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竹枝词 其三十 时令 清 · 叶调元
押先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瑜伽焰口放中元,尺五长幡大路边。
一下锣声灯一盏,果然陆地涌金莲。
其三十一 时令
押东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小河齐放水灯红,整整斜斜水面风。
忽遇回流旋不定,万星明减乱云中。
其三十二 时令
押麻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中秋云是闺人节,瓜果中庭礼月华。
一路送瓜图热闹,不知喜信应谁家。
按:俗以端午为小几节。中秋为妇女节,有送瓜,洗眼、摸秋、叠瓦塔等俗。
其三十三 时令
押灰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西风信到桂花开,接福朝阳玩几回。
为爱天香看不足,一千钱赁一柯来。
按:汉阳接福庵、朝阳庵桂花称最。汉口富家大店四季赁花,桂、菊尤盛。
其三十四 时令
押虞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菊花开足似盘盂,异种奇葩谱上无。
看者不知顽者苦,晒台几月费功夫。
按:俗以陶情为“顽”,各店有种菊者,以晒台为园圃,风雨防护,危梯升降,备尝艰苦。
其三十五 时令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十月初交夜市开,游人拥簇一条街。
劝君一步一回首,抓帽人从背后来。
按:冬令三月,大街夜市灯光夺月,列货如山,四达之衢,谨防抓帽。
其三十六 时令
押先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器用般般列市边,胡同深处画图悬。
宋人山水明人字,索价千钱买百钱。
按:夜市卖画多在巷内,虚名假款,索价甚高,实则一二折可买。
其三十七 时令
押灰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捕营鼓角二更摧,栅子重重上锁才。
锣不停敲梆乱打,怕他查夜委员来。
按:冬令始有委员查夜。
其三十八 时令
押庚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街头炒栗一灯明,柑拙烟消火焰生。
八个大钱称四两,未尝滋味早闻声。
卖熟粟者高呼:“八个钱四两”。
其三十九 时令
押阳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
米酒归元消夜好,鳊鱼肥美菜薹香。
按:归元酒色红,针粑酒色黑,味皆噪烈,土人以米酒参之。菜薹出江夏。
其四十 时令
押词韵第二部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仲冬天气肃风霜,腊肉腌菜尽出缸。
生怕咸潮收不尽,天天高挂晒台旁。
其四十一 时令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苏州花纸卖提篮,炮竹泥台尽摆摊。
铁磬一声街上过,过年消息此中探。
按:凡卖花纸者、炮竹者、泥烛台者、刀者、磐者,腊月始有。
其四十二 时令
押蒸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各家布施斗和升,化米都将腊八称。
铙鼓喧阗人络绎,一群道士一群僧。
按:十二月初,僧道各率其众上街化米,谓之“腊八米”
其四十三 时令
押先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僧人巧结布施缘,想出飞方好过年。
挨户沿门分灶疏,一张黄表几文钱。
按:送接司命,皆有疏文。
其四十四 时令
押阳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送灶一盘鸡骨糖,谁家舍得用黄羊。
如教糖汁能粘口,好事焉能奏玉皇。
按:或云食糖则口甜,或云粘其口,使不言,皆足以资笑柄。
其四十五 时令
押阳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望后飞来纸一张,小年过了索逋忙。
今朝不便明朝有,硬语还将体面装。
按:索债账目名曰“飞纸”。纸当作“子”。盖交子、会子之叉。二十四日为过小年。
其四十六 时令
押虞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空囊愁煞一钱无,不吃明亏是丈夫。
我自高眠他自坐,但教堂客去支吾。
按:点金无石,避债有术,言语支持,惟妻是赖。
其四十七 时令
押东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讨账无如馆账凶,手提丝篾大灯笼。
当时酒菜凭君餂,今日无钱骂一通。
按:俗以饮食为“开餂”。
其四十八 时令
押阳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皮帮讨账异他帮,掷碗拿刀似发狂。
身着裘裳应自笑,要装体面倒装箱。
按:避人者俗呼“装箱”。皮账、馆账最难欠。然善欠者付之不见不闻。
其四十九 时令
押先韵 出处:汉口竹枝词卷二
武汉城门夜不键,黎明犹有往来船。
码头到处明如昼,一桶松香两里燃。
按:除夕渡江渡河,彻夜不绝。各码头设松香桶,其光速被,虽雨不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