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哭外祖母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违颜今四载,岁岁望我回。
岂期未遂念,已逐风木摧。
垂老境遇艰,生平更可哀。
我思畴昔事,泪落不能持。
耿耿碧天清,悠悠结梦思。
梦去到荒厝,乌啼月挂枝。
痛哭风声咽,醒来泪尚滋。
何以致吾情,自慰聊赋诗。
送别大姊二兄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岁暮寒凝山雪白,长江孤帆送归客。
卮酒离堂饯远行,红烛清樽对凄切。
盈觞且为兄姊醉,明日分襟与子别。
穷冬君鼓东归棹,叔也新年循北辙。
痛我空怀罔极思,青山望子安窀穸。
聚散寻常莫过悲,夜雨他年话今夕。
话长更短鸡已鸣,挥手苍茫无限情。
归来小阁生惆怅,赖有梅花相对清。
秋宵写怀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押先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美人不来兮岁时迁,芙蓉含姿兮辜芳妍。
风瑟瑟兮月娟娟,素秋澄澄兮景可怜,感物怀人兮劳心田。
其二
 押侵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败蕉飒飒兮清宵沈,明星烂烂兮月堕林。
有所思兮忧烦深,展转不寐兮虫和吟,何以处此兮写我心。
用三弟怀夫子韵寄夫子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青霜凉碧月,秋气逼璇闺。
璇闺罗幕垂,梦魂千里驰。
千里固非遥,奈何劳我思。
心思不能寐,辗转忆君时。
梵灯罩七宝,静契释迦师
木樨绕禅房,妙香侵肤肌。
养疴萧寺中,蒲团坐正危。
惊风击败蕉,飒飒终夜悲。
披襟视斜月,心共秋云辉。
孤怀安可释,且复寄幽辞。
好恶不相置,岂复悲黄丝。
书来慰盼睫,许我桃花期。
七月十四夜月写怀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暮蝉飒飒鸣修竹,荷衣落尽波犹绿。
秋云漂渺碧天高,满径黄花绕官屋。
晚来人静闭香扃,风满栏干月满庭。
与君笑乐吟君句,天外回风送雁声。
其二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山木凝寒溪水落,屯树微阳挂檐角。
可怜此日乐闺闱,堪嗟往岁寒宵薄。
侍酌微醺映脸霞,醉横青眼对梅花
感君代写经年思,万种清愁付暮鸦。
次韵夫子四时词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官阁阴阴垂绣幕,百花次第皆舒萼。
树隐日高鸟声脆,东风吹遍荼蘼落。
君情未觉春光稀,犹障轻寒护我肌。
青山屋里能为黛,不付佳人付与谁。
其二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黄梅初落馀春冷,愁消乐到春还永。
榴花照眼薰风来,芭蕉绕室炉香静。
晓妆对镜自轻匀,眉黛由来久不嚬。
捲帘无限韶光好,都付吟风弄月人。
其三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暮蝉飒飒鸣修竹,荷衣落尽波犹绿。
秋云漂渺碧天高,满径黄花绕官屋。
晚来人静闭香扃,风满栏干月满庭。
与君笑乐吟君句,天外回风送雁声。
其四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三
山木凝寒溪水落,屯树微阳挂檐角。
可怜此日乐闺闱,堪嗟往岁寒宵薄。
侍酌微醺映脸霞,醉横青眼对梅花
感君代写经年思,万种清愁付暮鸦。
大桥遗照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初生月魄挂庭木,窗外莎鸡噪深绿。
捲帘风定妙香来,使我清绝忘荣辱。
堂高室净多天籁,灯火青荧秋肃肃。
清夜沉沉诵楚辞,慷慨悲歌忘检束。
停杯掩卷起徘徊,聊尔披图豁双目。
嗟哉此画所绘谁,万柳凄迷涂其幅。
人间结境有许哀,从来此事伤心目。
纸上传心不传真,大桥魂魄今何属。
义为一体不相亲,蘩自愧为君续。
甘贫乐贱非我谋,不期富贵从君淑(遗诗有「惟应作贤者,富贵不相期」之语。)
天意并许归斯人,纷华安得移素欲。
揽图援笔百感并,写我凄凉致我情。
人生泡影安足瞬,徒尔哀哀清泪横。
他日黄泉会相见,眼前人事归吾营。
会须凭吊苍烟处,慰尔穷愁老父兄。
次鼠字韵送三弟归里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送尔临歧更无语,枯肠转转如饥鼠,又如哀雁惊风雨
我未北归君已东,东方杲杲朝暾红,烟波万顷看渔翁。
还忆当时各在童,鄱阳归路嬉春风。
朅来无限伤心泪,都付寒江一棹中。
随夫子登滕王阁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我离膝下悲不释,况复阻风三四日。
章江门外阁腾空,乃是滕王古遗迹。
夫子慰我携登临,快览凭高爽心目。
春云渺渺压檐低,杨柳依依当户绿。
临高下视尘寰小,万里苍茫入怀抱。
朱颜绿鬓不常好,文彩风流乃为宝。
当年胜事安能讨,祗今寥落馀文藻。
离愁涤尽消烦恼,从君共返家山道。
回舟酌酒但高歌,试听长江声浩浩。
九江诗人熊香海肯堂索余赠言明日复以书来请义不能却勉赋诗书扇赠之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我来浔阳江头泊,春水春山满四侧。
千艘横系不能窥,使我心神顿不怿。
人生莫作闺中人,徒对名山少登陟。
此间夫子有故人,磊落胸襟作词客。
洒然独啸匡庐间,掩蔽诗名隐其迹。
嗟哉浮世何为者,年年奔走天南北。
岂无青山可放閒,乃为清贫之所迫。
此公向子乞吾句,出扇勉力为之赋。
嗟我牢愁满腹中,焉有琳琅向人吐。
涂鸦且复应其命,何必以此邀世誉。
明朝解缆更东去,万里苍苍看烟雾。
人生邂逅听所遇,志士怀抱安吾素。
石钟山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春乘碧水胜游多,从我夫子曾经过。
泛览江山入湖口,奇峰峻石高嵯峨。
好风反阻游人意,匆匆东归未得憩。
春水既落秋水新,复从吾兄省吾亲。
扁舟载得湖山美,又作石钟山下人。
试携仆从盘旋上,清光万叠空苍莽。
羁愁离恨一时消,心目为之豁开爽。
重楼绮阁何迢递,画栋珠帘绝幽敞。
嗟哉宇宙何滔滔,观空法界灵台广。
左峙南康九江,云飞浪鼓江风长。
倦游小憩临虚廊,参差竹绿秋花黄。
与兄谈笑坐叹息,人生邂逅当倾觞。
斜阳欲落且回棹,溟烟淡淡天苍苍。
男儿壮游已非易,况我闺阁宜其藏。
椷诗寄上津门道,聊尔于斯志徜徉。
夫子去岁孟冬复来甥馆以欧公四十韵作诗相赠历陈病中艰苦雄文健句字字酸辛倚云览之涕下不能和也开岁随夫子归谒舅姑而夫子橐笔北游以应李相之秋杪吾又随伯兄归宁舟中小暇追述别后情辞次其元韵语质无华不自知其美恶聊寄津门一破客中之闷亦因以道舅姑隐衷云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忆昨送君时,风光正春日。
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
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
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
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
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
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
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
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
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
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
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
亦欲博清欢,苦思真咄咄。
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
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
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
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
老人竟颌头,许其返蓬荜。
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
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
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
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
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
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
君诚不自聊,尚恐吾心郁。
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
倦极入幽梦,相见在髣髴。
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
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
好留泡影嬉,祗待白头毕。
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
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
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
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
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
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
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
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
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
聊慰罔极恩,寸心终自劾。
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
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
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佚。
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题梁淑人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旅馆肃秋高,窗明淡晴日。
征鸿辞我南,客思真郁郁。
忽有青云士,造门赠书帙。
夫子授我览,东河许公述
嗟哉梁淑人,懿行为良弼。
辛苦平生心,死去恩情绝。
情绝将如何,斯人同落月。
我亦有心哀,那复能举笔。
以此增悲愁,愁深不能失。
去年度章水,归问大母疾。
慈颜不忍思,弃养于官室。
睹传伤我怀,纯德正髣髴。
福慧宜一家,小心自危慄。
挥毫且吊君,吾恨安能毕。
悠悠存殁间,感慨泪横溢。
次夫子和伯行唐花韵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押阳韵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十年奔走湖山傍,登山涉水真寻常。
四时花卉常过眼,万事如梦随风扬。
只今飘忽度辽海,伯通庑下聊偕藏。
初来北方愁苦冷,飞尘漠漠同云黄。
风定云开亦晴霁,但见莹莹冰雪光。
君归备述贤公子,笔阵横扫无人当。
不对名花沽美酒,自有凌霄逸兴长。
此花富贵本有待,眼底绚烂徒罹殃。
蝇头细人夺造化,一朝捧上公侯堂。
我自清贫亦不羡,那有黄金可解囊。
金屋银屏诚足贵,吐艳非时安得芳。
谁怜孤馆空庭际,独有寒梅傲雪霜。
和夫子用山谷 清末至民国 · 姚倚云
 出处:蕴素轩诗集卷四
君诗纵横泻自口,何以酬之酒千斗。
馆萧然夜闭关,清境一过何时还。
勉力唱和博君乐,岂望留传于人间。
清风吹幕月痕上,铁笛何人发深赏。
南斗依稀北斗横,灯火万家歌绕城。
苟能遂我还山志,那羡蝇营逐世荣
琴书消忧堪仰止,高哉有妇于陵子
从君小隐公卿里,北窗能咏亦自喜。
斯文磅礴大才难,细响卑卑不用弹。
三年梦绕江南道,一别林泉远莫攀。
谁知扰扰津桥下,亦有闲人怀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