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游德峰寺西溪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登登石角紫苔封,满眼溪山彩翠浓。
落照蘸时金锁屑,飞涝迸处玉舂容。
僧归隔岸云霞外,秋在寻诗杖屦中。
游宦十年猿鹤怨,自惭兰径污尘踪。
宿严川寺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屈指藏脩二十年,青山依旧在尊前。
对床黄面皆新识,隔□疏篁只宿缘。
晓月濛濛羁枕外,茶烟袅袅鬓丝边。
承恩玉署惭非分,桑下重来意惘然。
宿君子寺。赠玉林 其一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丹崖万叠白云封,住锡天慵自在中。
海月微升方丈晓,西风遥递正阳钟。
早知境界尘尘闹,已脱形骸念念空。
世故明朝各南北,更将何处两从容。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劳生宇宙百年浮,何处丘园合退休。
君子寺楼三日客,头流山月半轮秋。
芒鞋身将老,暮霭朝曦眼暂偷。
剩把新诗满青竹,几回凉韵共飕飕。
八月十五夜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为问广寒宫里月,人间此日几回圆。
蟾藏故故孤云外,兔映□□两鬓边。
去岁玉堂吟正好,今年天岭看偏怜。
美人千里相思苦,落尽银河倍惘然。
次茂朱东轩韵。录奉权使君年兄案下。博笑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朱陈物色客吟边,满眼梅黄雨送年。
愁里不堪生白发,云端暂喜露青天。
松涛飒飒来孤枕,燕语喃喃几篇。
十载故人南北别,今朝邂逅一尊前。
寄金瓜堂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伽倻苍翠接鸿濛,山下瓜堂彩雾中。
叹息主人辞碧荔,飘零晚节卧青松
烟霞只属兰蹊翳,猿鹤偏愁蕙帐空
枕上黄梁吾已觉,愿君归钓及时同。
高阳公廨。与善源叙怀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共君銮殿旧词臣,今日南州坐逸民。
一夜灵川灯下面,十年槐国梦中身
啁啾群动天机闹,荏苒浮生世味新。
流水桃花何处是,相携行访武陵
金秀才大猷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万本苍髯抱陇斜,一区耕凿长桑麻。
先生是处怜幽独,佳句前头管物华。
风断柳蹊饶水石,秋深兰坞护烟霞。
连茵更试林间语,不觉相忘到暮鸦。
秋怀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乾兴山下动秋声,官树潜随两鬓惊。
衰病政慵诗准备,宦游虚负岁丁宁。
万寻方丈愁中远,一带㵢溪梦里清。
早晚只收长物去,吏民方识使君名。
赠浩上人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游遍湖山猎较迟,也应松偃旧房枝。
韶和岭外行行脚,清料梅边得得思。
百舍何为勤杖锡,三竿留与共阶墀。
修心已有弥天释,收取吾诗仔细知。
次艾天使大同江韵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叨侍龙门仰德将,东人争看李膺航。
涳濛云树连江阔,浩渺烟波接海长。
玉节光辉临浿水,铁肠清冷远毛嫱。
薰风四牡三韩路,更觉东渐雨露香。
次开城大平馆韵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圣骨来仍一片城,至今青木认松京
歌台舞殿空流水,荒井穷闾不识兵。
山腹火烧多种稌,柴门玉淅尽炊粳。
夜阑孤馆凉如水,往事云归月独明。
龙泉馆。次旅怀韵 其一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天上星轺赋远游,异乡光景抖牢愁。
云山抹绿真如画,陇麦沈黄已作秋。
满眼鹦花都是兴,沿溪水石亦堪俦。
人间千首张公子,不独能轻万户侯
其二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璁珑玉节促晨兴,便觉光芒万丈腾。
海外新诗增播咏,座中清诲屡亲承。
愁来柳絮还生怕,梦断鹃声更赤憎。
一点微明耿林外,始知丘壑读书灯。
次谒箕子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宣圣当时有至论,也从奴辱揖三仁。
皇天自是归周武,大道终教惠我人。
千里山河成礼俗,数间祠宇奉王宾
秉彝好德同今古,读罢荒碑一怆神。
高副使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千年市井尽寒云,一办荒祠荐苾芬。
未死佯狂甘若醴,半生忧抱苦如焚。
殷宗已谢无归处,吾道将东尚在文。
独使方舆皆俎豆,八条遗教至今闻。
宿金山果谷院楼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一院楼深强自登,倚秋长啸念吾曾。
烟尘西北愁鸣鼓,萍水东南喜得朋。
此日点行驰岭峤,他年故事忆金陵
堪嗟絺绤衣裳冷,慈母殷勤密密增。
寄赠梁训导(慎)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头流十月天犹雪,稳醉灆溪巧当寒。
细切腹腴供野酌,更修菜甲助盘餐。
病躯值试三年艾,清料还饶半日闲。
自是天公藏至拙,也从人世买儒酸。
奉次佔毕斋养老宴诗 明 · 俞好仁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㵢溪集卷之六
东阁花腊正寒,翁妪来燕竞齐班。
已将蒲柳遭霜萎,断送光阴满意欢。
仙萼有情辉白发,春风无力恼苍颜。
尔知感德犹休死,他日生祠共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