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成都王颖盛时里语 魏晋 · 无名氏
 押庚韵
魏略曰:成都王颖长沙王乂。募免奴为军。自称四部司马。市郭人素谬。语奴为尚。故里语曰:
三部司马阶下兵。
四部司马尚长明。
欲知太平须石鳖鸣(○《御览》四百九十五。《诗纪》四十四。)
成都王颖盛时义募将士谣语 魏晋 · 无名氏
 出处:全晋文
《晋书》曰:留义募将士既久。咸怨思归。或有辄去者。乃题邺城站云。
大事解。
蚕欲遽。
请且归。
赴时务。
昔以义来。
今以义去。
若复有急更相语(○《晋书》成都王颖传。)
樊氏陂谚 魏晋 · 无名氏
 押阳韵
《水经注》曰:湖水枝分。东北为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亦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故谚曰:
陂汪汪。
下田良。
樊子失业庾公(○《水经注》淯水注。《后汉书》樊弘传注。《诗纪》四十三作樊氏陂谣。)
石勒时王隐《晋书》曰:石勒时有谚云。) 魏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三部
一杯食。有两匕。
石勒死。人不知(○《御览》七百六十。)
四厢乐歌三首 其二 王公上寿酒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东韵
元辰。延显融。
献羽觞。终。
我皇寿而隆。我皇茂而嵩。
本枝奋百世。休祚钟圣躬(○《宋书》乐志。《晋书》乐志。《类聚》四。古今岁时杂咏一。《诗纪》三十九。)
四厢乐歌三首 其一 王公上寿诗 魏晋 · 无名氏
 押阳韵
《晋书》乐志曰:张华以为魏上寿、食举诗及汉代所施用。其文句长短不齐。未皆合古。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误乐知音。足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之所能改。二代三京。袭而不变。虽诗章智商异。废兴随时。至其韵逗留曲折。皆系于旧。有由然也。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
元庆。奉圣觞。
后皇延遐祚。安乐抚万方(○《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其二 食举东西厢乐诗
明明在上。
丕显厥繇。
翼翼三寿。
蕃后惟休。
群生渐德。
六合承流
三正元辰
朝庆鳞萃。
华夏奉职贡。
八荒觐殊类。
黻冕充广庭。
鸣玉盈朝位。
济济朝位。
言观其光。
仪序既以时。
礼文焕以彰。
思皇享多祜。
嘉乐永无央。
九宾在庭。
胪赞既通。
升瑞奠贽。
乃侯乃公。
穆穆天尊。
隆礼动容。
履端承元吉。
介福御万邦。
朝享。
上下咸雍。
崇多仪。
繁礼容。
舞盛德。
歌九功。
扬芳烈。
播休踪。
皇化洽。
洞幽明。
怀柔百神。
祥祯
潜龙跃。
雕虎仁。
仪凤鸟。
届游麟。
枯蠹荣。
竭泉流。
菌芝茂。
枳棘柔。
和气应。
休徵弦。
协灵符。
彰帝期。
绥宇宙。
万国和。
昊天成命。
赍皇家。
赍皇家。
世资圣哲。
三后在天。
启鸿烈。
启鸿烈。
王基
率土讴吟。
欣戴于时。
恒文象。
代气著期。
泰始开元。
龙升在位。
四隩同风。
燮宁殊类。
五韪来备。
嘉生以遂。
凝庶绩。
太康
申繁祉。
胤无疆。
本枝百世。
继绪言不忘。
继绪不忘。
休有烈光。
永言配命。
惟晋之祥。
圣明统世。
笃皇仁。
广大配天地。
顺动若陶钧。
玄化参自然。
至德通神明。
清风畅八极。
流泽被无垠。
于皇时晋。
奕世齐圣。
惟天降嘏。
神祇保定。
弘济区夏。
允集大命。
有命既集。
光帝猷。
大明重曜。
鉴六幽。
声教洋溢。
惠滂流。
惠滂流。
移风俗。
多士盈朝。
贤俊比屋。
敦世心。
断凋反素朴。
反素朴。
怀庶方。
干戚舞阶庭。
疏狄悦遐荒。
扶南假重译。
肃慎袭衣裳。
云覆雨施。
德洽无疆。
旁作穆穆。
仁化翔。
朝元日
宾王庭。
承宸极。
当盛明。
衍和光。
竭祗诚。
仰嘉惠。
怀德馨。
游淳风。
泳淑风。
泳淑清。
协忆兆。
同欢荣。
建皇极。
统天位。
运阴阳。
御六气。
殷群生。
成性类。
王道浃。
治功成。
人伦序。
俗化清。
虔明祀。
祗三灵。
崇礼乐。
式仪刑。
庆元吉。
宴三朝。
播金石。
咏冷箫。
奏九夏。
云韶
迈德音。
流英声。
八纮一。
六合宁。
六合宁。
承圣明。
王泽洽。
道登隆。
绥函夏。
总华戎。
齐德教。
混殊风。
混殊风。
康万国。
崇夷简。
敦德
弘王度。
远遐则(○《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其三 正旦大会行礼诗
于赫皇祖。迪哲齐圣。
经纬大业。基天之命。
克开洪绪。诞笃天庆。
旁济彝伦。仰齐七政。
烈烈景皇。克明克聪。
静封略。定勋功。
成民立政。仪刑万邦。
式固崇轨。光绍前踪。
允文烈考。睿哲应期。
参德天地。比功四时。
大亨以正。庶绩咸熙。
肇启晋宇。遂登皇基。
明明我后。玄德通神。
受终正位。协应天人
容民厚下。育物流仁。
跻我王道。辉光日新(○《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石头民为庾亮歌二首 其一 魏晋 · 无名氏
 押筱韵
《晋书》曰:庾亮。初镇武昌。出至石头。百姓于岸上歌之。后连徵不入。及薨于镇。以丧还都葬。皆如谣言。
庾公武昌,翩翩如飞鸟。
庾公扬州,白马牵旒旐(○《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地。《世说》新语伤逝篇注引灵鬼志谣徵。《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四十三并作庾公歌二首。)
其二
庾公初上时,翩翩如飞鸟。
庾公扬州,白马牵流苏(《诗纪》云。一作旒车。《世说》注作旒车。○同上)
太和中百姓歌 魏晋 · 无名氏
《晋书》曰:晋海西公太和中。民为此歌。白者。金行。马者。国族。紫为夺正之色。明以紫间朱也。海西公寻废。三子非海西公之子。缢以马鞭。死之明日。南方献甘露焉。
青青御路杨,白马紫游鞭。
汝非皇太子,那得甘露浆(○《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四十三并作御路杨歌。)
凤凰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纸韵
《宋书》曰:晋海四公生皇子。百姓歌之。其歌甚美。其旨甚微。海西公不男。使左右向龙与内侍接。生子。以为己子。
凤凰生一雏,天下莫不喜。
本言是马驹,今定成龙子(○《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乐府诗集》八十五。《诗纪》四十三。)
历阳百姓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词韵第三部
《晋书》曰:庾楷历阳。百姓歌之。后南奔桓玄。为所杀。
重罗黎。
重罗黎。
使君南上无还时(○《晋书》五行志。《宋书》五行志。光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四十三并作历阳歌。)
桓玄篡时小儿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屋韵
吴均续齐谐记曰:桓玄篡痊后。朱雀门中忽见两小儿。通身如墨。相和作笼歌云云。路边小儿从而和之者数十人。声甚哀楚。日既夕。二小儿入建康县。至阖下。遂成双漆鼓槌。明年春而桓败。车无轴。倚孤木。桓字也。荆州送玄首。用败笼茵包之。又芒绳束缚其尸。沉诸江中。悉如所歌焉。
芒笼茵,绳缚腹。
车无轴,倚孤木(○《太平广记》三百六十八。《诗纪》四十三。)
司马休之从者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阳韵
续安帝纪曰:司马休之兄尚为桓玄所败。休之奔淮泗。颇得彼之人。从者为之歌曰:
可怜司马公,作性甚温良。
忆昔水边戏,使我不能忘(○《类聚》十九。《诗纪》四十三作从者歌。)
苻坚时凤凰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职韵
前秦录曰:苻坚时凤凰集于东阙、歌之曰:
凤凰于飞。其羽翼翼。
渊哉圣后。龄万亿(○《御览》四百六十五、九百十五。《十六国春秋》三十六。《诗纪》四十三。)
越谣歌 魏晋 · 无名氏
《风土记》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俗皆尝于山间大树下封土为坛。祭以白犬一、丹鸡一、鸡子三。名曰木下鸡。犬五。其坛地人畏不敢犯也。祝曰云。○此祝。《乐府诗集》、《诗纪》皆作越谣歌。编入先秦。逯案。《风土记》。晋周处著。其所谓越。指当时山越。非春秋时代越人也。今编之晋杂歌谣辞中。
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
我虽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乐府作君乘车。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车揖。君担簦。我跨马。他日相逢为君下。《文选》补遗、《诗纪》同。○《初学记》十八。《御览》四百六。《乐府诗集》八十七。《诗纪前集》二。又《御览》五百四十三、七百六十五并引笠、揖二韵。)
淫豫歌 魏晋 · 无名氏
《诗纪》云。以下世代莫详。古今乐录曰:、宋以后有淫预歌。乐府云。郦道元《水经注》曰:白帝山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名淫豫石。水冬出二十馀丈。夏则没。亦有裁出焉。江水东径广溪峡。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溯所忌。国史补曰:蜀之三峡。最号峻急。四月五月尤险。故行者歌之。淫或作滟。预或作豫。
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预大如牛,瞿塘不可流(国史补作留。广博物志同。○国史补上。《乐府诗集》八十六。北梦琐言七。猗觉寮杂记上。《诗纪》四十三。)
淫豫歌 魏晋 · 无名氏
淫预大如马,瞿唐不可下。
淫预大如象,瞿唐不可上(○古诗类苑十五。《诗纪》四十三。○逯案。古谣谚引峡程记滟预堆语有云。滟预大如象。瞿塘不敢上。滟预大如马。瞿塘不可下。与此稍同。而次序颠倒。又古谣谚据艺林伐山及广博物志补滟预大如鳖。瞿塘行舟绝二句。滟预大如龟。瞿塘不可窥二句。据《乐府诗集》补滟预大如服。瞿塘不可触二句。逯案。艺林伐山、广博物志所引时代或较后。未必晋时歌谣。至乐府所载原作梁简文帝淫预歌。其下尚有金沙浮转多。桂浦忌经过二句。古谣谚删取首二句。非是。梁简文帝作。《诗纪》亦列为晋歌。并引升庵诗话为说。亦非是。)
武陵人歌 魏晋 · 无名氏
 押歌韵
黄闵武陵记曰:有绿萝山。侧岩垂水。悬萝百里许。得明月池碧潭镜澈。百尺见底。素岩若雪。如插翠。流风叩阿。有丝桐之韵。人为之歌曰:
仰兹山兮迢迢。层石构兮嵯峨。
朝日丽兮阳岩。落景梁兮阴阿
鄣壑兮生音。吟籁兮相和。
敷芳兮绿林。恬淡兮润波。
乐兹潭兮安流。缓尔棹兮咏歌(○《御览》五百七十二引黄开五陵记。广博物志五引《水经注》。桃花源志七引黄闵武陵记。《诗纪》四十三。又《书钞》百六引黄闵五陵记引迢、峨、流、歌四韵。○逯案。隋志地理类有神壤记。黄闵撰。武陵记作者。当即此人。《书钞》桃花源志所载是也。今从之。《御览》作黄开。《诗纪》作黄阁。皆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