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巾子山广轩 南宋 · 陈岩肖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屹立双峰入云表,登临聊为小迟留。
四围山色搀天碧,一曲波光抱郭流。
身世欲违尘俗态,生涯宜与水云谋。
何当占断层峦顶,一室烟霞百虑休(宋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卷五)。
洗竹 南宋 · 陈岩肖
五言绝句 押东韵
直干解新箨,低枝蔽旧丛。
芟繁留嫩绿,引月更添风(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
甘露 南宋 · 陈岩肖
押词韵第三部
负土筑新阡,松楸手亲艺。
结庐居墓傍,猿鹤为垂涕。
屈指几星霜,精诚动天帝。
三宵神泽零,霏霏洒松盖。
晓看岁寒枝,厌浥满苍翠。
初含红日光,颗颗金珠缀。
味分饴蜜甘,香夺芝兰气。
亭午若凝脂,青丝系千穗。
赤城千里传,冠盖日相继(明袁应祺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钓台赋 南宋 · 陈岩肖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五、《历代赋汇》卷一○七
泛富春之极浦,过桐君之所庐,山环翠而缭绕,溪泻练以萦纡。平林绝岸,或断而或属;朝霏夕霭,乍歛而乍舒。湍声激烟峙之下,岚色贯云岫之隅。忽一峰之森然,郁苍苍而倚天。粤严先生之旧隐,耸巨石乎云端。踞此矶而坐钓,抗斯志于当年。高风作尘不可几及兮,遗踪逸躅至今而独传。方其披羊裘于泽中兮,甘肥遁而自悔。光武物色而聘之兮,逮三反而始至。吐危言以戒侯司空兮,不改狂奴之故态。傲万乘而恃故人兮,动星象而罔有愧。竟拂衣而去之兮,卒老于丘壑而不悔。惟卯金之中否兮,贤哲括囊而远逝。暨真人翔于白水兮,争幡然以赴功名之会。何先生之远引兮,了无意于斯世。岂时君之不可辅兮,似立志之近隘。稽往牒而知其心兮,盖有激于斯时。尝欲惩西都之弊兮,遇巧臣之礼成亏。课三公以吏事兮,绳之法而示威。轻转易其守长兮,听谣言与单词。近臣或捶扑牵曳于其前兮,蹈矫枉过正之非。朱浮钟意之屡以为言兮,咸纳忠而尽规。宜先生逆料其必然兮,抗高节而豫警之。遂律贪而立懦兮,共扶汉祚而不遽衰也。昔渭滨之钓璜兮,钓功烈以辅兴王之基。阙里钓而不纲兮,钓道德以垂万世之师。𣾴水钓而持竿不顾兮,钓高尚以远尘俗之羁。今先生亦寓意于是兮,钓气概而挺然不可隳也。遂倡东都之士轻外慕兮,俱耿介以自持也。则知圣贤所遇虽殊兮,其特立以表世者举非偶然而为也。故此屹然之钓石兮,千载耸观瞻于桐江之湄也。
乞许光尧圣政与仙源积庆图同日进呈奏 南宋 · 陈岩肖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五、《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二六(第三册第二一四○页)
国史日历所得旨编修《光尧寿圣太上皇帝圣政》,今已成书,合行进呈。伏睹玉牒所降旨,许进祖宗《仙源积庆图》等文字。缘本所昨于绍兴二十八年内修进《神宗皇帝宝训》日,其玉牒所编修《仙源积庆图》,与本所同日进呈。今来本所乞候书写进本,于同日玉牒所一就进呈。合行事件,乞并依昨进《宝训》前后已得旨体例施行。
印造历日事奏 南宋 · 陈岩肖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三一(第三册第二七七○页)
秘书省辖下太史局每岁笺注到大小历日,小本依年例令榷货务雕印出卖,大本止是印造颁赐毕,发送太史收管,便为无用之物。其漕司雕造上件印板费用不赀,又缘印匠递年循习衷私印造出外,侵夺官课。乞自今后大本历日颁赐数足,将上件历板下太史局,候历日进呈毕,牒送榷货务措置定价出卖施行。
乞郊祀舆服仪仗从乾道元年之制奏 南宋 · 陈岩肖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五、《宋会要辑稿》舆服一之四二(第二册第一七六二页)
近者恭睹三月十七日圣旨,今岁冬日至郊见上帝,可令有司除事神仪物、诸军赏给依旧制外,其乘舆服御及中外支费并从省约,仍疾速条具以闻。窃见绍兴二十八年以前,郊祀舆卫仪仗共用一万五千五十人,至乾道元年初行郊祀,比旧数十分减去其六,止用六千八百八十九人。今参稽已减合用之数,今岁郊祀舆卫仪仗,宜遵用乾道元年已减之数,今来更不增减,庶几有合中制。
香溪集序(绍兴三十一年四月) 南宋 · 陈岩肖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五、《香溪集》卷首
士以志道为先,而志道以养气为本。气全则道存,气丧则道亡。故达而在上,任天下之重,安国家,利社稷,进贤退不肖,收功于无穷者,气也;穷而在下,守圣贤之道,搉古今,明治忽,是是而非非,立言于不朽者,亦气也。苟气之不养,则达而在上,或充诎于富贵,以得失为患,则道不行矣;穷而在下,或陨获于贫贱,以纷华为悦,则道不守矣。不守不行,气丧而道亡,则乌能收功无穷、立言不朽哉!是则气之在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举不可以不养也。吾之先友香溪先生,以养气为本,而立言不朽者与。先生居香溪之上,自少至老,笃学而赡于文,探道而不以世故婴其虑。其家世,父祖为名卿贤刺史,昆弟多居职仕,而先生了无仕进意。今天子即位之初,诏复制举,以来天下之士,当时公卿有以先生应诏者,先生力辞之。余尝遇香溪之上而访先生焉。先生危坐一室,尘埃栖户牖而凝几席,败帷故器,人所不堪,而先生貌充体胖,神宇泰然。其言经术,如亲得圣人而授其旨;其论古成败事,如目击而身履之。已而出示所为文,则辩博而峻整,正与向所言论者相表里。终日与之坐,而无一语及世间事。此非志于道而全其气者,能若是乎?是日,先生谓余曰:「是间山水清远,子能卜居以从吾游乎」?余方累于世故,从官远方,漂流异乡。及归,而先生殁已十年。方悼若人之不淑而吾无与居也,一日,先生犹子元卿过余曰:「叔父平昔为文至多,今不欲秘于家,而出与世共之。力有未办,则先刻其诗赋、论议、杂著,为二十二卷行于时。子尝与叔父厚,愿叙以冠其首」。嗟夫!昔鹿门子著书而自叙之曰:「醉士隐于鹿门,不醉则游,不游则息。息于道,思其所未至;息于文,惭其所未周」。古圣王旌山夫谷民之善者,意在斯乎!今先生不醉不游,直息于道,而寓之文耳。平时不以外慕累其心,若求旌于时,亦岂先生著书立言之本意哉?故述其志道养气之实,以见素所蕴云。先生姓范氏,名浚,字茂明。而元卿名端臣,今亦以文知名,方有志于世者。绍兴三十一年四月十三日,同郡陈岩肖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