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地理发微 其十六 感应篇 宋 · 蔡发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三、牧堂公集、发微论
其次又当原感应。
感应者,言乎其天道也。
夫天道不言而善应,福善祸淫,皆是物也。
谚云:「阴地好不如心地好」。
此善言感应之理也。
是故求地者必以积德为本。
若其德果厚,天必以吉地应之,是所以福其子孙者心也,而地之吉亦将以符之也。
其恶果盈,天必以凶地应之,是所以祸其子孙者亦本于心也,而地之凶亦将以符之也。
盖心者气之主,气者德之符。
天未尝有心于人,而人之一心一气感应自相符合耳。
郭氏云:「吉气感应,见福及人」。
人之于先骸固不可不择其所而安厝之。
然不修其本,惟末是图,则不累祖宗者寡矣,况欲有以福其子孙哉!
地理之微,吾既发明之,故述此于篇终,以明天道之不可诬,人心之所当谨。
噫!
观是书者,其知所戒哉!
辩锦囊经下非郭氏著 宋 · 蔡发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四三、牧堂公集
自此以下非郭氏书,皆后人模仿本文、剽窃他书而增益之。
试以一二言之。
如曰「得一分三」则剽窃《珞琭子》书;
曰「五音合宜」则引用《五姓葬法》,郭氏时未有此书也,亦未有此法也。
曰「阳水从巽入,阴水逐辛流」,则后之言卦路者也。
曰「阴穴水流阳去,阳穴水逐阴流」,则后之言阴山阳穴宜阴水、阳山阴穴宜阳水者也。
用日之法本乎十宿,日之凶十有四,则后之言黄、黑二道者也。
曰「三阳虚敝」,曰「乾流无势」,三阳、乾流二说,皆后之言地理之法也。
《贵取势》一篇又全录《地理新书》十二成者也。
其伪一行、泓师注及张燕公序者,欲假真以信伪也。
必假一行、泓师者,以一行术数之高,而泓师又善地理者也;
必假张燕公者,以燕公尝次集一行历书,又小说所记与泓师源乾曜徐坚葬地也。
其郭氏自序亦伪也。
谓生气、天医、福德为三吉,绝体、游魂、五鬼、绝命、本宫为五凶,皆非郭氏本也。
此书之外,又有《外集》十二篇,亦假合前说而为之。
其八吉即后世之八卦,五忌即后世之五音。
术不成数,文不成章,盖出于一手,其分析为二十章,亦皆非是,此所以不注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