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耳门(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林钦赐《瀛洲诗集》、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林钦赐《瀛洲诗集》、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鹿耳门
铁板交横鹿耳排,路穿沙线几纡回。
浪花堆里双缨在,更遣渔舟向导来(施懿琳编校)。
海会寺(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祠宇〉,又载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江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祠宇〉,又载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海会寺
歌罢蛮腔(编者按:「腔」,董天工《台海见闻录》作「姬」。)易梵腔,层楼烟际晚钟撞。
吟诗赌弈人稀到,閒煞孤寒白菊窗(施懿琳编校)。
小西天(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祠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祠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小西天
竹溪小寺远尘廛,青壁临流薜荔悬。
高望美人何处所,漫凭东海说西天(施懿琳编校)。
七鲲身(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创作地点:七鲲身
鬐翼连翩振地垠,风抟(编者按:「抟」,原诗作「搏」,误。)水击势难驯。
鹏图孰是南溟好,愿尔长安徙海身(施懿琳编校)。
澎湖(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创作地点:台湾澎湖县
三十六屿如排衙,渔舍参差烟火赊。
塞里风多异南北,莫教海客误停槎(施懿琳编校)。
海道(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
七更针路指澎湖,秘本流传近有无。
此地未须论道里,风生八面往来殊(施懿琳编校)。
中秋(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碧天云净水烟(编者按:「水烟」,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作「水云」。)微,砧杵无声一镜飞。
画饼香中人尽醉,嫦娥亲自夺元归(作者注:「中秋夜,士子饮博达旦,制大饼以象月,朱书『元』字,掷四红者得之,取秋闱佳兆也。」)。(施懿琳编校)。
莲池潭(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创作地点:莲池潭
莲瓣芹丝一气香,天然泮水绕宫墙。
林端不许飞鸮集,山势高骞拱凤皇(施懿琳编校)。
牛车(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林钦赐《瀛洲诗集》、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林钦赐《瀛洲诗集》、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短靷高箱服两牛,柴车挽运健于舟。
五更残月梦初醒,角韵呜呜生客愁(施懿琳编校)。
七夕(此诗收于孙尔准《重纂福建通志台湾府》〈风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孙尔准《重纂福建通志台湾府》〈风俗〉,又载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
露重风轻七夕凉,魁星高宴共称觞。
幽窗还听喁喁语,花果香灯祝七娘(作者注:「七夕,家家设牲礼、果品、花粉之属,夜向檐前祭献,祝七娘寿。或曰魁星于是日生,士子为魁星会,竟夕欢饮,村塾尤盛。」)。(施懿琳编校)。
赤嵌城(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编者按:《重修台湾县志》、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赤嵌楼)。)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 创作地点:赤嵌城
巍楼遥望屹西东,月户云窗结搆工。
极目晚天环海市(编者按:「市」,连横《台湾诗乘》作「屿」。),倚阑谁忆荷兰宫(施懿琳编校)。
龙湖岩(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 创作地点:龙湖岩
湖波镜莹寺门幽,面面晴峦空翠浮。
寂历辋川图画里,柳烟花雨不胜秋(编者按:「秋」,连横《台湾诗乘》作「愁」)。(施懿琳编校)。
槟榔(作者注:「台地闾里诟谇,辄易搆讼,亲到其家送槟榔,数口即可消怨释忿。」此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编者按:董天工《台海见闻录》、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睚眦小忿久难忘,牙角频争雀鼠伤。
一抹腮红还旧好,解纷惟有送槟榔(施懿琳编校)。
大嶝门(作者注:「俗作大担,非。」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门经大嶝渡横洋,五色波中漾日光。
起碇声高惊晓梦,吟魂倾仄寄悬床(作者注:「宿海船中,用绳床悬空而卧,以防颠簸,俗称『吊床』。」)。(施懿琳编校)。
望向(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镛《澎湖续编》(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澎湖续编》、《澎湖厅志》、林文龙(张湄与「瀛壖百咏」)题作(海中望)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山水〉、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蒋镛《澎湖续编》〈艺文〉、林豪《澎湖厅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
浩瀚乾坤不见山,水晶圆域览周(编者按:「周」,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蒋镛《澎湖续编》、林豪《澎湖厅志》作「回」。)环。
凭谁探取猫花屿,桅木飞腾两亚班(施懿琳编校)。
斐亭(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又载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连横《台湾诗乘》。)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又载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陈汉光《台湾诗录》、连横《台湾诗乘》。
留得清风动去思,千竿潇碧影猗猗。
何人呼起文同笔,有斐亭前画卫诗(施懿琳编校)。
梦蝶园(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杂记〉,又载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杂记〉、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杂记〉、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
疏林一碧映(编者按:「映」,鲁鼎梅《重修台湾县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作「漾」。)清渠,物外翛然水竹居。
指点昔年寻梦处,秋风蝴蝶自蘧蘧(编者按:「蘧蘧」,连横《台湾诗乘》作「遽遽」)。(施懿琳编校)。
气候(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彭国栋《广台) 清 · 张湄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此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艺文〉、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艺文〉、陈培桂《淡水厅志》〈文徵〉、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艺文〉、蔡振丰《苑里志》〈文徵〉、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赖子清《台湾诗海》、彭国栋《广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
少寒多燠不霜天,木叶长青花久妍。
真个四时皆似夏,荷花渡(编者按:「渡」,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薛志亮《续修台湾县志》、蔡振丰《苑里志》、董天工《台海见闻录》、彭国栋《广台湾诗乘》作「度」。)腊菊迎年(施懿琳编校)。
喜雨有作 清 · 张湄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龙潭一勺水,散作四郊雨。
雷声殷海天,冯夷助伐鼓。
良苗浡然兴,生意各栩栩。
累月忧心焚,望云首恒举。
念彼陇上氓,沾涂愿作苦。
赤日灼秧针,泣视龟圻土。
妇子相睢盱,辍耕待官府。
官不为请命,曷以称众父。
飞牒投神宫,藉达天帝所。
步祷初归来,盆翻雨如许。
甘澍绿盈畴,积水可浮牯。
我将共番黎,欢歌醉其侣(施懿琳编校)。
长歌送吴山辉还浙 清 · 张湄
出处:以《柳渔诗钞》为底本。
十年游迹半海内,山高泽大目匪夷。
未知涨海以外更何物,梦飞不到身亲之。
君也岂浪游,吾宁为饥驱。
自开辟以来,环瀛绝岛居人稀。
章步未经,禹迹所遗。
蛟龙云霁于此晦塞而■(虫猱)蚭。
吾与君,奚以驾鲎帆。
乘鹏风,历水程,十有一更而南为。
即今海涛长吼秋宵迟,枕上荐雷生客思。
虽然斯地不霜雪,奈何盈颠白发惨淡偏如丝。
朝来手君录别句,羁愁离绪不可支。
君行有日先我驰,我则谁为苦絷维。
曰归不得归,揽袂相咨嗟。
且复进君酒,酒酣赠以诗。
重洋四望皆渺㳽,慎勿轻潮狎浪矜吴儿。
忠信波涛纵易涉,愿君且待水天如鉴,月静风恬时(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