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蒋芾
陈康伯左仆射乾道元年二月戊申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大臣国之股肱,允系朝廷之轻重;
贤相民之师表,尤观功业之始终。
眷时宗工,实总魁柄,方共熙于天縡,遽祈解于政机。
诞敷纶綍之公,庸肃绅緌之听。
具官陈康伯直方而不挠,敦大而有容。
学洞九流,多见闻而守以约卓;
德尊一代,极高明而道乎中庸。
膺两朝眷注之求,积四载经纬之业,任重力踰于柱石,决疑谋审于蓍龟。
泽润生民,勋在王室。
自释钧衡之寄,举思衮绣之归。
属外治于边虞,适内虚于相位。
强起弼谐之老,庶臻嘉靖之期。
鲁用仲尼,宜尽复汶阳之旧;
晋登王导,顾何忧江左之危!
肆上天储悔祸之休,俾中国有弭兵之庆。
方修自治之策,以启非常之元
朕兹垂拱以仰成,公乃逡巡而避宠。
虽君臣一体之相待,惟疾之忧;
念神明异物之所扶,何恙不已!
矧方膺于昼接,尚入告于辰猷。
观应对进退之间,靡纤芥毫釐之失。
岂意乞身之请,略无移晷之淹!
谅难夺于忱辞,爰曲从于雅志。
进位孤卿之冠,既侈殊息;
通班书殿之崇,更昭隆眷。
仍陪井赋之入,以为里居之荣。
于戏!
得贤立邦家之基,固未忘于注倚;
闵劳以官职之事,姑俾遂于燕申。
往服宠章,永绥福履。
洪适右仆射乾道元年十月戊寅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得贤而立邦基,尤重秉钧之任;
奋庸而熙帝载,宜先注意之求。
朕稽古以建百官,好要而论一相。
天其为生良佐,底乂我家;
予惟灼见俊心,俾辅台德。
爰绎岩瞻之素,用符师锡之公。
有众在廷,无哗听命。
具官洪适高明而敦裕,笃实而清通,奥学测于圣几,英识周乎物表。
禀资直谅,未尝吐刚而茹柔;
抗论崇竑,无不会文而切理。
扬于中外之久,昭哉望实之孚。
视草禁林,训辞鼓天下之动;
本兵枢筦,筹策运幄中之良。
暨秉执于政几,弥参穆于王度
总众职以称朕意,熙庶绩以亮天功。
彝宪而公正之道开,杜请托而侥倖之门塞。
天休昭格,炳泰阶六符之辉;
国势奠安,增大吕九鼎之重。
是用升亚辩章之贵,仍颛宥密之权,增峻文阶,申加多赋。
予欲修法于颓靡之后,尔其力振于纲维;
予欲用赏罚于姑息之时,尔必大明于黜陟。
毋独阿于新旧,期公选于贤能。
毋朋比而徇私,毋依违而患失。
毋取充位,必既厥心;
毋思容身,必任其责。
于戏!
成汤受命,时则有伊尹格于皇天;
周室中兴,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
予欲追踪于治古,尔其俪美于昔人。
惟励乃诚,以若予训。
汪澈枢密使乾道元年十月戊寅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建辅臣以成天功,共政必先于求旧;
常德以立武事,本兵尤赖于得人。
乃眷儒英,夙隆公望
念久颛于戎柄,宜宠陟于使名。
敷告治朝,诞扬显册。
具官汪澈器博而用远,实茂而声宏,备九德之忱恂,养一气以刚大。
有驰骋古今之学,期于致主而泽民;
有经纬文武之才,见之附众而威敌。
蚤受知于慈扆,爰服采于从班。
执法中司,纲纪正一台之治;
总戎外阃,精神折千里之冲。
参筦国成,奋熙帝载,夷险百为之备历,始终一节以不渝。
比念秉钧之良,起司留钥之重。
仪图旧弼,进长元枢
櫜弓矢而戢干戈,虽笃邻封之好;
缮甲兵而补卒乘,不忘边备之修。
纪律设张,谋谟宏远,载嘉乃绩,实契朕心。
是用峻升宥地之崇,增重政涂之寄,胙之侯爵,衍以户租。
于戏!
进有德则朝廷尊,朕既精于吁俊;
用真贤而天下治,尔尚勉于告猷。
思同寅而协恭,期定功而保大。
钦予时命,惟乃之休。
洪适右仆射乾道二年三月辛未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辅相任股肱之寄,身常系于重轻;
王隆体貌之恩,义必全于终始。
眷惟端揆,兹解繁机,爰敷制綍之严,用亶廷绅之众。
具官洪适性资隽敏,心术通明
智略凑前,绰有论思之美;
辞章华国,形乎播告之修。
自密简于朕知,几立登于要路,亟升枢筦,旋秉国成。
方本朝循名责实之,盖大臣同心辅政之日。
奋庸熙载,独膺亮采之求;
当轴处中,正倚调元之助。
何未凝于懿绩,遽有啧于烦言。
既简劾之荐闻,亦囊封之屡贡。
是用释钧衡之重任,仍休宥密之繁;
通书殿之崇班,俾遂真祠之佚。
式遵彝矩,庸表殊私。
于戏!
后德惟臣,不德惟臣,朕敢轻于注意;
进人以礼,退人以礼,尔宜体于眷怀。
令猷,往祗明命。
乞编类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政所结局奏乾道元年十月五日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二七(第三册第二一四一页)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政今已进呈安奉了毕,本所官吏,欲限三日结局。
录黄必待书读后行奏乾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五七(第三册第二三五八页)
乞诏三省,自今录黄除军期急速,并引见日分期限迫促,不容少缓,方许先报尚书出劄子,其馀必待书读然后行。
仍令三省行遣制书遵从祖宗旧制百刻条限,则虽经书读,亦自不至濡滞。
乞授武举军中之职奏乾道二年三月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七之三○(第五册第四五四五页)
国家开设武学,教养智勇之士,然既第之后,问其所职,则筦库而已。
夫孙子、吴起之术,非可用于勾稽;
由基、飞卫之技,非可施于钱谷也。
愿诏本兵大臣议定其制,继自今以武举登第者,悉授以军中之职。
安知异时无郭子仪者出于其间哉!
乞明诏荐举人才以备擢用奏乾道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二○(第五册第四七一九页)
窃惟当今急务,莫先人材,愿明诏侍从两省、台谏、卿监郎官荐举可任郎官寺监丞监司郡守者十人,各疏其所长,附于姓名之下。
虽资历未至,而其才他日可任者,亦许论荐。
五日具名申奏,降付中书门下省籍记。
仍不许出所举官照牒,并为所举官求差遣
每遇阙官,臣等披籍检照,取举官最多者,较量人材高下、资序深浅选择,取旨擢用,庶几得人。
乞添置四朝国史编修官一员奏乾道四年六月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五七(第三册第二七八三页)
《四朝国史》自绍兴二十八年开院,至今十有一年,仅成帝纪,所有诸志并传文字卷帙最繁,并未曾措辞。
谨按本朝修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正史,不过四年;
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不过五年;
今四朝史既踰十年,而志、传茫然未有次序。
臣已将诸志分委所属修纂,惟是编修官旧系四员,后来裁减其半,臣欲量事添置一员。
论盐事奏乾道四年六月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七之二四(第六册第五二六七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七九五页、《宋史》卷一八三《食货志下》五
盐利旧属漕司,应副诸州岁计。
自卖钞盐,漕司遂以苗米高价折钞,又有招籴和籴之名,民受其弊。
今朝廷更不降盐钞,只令漕司认发岁额二十一万缗,则漕司自获盐息,折米招籴之弊皆去矣。
开德政乡二浦奏乾道七年二月四日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五二(第五册第四九六○页)
本府会稽县德政乡古有二浦,一名兆浦,在上流,凡五里馀,旧有斗门,以障外水;
一名后浦,在下流,凡十里馀,旧来深浚,以泄泉水。
爰自堙塞,又不修治,今欲商度开浦并置斗门
论兵事奏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宋史》卷三八四《蒋芾传》
方今财最费于养兵。
艺祖取天下,不过十五万人。
绍兴初,外有大敌,内有巨寇,然兵数亦不若今日之多。
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
又招兵耗蠹愈甚,臣考覈在内诸军,每月逃亡事故,常不下四百人。
若权停招兵一年有半,俟财用稍足,招丁壮,不惟省费,又得兵精。
且南渡以来兵籍之数,绍兴十二年二十一万四千五百馀人,二十三年二十五万四千五百四十人,三十年三十一万八千一百三十八人,乾道三年三十二万三千三百一人,只比二十三年已增六万九千六十一人,如此何缘财用有馀?
贺吕相建节启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五
伏审均宰席,疏宠斋坛,成命一颁,欢声四浃。
窃以裴度之平沧景,始进于崇阶;
令公之兼邠宁,本规于破虏。
未有订山河于盟府,耸旄钺于戎轩,偃簿祠庭,间游廊庙。
永惟殊遇,盖有德以简于皇衷;
仰揆元勋,殆无官可隆于异数。
富贵溢世而人不厌,精神折冲而国以尊。
故晋室之视台司,止参骠骑;
而汉侯之奉朝请,靡建将牙。
赫然王灵,萃我哲辅。
恭惟某官股肱真主,冠冕庶工。
忠顺勤劳类孔明莫能过;
雄深雅健太史岂足多?
既取日于层渊,遂擎天而作柱。
再获渭滨之兆,无烦商野之求。
运契时来,更切安危之寄;
任重道远,但闻夷险之同。
已欣衮绣之归,益侈鼎槐之业。
某罢柔不武,谬假节以护边;
飘转承流,荐分符而坐镇。
侧聆制綍,尤激懦悰。
投老何为,每故人之恋恋;
倦飞滋久,愿栖广厦之耽耽。
谢及第启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一三一、《宋四六选》卷一八
紫宸射策,上尘乙夜之观;
黄甲升华,中介三人之列。
方流辈耸瞻于举首,而姓名忽次于胪传。
人为之惊,己得不愧。
伏以国家接千岁之统,文章同三代之风,凡公卿大夫之多,皆庠序科举中出。
经纶事业,在当时固已发挥;
耆旧老成,至斯世赖其康济
得人之盛,振古所无。
洪惟上圣之兴,允继右文之治。
自顷夕烽之未息,犹讲艺于投戈;
迨今外户之不扃,益崇儒而重道。
礼闱大辟,士论交欣。
纷然蹑屩以担簦,举愿策名而委质。
其进也争于售玉,而选焉吝于汰金。
附凤翼而攀龙鳞,孰无是志;
拔犀角而擢象齿,竞欲相先。
然微如爝火者,或惊见日月之光;
且来从下国者,或未知朝廷之体。
则取青紫未易于拾地芥,而收科第安能如摘颔髭。
矧惟龙腹之荣,宜得鳌头之俊,岂伊蒙陋,获与选抡!
如某者赋性迂疏,受才谫薄,幼之训,粗工虫篆之能。
三纸无驴,自知寡要;
一斑窥豹,难语通方。
猥以世恩,许联士籍。
两玷外台之鹗荐,每至南宫而鹢飞。
乏万选万中之才,怀再进再屈之耻。
技止此耳,望几绝于清流;
行或使之,前遂忘于大敌。
嗟困兽之犹斗,俄死灰复然
孟明三举以焚舟,仅成霸业;
卞和两献而刖足,幸遇良工。
勉造明庭,钦奉大对。
趋玉陛方寸之地,瞻天颜咫尺之威。
恭传上问之渊源,均见中兴之枢要。
辄引经谊,仰冒宸聪。
惟《易》一书,历世三古。
识非辅嗣,谁知初上始终之爻;
才谢退之,乌睹洁净精微之义。
逡巡短晷,䌷绎成文。
何草茅之微言,误冕族之亲览。
惟惧汗颜血指,敢言志目而中眉?
初无黄绢之词,复得青毡之旧。
收故物于三十年之后,窃异等于几千人之中。
百数何补于时,曹参宜次于萧相
二者皆出其下,吴起敢先于田文
冒宠已多,归恩有自。
兹盖伏遇某官禀天间气,为世大贤,蓄文武之全才,蕴经纶之妙略。
忠嘉许国,已深当宁之知;
典策酬庸,伫慰具瞻之望。
梯航吾道,羽翼斯文。
包荒得尚于中行,采葑无以其下体。
致兹庸贱,亦预甄升。
断木何知,误被青黄之饰;
镆铘自跃,实系陶冶之功。
某敢不益励操修,恪遵检押?
鹏抟鲲化,尚庶几九万之程;
狗盗鸡鸣,期不愧三千
过此以往,未知所裁。
得男帖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宝真斋法书赞》卷二五
再拜上问尊嫂安人,恭惟懿候万福。
姐姐致意新妇,都拜起居。
诸令嗣承务以次,各计侍奉休吉
屯孤多难,举无与比,娶后十八年,方得一男,甚慰牢落。
半年之间,百病迭至,竟以不起。
哀恼无聊,上状崖略,并幸照恕也。
再拜上问。
御制春赋石刻跋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咸淳临安志》卷四
皇帝宅位之六载,储精思道,求所以调四气、育万物者。
动静语默,以天为宗,雨旸以时,农事将兴,帝心乐焉。
二月辛丑,出御书御制《春赋》以赐臣等。
臣等既下拜登受,窃伏思念帝王之德,莫大于法天。
天道之妙,不可得而见也,可得而见者,天时之运行而已。
四气之序而春首之,万物之众而春生之,溥博渊深,无所不被。
求天道之端,孰要乎此?
孔子作《春秋》,书春于王之上而以正次焉。
春者,天之所为也;
正者,王之所为也。
欲使王者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盖一经之大要也。
陛下聪明睿知,得孔子不传之学于千有馀岁之上,故能承天意以从事
宏谟廓度,包括幽遐,则与春同其大;
湛恩厚泽,涵濡微小,则与春同其仁。
范围著于德业,发挥彤于赋咏,大哉!
帝王之言,其视《春秋》之书,异代而同旨,鍧乎雷霆之声也,焕乎云汉之章也。
汉高大风》之歌,武帝《瓠子》之作,方斯远矣。
臣等待罪迩列,获拜非常之赐,口诵心惟,以谓陛下法天之德于此乎见。
顾惟昧陋,无以仰赞财成辅相之妙,唯是倡率在位,毋聚众以妨农,毋严刑以伤生,毋竭川泽,毋杀胎天,日夜思所谓布德和令、行庆施惠者,以称陛下仁民爱物、兼容并包之意,庶于代工之义无愧焉。
谨以宸章刻之乐石,复叙钻仰之诚,书于下方,以对扬天子之丕显休命。
光尧太上皇帝圣政序书后 宋 · 蒋芾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七○、《咸淳临安志》卷七
言:臣恭惟皇帝陛下躬禀圣质,嗣承丕绪,夤念光尧寿圣太上皇帝付托之重,兢畏祗栗,奉若慈训。
凡立政、用人、治民、驭军之道,惟旧典成式是宪是守。
爰自践祚初载,即命大臣纂辑圣政,萃为一书,越五年书成,陛下亲御翰墨,制为序文,以冠篇首。
臣适待罪政府,幸以薄技典领著作,乃获躬睹盛事。
拜登跽诵,震耀心目。
窃惟自昔帝王昭至德,垂茂宪,必有谟训布在方策,载籍之传,维见可观也。
五帝之盛,莫若,然二典之书,不并时而作,况其馀哉!
惟我太上皇帝武定乱略,文臻时雍,功成不居,以授嗣圣。
陛下孝笃乎事亲,志勤乎协帝,帅繇圣道,不敢怠遑,作宋一经,垂示无极。
而又骏发睿藻,序所以为作者之意。
父尧子舜,会逢一时,奎文汉章,雕饰万宝,开辟以来,诗书所记未之前闻。
顾惟坚珉未刻,无以诏天下与来世,郁圣德而弗彰,閟盛美而不传,臣窃恧焉。
臣不胜大愿,愿以宸翰勒之秘府,与河图大训并传,永永无斁,以扬厉陛下圣孝奉皇尊章洪业之志。
谨昧死以请。
制曰:「可」。
顾谓臣:「其以朕所书赐卿」。
拜手稽首受赐,退而书之,附于《圣政序》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