声一临,和气百倍。
某官英标玉立,雅望川流。
稽其存心,要不出东平之善,至于馀事,犹不减子建之才。
越从践扬,休有课最。
使者之星一出,不待载驱而已孚;
刺史之天荐开,岂应选表之犹未?
瞻言剧郡,孰与是邦?
分共理之忧,谁实任虎符之寄;
畴已试之迹,要莫如《麟趾》之英。
肆令白粲连樯之区,顿有紫气浮关之望。
第恐促驰于召节,庸或不俟于建牙。
某投老归欤,受廛惟甚。
焉敢切置盂水,以效任棠之高;
第当自驾牛车,勿负儿宽之殿。
惟一州徒得君重,而千骑方以暑临。
其于节宣之宜,倍有劼毖之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