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复乡饮礼书978年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咸平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月日,乡贡进士田锡惶恐顿首献书皇帝陛下
臣闻圣人大业,得大位制礼以经邦国作乐以和神人
五礼行于朝廷远方民有终身不得之者
六乐奏于宗庙远方之俗有终不得之者
于是乡饮之礼,行乡校之间,俾人遍知,冀人易识。
盖其礼甚辨,其仪甚详,有祭献之仪,有俎爵之数,命乡人贤者为主,延乡人老者为宾
揖让拜起皆有仪,升降进退有位
金石乐和其节,以《雅》《颂》之诗道其情。
自秦承周衰,汉迩秦乱,不能行之。
至后汉世祖行之,世祖之后复废。
西晋复之西晋之后又废。
至皇唐用之,明著礼文,散颁郡国,咸俾长吏,以化黎元
至开元中宣州刺史裴耀卿以为乡饮之仪,唯于贡士之日略得举用,其馀寝停,岂圣王化俗之心,岂良吏知礼之大?
于是拜章以上言,自恭勤行礼
月而习之,岁而行之,于是宣州耆老,宣庭寮吏,每闻歌《白华》之什,《华》之诗,《南陔》之篇,《由庚》之颂,言孝子养亲之道,述万物遂性之旨,观者皆踊跃听者有感泣。
礼乐之感于外,而精诚发于中也。
在唐之世,为唐之牧守,唐之世祚垂三百载,唐之牧守凡几千人,唯耀卿能于一郡之间,独奉先王之礼,犹化其俗,尚移其风。
以是先王之礼不徒行先王之乐不徒用,但后人行之不得其道,用之不知其微。
国家大礼与天同节大乐天地同和
天地,祭宗庙,祠山川,正齿胄,迨封册冠婚之礼,军旅宾客之容,陛下皆举百王之礼而行之,以六代之乐而明之,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国家括地三百州,拓土一万里,年谷屡稔,民风大和
朝廷之礼既崇,而远方民有未亲见之者
朝廷之乐既备,而远方之俗有未亲闻之者
陛下申明旧典举行新命,颁乡饮之礼,修乡饮之仪。
使其观祭献之严,则知不忘报本矣;
藻之祀,则知所贵者诚矣;
见贤为主,则知懋德者可尊矣;
老者为宾,则知高年者可恭矣;
揖让拜起之式,则知谦恭撙节之可学矣;
升降进退之容,则知折旋俯仰可习矣;
闻《白华》、《南陔》之诗,则知孝于父母矣;
雅音正声之奏,则悦于和乐矣。
月而习之,岁而行之,稔于礼而自熟,渍于道而弥深。
讦愎化为柔和狠戾迁为贞顺,革恶归善,流邪复正,其何难哉!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不觉自迁于无过之地,不觉自生于知耻之性。
无过,又知耻国家设刑,而无淫慝可刑矣;
朝廷设禁,而无过差可禁矣。
若是,则为父者以慈而为教也,为子者以孝自守也,为兄者以友爱自得也,为弟者以恭谨而自悦也,为夫者以和而有其室家也,为妇者以柔而事于舅姑也。
一家率之,一乡慕之,一邑化之,一郡荣之,一国兴之,天下同之,得非王者厉精礼乐而致之,诸侯折节礼乐而奉之?
以为古之礼也不可复行,则世祖承盗莽之后而能行之,晋氏承曹魏之乱而能复之太宗革隋季之淫而能用之
以为俗之薄也难骤化之,则裴耀卿何以化之,宣州之民何以顺之
是知千古绝迹三代旷礼犹可缮完补缉损益裁酌,沿其俗、适其时而明之。
贞观之风,开元之化,左顾不远右眄可及彝章不泯令式斯在。
昔舜庭奏乐,而鸟兽率舞
燕谷吹律,而草木遂萌;
文王行礼,而虞芮怀惭
范宣让功,而栾黡知变
金石至和,非有乐于鸟兽,而鸟兽自舞
草木无情,非必应于律吕,而律吕能通;
西伯之仁,不以虞芮,而争讼自息;
晋卿之让,不以栾黡,而汰虐自亡。
礼乐进物也速,而谦让之服人也深。
欲以宾主之礼以明之,以祭献之仪以示之,以金石之乐以歌之,以升降之度以化之,以揖让之容以导之,以尊贤之序以命之,以养老之道以喻之,人之心,物之性,得不优而柔之,而自趣之,感而慕之,而自化之?
乡饮之礼,化民导俗,夫如是之速也,愿陛下公卿复之,望陛下牧守而行之。
行之期年,则民知耻
行之再岁,则民知教;
行之三载,则民知礼
之而不辍用之而能久,则比屋可封之俗,不独帝尧之时也,圣代当复见矣。
闻乐而感之者不独宣州有之也,天下尽然也。
天下幸甚海内幸甚
陛下裁之。
不胜慺慺思理之诚,谨昧死奉书以闻。
诚惶诚恐顿首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