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其七 渔火 清 · 南汉纪
押蒸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一
渔火,渔火,火明江色澄。
云霭空濛里,舟中点点灯。
雍雍渚鸿叫,遐举避鱼矰。
其八 卖鱼
押删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一
卖鱼,卖鱼,江市白竹关。
闻尔新酒熟,开缸莫相悭。
大鱼贯柳去,僮仆沽酒还。
其九 渔歌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寄翁集卷之一
渔歌,渔歌,江水如斯逝。
浊兮我足濯,清兮我缨洗。
歌也悄终曲,白云来天际。
梅花发。次东坡韵 清 · 南汉纪
押元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清涧一曲处士村,涧梅已返先春魂。
胚胎早受冰玉姿,皎然不染纤尘昏。
疏疏夜雪太轻薄,忽如狂蝶窥花园。
柔肠独抱岁寒心,履贞君子清而温。
一一疏枝横夕月,垂垂冷蕊迎朝暾。
独立千林摇落中,生香暗动寻无门。
欲开未开难写妙,骑驴索句徒陈言。
请君有酒梅下饮,莫使落花粘空樽。
陶谷李老(茂祯)歌 清 · 南汉纪
押支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我来枌社问耆旧,鹤发李叟卧茅茨。
端居一事不挂心,旧习犹知倾酒卮。
借问翁年九十春,齿发才如五十衰。
面皮不皱眼如星,舍筇独赴邻社期。
被褐短窄头不巾,扪虱时时语或奇。
自言少时好行乐,钓翁猎徒肩相随。
死尽朋友独长存,惟有青松见少时。
欲言少时无人听,空思行乐心中悲。
霜野呼鹰气力无,春溪钓鱼尚可为。
诸孙牵挽不遣去,绕膝踉蹡索枣梨。
教儿捉出大瓦壶,自酌与客客莫辞。
吾乡桑梓亦可敬,况复如翁冰雪姿。
愿翁自此更九十,长年不改好须眉。
店中女 清 · 南汉纪
押语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翁补棘篱儿编茅,女炊夕饭厨中语。
今春雨多屋尽破,前夜偷儿负鼎去。
破屋那可少留人,官客不敢临门拒。
小铛才容一升炊,从者比邻有宿处。
坐闻此语重叹息,嗟尔苦哉店中女。
我非人舍窃屦者,写事仍复戒行旅。
次陶隐行路难韵 清 · 南汉纪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太行之坂行路难,后车不进前车顾。
川原旷邈不可越,林有蝮蛇山有虎。
欲往江湖问彼津,虺虺其阴䲡鳝舞。
我今叹息迷所如,泊我舟兮停我车。
途穷阮籍哭太狂,归掩蓬门抱古书。
凝清阁。次张谓湖中对酒韵 清 · 南汉纪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夜坐不厌凝清阁,昼行不厌锦屏山。
山光水气互明灭,沙鸟汀云相与闲。
扁舟自作散发翁,不记铜章是何官。
丹丘峡路望中赊,葛洪仙人问谁家。
丛桂为衣蕙为佩,吾将往采菖蒲花。
舟次玉笋峰下。次李生元泰古字 清 · 南汉纪
押麌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兰舟容裔下长浦,桂树清露零如雨。
东边初日映绿潭,水光欲动金鳌柱。
赤壁听箫苏子瞻,岘山沉碑羊公祜。
苕霅浮家自有趣,河渚乘槎事已古。
仙乡不离世人间,蓬海楼船笑汉武。
回到清安。林下少憩。记所见 清 · 南汉纪
押尤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午过清塘县,寻泉憩松丘。
嗟尔耘田父,劳苦无日休。
青蓑挂男肩,白帔蒙女头。
锄莠立嘉苗,匍匐相应讴。
赤晖炙其背,汗流滴田畴。
尔背热尚堪,怜尔苗枯益可愁。
雷殷殷电光飞,日杲杲云翳收。
石燕来凄风吹,商羊去炎尘浮。
耘田取禾尔莫苦,受牛求刍君子忧。
稻生如针色已黄,却恐重逢辛壬秋。
居官素餐亦知罪,何况苍生复填沟。
向空默祷心语口,可哀非民天鉴不。
愿注天河一派水,润物甘泽如脂流。
神勒寺东台。次农岩甓寺韵 清 · 南汉纪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㳽㳽清流黄骊江,葱葱瑞色苍梧山。
甓寺钟到水岸侧,懒翁塔涌松杉间。
孤篷晚系白蘋洲,老僧延我扫东楼。
东台落炤一竿馀,江浦莽阔丹霞浮。
上游新过前夜雨,击汰相连下滩舟。
千年古桧风瑟瑟,势与马岩争屼屼。
金色如来现色相,苍茫下土浮埃绝。
牧隐碑书阅兵燹,片石剥落苔不出。
清心楼在一水前,南望隔岸神飘然。
沉吟挹翠东台句,翠仙去后谁诗仙。
次伯说追题其家藏皇朝御册及梅花诗韵 清 · 南汉纪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有明神宗皇帝弃天下。百有十九年矣。关石和匀。荡残无徵于毡裘之域。惟玆内府珍藏。曾从香案上出来。而屡经沧桑。保藏于下土陪臣之家。传诸后孙。永为稀宝。至今见之。双手擎玩。悲歔而出涕者。此固天理人情之逌然兴感而不能已也。盖昔月沙李相国以文章忠荩。受知神宗皇帝。使我东藩事大恪谨之诚。暴于天下。诚是千载一遇。又得与皇华诸学士。托契文坛。揭帖问答。炳炳可观。而江右熊御史化之倾向先生。不啻如朱梁数公相与敬重焉。皇赐宋纲目。即御史之所恩受也。一日。偶设博局戏。率尔见输。归之先生者。其意何也。无乃以青丘为小中华。思以皇上右文之化。与之均被而然耶。抑当其时文献寝衰。左海传钵之微意。其在斯耶。呜呼。粉白古纸。天香如在。广运宝篆。砂光若新。天朝旧物。犹足徵于一隅偏邦。余于此。尤有感焉。壬辰干戈之际。神皇玺文。穆庙手押之在东国咨牒者。旧作公簿卷衣。几灭于尘埃。及至再回甲岁。相臣有请。肃考亟命移摹而珍藏之。羹墙之思。无物不寓。而今此皇章印于内帙之首。始逸于兵尘。不知为谁家物。百年之后。完归故家。其失得显晦之理。若有神助。并与玺押事略相同焉。吁亦异矣。求之不怠。买册于药肆。付之宗门者。玄洲孙上舍公兴朝氏也。追为诗文。广求艺苑和章。传迹于来后者。白洲曾孙判决令雨臣甫也。二公之志。固已勤矣。而人之摩挲是卷者。畴不曰文忠有后乎。御史之梅。并有当时赠来。而亦御苑嘉植也。相国丧后。见借湖中某人家。仍之培植取种云。崇祯后丁巳元春上浣。拜书。
匪风下泉载诸经,同是诗人衰世意。
大明金瓯久已缺,东土遗民满襟泪。
周京不改执壤路,鲁生犹存蹈海义。
神皇秘阁宋家史,沙老得之真奇事。
煌煌印章宛如昨,忍说胡尘秽玉玺。
熊公昔受天子贶,御帙光袭文棐机。
千金诺重归沙老,许与非为樗蒱技。
归装不数藏金橐,至宝何论韫玉匮。
当时并赠有花树,广寒宫里罗浮蕊。
婵妍冰萼映华编,花在閤中书在几。
堂名保晚自玆始,履贞无咎君子以。
西湖乞梅有古例,健步移去和靖里。
牙签旧藏亦沦亡,楚弓一失兵戈里。
曾是君家永世宝,后有云孙求寤寐。
求之自我我自得,缃轴还归旧书肆。
不教纸渝香粉色,无复烟煤鸟篆字。
皇华遗迹幸无恙,冉冉芸香动巾笥。
我闻淮阳板上诗,翻覆沧桑阅屡𥜥。
神悭鬼护晦而显,复与此事前后似。
明皇神器大盗移,九鼎钟簴皆北徙。
北极凄凉拱辰星,东归呜咽朝宗水。
易水悲歌来击节,新亭流涕徒为尔。
吾家亦有崇祯笔,临帖时时痛裂眦。
社坛祷雨 清 · 南汉纪
押皓韵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戊午之岁芒种月,夏至亢旱自春早。
雷转空声电飞光,夕风凄寒朝日杲。
山田土瘠不种禾,麦穗黍苗皆枯槁。
投锄却立野父泣,一亩惟取数束藁。
临瀛霜雹遍田畴,甚于鲁野无青草。
山椒古坛社有神,桂醑栴香荐蘋藻。
云霭冥冥户牖阴,灵飙肃肃松杉老。
西方落月不离毕,银汉耿耿晨光皓。
衡岳云开感人诚,南海年丰荷神造。
明神自古大司命,一靳甘霈民何保。
灵渊火龙作云雨,明日且将虔余祷。
夜寝展转。忆季妹骊湖庄居 清 · 南汉纪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广陵曾哭闵徵士,樊川观葬当严冬。
新坟寄在他山里,寡妻返乡孤儿从。
尚书华屋岿然存,骊湖故里归田农。
三口茕茕托荒村,卧席累累羸毁容。
长须老仆时一至,满纸凄苦书缄封。
见书无以慰生离,令我烦忧心内攻。
夙昔庭闱具庆日,男拜女侍多欢悰。
提童抱孩乐愉愉,膝下和气如春浓。
自经申午险衅年,我生零丁百罹逢。
同气七人五凋丧,老我头发今髼松。
嗟余季兮一嫠妇,命如朝露悲填胸。
我病身无奋飞翼,怅望江程三宿舂。
岁暮严城霜霰集,门楣牢落无人踪。
庭院流声听落木,云雷暝色来寒松。
伏枕呻吟永无寐,更漏已尽鸣晨钟。
怀哉不见复难忘,长河浩渺山重重。
官轩听老人孔仁锡吹笛 清 · 南汉纪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蕊城老人年八十,少小学笛称第一。
柯亭旧韵尔能解,六孔羽商随指发。
迢迢天宇集流云,袅袅江城逗明月。
歌群舞队教坊儿,争笑阿翁今白发。
儿曹不识武昌老,妙讴妍唱皆啁哳。
于勒仙人善弹琴,古调一弹金石裂。
仙琴恨不和尔笛,古台遗迹浮云灭。
南征游子向长安,自作新翻比远别。
远别怊怅又悲秋,北风中曲弥激烈。
星斗烂烂夜已央,我且高歌成一阕。
赠洪参议纯甫(启禧)通信日本之行 清 · 南汉纪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欧老扶桑绣刀歌,先秦全籍今犹在。
姚姬史氏有阙文,简编流落馀千载。
三韩章甫愤适越,岛夷犹免焚经世。
大夫洪君笃于学,言行可以通蛮裔。
妙文惊服黑齿乡,英辩坐折黄屋制。
三百诗篇诵说馀,逸书搜访周旋际。
上世文献尚可徵,乘槎此行非小计。
鳄戏鲸喷笑谈间,飓风险涛堂庭内。
努力求书慎勿疏,一隅小华文未废。
化外谣俗不足记,卉衣推髻言之秽。
走笔写怀示容儿 清 · 南汉纪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书生活计老更拙,腹书不救厨火冷。
阿儿恻伤父年老,几废诗人南陔咏。
金华玉署岂不荣,一麾养老封章请。
天心特推锡类仁,湖邑恩除新有命。
同时学士乞为郡,三家板舆分关岭。
有亲思养同一性,孰以养亲为弊政。
之言无稽且勿理,无功厚享元非幸。
贱臣久沾优老恩,知止为乐贫非病。
饭疏饮水可卒岁,行当携尔归庐井。
题金鸣国田翁牛背醉睡图 清 · 南汉纪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寄翁集卷之二
田翁日午耕山田,山田荦确牛耕倦。
牛伏山陂跼花蹄,翁枕牛背露醉面。
左手支颐赤脚伸,顽然傲态如眼见。
庄周蝴蝶便丧我,路人谁问尔牛喘。
布谷啼尽鼾睡外,柳堤阴阴绿芜遍。
金师画格自通神,笔迹淋漓古东绢。
余以南山白石烂,为尔高歌一抚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