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真宗答诏边事咸平二年十二月 北宋 · 赵安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二
以为当今急务者三,经久大要者五。
急务三者:其一激戎臣,举赏罚之典。
防秋已来,有保一军守一垒而有功者,有握重兵居重地而无效者,故未能屏黠敌之迹,止猾夏之谋。
今若有功被加等之赏,益以强兵,使居要害之地;
无效者夺主兵之柄,赐之重罚,惩逗挠之失,则军威自振寇氛自消。
赏罚不可不举也。
其二振救边民,行优恤之惠。
契丹扰边以来边民斗敌之时没于兵刃者,遣使收瘗之;
骨肉支离庐舍焚燬者,本部抚恤之;
保守城垒失于种莳者,有司给复之。
优恤不可不行也。
三请车驾还京,重神武之威。
陛下光宅中区,明照四海,以一方骚动,劳万乘抚巡
封疆之臣,既行信赏边鄙之俗,又协来苏所宜归奉宗祧,以安远迩
神武不可不重也。
大要者五:其一选将略
当今士卒素练而其数甚广,用之边方立功至少,诚由主将之无智略也。
岂非一夫之勇者,不足以万人之敌乎?
郤縠中军,敦《诗》、《书》,说礼、乐
杜预平吴马上治《春秋》。
儒学之将,则洞究存亡深知成败,求之当今,亦代不乏贤。
太祖太宗亲选天下士,今布在中外不啻数千人
其閒知兵法可为将者,固有之矣。
若选而用之,则总戎训旅安边制敌,不犹愈于有一夫之勇者乎?
况其识君臣父子之道,知忠孝弟顺之理,与夫不知书者,固亦异矣。
其二持兵势
京师天下根本也。
澶、河朔咽喉也。
镇、定股肱之地也。
是知根本在乎深固咽喉在乎控制股肱在乎运用
兵之众寡,贵得其宜。
若支大于体,末重于本,是以利器授人也。
三求军谋
古者用兵有成算,咨谋筹画,以赞戎机
比来用军都无此选。
自今命将守边,仍取识孤虚成败,知寇戎情状参谋入官阶资优与迁陟
况今武举已议复行,其军谋宏远武艺绝伦科,望依唐室故事,复开此选。
其四修军政
古之名将必得众心,师克在和,战则必胜投醪挟纩史册具陈
若非畏爱兼行岂得士卒乐用
故《谷梁传》云:「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
敌人畏其法令也。
今之将帅,请先以军政能否黜陟之,则人人自谨于法令矣。
五爱民力
国家边备尚严经费尤广,今岁辇运,固已重劳,或可议蠲租与免缘科折变不须给复,可息疲羸
仍望特戒有司省事,用全民力,以备军须
陛下以上圣之资,兼神武之略,荡平敌寇正在朝夕
臣之狂言,姑以竭愚忠之一效,乌足庙胜成算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