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雨后听泉活活多,山山如画照晴波。
青苔古磴眠黄犊,绿水人村泛白鹅。
孤枕午酣馀小簟,单衫春煖试轻罗。
归舟日逐还家梦,偏傍桃堤柳浪过。
闻鹧鸪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乱竹蒙茸水帝祠,行时不唤唤归时。
阴云断峡流千尺,急雨孤篷烟万枝。
半载鲤鱼频失信,连天芳草不相知(知,道光本作“思”。)。
何如飞过黄茅岭,啼与高楼少妇知。
刘安世惠予垂丝海棠一株从皆园载归栽于晴眉阁前赋诗为谢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庾岭经过艳影红,折梅人去未全空。
玉环乍起流苏帐,金屋堪邻扶荔宫。
莺语似因传夜梦,客游差不负春风。
他年共忆刘郎信,烧烛频看雨幔中。
喜祖心师不是庵成同丽中师丁善甫梁渐子李山农子云诸净侣过集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净侣东邻近往还,迎人老鹤护禅关。
临池小阁看如舫,渡水长桥坐对山。
似倚法王裘马气,犹嫌长者布金悭。
谁能及第心空比,宝座玲珑芳树间。
谢伯子为长公奕修纳妇即赴郧阳任诗以送之(此诗康熙本无,据道光本卷七补。)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凤楼宵映谢毛丰,凫舄朝飞叶县风。
为邑却应如好妇,高堂难得似痴翁。
郧阳易建汾阳业,棠树何殊宝树丛。
此去只须勤报国,膝边人与子仪同(以上《莲须阁集》卷七)。
寄耑孙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朔风动卷尘如雨,正坐蓬窗忆尔时。
一双白眼自泣玉,两片青丝犹糁眉。
夜月可能消斗酒,世情应笑满囊诗。
丈夫年少无不可,漫以途穷还自疑。
夜登五层楼作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青天如幔四无凭,山上登楼尽五层。
海泻一杯添共酒,月临千幢近悬灯。
诗从帝座狂搔首,梦逐仙鸾醉曲肱。
闻道扶桑弓可挂,望来还爱日方升。
秋色和黄逢水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坐爱新鸿泻乱霞,夕阳临水见人家。
疏依玉宇排彤树,寒入银光浸烛花。
云影半停吹更澹,月眉如洗望偏遐。
清江处处芙蓉醉,媚脸涂看帐碧纱。
秋月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寂寂晴宵望不穷,枫林疏见月如弓。
天围素幕钩初上,人在方诸影并空。
金粟香生仙省桂,玉兰光瘦御街桐。
从他坫杵敲如碎,偏照离情是夜中。
同耑孙饮海珠寺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连裾江半醉残阳,烟绕三城柳半塘。
翡翠远围珠石小,珊瑚双蘸碧波忙。
僧雏睡处潮侵梦,鲛客归时水满乡。
一笑共水还共去,他宵人自识荀香。
癸亥除夕二首 其一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依然送腊似前年,检历那堪岁自迁。
渐与儿童不相类,却于时辈漫为缘。
深杯薄酒憨憨醉,北舍南邻浅浅烟。
可叹逢春无别事,斋头间亦揭红笺。
其二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时名一任世人方,痴叔文儿与酒狂。
又是六旬新甲子,谁论三十贵萧郎。
邻家照夜灯千炬,岁市宜春傍两行。
短梦既馀聊自慰,好凭佳兆报春王。
游端州七星岩(原为二首,第一首见《莲须阁集》卷七《过端州七星岩留题》。)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轻舟寻遍七星遐,恍惚乘来博望槎。
入洞有时容竹杖,沾衣何处落桃花。
炉烟直出层宵迥,石气横吹别窦遐。
不是鸟饥群下食,更难深觅道人家。
登宝月台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一上高楼醉复醒,天风吹面爽泠泠。
波澜阔水当三月,历乱山岩对七星。
花落晚看村树远,鸟飞时与峡云停。
清閒况是依兰若,敲彻寒钟又听经。
醮夜同耑孙遨游邂逅何生索锦缠头辄解赠之同耑孙各赋一曲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头上销魂是锦缠,半余青鬓两行偏。
观梅自爱香风薄,拭粉那缘玉汗鲜。
醉里月倾三弄笛,秋馀寒浸一枝莲。
相思海国堪同载,徐福何须更觅仙。
奉和家大人同饮欧子建苏季文谢伯子庞尔珍赏赵裕子水仙花有赋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金屋瑶台韵不孤,水衣莲曳雪为肤。
雨馀叹出临天女,溪半閒来斗小姑。
翠被粉胶双蝶梦,玉盘光散几鲛珠。
描情胜有春风笔,尚忆罗虬九锡无。
赠刘子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莫向乾坤叹索居,只今谁复卯金如。
人间鬼母啼中酒,天上神仙访读书。
千家裙襦儒业尽,一昧灯火佛光馀。
玄经著就谁堪问,笑我同君二十初。
得韩孟郁先生书却寄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驿使梅归腊正寒,尺书长跽慰加餐。
交游小友惭称孔,国子先生信是韩。
丰镐地开周社稷,桥门人领汉衣冠。
相思辄复凭双鲤,六代陵园望气看。
丁卯春日陈行天梁未央婆塞戒各以诗见投赋答四首诸子于诃林禅堂受优 其一 明末清初 · 黎遂球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落人间任有情,在家行径也何成。
齑盐久以荤如素,草莽谁闻杀与生。
短榻坐来蛙共语,好花持供佛堪盟。
随缘却得安心罢,敢向空门更擅名。
其二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万事沉浮共一觞,算来多是费肝肠。
儿郎白面心相许,侠客青萍手自将。
海内结交鱼腹烂,枕间言笑麝脐香。
凭君欲问栖禅事,恰似游人却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