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侍读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一四○四六
呜呼!
天之生物,必笃其材,倾者使覆,栽者使培。
惟公之生,实富才良,器浑以厚,德博而方。
早践书林,晚登华近,入论思忠,危言屡进。
右官江表,历典州符,安恬养素,耽乐诗书。
谓公元老,帝不遐遗,置诸左右,以卒其施。
自闻公丧,痛悼嗟惜,如何哲人,天啬其泽。
公之好善,平昔相知,公今逝矣,知我其谁?
过公之庐,不见灵輀,衔哀奠斝,以诉诸孤,呜呼哀哉!
祭同年杨缅察推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庆历二年,相遇京师,兄时荣名,余实继之。
余官浦城,兄曰宅里,乃相讯问,言语教指。
明年六月,来掌簿书,兄有母丧,亦在其庐。
自尔往来,情过于初,予时不宁,瘠瘦颠瘚。
仆夫遣走,来讯来谒,书辞之慇,稠密如发。
及徂京师,来无虚月,闻得南昌,惟命伊何。
不恃文书,乃寝疾痾,余匪其旁,不抚以摩。
兄之才隽,天实与畀,既庸不施,何遽以死?
六月四日,得书泗水,兄之手泽,不忍熟视。
瞻彼日月,相在孔迩。
丧车来归,我行在山,不得往哭,道途之难。
酒醪不尝,献享不躬,酌此永诀,悲何可穷?
呜呼哀哉!
钱舍人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噫公之生,气直以方,蕴蓄道学,发为文章。
力取巍科,骤登显仕,校书东观,记言右史
翱翔禁掖,润色王言,输忠获戾,困不失亨。
龙飞汇征,帝命甄复,还为谏官,其言谔谔
暂居藩翰,人曰非宜,谓即登庸,大业敷施。
天之生才,俾乂王家,公乎谓何,寿尔不遐?
嗟余有官,葬不临穴,过门奠觞,永以哀诀。
呜呼哀哉!
浦城黄虞部瑊文1067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某曩为属吏,最公知。
自闻公丧,攀号无已。
此者被命,出守四明,归省松楸,道过坟下。
追惟恩旧,涕泗横流,薄奠斯陈,以告于幽。
祭妹三县君文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呜呼,兄弟之爱,如四体之于身,尔其死矣,吾何爱其生?
先子早世,兄弟孤茕,尔年最幼,尤钟爱于母兄。
栖迟穷居,十有馀年,恶衣粝食,同茹艰辛。
兄既得仕,尔德修明,学礼与诗,习以蘩
后又十年,尔乃从人,事夫柔嘉,琴瑟锵鸣。
生虽孔艰,克配贤仁,孰谓不遐,福祉臻臻。
闻尔讣音,哀不胜情,哭不凭棺,不见容声。
酹酒以文,尚感精神,死生永诀,长想无因。
呜呼哀哉!
祭仙孙五郎文皇祐三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
呜呼仙孙,生汝七十日,未熟汝面,汝遽亡耶?
黄岩之别,舟中抱汝,不觉出涕。
深知汝幼,不利远行。
过在父母,复将谁冤?
吾在京师,闻汝之归,举家疾疫,十死四五。
十月馀日,不得汝娘一书,心亦惊忧。
然又闻汝子母康宁,不复省察,岂宜汝遽如此耶?
朋友家人,具知汝事,讳不吾言。
故吾今日之心,犹望望然欲即见汝。
梁益来汝娘书,又讳不言及。
季甫先生书,始知汝诚亡也。
呜呼仙孙,汝负吾耶?
吾朋友四五人,皆忧惊晚娶,未有嗣子。
吾又多病,不保久长,及汝之生,始安吾心。
故吾日夕冀汝长立,上奉汝先翁之祀,下以继吾之老。
岂知汝遽如此耶?
汝将不为吾儿,则不如勿生。
生既不幸而夭,亦当使吾见而诀之,曷为使吾终身置汝不足于心也?
吾尝与汝娘言:人之于骨肉,无老幼,生则相养,死当葬埋,封识使之不忘。
闻汝亡时,娘亦不得闻知,未知置汝于何所耶?
汝身幸存,是天锡吾儿也;
汝身不存,吾生何乐也?
吾无意于世久矣,思汝先亡翁,与二先亡婆,洎汝世母,皆早世,坟墓未安,常欲买一山,族而葬之,舍官,庐其旁,以老吾身。
今汝又亡,吾志愈决矣。
使吾今日即居显官,享丰禄,以茍富贵,若吾亲与吾子血肉在土,于吾何安?
虽然,吾今日之力,未能图之,尚须任满河阳,继入远宦,可六七年,汝身幸存,即图南归,卜庐墓事,瘗汝于亡翁之侧,安汝于吾庐之旁,吾心始安焉。
呜呼仙孙,恨汝未知吾言,汝知吾心之苦否也?
今遣梁益归,请汝娘浇酒瘗吾文于汝旁,以安汝魂。
汝能知乎?
呜呼哀哉!
祈雨祝文庆历四年1044年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某以王事,不能遍走山川神祇,谨择日用牲酒陈于龙坛之隅,置诸位,来尔诸庙之神以告之,神其听予言:今来自,膏雨不时,川泽流竭,田苗将槁,人大恐怖,若无所依托,予亦不暇于饮食。
今农夫终岁勤劳于稼穑,惟天子租赋是供,亦惟尔神明粢醴是奉,尔尚庇庥于人,不可安以处也。
县令既否德,不能活民,惟神活之。
亦惟尔世世于民,永有康食。
予虽比于罚,敢有词神,其降甘雨。
谒庙祝文庆历三年1043年6月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古灵先生文集》卷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某伏闻县有官属到任,礼上讫,凡三日,始往拜诸庙之有灵德庇庥于邑人者。
某职掌县簿,而且承长官阙,以躬临民,敢不夙戒,奔走承事,以告其至,明神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