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排逸山斋(田子明所居。) 清 · 任宪晦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我闻排逸好,平地坐如仙。
永日时时鸟,高柯处处蝉。
槛前来远岫,厨下泻清泉。
自足无求世,谁知有福田。
旬讲日吟示诸生 清 · 任宪晦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青襟五道士,皓首七旬翁。
閒坐浮云外,细论流水中。
遗真千载感,小学毕生功。
为语归求日,无忘此会同(时瞻拜朱先生影帧。讲小学。)。
祇受赐送药蟹酪粥。李峿堂(象秀)有诗。敬次其韵 清 · 任宪晦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昭代叨宫寀,双珍陨自霄。
荣君先庙荐,共惠四邻招。
椟食知殊胜,金膏愧未调。
区区祝圣意,倘见采歌谣。
三月十日。行乡饮酒礼 清 · 任宪晦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上芦暮春者,山雨初晴时。
朋自远方至,礼从先进为。
观于知易易,瞻彼有猗猗。
谁谓淳风逝,尚馀三代仪。
老人吟 清 · 任宪晦
五言律诗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人鲜不叹老,吾多自慰心。
眼看鸿濛世(视物有似。元气未判。),耳听咸韺音(耳常有声。无乃古乐。)。
喜卧腰无屈(向人屈腰。耻莫甚焉。),减飧口却廉(人之饕餮。恒由口腹。)。
为言少年客,斯事子能兼。
少年和 清 · 任宪晦
五言律诗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老人虽自慰,诚闷少年心。
莫辨丹青色,都忘角徵音。
死腰难免屈,衰气恶能廉(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但祝康宁耳,敢望众美兼(老人于是乎竖降幡。良可笑也。)。
乙未六月六日夜梦有人告曰。栗谷先生来临矣。未及趋谒而寤。惘然赋之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青玑僻陋圣人稀,惟我先生其庶几。
洙泗真源追渺邈,洛闽宗旨继精微。
屋梁何日黑龙逝,九曲至今寒月辉。
晚世吾生无限恨,梦中犹未得抠衣。
临湍途中。送李晦授(钟直)之松京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西望松岳接云霄,五百年前王氏朝。
运去山川从寂寂,秋来草木亦萧萧。
行人漫说杜门洞,故老犹传善竹桥。
此去君休悲感剧,今朝风物异前宵。
次晦翁所和秀野葺居诗韵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先六世祖府君。自号瘦竹。世远文献无徵。子孙未及闻。今因考旧籍。始知之。喜幸甚矣。偶看朱子大全。其次秀野韵葺居诗中。有瘦竹二字。噫。文字相符于千载之下。尽是奇事。而又不先不后。并观于一日之内者。尤可异也。昔尤翁以朱子诗小序所云判院宋村等字。与其先世官号村名合。次韵以表章之矣。今亦效此。为步原韵。奉谂于宗中。盍各赋一篇。以作吾宗故事。如宋氏之为也耶。
此君自是吾家物,世世相传也不妨。
劲节为谁冲大雪,残丛依旧绕空廊。
村因精舍宁无应,名入遗诗更有光。
不尽当时清瘦意,孙枝好看百年长(自竹室府君己以竹号。竹谷吾家旧基。而或称竹林。朱子沧洲精舍。亦称竹林。)。
悼躬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虚窗夜竹雨寒鸣,孤卧检心静里明。
正气几从衽席馁,粗心常自酒杯生。
忿时不有摧山诫,饥处顿无饮水情。
可惜一身兼四恶,半生成就小人名。
次韵李善一(源长○丁未)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云谷华阳有二庵,千秋水月影相含。
灯从暗室知无上,车向迷途见指南。
允矣宣尼成集大,巍乎孟氏圣承三。
丈夫家计不宜小,休摘醋梨飏了甘(朱子集群儒之大成似孔子。尤翁距跛息邪似孟子。故颈联云云。)。
次剑南暮春韵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古人何必怨穷途,好着柴门一曲湖。
园北园南花结子,檐前檐后鸟将雏。
看书终日还成癖,须友移时却似癯。
风雨不关门外事,村醅一碗小儿呼。
次人述志韵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由来孤拙不求知,一闭柴关世路违。
天地中间知自在,英雄过去欲谁归。
寒淙一道穿林细,幽鸟数声出谷稀。
锄瓜山北日成课,夕露不妨沾我衣。
讲会日。以赐送米肉。作饭羹。与诸生共之。诸生取石门集。因其胤子承上守宰宴亲之命。官力设宴。有诗识喜韵。次以示之。余亦次焉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黄流瓦缶古今稀,分外殊恩及贱微。
古典敢当廪继粟,新谣惟喜星重辉。
上天云烂红千缕,老树春深碧十围。
赖有群贤歌圣德,浑忘山日已西晖。
偶吟自警。仍示李致强(种明)柳伯明 清 · 任宪晦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八万六千四百年,幸而生世一番身。
视听言动谁无则,父子君臣各有伦。
禽性兽心何状物,草亡木卒可怜人。
朝闻夕死犹非死,惜取分阴日日新。
自述(癸巳) 清 · 任宪晦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百世皇明泪,平生大学书。
中心永矢语,自有一茅庐。
庭训(甲午) 清 · 任宪晦
五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亲有操心训,小儿焉敢违。
三年怀简意,无恤欲同归。
按:昔在甲午正月。不肖孤遘疾。先考自避寓所。手书操心二字于小纸以寄之。盖为养病而发。而为学之道。亦不外是矣。不肖孤谨受。佩之衣带。仍作此以识之。顾今八年之间。先考奄己见背。而纸亦弊去不存。点检身心。则操之之道。无一个得力处。向所谓无恤欲同归者。反作伯鲁而止。莪蔚之痛。到此益切。呜呼。行迷虽远。尚及改图。苟自今战战兢兢。常若寄此生于虎尾春冰。则庶几收之桑榆。以无负先考之遗训。而如又如前弁髦。则是重以先考为无能也。其可忍乎哉。岁玄黓摄提格月。终辜南至前一日。不肖孤宪晦。抆血谨书。
华阳洞岩栖斋。谨次尤庵先生韵 清 · 任宪晦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九曲清溪上,萧萧屋数间。
苍崖石不泐,留与后人攀。
即事 清 · 任宪晦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白日蚊声大,平原虎迹深。
看书岩下屋,夏木动疏阴。
怀行归路日暮 清 · 任宪晦
五言绝句 押皓韵 出处:鼓山先生文集卷之一
黑云逗江天,急飙来相抱。
耕夫驱牛归,我马尚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