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雪与觉先弟先后寄菊数十种日涉小园聊复成咏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漾韵
亦有高秀姿,亭亭满月相。
得霜乃清严,禁雨不悽怆。
空室了无悦,得意千载上。
龙章虽隽烈,天黥偶遗忘。
出为一大事,甘此诗酒放。
其五
押麻韵
故人慰我癖,送菊托海槎。
诸弟续有寄,幽居忽豪奢。
愧我所持约,无物酬芳嘉。
资生日以薄,托命馀秋花。
秋情月既望,几度减清华。
幽姿还起予,破涕回青霞。
其六
押东韵
声焦知悴叶,吟缓悲寒虫。
残月蚁曙光,秋梦俄已空。
婉娈自婉娈,一镫支霜红。
萧寥失依倚,冷抱遗冲融。
密移逝可悲,真存傥予逢。
一勺有来秋,抱瓮勤未终。
注:〔题〕《诗钞》「苕雪」十字作「徐苕雪及觉先弟先后自京寄菊」。 〔如海月〕同上作「挂海渡」。 〔寒镜句〕同上作「寒月澄滔滔」。 〔叶翻句〕同上作「叶欹宿雨态」。 〔慰眼〕同上作「满意」。 〔昭此伏〕同上作「发此覆」。 〔天黥〕同上作「天刑」。 〔几度〕同上作「度度」。 〔破涕〕同上作「一笑」。 〔声焦〕同上作「声乾」。
十八夜同李道人野次看月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三部
夜色满柴门,二人自成世。
众木霜气中,叶黄影在地。
竹筱拥寒溪,相虬入烟态。
贫家惟白晓,庭空静如寺。
遥柝转寥天,疏星耿三四。
清言不世出,万象破幽寐。
归写良夜图,清冷难题字。
注:〔题〕《庸言》第二卷第三号作「月夜同李道人閒步」,《诗钞》同,惟「閒步」作「野步」。 〔满柴门〕《庸言》及《石遗室诗话》(以下省作《诗话》)作「钟柴门」;《诗钞》作「落柴门」。 〔叶黄〕《庸言》作「叶乾」。又,《诗钞》末句后有小注「夜色之佳,以京师上斜街石遗室园中为最,今作此诗,更增感忆耳」二十六字。
寄怀陈师傅韬庵先生即题听水斋图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八部
太白何睒睒,独与残月晓。
钟鼓梦西清,如见颜色槁。
昔我见公初,堂堂送张老。
仓皇临夜半,流涕看遗草。
平生无党援,死友心能表(张文襄公遗疏,韬庵先生增「不树党援,不事生产」八字。)。
千回郁结意,并世复谁道。
清酌陈哀辞,奠罢自焚稿。
我时赞几筵,相视何凄悄。
萧寺隔重湖,僧房颇静窕。
邀觞重九辰,破寂一洒扫。
先朝双白发,心苦诗愈好(是岁九曰,约韬庵先生、节庵先生饮广化寺中,皆有诗。)。
别来无岁月,合眼金华杳。
似闻退休馀,不忍怀鱼鸟。
幽幽听水斋,修竹插天杪。
披图意空多,徵题情慰少。
初阳上金茎,昔昔风露早。
来日自舒长,论语半部了。
閒居三十年,洗耳事幽讨。
再出坐子房,伤哉为绮皓。
翻然恣翱翔,目极孤鸿矫。
注:〔题〕《诗钞》无「师傅」二字。
散原先生夜过观先师关先生及强甫遗稿感而有诗奉答一首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有欢非世同,有泪当自咽。
我生眷师友,半世芳馨绝。
菲菲九渊底,峨峨千仞雪。
波流万人海,吊影弥孤孑。
繁冤枕遗书,魂梦向谁说。
悱恻散原翁,湘累通一脉。
夜过拾丛残,同命在芳洁。
归眠月皎皎,窈窕哀辗侧。
孤奏起骚魂,使我寒灰热。
哀哉廿年事,龙战水火烈。
熙宁荐士初,程颢泪已滴(散原先生尊人右铭中丞公,曾保荐先师,得旨之日,先师弃世矣。)。
珍瘁帝何心,万流杂喧吸。
消息理则微,遂至三纲裂。
声放还复吞,忧端不可掇。
次韵沈观丈见赠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一部
高云作时霖,小雨成薄霿。
变灭须臾期,杲杲同一梦。
才老天心奇,文字极所纵。
气摄龙象瘖,大千震微讽。
孤往若有见,偕来已失众。
飘风小噫欠,宁觉蚊蚋鬨。
萧寥楚山川,可叹非时凤。
笑我滀涔蹄,短汲才一瓮。
煎愁自相濡,悠忽了宾送。
多生何因缘,清净每饭共。
愿睹成宝坊,断桷备斲砻。
二月初六日出东门展外舅子封公暨外姑周夫人墓过洪山卓刀泉途间感赋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麻韵
流离避地归不得,门巷重过伤妇家。
东郊上冢更凄绝,风景犹昔惊年华。
舒青柳眼已无赖,方塘浅水初鸣蛙。
难寻山阴万株雪,时见几树檀香花。
松风古寺一泉冷,悤悤不暇评僧茶。
当年春郊斗游骑,关(纲之)朱(强甫)群季何纷拿。
长堤飙忽三十里,桃林袖底翻红霞。
戏撞钟鼓动僧众,少年意气如惊麚。
死生交情倏灰烬,况益变乱相乘加。
乃知一身抚陈迹,亦如望古徒兴嗟。
崇冈佳城尚葱郁,急趋展拜当日斜。
何年重来际世定,偕同孤女携甥娃。
零丁困苦滞海角,姥老反哺酸慈鸦。
愁心掩抑不可诉,挂眼一塔时呈遮。
题节庵师崇陵种树图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帝恩犹戴天,臣土无一寸。
哀哀种树辞,百尔畴能听。
呜呼我先皇,没世幽忧圣。
怛恻在人心,爱护逾畏敬。
天也实不谅,深宫落幽阱。
群凶祸滔天,致寇九庙震。
极乱国不亡,岂不由位定。
呜呼我先后,投艰晚弥甚。
啼朝诵先君,至德成让逊。
经年锢南山,仓皇事未竟。
内府千万资,贪人食之罄。
露寝渴金棺,雨泣离宫殡。
是时贼氛恶,行暴议尤横。
尊亲谊所同,畴敢私室论。
投袂起孤臣,誓衔微木徇。
不济将无归,亲知挽不瞬。
穷冬梁格庄,康衢无人径。
二三老司香,世隔孰过问。
减数及朔羊,守卫少馀馂。
犯冰跫然来,惊迎泪交迸。
雨露三百年,获报惟此仅。
荐飨当随班,例格仍敬慎。
孤踪闻九重,与祭特颁令。
明发趋崇阶,遥瞻黄幄映。
魄动见前和,恸哭长河亘。
降阶焚祭辞,天地痌孤奋。
毅力无艰难,至诚终格应。
义激将作臣,集事效速迅。
合沓万灵趋,奔走百执骏。
哀哉苍梧葬,娥皇终袝舜。
薄海动悽怆,百国赴观临。
坎闭空灵舆,匍匐臣力尽。
璨璨翠玉珰,遗佩承懿训。
岂意远小臣,宠锡绝贵近。
嗣皇念精忠,临轩召入觐。
松柏旌其庐,郁律天章劲。
巍峨金粟堆,有待贞柯荫。
帝日种树职,直节惟汝称。
殊恩出阽危,九死宁足殉。
向来昜代初,戎马率蹂躏。
掘发理无完,遑问樵采禁。
我朝秉忠厚,远驾百代胜。
监护明诸陵,备礼无缺剩。
三祖逮八宗,恭俭自天性。
视民每如伤,何罪于百姓。
土崩古未有,瓦全岂弥恨。
昔人表冬青,辛苦悲至行。
今兹备荣哀,天人稍可證。
煌煌万年碑,悠悠四时运。
拱把望参天,敢阻霜雪盛。
抱木暂未枯,长镵以为命。
题劳玉初先生劳山归去来图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七部
杨子渡扬子,椒山住焦山。
姓字巧曶合,古人邈难攀。
不谓遁世人,名山恰相关。
言访逢萌居,受姓溯其先。
赢秦昔乱纪,万户琅玡迁。
实惟劳山下,因山姓以传。
贤者避其世,得姓非徒然。
自有此山来,几阅海成田。
苍颜破涕笑,乃今见公还。
孤踪感行止,信矣非人权。
哀哉道丧世,本根必先颠。
末季坏礼法,首决三纲藩。
一老口卒瘏,沧流不可填。
天心忽盈荡,杀机动瀛寰。
我欲避蹄迹,一盻空九天。
先生正高卧,独拥松风寒。
半壁晃海日,犹梦先王观。
东坡咏遗逸,死灰或馀烟。
万一东园翁,翻然下商颜。
注:〔翻然〕《诗存》、巾箱本均作「翩然」。
三台山山居杂诗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十七部
阴雨连朝昏,虫鸟共啾唧。
饭罢坐摊书,静影自汲汲。
野穫秋场宽,寒翔啄馀粒。
笠锄辟蔬畦,岁事未遑毕。
衣食定须几,辛勤或难给。
操约而愿奢,淹泯何嗟泣。
其二
押词韵第四部
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
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
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
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
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
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其三
我昔官京华,趋曹日仆仆。
戢影今海隅,朝夕困驰毂。
命坐磨蚁旋,了不异城谷。
书堂踰十里,日往共咿喔。
稍演刘项争,未毕论孟读。
穿鼻贫所甘,素饱愆岂赎。
大千方震荡,狮象竞腾蹴。
狂流敢横身,实地谁立足。
羡彼山门僧,打扫自结束。
颠倒惧喜中,形影何局促。
其四
押词韵第五部
论才及宋代,岂不先乖崖。
遗像留僧庵,了了明去来。
惜哉太华莲,专为希夷开。
不独神清子,事业限炉灰。
伊来有成人,古德资扶培。
渊源不可诬,变化非一胚。
周旋卢郑间,陶范英雄才。
留邺及新建,所遇尤奇侅。
下士未闻道,拘墟独难回。
寸莛叩洪钟,焉能应风雷。
残年托细字,积惧当沉灾。
海滨事诸老,婉娈忘形骸。
愿浥弥天澜,一湔千劫哀。
注:〔诸老〕《诗存》、巾箱本、《诗钞》均作「陈李」,下分注「散原」、「梅庵」。 〔愿浥〕《诗钞》作「愿挹」。
其五
押词韵第七部
人生实苦相,种种含悽酸。
寻常暗饮刃,不在血流川。
受者徇一瞑,见者犹缠牵。
一端偶接触,万象疢当前。
反观傥自觉,不暇人悲怜。
陈陈往不复,孕自无始年。
誓度无量劫,佛力何有焉。
寥廓望前修,褊心遣谁安。
径情绝隐欺,差觉灵均贤。
注:〔隐欺〕《诗钞》作「阴欺」。
其六
押词韵第三部
多涂趋一轨,何事为生机。
发愤以忘忧,孔叟乃孜孜。
平生已半世,晨光乍熹微。
常恐堕幽忧,闻道曾无时。
山空露气盛,虫吟不肯迟。
耿耿对无寐,孤灯我因依。
注:〔以忘忧〕《诗存》、巾箱本均作「心忘忧」。
其七
押真韵
山中栗正熟,坼苞满田畛。
蒸燖拌酱椒,侑酒滋芳辛。
醉中有陶苏,颇洗战国秦。
山气忽苍凉,炊香爱松薪。
近邻过朱马,数见弥情亲。
虽止桑麻言,不杂朝市尘。
一丘万事旧,开卷时汲新。
冷月与朝阳,皓皓同昏晨。
片端且论定,真作山中人。
其八
押肿韵
谢子汉之阳,乱世皋比拥。
截流逢生源,壁立见真勇。
刘叟卧江浔,破寺俯汹涌。
苦约过颜堪,远念生敬竦。
至诣久寂寥,双茧或破蛹。
石径秋气高,夕照明孤耸。
何时共游踪,物外一笑踊。
注:〔敬竦〕《诗钞》作「敬悚」,意同。
独行至六通寺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十四部
山深息交游,独往寻僧庵。
径转忽异色,迎面堆浓岚。
高柯正脱叶,新红醉霜酣。
上方带修竹,万翠犹毵毵。
到门剥啄久,伛偻应瞿昙。
院静无履声,微闻度檀楠。
长老信古德,耿悫致敬谦。
同居尽清修,不数前三三。
上堂俨夕课,龙吟起深潭。
一步千威仪,千业一拜参。
皈依罪过身,惨怛人天含。
旁观敢赞叹,偷懈徒心惭。
方知设教力,历劫礼所担。
晚寻竹径归,回首情犹耽。
夜枕接瞻闻,寝寐同清严。
李筠庵以钱南园曹剑亭二公遗迹合装一幅属题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押词韵第七部
国朝名臣妙书画,绝笔最数南园钱。
家藏脱衔有二马,势欲万古争腾先。
曹公翰墨世罕睹,曾见僧寺驯鸡篇(京师崇效寺所藏《驯鸡图》,有剑亭先生题识。)。
张公表幽目如炬,独宝遗札逾瑚瑄(图有张文襄公跋,以剑亭先生遗墨为最难得。)。
百年声名异煊晦,一朝合并当何缘。
岂非大节贯不朽,艺无多少皆天全。
二公忠直二杨匹,珅视严魏加能奸。
天鉴照临恶未逞,虽有隐忮无显患。
岂如明代祸惨烈,庙堂幽暗非人寰。
及今纲绝那知此,座右独凛秋阳悬。
嗜书还搜古遗直,嗟君好尚殊亦贤。
注:〔题〕《诗钞》「遗迹」作「遗札」。 〔最数〕同上作「独数」。 〔脱衔〕同上作「并驱」。 〔照临〕《诗存》、巾箱本、《诗钞》均作「昭临」。按,「照」、「昭」通。 〔及今〕《诗钞》作「至今」。 〔嗜书句〕同上有句前「堂堂风流殿一代,君家仲氏今南园」十四字。 〔嗟君〕同上作「嗟尔」。顾青翎按:诗题作「遗迹」,校语作「遗迹」,「遗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