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奉大夫邹应龙再辞免除资政殿学士知庆元府沿海制置使恩命不允不得再有陈请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徒得君重,暂司制阃之权;勉为朕行,庸壮海邦之势。胡封囊之荐奏,谓陈力以不能。毋乃过谦,非予所望。况晋升秘殿,盖将昭体貌之隆;苟曲徇雅怀,何以重股肱之寄。其祗承命,毋复重陈。所辞宜不允。
宣奉大夫新除礼部尚书邹应龙辞免兼修玉牒官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编年以纪帝系而载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以宰臣提纲而命从臣以修之,盖重其事也。擢居是职,必择鸿儒。以卿魁伦硕望,直谅多闻。晋长仪曹,已著寅清之誉;进读经幄,复殚启沃之忠。俾兼职于纂修,胡抗章而逊避。毋稽朕命,往服厥官,所辞宜不允。
宣奉大夫新除礼部尚书邹应龙辞免兼侍读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朕若稽古训,图济治功,乃择儒绅之英,俾陪经幄之邃。以卿学问渊粹,议论正平,怀尊主庇民之心,有博古通今之识。可辅成于台德,宜进读于迩英。盍体至怀,亟殚素蕴。胡执谦冲之意,尚陈逊避之章。所辞宜不允。
宣奉大夫守礼部尚书兼修玉牒官兼侍读邹应龙辞免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卿自掇魁伦,遍更清要,出藩入从四十馀年,每怀静退之心,未展经纶之蕴。属更大化,图任旧人。进读经筵,每及三边之备禦;究心兵略,见于十事之开陈。宜陟枢庭,仍参大政,当以平时之议论,亟图今日之事功。胡固执于谦冲,乃力形于逊避。其祗承命,以副眷怀,所辞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中奉大夫新除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邹应龙辞免同提举编修经武要略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圣祖神宗,克振炎图之业;明谟睿断,具存要略之书。非赖编摩,曷昭轨则?然任提纲之寄,实资执政之臣。卿有学有文,能定能应,既处枢机之地,宜参总领之司。必撮其要举其宏,纂成钜典;庶显哉谟承哉烈,启佑后人。往究乃心,毋斁朕命,所辞宜不允。
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邹应龙乞解机政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方事之殷,正资长策,奉身以退,难徇雅怀。已曲示于勉留,胡复申于前请。精加葆啬,自底康强。勿云陈力以不能,当以体国而为念。其安厥位,用副予怀,所请宜不允。
太中大夫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郑性之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邹应龙端明殿学士朝请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李宗勉以郁攸挻灾乞退归田里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祝融为沴,盖过在于朕躬;近辅抗章,谓咎繇于臣等。力求解职,将以弭灾。然移疾于股肱,曷召和于形气。侧身修行,朕方怀兢业之思;同寅协恭,尔盍尽赞襄之力。惟交修其不逮,庶有感以必通。兹所当为,岂宜引去,所请宜不允。
朝请大夫宝谟阁待制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吴潜辞免除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知镇江府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翔而后集,固欲全进退之宜;用之则行,毋固执谦冲之意。载惟京口,允谓要冲,至若军储,尤为急务。畴咨已试,无以踰卿,盍疾其驱,往服厥职。胡上封囊之奏,尚怀投杼之疑。推善政以得民,不加赋而足用。使饷馈不绝而闾里相安,皆卿所优为者。亟图绩效,以宽顾忧,所辞宜不允。
中奉大夫权吏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给事中兼侍讲赵彦悈辞免升兼侍读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朕学于古训,日就月将,期底缉熙光明之功,尤赖老成典刑之助。卿诗书儒雅,礼乐宗英,讲殿谈经,约文申义。厥旨敷畅,朕甚嘉之,宜进读于迩英,益辅成于台德。其体至意,毋庸固辞,所辞宜不允。
朝散大夫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玉牒所检讨官吴泳辞免除权刑部尚书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朕改元更化,任贤使能,矧惟常伯之尊,盍选真儒而用。卿忠勤一节,直谅多闻,自联侍从之班,屡罄论思之益。敷为帝制,雅健雄深,晋贰铨曹,清通平允。肆陟刑曹之长,庸昭眷意之隆。以次而迁,何辞之有?亟祗成命,益茂远猷。所辞宜不允。
朝散大夫权刑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兼玉牒所检讨官吴泳辞免升兼修玉牒官其馀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纂修瑶编,属之词臣,盖旧典也。卿学该百氏,才擅三长,帝籍讨论,已逾再祀。盍升一级,以示宠褒。兹乃次迁,何劳逊避?能于前而不能于后,岂有是哉?毋弃尔成,益励厥职,所辞宜不允。
朝散大夫吴泳辞免除宝章阁学士知宁国府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卿遍历要涂,十更岁籥,敷文华而纬典,司喉舌以纳言。久著休称,将膺显用。倏然去国,畀以典藩。仍升学士之班,庸示迩臣之宠。盍钦予命,言脂尔车,胡为执于谦冲,乃欲求于逊避。其体至意,毋烦重陈,所辞宜不允。
宝章阁直学士中大夫知静江军府事兼本路经略安抚使钟震乞许奉祠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维屏维藩,既膺隆委;成终成始,盍罄壮猷。胡奏封章,乃求真馆?徒得君重,已能绥幽远之民;方图子功,宜仰体眷知之意。毋劳逊避,嗣有恩荣,所请宜不允。
显谟阁学士宣奉大夫提举建康府崇禧观陈赅辞免依旧显谟阁学士除沿海制置使知庆元府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卿曩镇荆襄,久更岁月,边烽不耸,阖境底宁。肆酬尔庸,擢升常伯,自处祠庭之佚,屡兴宣室之思。载惟制垣,实控海道,孰任维藩之寄,当资已试之能。爰锡明纶,曷陈巽牍?徒得君重,庶宣牧御之劳;勉为朕行,用副眷知之笃。令无反汗,卿勿固辞,所辞宜不允。
朝奉郎权刑部侍郎兼侍讲李大同辞免除吏部侍郎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朕惟左铨,最为剧任,员多阙少,法弊例繁,苟非其人,曷振厥职?卿昨居言路,激浊扬清,晋贰刑曹,惟明克允。畴咨典选,无以踰卿,其体眷知,毋劳逊避。所辞宜不允。
朝请郎试吏部侍郎兼侍讲李大同辞免除权工部尚书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贰卿而迁常伯,乃彝典也;矧由刑曹而至小宰,将及二稔。公于执法,允穆师言,晋陟冬卿,庸示褒宠。胡为抗疏,尚虑旷官?铨曹最号剧烦,既能胜任;起部第司营缮,盖所优为。其即钦承,毋劳逊避。
中奉大夫权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讲范钟辞免除兵部侍郎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亚旅司戎,既能称职,昕庭涣号,就使为真。虽恩渥之方新,而事权之惟旧,盍亟承于成命,胡尚抗于封囊?卿不激不随,有猷有守,久辅缉熙之学,每殚启沃之忠。眷怀固切于予衷,迁进姑循于彝典。初非超躐,奚用逊辞。
中奉大夫试兵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兼侍讲范钟辞免除吏部侍郎兼职依旧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典选郎闱,夙炳至公之鉴;升华小宰,盖资已试之材。涣号甫颁,师言允穆,胡力陈于奏牍,谓莫任于剧曹。况武部为真,已高资望;今左铨进掌,初匪超踰。其加甄别之精,益振清通之誉。令行弗反,卿毋固辞。
宝文阁学士中大夫新知福州余天锡辞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兼侍读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式是南邦,方资申伯,兴思宣室,复召贾生。昭予念旧之怀,畀以维新之命。昔已登于八座,今宜长于六卿。兼司琐闼之权,入侍迩英之读。允为异渥,盍即钦承。胡尚执于谦冲,乃力求于逊避。引以自近,尤赖告猷,令出惟行,讵容反汗?亟服厥职,以副予知,所辞宜不允。
太中大夫试吏部尚书兼给事中兼侍读余天锡辞免除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恩命不允诏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六、《东涧集》卷一
朕理内御外,将期疆埸之安;决胜运筹,尤赖枢机之密。欲共成于伟绩,当图任于旧人。卿温乎其和,定而能应,辇毂夙资于弹压,朝夕尤罄于论思。再陟文昌,蔼著清通之誉;兼司琐闼,益高直谅之风。进读迩英,辅成台德。各称其职,肆简眷以弥隆;暨予同心,善弥缝而藏用。宜居右府,密赞庙谟。允穆师言,盍即承于休命;曷呈免牍,犹未体于至怀。令出惟行,卿毋固避,所辞宜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