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二首 其三十八 宋末元初 · 释祖钦
押支韵
脱然语默去离微,觌面持来付与谁。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僧问风穴: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风穴云: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其三十九
押歌韵
巇崄中平实,平实处誵讹。
觌面承当得去,元来用处不多。
其四十
押尤韵
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去水东流。
茫茫宇宙人无数,那个亲曾到地头(僧问首山:如何是佛法大意?山云:楚王城畔,汝水东流。)。
其四十一
押东韵
当阳拈起足清风,似月团团样不同。
腊月也知无用处,暑天消得打蚊虫(僧问汾阳: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汾阳答云:青绢扇子足风凉。)。
其四十二
上无敌,下无比。
拟议思量,剑去久矣。
见得亲,用得到。
信手拈来,又却恰好。
其四十三
押尤韵
步行骑水牛,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一理足,万事周。
一尘起,大地收。
机先别有活路,开口不在舌头。
其四十四
押支韵
老杜风前得句时,等闲开口便成诗。
就中一著没巴鼻,却把驴儿当马骑(僧问杨岐:如何是佛?答云:三脚驴子弄蹄行。)。
其四十五
押庚韵
动即影现,觉即冰生。
见闻俱尽,视听如盲。
其四十六
押歌韵
一掬澄潭镜样磨,无风何必自生波。
转身纵不离初际,仔细看来较几何(青原思和尚问六祖:作何所务,即不落阶级,才有所重,便成窠臼?祖云:汝曾作什么来?倒借一问。原云:圣谛亦不为,谁与么道。祖云:落何阶级,惯得其便。)。
其四十七
押佳韵
本无位次,不涉安排。
泯然自尽,一种平怀。
其四十八
押庚韵
平常闲坐与闲行,岭上无心云片生(原校:一作横)。
照镜俱亡人不立,依前日午打三更(药山在石头会下坐次,石头问云:子作个什么?答云:一物也不为。石头云:与么则閒坐也?药云:閒坐即为也。石头云:子道不为,又不为个什么?云:千圣亦不识。)。
其四十九
押寒韵
树头金果铁团栾,千圣犹难著眼看。
莫谓临机曾掇退,当阳托出已和盘(洞山请泰首座吃果子次,问云: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律漆,常在动用中。动用中收不得,过在什么处?泰云:过在动用中。洞山令人掇退果桌。)。
其五十
押词韵第八部
虚而灵,空而妙。
冷而看,默而照。
亭亭雪,没青松。
杳杳云,藏白鸟。
其五十一
押词韵第六部
洪蒙未判绝疏亲,毕竟难将事理分。
夜半正明还不露,金刚脑后铁昆崙(曹山因镜清问云:清虚之理,毕竟无身时如何?曹山答云:理即如是,事作么生?镜清云:如理如事。曹山云:瞒曹山一人即得,争奈诸圣眼何?镜清云:若无诸圣眼,争鉴得个不与么。曹山云:官不容针,私通车马。)。
其五十二
押词韵第一部
云重重又水重重,步不曾移到九峰。
远涉若还言不易,主人却在半途中(九峰普满禅师问僧:甚处来?云:闽中来。九峰云:远涉不易。僧云:也不难,动步便到。九峰云:还有不动步者么?僧云:有。九峰云:争得到遮里?僧无语。九峰云:误杀一船人。拈棒劈脊趁下。)。
其五十三
押词韵第九部
石女高歌木人和,妙用纵横无不可。
三更初夜月明前,开口几人曾蹉过。
其五十四
押庚韵
白玉阶前金凤舞,黄金殿上玉鸡鸣。
正中来与兼中到,昨夜云深月正明(同安丕和尚,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答云:金鸡抱子归霄汉,玉兔怀胎下紫宸。又问:忽遇客来,将何祗待?答云:金果早朝猿摘去,玉花午后凤衔来。)。
其五十五
押支韵
云藏无缝袄,花绽不萌枝。
铜壶漏静,玉户春熙。
敢问时人知不知。
其五十六
押麻韵
天黑云深飞暮鸦,鹭鸶立雪对芦花。
幸然不属今时事,句后声前会即差(同安志禅师,僧问:凡有言句,尽落今时,学人上来,请师直指,答云:目前不现,句后不迷。又问:如何是向上事?迥然不换,标的即乖。)。
其五十七
押敬韵
内绍外绍,有偏有正。
失晓老婆逢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