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金山即目(作者注:「初五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吞江亭下妙高台,台外江光净不埃。
杨柳两湾云两坞,吴舟凫水入山来。
高台(编者按:「高台」,《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古人」。)已共离宫杳,明月犹临蹬道边。
水调歌头(作者注:「用东坡事。」)来再弄,层层红(编者按:「红」,《洪弃生先生全集》作「江」。)树接江(编者按:「江」,《台湾诗荟》作「诸」。)天。
出城访竹林寺忽入鹤林寺(作者注:「九月二十三晚。」)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言出城南门,驱车夹山去。
言寻竹林寺,忽见连山树。
峰色夕阳中,苍筤绿如雾。
钟磬出瑶林,林外微风度。
径入鹤林中,寺外纷古趣。
茅茨作经楼,僧侣禅悦遇。
不见寄奴泉,遥想苏仙句。
有鸟无鹃声,林竹如沐露。
出寺五里馀,复得竹山路。
客亭涧曲临(编者按:「临」,《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阳」。),禅房山坳聚。
翛然绝尘氛,恨无入山具。
焦山(作者注:「七月既望。」)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焦山腴秀压金山江娥江上堆云鬟。
寺里有山山有寺,一台二妙谁能删。
中流容与云霞现,船头俯仰江山面。
及停江时不见山,寺门(编者按:「寺门」,《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事车」。)缭绕青山甸。
入寺寻幽众妙多,楼台倒影江心波。
鱼龙跃浪吞青壁,赑屃凌霄挂碧萝。
偶过枯木堂,忽见名士迹(作者注:「王文治曾燠等。」)
四面新诗碑,一庭古法石。
山中最古是焦先瓜庐虽渺有云烟。
登峰寻得三诏洞,访(编者按:「访」,《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坊」。)胜漫结六朝缘。
瘗鹤铭,鼋獭窟(作者注:「江中小岛。」),出水入水旋浮没。
亭前鹤魄不可招,江上鼍风飘忽忽。
鹤林寺入山得竹林寺(作者注:「二十四晚。」)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霁韵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万竹围一山,中有禅宫丽。
冈峦相属回,烟岚若澄霁。
山门步步高,竹林风细细。
佛殿山作阶,禅关石成砌。
万籁静清宵,钟声出林际。
入山洞壑殊,岩头露佛髻。
法锡六朝来,香烟未衰替。
遥望(编者按:「遥望」,《台湾诗荟》作「望望」。)戴公崖,招隐踪可继。
寺前万绿深,殿后众山蔽。
一僧立云峦,人面山光翳。
日暮飞鸟归,我亦不留滞。
初到镇江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有韵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青山拥人面,杨柳连江口。
山自六朝时,我来六朝后。
金碧压江南,雄秀压江右。
借问京口兵,何如京口酒。
镇江城南玉夹山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日暝黄鹄山,何处戴颙宅。
山岚不见人,泉声出涧石。
回望(编者按:「望」,《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坐」,据《台湾诗荟》改。)献花岩,不见招隐寺
杳杳林皋山,孤云与我至(编者按:「孤云与我至」,《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误作「我至与孤云」,《台湾诗荟》作「我与孤云至」,据《洪弃生先生全集》改。)
出入镇江城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华街秋色满,不见满州营。
出入西南郭,回环铁瓮城
晚来游夹山,朝来游北固。
今节值双十,提灯满街路。
勾容道中望茅山(作者注:「甲子(1924)九月二十五夜。」)(发表于1924年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有韵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云中三茅君,向我若(编者按:「若」,《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如」。)招手。
凌虚接太清,下作神仙薮。
劳山虽云高,不如茅峰(编者按:「峰」,《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海」。)陡。
峰峰滋白云,勾曲比岣嵝。
至今华阳洞,洞天极深黝。
山中陶隐居(编者按:「居」,《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君」。),长(编者按:「长」,《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原」。)是烟霞叟。
惜哉符颂书,致诸萧公右。
灵山生药材,时为上方受。
少挂神武冠,老遗天子友。
宰相杂神仙,茅君其许否。
下蜀港书所见(作者注:「二十六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编者按:「洪」,《洪弃生先生全集》作「湫」。)流一带浸长空,车路(编者按:「路」,《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港」。)西行水向东。
落叶(编者按:「落叶」,《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台湾诗荟》均作「叶叶」,据《洪弃生先生全集》改。)满江红日下,白帆如雪帆江风。
千片云帆港面开,隔江山望(编者按:「望」,《台湾诗荟》作「下」。)晋王台。
滁河渡口舟如水,应有人歌桃叶来。
龙潭路望隔江桃叶山(作者注:「二十七夕。」)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马韵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隔江有名山,佛狸(编者按:「佛狸」,《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山偏」。)曾驻马。
饮马可渡江,天堑阻山下(编者按:「阻山下」,《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不能阻」。)
汤汤限南北,长江终古泻。
一朝王气终,隋师盈陈野。
美人传艳声,至竟亡陈社。
江上晋王冈,曾此受降者。
(编者按:「异」,《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台湾诗荟》均作「六」,据《洪弃生先生全集》改。)代送青山,一井贻(编者按:「贻」,《台湾诗荟》误作「辱」。)黄瓦。
(编者按:「抱」,《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台湾诗荟》又作「坐」。)张丽华,细腰同一把。
桃叶歌声哀,玉树歌声冶。
迎接过江来,桃根亦难舍。
一望瓜步空(编者按:「瓜步空」,《洪弃生先生全集》作「仙城中」。),谁将金粉写。
山水尚依依,无愁有泪洒(编者按:「山水尚依依,无愁有泪洒」,《台湾诗荟》无此二句。)
栖霞山(作者注:「二十七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金陵三十里,山色从此分。
松根蟠古石,石骨仍嶙峋。
云霞出空际,半壁馀龙纹。
离宫连梵宇,自昔何缤纷。
一旦驰道荒,落红送斜曛。
山灵阅兴废,人世叹尘氛。
舍宅明僧绍,传作陶隐君。
虚声齐梁代,岂诚麋鹿群
后有真隐者,名氏不可闻。
著书亦埋地,怀哉张白云
三台洞(作者注:「十一月二十二夜得。」)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一洞入山腹,一洞凌苍穹。
宛转最高顶(编者按:「最高顶」,《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作「登上层」。),缥缈悬虚空。
下压扬(编者按:「扬」,《洪弃生先生全集》作「大」。)江水,上卓玉皇宫。
俯首江山小,两腋挟天风。
三磴千百折,蚁穴出游龙。
金陵在何处,一气连(编者按:「连」,《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作「入」。)溟濛。
蜀江万里来,吴地一线中。
浦口九龙山,帆片如飞蓬。
江上八卦洲,点点覆青枫。
仪真与六合,目尽不可穷。
咫尺燕子矶,呼吸天可通。
栏杆落鸟背,平视太阳红。
长啸下高阁,放棹大江东。
燕子矶(作者注:「二十三日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渺然临大江,凌空欲飞去。
洪流挟长峰,千里一蹲踞。
江左几兴衰,陈迹自何处。
今日乌龙山,昔时五马(编者按:「马」,《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王」。)
夷吾幕府江东,今见翠微纷无数。
燕子洲兆燕棣祥,傅翼来自燕山路。
从此一江内外分(作者注:「自生此洲,内江日浅行帆,外江始行轮舟。」),沧桑陵谷俱非故。
三国六朝事已空,两淮四辅谁为固。
水龙岸虎来石头,司马佛狸竞瓜步。
几时不以天堑鸣,江心出没(编者按:「没」,《台湾诗荟》作「入」。)惟乌兔。
此矶不比采石矶,亦不可比金焦与北固。
昂然邀得翠华临,山水盛名亦虚傅。
矶上右顾黄天荡,矶左远顾(编者按:「乌」,《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与」。)戍。
千古江山大战争,尽供此水东流注。
一拳石觜閒徘徊,烟水茫茫望中赴。
回头欲入观音门,夕阳斜挂江边树。
鸡鸣山(作者注:「乙丑(1925)二月十四。」)(发表于1925年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不见功臣庙,惟见功德寺
射雉彼何人,鸣鸡闻(编者按:「闻」,《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閒」,据《台湾诗荟》改。)此地。
同泰馀故基,舍身复谁氏。
萧梁往事空,台城留位置。
何处景阳宫,井◆(编者按:「」,《台湾诗荟》、《洪弃生先生全集》均作「床」。)有遗腻。
突兀志公台,钟声出深閟。
覆舟山色青,玄武湖光翠。
已洗六朝痕,尚含六朝粹。
望见青溪流,绮合秦淮里。
烟市俯下方,万片瓦麟次。
寺后豁蒙楼,荒洲风景异。
江上乌(编者按:「乌」,《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鸟」,据《台湾诗荟》改。)龙峰,时送遥青至。
迢递下山邱,不尽(编者按:「白」,《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原缺,据《台湾诗荟》补。又:《洪弃生先生全集》作「空」。)思。
雨花台(作者注:「二月十四夕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西望(编者按:「望」,《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台」。)杳杳天阙山,东望大江去不还。
金陵故宫(编者按:「宫」,《台湾诗荟》误作「官」。)自何处,石头钟阜如长干。
兹冈锁钥城南关,遥撑半壁成重磐。
采石军声撼建业,古今争夺此弹丸。
梁武讲经于此间,天花法雨散华鬘。
青丝白马侯景,朱雀乌鸢出大圜(作者注:「城南朱雀桁破,梁简文剪爪发以幼子大圜属湘东,见《隋书》;即〈哀江南赋〉所谓以爱子托人。北史《周书》作遁出乌鸢,梁武放纸鸢求救,梁武、孙确陷,侯景从射鸢。」)
此台旧事不堪忆,高座寺边馀暮色。
吊古何须感废兴,即今且复埋荆棘。
梅岭已荒内史亭,石冈已铲谢公迹。
孤垒犹留战后氛,二泉空话时客。
嗟乎,绝好江山可游观,兵燹一动无翠峦。
于今寰海再鼎沸,岂得江淮一水安。
我从高处望中原,南北山门白日残。
岷江万里来秋色,缥缈海东生暮寒。
莫愁湖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湖边杨柳树,湖上芙蓉花。
石城横塘路,云是莫愁家。
湖碧花逾香,花红水犹腻。
将波作镜奁,想见莫愁媚。
头有苏合香,居有郁金堂
河水向东流(作者注:「本梁武诗。」),湖波自夕阳。
送欢下扬州(作者注:「本古乐府。」),吴头复楚尾。
一日湖上心,千古秦淮水
湖上有高楼,有子名阿侯。
输与中山王,天子亦无愁。
金陵杂诗(作者注:「二月二十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虎踞龙蟠古帝阊,湖山虽歇尚苍苍。
微茫无数前朝迹,叠嶂长江建康
下关浦口水悠悠,阛市东南(编者按:「东南」,《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作「金陵」。)占上流。
狮子山白门路,兵(编者按:「兵」,《洪弃生先生全集》作「」。)旗不似阅江楼
残泉犹有五龙澄,四角皇城剩两棱。
游遍帝乡驿传(编者按:「传」,《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侍」。),明宫过后过明陵
一路青青叫画眉,朝阳门如丝。
马蹄踏过(编者按:「过」,《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遇」。)钟山背,何处昭明饮马池。
朱雀桥空古色稀,燕飞不见旧乌衣。
秦淮桃叶流如故,画舫青溪日暮归。
废苑荒台感不禁,青溪流水到而今。
祇馀一曲残杨柳,无复当年九曲深。
无数遥峰对近鬟,楼头青压水西(编者按:「西」,《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面」。)关。
南唐风景今安在,一簇清凉寺里山。
寓公好事有袁郎,士女风流映小仓。
今日随园鸿爪尽,茫茫二十四云房。
孤冷偏能耐久留,一层半亩在山头。
随园不及龚高士,残照秋风扫叶楼。
东吴阅后又南朝,淮色山光两寂寥。
故国周遭都已(编者按:「已」,《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原缺,据《台湾诗荟》补。又:「已渺」,《洪弃生先生全集》作「渺渺」。)渺,石头城大江遥。
乌江口望见霸王山及庙(作者注:「乙丑(1925)二月二十八夕得。」)(发表于1925年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渡江八千人,垓下一朝散。
舣舟此上流,虞兮终古怨。
谁知阅世后,威烈空山冠。
庙貌凛千秋,灵风凭两岸。
长陵土一抔,项庙江东半。
韩弓久已藏,楚歌今长叹。
(编者按:「乌」,《台湾诗荟》作「逝」。)骓亦馨香,不同炎火断。
缅想入关时,诸侯掌上玩(编者按:「缅想入关时,诸侯掌上玩」,《台湾诗荟》无此二句。)
鸿门公大度,鸿沟汉首叛。
本纪立当时,公论早应判。
狄相事金轮,正气亦有限。
土木施炎威(编者按:「正气亦有限。土木施炎威」,《台湾诗荟》无此二句。),檄公何乃谩。
我舟去如风,无由一荐盥。
回首望三山,霭霭隐霄汉。
过牛渚江(作者注:「三月朔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押尤韵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吴楚争长岸,孙策刘繇(编者按:「繇」,《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绵」。)
晋隋及宋明,战此如鸿沟
叠巘连江起,一水亘扬州
白月青天夜,飏帆白鹭洲
岂不生山色,亦壮大江秋。
如何古迄今,系缆为战陬。
烽火拥江水,列戍(编者按:「戍」,《台湾诗荟》误作「戌」。)海山头。
历阳(作者注:「今和州。」)丹阳(作者注:「今太平、当途。」),南北阅(编者按:「阅」,《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洪弃生先生全集》均误作「开」,据《台湾诗荟》改。)边愁。
维昔谢将军,听诗上孤舟。
温峤然犀过,照见水府幽。
此事差可意,牛渚长悠悠。
我今坐轮舶,幸未惊蛟虬。
溯流至采石,喜见谪仙楼
采石矶(作者注:「十一夜。」) 清末民国初 · 洪繻
 出处:此诗收于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载《洪弃生先生全集》、连横《台湾诗荟》。
赤城云霞起层峤,采石青山最佳峭。
中有锦袍谪仙居,外有韎韐将军庙(作者注:「彭、杨、李诸祠。」)
临江作步(作者注:「码头也。」)如虹悬,长江渺渺波浸天。
群峰插岸相后先(编者按:「后先」,《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作「澄鲜」。),艨艟衔尾舳舻旋。
青绿云山挂眼前,此时此景谁能迁。
所恨兵来多渡此,战争间续三千年。
东吴南朝南宋,常开平又奋戈船。
毓麟堂下馀废垒,然犀渚上生寒烟。
此时采石黯无色,迄今何幸留清妍。
彭杨水师靖湖海,采石江边祠堂在。
何如长庚捉月亭,魂魄山川(编者按:「山川」,《洪弃生先生遗书‧寄鹤斋诗词集‧八州诗草》又作「千秋」。)长不改。
尝闻萧尺木,曾画李白楼。
匡庐衡岳落素壁,东岱西蜀连云浮(作者注:「二句并画中景。」)
此景足助青山色,此画青山留不得。
惟馀赭岸(编者按:「岸」,《台湾诗荟》作「岩」。)蘸横江(编者按:「江」,《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水」。),永与青山障采石。
我来无事溯江行,一棹长风万里轻。
船头已向蟂矶去,船后才从牛渚经。
何当待月清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