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进南郊庆成诗表1092年11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淮海后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伏睹皇帝陛下肇修典礼,冬日之至,亲有事于南郊,仍复祖宗故事,以皇天地祗合祭。
前期之日,阴云蔽空,将祀之夕,月缠毕宿。
《诗》云:「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于法当雨,而是夜开霁,特甚晏温,星月昭明。
礼毕之明日,雨雪乃作。
朝市郊野相告欣然,颂叹之声形于中外。
非二圣有作,上当天心,神祇顾享,何以逮此?
臣虽疏贱,通籍秘省,预见熙事,不胜犬马区区之情,辄将舆人之颂,撰成《郊礼庆成五言二十韵》诗一首,随状上进。
干冒宸严,臣无任瞻天望圣、激切屏营之至。
蕲州谢上表1086年2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淮海后集》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愚罪著明,当以万死。
圣恩宽大,尚假一麾。
顾惟昧冒之深,第积战兢之至。
伏念臣不学无术,寡偶少徒,先帝之误知,繇常员而擢用。
始欲悉力而举职,莫知长虑以佐时。
自取悔尤,至烦挥黜。
责其妄作,便可屏之远方;
悯其知非,犹当投于散地。
敢图生死而肉骨,尚容宣化以承流
况臣粤自去冬,尝陈愚恳,愿归使节,求绾郡章,虽此左迁,正符宿愿。
恩既深而逾望,感亦极而难言。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大德海涵,至仁天覆。
谓灾眚之可赦,以过失为当怜。
宽其未弃之诛,开以自新之路。
辨之不早,嗟已迫于桑榆
来者可追,幸未填于沟壑
誓捐躯干,上报恩私。
程给事祝圣1079年秋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淮海后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本州管内,旧有应天寺者,造于宋元徽中,其地据宝林山巅,南直秦望,北负卧龙,蕺山挟其左,鉴水趋其前。
圜视井邑,如阅图画,越之形胜,十得六七。
比于熙宁十年八月遇火,金石土木之观,一夕殆尽,楼观宫室,化为丘墟
父老过之,徜徉悼叹,若失所依凭者。
因相率诣州自陈,愿以私钱修复故寺。
本州寻具其事上闻,仍乞易为十方,蒙朝廷报可,赐号宝林禅院
于是郡之衣冠缁素,无不悦豫鼓舞,以谋报上,因大出力财,争先请奋。
浮图栋宇,次第告成,曾未踰年,已复旧观
盖所据之地胜,故兴也易;
所遭之时盛,故成也速。
不然何以至是哉?
谨按宝林禅院,其地本名龟山,前世文士见于篇章。
上有鳗井,岁旱祷雨辄应。
臣等窃以为:龟,神物也,有先事之智,而寿踰千岁。
鳗,龙类也,有施泽之仁,而功被万物。
位正南方,与时相见;
势出人境,足以有临。
稽之于名,效之于物,参之于方位,考之于形势,而酌之于民情,理从事顺,实宜永为颂祝陛下圣寿之地。
臣等自今后,每遇同天节,只于本院启建道场及祷祠雨泽吉祥斋供。
其馀官中道场,并不令于本院启建。
夫下达士民之愿,上报君父之恩,臣子之职也。
臣等荷国厚恩,无以答生成之万一,庶几因缘塔庙,少伸犬马之诚。
仰瞻阙庭,不胜大愿。
伏望圣慈,特赐俞允。
贺元会表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古俪府》卷二
维岁月日时之首,乃朝宗觐遇之先。
循用旧章,遹陈盛礼。
东台瑞物,贯玉玺之珍符;
左右车图,增金城之列障。
乐象成而乃作,文称贺以非虚。
多士盈庭,四夷在列。
忻逢千载之运,敬上万年之觞。
蔡州进银绢状1087年7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淮海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大钧播物,难酬坱圠之恩;
坠露增流,以致眇微之意。
前件物,山泽所宝,箱篚攸资,属兹诞圣之辰,式备充庭之贡。
蔡州瑞麦图状1087年夏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勘会本州自已来屡得雨泽,已于某月日具状奏闻。
讫今来,二麦并已成熟,地无高下,所收斗斛数倍常年。
诸县节次申送,致麦苗有一茎二穗、或三穗,其多有至五穗者。
父老等皆云:「数十年来无此丰熟,亦未尝见有麦苗一茎至数穗者」。
以此见二圣临御已来,功化日新,利兴害去,善气充塞,致此嘉应。
臣待罪郡守,目睹其事,不敢隐默,谨画成图子一本,随状上进以闻。
谨奏。
按:《淮海集》卷三六。又见《永乐大典》卷二二一八一,康熙上蔡县志》卷一四,《古今图书集成》庶徵典卷一八六、草木典卷三三。
代荐蔡奉议奏状1089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淮海集》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窃以管下居住具位蔡驷,少以文翰见推流辈,仕宦所至,皆有能声,安贫守道,恬于进取。
有士如此,岂敢不言?
伏望圣明特赐考察,擢充台省清要任使。
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1079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三、《淮海后集》卷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浙水之东七州,独越为都会,凡七州之军事督焉。
其地西带江,北被海,多雄山杰泽,有桑麻鱼稻、荈竹箭之饶。
土沃而流,水清而不迫,非舟车足力所会,故其民喜耕耨,勤织纴,尊本而薄末,狡狯诋欺之弊,视他州为少。
然以险阻之故,豪强恶少、跌宕不逞之民,一失其业,则往往什聚伍行,剽攘攻劫于江海之上,不时去之,则蔓延而成大盗矣。
太守者,审知风俗之厚,刑政并修,则一方可以指麾而治,不然虽惫力劳心,犹无益也。
熙宁十年,诏以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广平程公知军州事
公素以治行称天下,越人无不踊跃竦企,愿见公之所为。
及至,政尚简肃,不为苟且苛细之事,事至而后必行,亦无所假借。
发隐擿伏,敏捷如神,每得所谓豪强恶少、跌宕不逞之民,草斩而兽逐之,至断绝乃已。
于是距吴际闽、楚,千里肃然,盗贼不敢发,川行途止,如即其家。
狱讼衰息,风雨时至,仍岁大穰。
礼贤俊,仁耆孤,简练士卒,缮修官寺,至于邮亭刻漏,为之一新,颓废偃僵,斩然俱起。
然后知公之才,所遇纵横无穷,其所厌伏东西、逆销变故于未形者多矣。
非特越人受其赐也,使行且大用于朝,推其道于天下,则其所就者,又可量耶?
先是,太子少保南阳赵公有惠政于越,既去而公承其后,故议者谓近世越州之政,未有如二公者。
南阳公尝命画史图太子少师天水赵公并公与己游从之像,号三老图,而越之好事者遂作三老堂以寘之。
元丰二年公还朝,郡之衣冠、缁黄、耆艾之士若干人,乞留于部使者,三为之上,不报。
因相与泣曰:「公去矣,其像虽存于三老堂,然吾人之心未厌也。
闻公尝帅洪、福、广三郡,三郡皆有生祠,岂越独无有?
今宝林院者,公之所兴建也。
若即其地为堂立公之像,如三郡故事,以慰吾人之思,不亦可乎」?
众曰:「然」。
于是又以状白使者,请立公之祠堂焉。
是时某适自淮南来省亲,将还,越人谓某曰:「吾州更饥歉札疠之后,程公实抚养而教诲之。
去年冬福州太守司谏孙公尝道于此,具见其事。
今祠堂成有日矣,谋为记,宜莫如孙公者。
闻子与孙公乡里且门人也,盍摭厥实以为我请乎」?
某既叹程公之政有以媚于民,又嘉越人能大其施而推报之也,乃为论次其事,并州之风俗具而载之,以备孙公之采择焉。
谢及第启1085年5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光灵遽被,愧幸特深。
窃以圣神临御之初,实惟祖宗熙洽之后。
戈兵收偃,经艺著明。
风俗莫荣于为儒,材能咸耻乎未仕。
圜冠方履,求自试者几十万焉;
血指汗颜,获见收者才四百耳。
既甚严其程度,宜尽得于豪英。
如某者,淮海孤生,衣冠末系。
志在流水,尝辱子期之知;
困于盐车,颇为伯乐之顾。
徒以为养而求仕,故虽被黜以忘惭。
惩于羹者吹齑,自知其妄;
不量凿而正枘,人指为狂。
岂意力田而逢年,亦称长袖而善舞
大羹焉用,以贵本而不遗;
昌歜甚微,缘嗜偏而见取。
方贤书之上献,俄吏议之旁连。
窃鈇致疑,事非在我;
解骖见赎,世鲜其人。
尚赖平反,卒蒙昭雪。
折剑既以重铸,死灰因而复燃
究其倚伏之难常,益信穷通之有定。
属皇明之继照,推睿泽以横流。
特免试言,径跻仕版。
技能莫效,初如不战而屈人;
名宦亟成,更类无功而受禄
退而省察,殆有夤缘。
此盖伏遇某官诱进人材,主张士类。
离奇蟠木,素为左右之先;
璀璨馀光,复自比邻之借。
致兹寒陋,亦预采收。
敢不慎操修之方,明出处之致?
庶期末路,获报明恩;
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吕相公1086年4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古俪府》卷六、《四六法海》卷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八、《宋四六选》卷一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膺宸命,显正台司
凡在生成,举同抃蹈。
窃以娲皇补天之际,高宗帝之初,未就泥金,正资陶铸,不调琴瑟,方赖更张。
是谓大有为之时,必得非常人之佐。
恭惟中书仆射相公累朝元老,当世大儒。
力足以扶持颠危,风足以兴起贪懦。
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明;
璞玉浑金,鉴识莫名其器。
既天资之笃实,加地胄高华
四世五公,勋在王室;
一门万石,宠冠廷臣。
宗族谓之小许公,夷狄以为真汉相。
果从人望,爰享天心。
方司左辖之严,遽践鸾台之峻。
献可替否,而思矫激之过;
解纷挫锐,而有调和之能。
必欲成仁之始终,非特洁身之去就。
繇是端人坌集,异党寖微。
宽大之泽四覃,苛刻之风一变。
名既得功而并立,位当与德而俱崇。
明诏始班,吉士交庆。
太公入国,固知天下之父归;
伊尹得君,益见圣人之任重。
某猥缘幸会,叨被题评。
昔陪北海之樽,有同梦寐;
今望平津之馆,如隔云天。
但欣众正之路开,始信太平之责塞。
愿稽故事,就封富民之侯
请与诸生,复上得贤之颂。
苏礼部1085年冬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启隽类函》卷四八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伏审光膺睿命,入拜仪曹
凡有识知,所同欣抃。
窃以大儒之出处,实为当世之重轻。
三仁去而商寖微,二老归而周始大。
长孺,诸侯寝谋;
中立相唐,列藩听命。
殆亦天时之有数,岂伊人力之能为?
伏惟礼部郎中先生道贯神明,智周事物。
决科射策,亟闻董相之风;
逆指犯颜,屡夺史鱼之节。
周旋台阁,而风采可畏;
流落江湖,而容貌不枯。
盖好仁无以尚之,故特立有如此者。
斯文未丧,果蒙日月之照临;
吾道将兴,更属风云之盛会。
既补郡守,俄迁侍郎,虽未厌于人情,渐当陪于国论。
昔神龙失水,几为蝼蚁之所侵;
今猛虎在山,将见藜藿之不采。
某久操󷗻彗,获侍门墙,叹刻鹄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
闻之不寐,知告于人。
睍见曰消,颇动雪云之态;
厦成相贺,独申燕雀之私。
贺中书苏舍人1086年3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光膺中诏,进直西垣,伏惟庆慰。
恭以某官当世大儒,斯民先觉
论议为四海之轻重,出处系一时之安危。
萧夫子之文章,蛮夷亦慕;
张使君之威望,草木犹知。
始从记注之严,爰掌丝纶之重。
奸邪闻命,投匕箸以自惊;
忠义承风,引壶觞而相庆。
某猥缘幸会,谬接光仪。
昔者先生尝蒙论次,兹焉伯氏又获追攀。
窃闻进拜之崇,倍切欣愉之至。
程公辟1079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启隽类函》卷三七、《宋四六选》卷一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某启:比缘省觐,薄游勾践之都;
获执扫除,叨预老聃之役。
辱品题之已过,惭报效之何从。
伏念某少也妄庸,长而屯贱。
枘方乖凿,人指为狂;
钩直失鱼,自知其拙。
碌碌抱箦中之耻,栖栖衔跨下之羞。
不谓修撰给事误赐采葑,曲加推毂,引置金台之馆,俾参珠履之游。
萧洒兰亭,尝继孙、王而奉笔;
风流莲社,屡陪刘、阮以焚香。
既令冯子而出舆,仍为穆生设醴
至于升将军之故第,泛宾客之旧湖,兴与天横,情随水远。
牙樯锦缆,拥南国佳人
玉斝金罍,醉西园之清夜。
往来乎十洲三岛之上,俯仰乎千岩万壑之间。
曾微琼玉以报刀,祗枉明珠弹雀
从游八月,大为北客之美谈;
酬唱百篇,永作东吴之盛事。
退而省察,何以堪胜?
血指汗颜,徒为今日;
输肝剖胆,期在异时。
庶追国士之风,少尽门人之礼。
谢馆职1093年6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皇朝文鉴》卷一二三、《古俪府》卷六、《四六法海》卷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二七○、《启隽类函》卷二六、三七、《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一八、《三续古文奇赏》卷一四、《古今图书集成》官常典卷二七七、《宋四六选》卷一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法同博士,阅五载而迁官;
例比编书,通三年而改秩。
宠灵既逮,愧惧实深。
伏念某族系单微,器能浅陋。
少时好赋,仅成童子之雕虫;
中岁穷经,未究古人之糟粕。
始策名于进士,俄充赋于直言。
滥居方物之前,叨被传车之召。
文章末技,固非道义之尊;
箕斗虚名,祇取谤伤之速。
亟从引避,几至颠隮。
褒未就于衮华,恶已成于疮痏。
三期之内,王尊乍佞而乍贤;
七年之中,鲁田一与而一夺。
但以偏亲垂老,生计屡空,聊复腼颜以居,未能投劾而去。
日期沙汰,分绝进升。
岂期积日以累劳,辄亦逢年而遇合。
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私;
惩羹吹齑,尚虑谴诃之及。
窃观前史,具见鄙宗。
西蜀中郎孔明呼为学士
东海钓客,建封任以校书
虽为将相之品题,实匪朝廷之选用。
夫何寡陋,遽有遭逢?
此盖伏遇某官道欲济时,仁能锡类。
始怜贫女,稍分秦壁之光;
终念播臣,为激越江之水。
矧兹奇蹇,亦与甄收。
敢不以古人行己之方,为国士报君之义?
千金弊帚,聊依翰墨以自娱;
一割铅刀,或冀事功之可立。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崔学士1090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伏审显膺明命,荣领近藩。
凡在庇庥,所同欣抃。
恭以知府学士妙知德奥,精契道真。
斥百氏之奇偏,传七师之要妙。
著于书者,乃其糟粕;
见乎业者,亦其绪馀。
即之如浑金璞玉而难名,望之如高山深林而莫测。
作歌而去,陋之不为;
应聘而兴,指而自许。
既参璧水之直,俄预道山之游。
入则陪国论于五房,出则督工徒于二监。
世推前辈,地号要津。
然而了不器于盈虚,澹无心于舒卷。
愿奉三年之最,固辞五兵之曹。
邸音播腾,士论耸叹。
汝南之奥壤,为右辅之名区。
仙圣所栖,英豪斯聚。
竞欲识先生之杖屦,匪徒瞻太守之旂旌。
昔诵高辞,极太行之表里;
行观美化,遍汝水之阴阳。
尚疑未驾于征轺,固已召还于法从。
某谬联服役,叨预婚姻,顾罪悔之方虞,幸依归之遽获。
车逢峻阪,空嗟两耳之垂;
船在中流,实有一壶之望。
代贺吕司空1088年4月4日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膺显命,正位公台,伏惟庆慰。
恭以司空相公学师古始,道造渊微。
以一代之人英,为四朝之国老
允迪厥德,克世其家。
言乎时,则岂可分道而行;
论其事,则袁、杨安得同日而语?
年高德邵,而臣节益峻;
功成名遂,而帝眷愈隆。
进拜冬官,非止居四民而时地利;
平章国论,实惟有一德以享天心。
圣王之文章具焉,天下之能事毕矣。
某叨分符节,辱在陶镕,陪班谒以无缘,第承风而窃抃。
贺中书仆射范相公1088年4月4日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八、《启隽类函》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奉明恩,进升右弼,伏惟庆慰。
恭以中书仆射相公器兼文武,学备天人。
出处系一时之安危,议论为四海之轻重。
临大节而不夺,虽小善其必为。
荀氏群龙,慈明为最;
河东诸凤,伯褒尤奇。
投闲散而闻望愈隆,涉忧患而精诚益壮。
果济世美,简在上心。
昔执鸿枢,既致干戈之戢;
今居端揆,何难礼乐之兴。
坦然众正之路开,行矣太平之责塞。
某叨分符节(云云)
代贺门下孙侍郎1088年4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奉明恩,进升东省,伏惟庆慰。
恭以门下侍郎星躔异禀,岳镇殊钟。
先朝藩邸之旧臣,今日庙堂之耇老。
正直如《羔羊》之德,信厚有《麟趾》之风。
解剧枢庭,乃心不怠;
均劳辅郡,报政斯成。
民心伫以旋归,国论倚之进断。
粤从琳馆,入践鸾台
薄夫抚己以自惭,吉士举酒而相庆。
矧同升之俊乂,皆妙选于搢绅。
三王之法本人情,固无过举;
六官之长皆民誉,兹谓昌期。
某辱在陶钧,叨分符节,第承风而窃抃,念称庆以无缘。
贺中书刘侍郎启1088年4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奉明恩,进升西省,伏惟庆慰。
恭以中书侍郎智周事变,道本诚明。
语默不愆其时,进退必度于礼。
雪霜既降,知松柏后凋
鸟雀或鸣,见鹰鹯之必击。
君未比隆于二帝,我则若挞于市朝。
民有失所之一夫,我则如挤于沟壑。
大任既降,英声益飞。
岂止邦家之光,实为天地之纪。
逮兹进拜,尤慰具瞻。
廉陛难跻,益致高堂之峻;
股肱克壮,重增元首之尊。
某辱在陶钧(云云)
代贺王左丞1088年4月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四、《淮海集》卷二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伏审光奉明恩,进升左辖,伏惟庆慰。
恭以左丞太中夙钟间气,早擅英声。
学穷游、夏之渊源,文列之伯仲。
周旋不挠,出处可观。
共推天下中庸,自得贤人之简易。
其退也,如陂万顷,挠不浊而澄不清;
其进也,若火一燃,用弥明而宿弥壮。
任斯降,贵名益昭。
晓达吏方,戴胄旋更于二辖
润饰儒术,平津即至于三公
某辱在陶钧(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