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封衡甫(文权)以闻远所遗绣谷亭钞藏方舟易学索跋余往岁与闻远书已详考此书本末无俟更言重违其意即书题衡甫深山读易图诗代之互体云者易学是互体例也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卜世方多难,明夷尚未融。
且探殷牖赜,待号任君通。
革命矜治历,升陵演伏戎。
不如谈互体,玩索故山中。
长至夕君曜兄弟招饮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冬至长于岁(见《旧唐书•礼仪志》引《俗谚》。),客居愁未降。
感君书札问,招我足音跫。
鲈脍迎寒节(四腮鲈产君所居秀南桥下,每于冬至出网。),蒲醅话雨窗。
无端青琐梦,岁晚落沧江。
其二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九门镫火夕,冕璪亦郊天。
独此王正在,犹将国故沿。
殷阗胪岱日,凄切梦华年。
遥想深宫里,君王亦黯然。
莲房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为爱秋莲实,盆池且种荷。
匀圆嵌蛹茧,颠倒矗蜂窠。
仙子绿房出,美人红纷多。
祗愁李汉老,奈此袅蹄何(李汉老《败荷诗》「紫荷虫篆霜叶枯,袅蹄垂房裂青肤」,见《雪浪斋日记》。)。
失题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到此饥驱我,始知陶令情。
盟心匪石转,忍死俟河清。
客路风波恶,儒冠性命轻。
离肠千万结,总绕阖闾城。
其二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三
惘惘出门去,迟迟游子吟。
春秋板舆梦,朝暮倚闾心。
昆弟赠言厚,友朋劝驾深。
不须闻丧礼,泣下已沾襟(闻远近为《丧服》郑氏学。)。
赠合肥周子愚观察(家驹)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乱世故交绝,得君倾盖知。
恶嚣犹作贾,怨诽始为诗。
报主辄形梦,辱亲宁忍饥。
中兴诸将帅,益动鼓鼙思(君为壮武长子。)。
谒玉岑宗伯师易州别业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四止斋中住,萧閒羡我师。
酒多莺解劝,僮少鹤能随。
松老王官谷,荷香皇子陂。
近畿足幽胜,何处涴尘缁(师取渊明《止酒》诗意,以「四止」名斋,予戏以司空表圣三休亭对之)。
其二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隐居自求志,吾道足多矜。
元始闻龚胜,黄初见管宁。
衣冠存洛社,弓剑望桥陵。
应共梁隆吉,冬青感废兴(师居州治,距梁格庄十五里,时节庵廉访奉诏为崇陵守护大臣,正栽宰树,故云。)。
题顾鹿笙(荥)笠屐遗象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翩翩遗浊世,公子自神清。
照并玉山朗,流任沧海横。
冠裳化鳞介,衮冕被髡黥。
僧帽道鞋者,依然顾仲瑛。
答立之同年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严濑谢灵运,匡庐周续之。
能穷山水胜,转在乱离时。
游兴如君健,诗名为世知。
从来贤达者,祗要谢尘缁。
其二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身世晋徽士,科名唐摭言。
当时万人海,宁我两同年。
堕甑休回顾,遗簪总自怜。
真成抚铜狄,相对霸城边。
乙卯除夕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合沓万灵趋,风云拥帝都。
食𣧑呼甲作,执鬼见神荼。
乱拨邪皆辟,时清厉尽驱。
明年王正月,无待佩桃殳。
题顾西津小象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君乃游方外,翛然改故装。
虎头金粟影,僧帽玉山堂。
奉母熏修永,逃名结习忘。
祗嫌才薄劣,题象愧归庄(梅村有《题归元恭僧服小象》诗。)。
失题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周北张南宅,长宵动远思。
梦多怜别久,望切病书迟。
猛雨秋镫觉,轻寒晓枕知。
起来无一事,且与寄新诗。
赠张闻远孝廉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吾爱张夫子,隐居峰泖间。
衣冠流俗讶,经籍列朝颁。
结屋依先墓,开门见故山。
有时入城市,知是买书还。
张砚云同年(祖廉)五十寿诗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天长逢圣节,馀庆更生臣。
月奉王正旧,历开大衍新。
百年知及半,万象喜回春。
应兆中兴日,攀龙附凤人。
枕上闻鬼声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乐莫乐长夜,胡犹诉不平。
游魂乘雨晦,厉气摄镫明。
莫为乱离世,难忘孙子情。
怜君殊未达,尘海是劳生。
题刘彦冲临本唐宰相李德裕见客图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曹元忠
五言律诗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仲彦此图从顾湘舟艺海楼藏本临摹,并录原跋。据徽宗称,因得韩滉所画德裕见客图,复用模写,冀以传永。然考《唐书》,滉卒于德宗时,见其子皋传,尚在德裕相武宗之前五十馀年,则此图必非滉画,特其为德裕见客,或流传有绪耳。至杨荣谓其时武宗欲杀杨嗣复、李珏,德裕乃率三宰相入见,相与救之。意坐阁所论,必预计其所以为之解者,图或为此而作。而图中客三人服色各依《马周传》,四品五品朱,六品七品绿,八品九品青,恐非宰相所服。且本传所谓三宰相,乃德裕与崔郸、崔琪等诣延英事,即见《杨嗣复传》,非德裕外尚有三人,如图之所画,是其说又非也。顾就荣所引「德裕为相时,尝谕御史有事见宰相,必先白台乃听,自是无敢辄至阁者」,可知德裕屏绝私谒,偶或见客,便即传为异事,故《韦夏卿传》亦有「德裕任宰相,罕接士,唯瓘往请无间」之语。(瓘,夏卿子。)其实当时朝士,若右拾遗封敖、给事中刘濛、膳部员外郎杜牧,自非常见宰相,在德裕何从器之知奇之?《唐书》乃各于其传著之耶?惟所见之客,至于流播丹青,度其姓名事实,必亦章章在人耳目间,惜千馀年后无从知也。为作两律纪之。
燕见开东阁,还如政事堂。
围腰齐搢笏(「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见《张九龄传》。),压角等施床(「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回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压角而坐。」见《裴坦传》。)。
侍女两鬟立,来宾三坐抗(古浪切。)。
唐时参宰相,画出尚矜庄。
其二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笺经室遗诗卷四
何况赞皇伯,蔚然麟凤姿。
交游防丑杂,谨慎见威仪。
持告公卿列,追图主客时。
要知循故事,通谒未容私(「故事,丞郎诣宰相,须少间乃敢通,郎官非公事不敢谒。」见德裕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