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即事用前韵 其一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乞恩初得理方书,自谓良医肱折馀。
试把风波看幻质,岂无舟楫济亨渠
一毛尽识周身痛,二竖皆乘正气虚。
端的与君投胜剂,本来无妄莫教除。
其二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咄咄深源屡罢书,一腔心事棹歌馀。
天涯对酒呼明月,泽畔行吟问古渠。
小决行藏应得尔,只言老病亦非虚。
清时饶有孤臣泪,百转江流意未除。
其三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老去空悲三上书,自言工瑟未工馀。
天将斗柄回春旦,地与河流出旧渠。
世道已看图凤杳,功名先辨鼎牛虚。
十年一壑仍无用,辜负君恩自废除。
其四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古人不作见遗书,万事茫茫感慨馀。
舂臼灌园空朽腐,鸱夷马革等沟渠。
莫言狂狷非中道,肯信须眉是子虚。
行矣归休吾自老,空山蛛网挂檐除。
周宁宇先生二首 其一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先生既殁之明年宗周以请告还里始得一哭几筵未几执绋送先生九原往矣竟不及以辞哭先生平生之谊深用缺然兹者兀坐山楼追悼不已因述挽歌临风展诵冀泉路可通庶几再永神交耳
一别衡门隔暮烟,归来惟见陇头阡。
空悬北斗推前辈,怅望东山忆旧缘。
暇日每歌元亮句,晚年深契道州传。
论心小友容呼久,老大风尘祇自怜。
其二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首阳高冢郁嵯峨,硕果摇风得几何。
独与群贤留晚翠,终令两浙起颓波。
枫山名德朝参少,杨尹风猷家食多。
此日身骖箕尾去,寒芒夜夜照林阿。
题广孝别室得凫字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泽畔行吟起宿凫,旅情嘹唳带僧孤。
不辞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过辘轳。
小径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将雏。
繁华莫问前朝事,止许西来度一芦。
云门杂咏 其一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同吕信夫游云门时衲子六如洪溟闇然辈在焉及友人李道之郭尔章诸君盘桓者累日得杂咏八首和陆放翁
碌碌尘寰大梦酣,幽居胜事郡城南。
秦山入望迎如辇,耶水回波织似蚕。
品入画图真第一,行逢仙岛恍成三。
即看别业宜园去,也是陶庵邵庵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落日依依林杪晖,老僧相见把征衣。
重来古寺传忠孝,惹得新辞和去归。
市虎暗随蕉鹿换,青山长待白云飞。
当时化鹤人何在,容我生还丁令威(昔游云门正缇骑四出之时荏苒七载重见洪溟不胜感慨)
其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千古名山一代狂,数寻遗事意伥伥。
残碑永护风霜迹,老树新分松桧秧。
若个宗门堪继钵,几番沧海又成
辛勤六寺今重复,只履西归是故乡(时六如新创云门闇然草结广福皆复旧刹云)
其四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座山僧伴一回,薄游如卧小崔嵬。
永和遗帖停云散,王氏新碑染翰开。
看竹有楼随地主,乘风无阁待朋来。
眼前兴废都相似,莫遣空林放酒杯(时王季重比部竖有云门新碑其墨妙殆不减右军藏帖)
其五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时欲登秦望并进峨鼻老僧阻之不果)
其六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寂寞任公钓竿,千溪并作一溪寒。
人横小渡看鸥没,目送危矶立鹭酸。
未许风流供病叟,且传名姓带微官。
竹林幽处山家好,狼藉新蔬饷午盘。
其七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转上秦峰扪碧苔,云踪缥缈怅悠哉。
回风几度马蹄送,骤雨一番牛背来。
处处人家残照倚,村村烟树晓凉栽。
探幽更指丹山穴,凤羽麟毛载网回时信夫解堪舆家言相从化山指示形胜至李氏先墓而返遂宿道之家)
其八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最爱岩居荆作扉,主人霞佩芰荷衣。
论心吾党推狂简,握手春风待咏归。
林静偶过朱鸟媚,尊阑坐进紫鱼肥。
剡溪归棹清兴,洞口迷津不可依(留别道之)
寿章雁峰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五月南风江荔薰,江皋有客傍清芬。
形容老得披裘似,矍铄朝看抱瓮勤。
此日白衣送酒,何方青鸟又停云。
百年重许登山屐,取次追陪兴不群。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一 明末 · 刘宗周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翩然一往兴何酣,再访云门道自南。
不尽溪山供野鹿,几多营窟老春蚕。
风随樵径仍朝暮,病减维摩可二三。
此日寄声同调去,故人今已卜茅庵(前日云门归赴小学之会信宿而来云)
其二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重来山月半含晖,啜罢甘泉又袒衣。
草砌流莺惊暗度,窠老鹤故迟归。
禅心欲印三更寂,福地亲占五彩飞。
坐久不知零露重,顿教人世洗炎威。
其三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山水情缘奈老狂,追寻古迹已伥伥。
正疑丹井终埋土,直问盘松始放秧。
峨鼻一峰临越绝,龙池六月挂扶桑。
欣然便欲移家去,不坐并州忆故乡(里中有盘古树不知来自何年甚伟观)
其四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日日秦山面不回,坐间公案是崔嵬。
疑情未触悬崖破,撒手难移寸步开。
万壑松风吹梦尽,一潭萝月送秋来。
分明此事传消息,老衲将茶又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