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二十馀日,身在田畴,宜有所慕,乃蓑笠耰锄间不类农家气味,殊足慨也;因作杂诗 其二 清 · 孙元衡
押寒韵
潮人徙瘴海,胸怀若波澜。
结茆蔽风雨,窜伏良非难。
贪饕佃甫田,食粒不输官。
散若蜂虿毒,聚如蚯蚓蟠。
听言颔其颐,胡越于肺肝。
东家娶新妇,自云家始安;
邀人饮椰酒,置馔罗棕盘。
姓名入版籍,趋走逐衣冠。
睚眦在俄顷,犹能为鬼弹。
渔洋先生评:官彼土者不可不知,采风者不可不录。
其三
押麌韵
销兵厉海禁,两廛无一釜。
迩乃逢宽政,锄犁满场圃(铁禁甚严,会请弛禁)。
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
抒悃三十年,馀风犹好武。
愿学一人敌,日中庭上舞。
纷腾赛水仙,卤莽祀田祖。
招彼下南人,蛮讴击鼍鼓。
纵博自有徒,释耒赴戎伍。
其四
押麻韵
鲜新薄葵藿,腐朽珍鱼虾。
家贫食三韭,鲑菜宁不嘉。
绮罗朝入市,负戴夜还家。
青钱随手给,实俭名则奢。
螳臂与鸡肋,大言相矜誇。
天时亦云异,腊月荐王瓜。
草木不经霜,往往见浮花。
因之识民气,顺应无所嗟。
放怀 其一 清 · 孙元衡
押阮韵
青云写我心,天宇非不远。
六合户牖间,虚空万象偃。
室中无一事,閒门可常键。
辫发欢晨梳,编书辍朝饭。
风篁箨鸣阶,雨蕙箭盈畹。
壶觞非所恋,吟啸不知晚。
岂无尘事牵,暂去暮当返。
嗟彼杞国人,曲肱徒缱绻。
其二
押麻韵
一岁芝三秀,千年桃始花。
徘徊迟速间,椒庭问仙家。
熟诵灌顶经,何必餐流霞。
露葵与朝槿,可以啜其葩。
海邦有山蓣,名曰文来瓜。
嫩绿含松粉,甘香胜胡麻。
时蔬多木本,四序摘新芽。
充盘以适意,灵异非所誇。
其三
押遇韵
道腴天不械,穷达从所务。
抱器各有宜,深惭五石瓠。
乐事如流星,忧端纷苦雾。
脱鞿怅无归,在笼悲独锢。
理以遁而飞,形惟忘乃固。
玄微灭镜机,醇粹泯禅悟。
至味辨酸咸,元音属韶頀。
束带著青袍,贫也良不误。
其四
押鱼韵
树轮糺空谷,木皮有安居。
今也羁海甸,浮家亦自如。
禦穷琴瑟友,集裳采芙蕖。
溪毛芼春节,菜甲湘为菹。
竹竿系芳饵,岂曰归无鱼。
唤婢理缄线,课儿诵经书。
子欲亲蚕事,吾当就悬车。
坦怀绝外慕,可以返田庐。
瘴气山水歌(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 清 · 孙元衡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
瘴山苦雾结胚胎,穷阴深墨堆枯煤。
赤日沈为死灰色,劲风万古无由开。
下有长河名淡水,玉碗澄之清且旨。
化为碧血与鸩浆,杀人不见波涛起。
山有飞禽河有鱼,上原下隰黄茆居。
岛民生与瘴相习,诸蕃杂作古丘墟。
墟中婺妇能为鬼,婆娑其舞歌笑娓。
舌语疑咒走疑癫,人瘴由来胜蛇虺。
嗟我禦暴分边城,扫除无力空含情。
樵山饮水滋惭恧,仕宦五瘴良非轻(宋梅挚瘴说)。
红夷剑歌(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 清 · 孙元衡
押歌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胡建伟《澎湖纪略》〈艺文〉、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
海潮迅澓千丈波,宝剑出匣悲风多。
剑身三尺菖蒲叶,文成蝌蚪星辰罗。
耿耿光明拖疋练,潢潢气势翻长河。
绕膝柔如弓抱月,铮然脱手锵鸣珂。
壮士斫石迸阴火,应声解物无延俄。
寒灯照夜老蛟泣,冷雨入屋神龙歌。
长须遗民向我说,儿时丧乱沦于倭。
长历荷兰诸绝国,酷嗜长剑情靡他。
蕃禁例同盗神器,得此逋窜遭蹉跎。
渡海中流鬼物夺,雷公电母频撝诃。
归向中原乃拂拭,照见头发霜为皤。
良工导我开生面,千金装饰十年磨。
佩之邪心除已尽,世人不敢轻摩挲。
我有墨兵久不用,睹此神物心平和。
愿见圣人舞干羽,喜逢宇内销兵戈。
遗民掀髯发长啸,太平对此将如何。
万事不平今已矣,掉头蹈海双滂沱。
渔洋先生评:起有气势,结句尽而不尽。
筱岫在署时,于书室墙侧植竹一枝,至秋倏生十笋,蓊然成林,为之一快 清 · 孙元衡
押寒韵
墙下种青玉,亭亭惟一竿。
对此孤竹君,珍重同琅玕。
渡海不忍别,挥杯与盘桓。
慇勤属长须,毋使僮仆残。
方秋四气备,芽笋纷以攒。
稚子脱新锦,老龙恋深蟠。
枝垂苍藓上,梢罥青云端。
来风动葳蕤,防露见檀栾。
清吟致遥想,匪直报平安。
閒游羡子园林(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重修台湾县志》题作〈陈氏别墅〉,《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台湾诗海》题作〈游檨) 清 · 孙元衡
押纸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
杪秋似初夏,和风正轻靡。
从游四五人,出郭二三里。
细路入幽篁,平沙渡寒沚。
羡木行行直,崇冈面面起。
故叶凌冬青,新枝垂暮紫。
茆居阒无人,远患洵足美。
门前百尺阴,荫此一溪水。
巨蛇吞鹿歌(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物产〉、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连横《台湾诗荟》题作〈钩蛇吞鹿歌〉。) 清 · 孙元衡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物产〉、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连横《台湾诗荟》、《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一岛三千麋鹿场,甡甡出谷如牛羊。
台山不生白额虎,族类无忧牙爪伤。
野有修蛇大于斗,飕飕草木腥风走。
气腾火燄喷黄云,八尺斑龙入巨口。
九岐璚角横其喉,昂霄下咽膏涎流。
狞蕃骇兽不相贼,奔窜林莽争逃钩(相传即钩蛇,能以尾取物)。
我闻巴蛇吞象不烦咬,三岁化骨何阴狡。
尔鹿尔鹿甚微细,此蛇得之应未饱。
澎湖(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孙元衡
押虞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台湾澎湖县
七十二屿称澎湖,沧溟万里开荒涂。
屿屿盘纡互钩带,洪波割据成方隅。
东西二吉门户壮,将军之澳为中区。
雄师镇压马宫汛,天然犄角中邦无。
其馀赋形非一状,纷陈簠簋兼盘盂。
蛟蛇拳曲龙隐见,狮象蹲踞僧跏趺。
诸流回澓舟难入,逆帆欲泊兴嗟吁。
百折终成触嶕势,狂澜反走如亡逋。
有时无风水澄镜,咫尺胶固谁能逾。
巨舸理不任篙楫,束手待敌甘为俘。
汪洋指南争此土,既到往往遭艰虞。
昔日王师事征讨,神兵彷佛前驰驱。
风摧火灭甘泉沸,降幡夜出台山陬(大帅施公亲见马祖助战,表上其事,敕封天后)。
制府谋成输百万,冠军一战真良图。
事关正统岂微细,封赏有间传闻殊。
榜人维舟汲清水,蹑踪到顶招吾徒。
黑铁崩崖潮欲缩,黄沙石碛盐为污。
蚝岛峰峦咸破碎,凫亹草木原焦枯。
大海东流无底极,振衣一啸心踟蹰。
渔洋先生评:纵笔所之,明白若图画。
厦门登岸(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清 · 孙元衡
押歌韵 出处:据孙元衡《赤嵌集》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此诗又载六十七《使署閒情》、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创作地点:厦门
退之欣见蠍,坡老喜闻骡。
将毋耳目僻,反使嗜好阿。
孤身阻遐域,相逢尽么魔。
奉诏遂生还,慰情良已多。
恶声与毒物,不忍便撝诃。
虽为夙所贱,愈于风与波。
蠢蠢且偕意,亲故夫如何。
三年穷困海,瘴疠忧相磨。
两脚蹋中土,惊禽脱虞罗。
环山带灵石,往往见云窝。
流泉出山来,淙淙桥下过。
日明枫叶岸,籁起长松坡。
弱鳞浮浅渚,喜鹊叫寒柯。
翠竹鲜钩棘,著手久摩挲(皆台地所绝无)。
骡钤与蠍影,默念成微呵。
曳杖陟崇冈,城楼郁嵯峨。
笋舆尽归客,细路盘青莎。
乡程六千里,计日无差讹。
挥手谢大洋,日月如腾梭。
心灰死欲然,肠冰就阳和。
孤斟一壶酒,未醉颜为酡。
二公者勋业,浩浩江与河。
余生也既晚,下秩同蹉跎。
奇怀亦云尔,望古成悲歌。
渔洋先生评:绝域初归,情事宛然,读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