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真宗备边之要有五咸平三年三月 北宋 · 钱若水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二、《国朝诸臣奏议》卷一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东都事略》卷三五、《宋史》卷二六六《钱若水传》等
今月十二日中使赍御劄子臣伏圣旨,忽承清问云「以何方而禦备边寇,用何术剪灭蕃戎
尽陈决胜之谋,以副克平之望。
仰画利害,密具奏闻」者。
伏思前古致治爱民之君,未有陛下若此用心也。
祗膺明诏,俯度非才区区之心,何以塞问?
臣尝读前史,见先贤匈奴者多矣。
在汉则娄敬、樊哙季布贾谊晁错主父偃徐乐王恢韩安国朱买臣董仲舒大率不过征伐和亲两途耳。
且汉至今千年时事措置不同今日其言虽存,譬之胶柱,臣所以不敢取之为法
唐室则有李靖魏徵温彦博郭正一狄仁杰大率不过论战而已
度其事宜,与今亦异,臣又不敢引之为證。
洎乎石晋宰相桑维翰上禦戎之疏,晋祖奇之,臣观其言止请不背约耳。
先朝故相赵普匈奴之策,太宗称之,臣观其言止请回军耳。
然以今日事势比之,皆无可取
臣试为陛下陈之,请赐观览幸甚天下幸甚
臣闻唐室三百馀祀,北戎未尝侵扰魏博者何也?
当日戍兵甚少于今时,今时富庶不及当日何不同之甚也?
愚见粗知其由,盖当日幽、蓟,于唐北门命帅屯兵,扼其险阻所以胡马不敢南牧
自晋祖割地之后朝廷定州西山东至沧海千里之地,皆须应敌
是以三关分重兵以镇之,其间少失堤防,则戎人内侵
所以晋末则直渡长河,汉初则屡侵边徼,周祖在位复扰中山世祖临朝来窥上党,此皆见于史氏陛下之所明知也。
御札云「用何术剪灭蕃戎」,臣愚以为未得幽州城契丹不可灭。
今若有人为陛下陈剪戎之策者,诚可斩也。
何以明之?
臣见后唐庄宗善用兵者也。
河北时,先令周德威攻取幽州
及得其地,知北方不足虑然后南向天下
向使幽州未下,安敢决渡河之计乎?
又闻前代剪戎之策,不可兵强,须皆逢衅隙
单于争立汉宣帝所以得志
颉利纵欲唐太宗所以成功
若恃兵强,则汉高祖平城之围是也
不敢陛下陈剪戎之略,直以今之急务备边之要,望陛下开怀而纳之。
备边之要有五:一曰郡守,二曰募乡兵,三曰积刍粟,四曰革将帅,五曰明赏罚
何谓郡守
夫今之所患,在战守同心
伏望陛下沉厚有谋,素谙边事者,任为边郡刺史,兼沿边巡检,恣其召武勇之人,为随身部曲
虑其赡给不充,则官为廪赐可也
然后亭障,明斥堠,每得事宜,密相报示。
寇来则互为救应,齐出讨除
寇去则不令远追,各务安静
仍望茍无大过不与替移
傥立微功,就加爵赏
如此,则战守同心,戎敌不敢近塞矣。
何谓乡兵
夫今之所患,患在不知戎情。
伏望陛下逐州召边民招收军,给与衣粮,蠲其租赋
彼缘两地之中各有亲族,使其怀惠,来腹心
彼若举兵,此必预知
事茍预知,则百战百胜矣。
何谓刍粟
夫今之所患,患在困民力
伏望陛下沿边土地各广营田州郡长官兼其使领。
岁秋夏较其课程立旗鼓以齐之,行赏罚以劝之。
如此则地无遗利,兵有馀粮,仍纵商人沿边入粟
镇戍三年之备,则匈奴不敢动矣。
何谓将帅
夫今之所患,患在重兵在外轻兵在内也。
去岁傅潜以八万骑屯中山,魏、之间镇兵全少,非銮辂亲征,则城邑危矣
伏望陛下精选将臣,任以河北近镇,仍依旧事节边兵
恐未能削部管之名,且望减行营之字
举动则暂巡边徼当事平则复旧蕃。
岂独戎心况复待劳以逸。
如此则不备边之要,又无举兵之名,且使重兵一处
此实机事,言难尽陈,望陛下细而详之。
何谓赏罚
夫今之所患,患在戍卒骄惰
臣自知府已来,见侍卫殿前两司,送到边上回军人数甚多,臣问其由,皆言为思骨肉
不严也。
平时尚敢如此,况临大敌乎?
伏望陛下以此言示其将帅,俾申严法令,务诫此徒。
古人云:「赏不劝谓之沮善,罚不惩谓之纵恶」。
又曰:「法不可移,令不可违」。
臣尝预修国书,见太祖郭进西山,每遣戍卒太祖必谕之曰:「汝等谨奉法,我犹赦汝,郭进杀汝矣」。
假借如此
郭进所至,兵未尝小衄。
陛下前事之不忘,即后世之元龟也。
臣今举此五事皆是略陈大纲
诏旨如行,细具条奏
臣又闻匈奴用兵,唯观太白与月耳。
按《天文志》,太白将军也,辰星廷尉也,合则有战。
以此推之,北戎一二年间未敢深入
陛下用臣此言,卒岁内则边鄙不耸矣。
边鄙不耸,则匈奴不召自来也。
太宗临御十七年间,未尝疆埸生事,故匈奴先遣使上书乞和,此明验也,焉在其须举兵剪除哉?
必望陛下思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不可倒持镆铘授人以柄
且自五代以来,为将北征者,大则跋扈,小则丧师,此皆旧史陛下明知也,岂不谨之,岂不诫之?
臣尝见严尤自古禦戎,未得上策,臣窃笑之。
以为王者守在四夷,尝以静胜,此上策也。
臣逢千年之运,受二圣之知,恨未能陨身以报陛下
陛下询于刍荛,臣是以敢奉大对
狂瞽之罪,甘俟诛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