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真宗申明太学 北宋 · 孙何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国朝诸臣奏议》卷七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六四
臣闻《书》称教胄有虞庠、辟雍之文;
《易》载宾王,有乡举、里选之制。
所以王化,育官材牢笼英雄陶冶风俗
必见推于太学,方获誉于公朝
从古洎今,斯道不易
东汉诸生三万,李唐学生八千。
上所拣求,必由此出。
亦有定兹岁贡,择彼时英,或州举谓之茂才,或公车宣为有道,县次给食,俾与计偕
下诏虽频,中选尤寡。
及乎孝廉立格进士设科,尚皆聘自高年,召从太守上中下郡人数有差
馀皆附学读书,方得上名礼部
其后士风浇薄世态销刓,贱古道儒宫,慕他岐天府
阘茸之士,始入泮林
英豪之流,例趋京兆
而又兵戈继起经制莫存,弦诵之义皆亡,郡县之学尽废。
原乎所以,抑有其由,盖以定令之初,纲条疏阔
六馆升降,纵限门荫高卑
两京荐论,曾无科禁以釐革。
遂令浅俗,扇以成风外地绝无学生神州悉号乡贡
下至工商杂类方游太学广文
伏见近降明制,惩科场积弊,立贡士新规申命有司,十取其二。
违则有辟,令在必行。
斯实圣哲教导之方,朝廷画一之法
然臣以为尚有未尽者,请为陛下陈之。
夫理归宗极,事有根源,将陈救弊之谋,须有从长之论。
生徒弃本,为日斯多;
庠序不修,其来自久。
国家必欲开孤进之路,辟至公之门,莫若再举令文,复严经术
使寒畯之士,由乡里升闻
世禄之家,自成均而出仕
太学不得补庶人之子神州不得贡乡士之门。
贵介绮罗,府送者有罪
草莽韦布监牧黜官
其外郡或骈繁县之富庶者,按旧典重立学官,俾选耆儒硕生,为之博士助教,精加课试,公与荐延岁终仍依新条,限以人数发解
必有轶群异行拔俗英才,匪由乡庠,亦许公议
得其士,受荐贤之赏;
非其人,坐谬举之刑。
寻常之流一准上法
易贵变而能久,政在改而更张
臣谓此令既行,可使斯文复振岂直四科取士自当三代同风
难者或曰:「今古异宜质文迭用,但求至艺,勿系前言」。
此又委巷之谈,陋儒之见。
夫以文取士既已失之;
取之乖方,弊将安救?
今士子目乡举其实自媒,贽投于郡府之门,关节公卿之第。
属词比事合格不过彫虫
任传弃经,入流者未逾章句
若不收之学校,选自州闾,实虑他时,益成薄俗
兹事体大,惟陛下特达而行之。
出身之初,亦自府解
岂敢忘本,遽陈此谋?
目击轻浮心知谬滥是以不测之罪,罄狂夫之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